【楼主】iSonny2012-12-14 19:53
» 之前国内iOS用户购买苹果app store上的应用时需要用双币信用卡支付,直接用美元结算,想必这些美元收入苹果不会向中国交税(我胡猜的 )自从去年11月18日开始苹果中国区app store开始支持人民币结算了,是通过一家名为首信易支付(PayEase)(公司名为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的.那么苹果中国区app store有向我国交税吗?貌似在线销售app这方面苹果没有在中国有个实体的公司?国行的iPhone/iPad之类的实体产品倒是有个名为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实体公司在操作. ===编辑线===看了以下新闻更加疑惑了 搜到的相关新闻:一些业内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他们都在观望苹果如何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人民币App18日清晨,中国的苹果用户发现,iPhone和iPad的App Store首页底部,已经添加了充值功能,支持国内各大银行,充值面额目前支持50元、100元、300元和500元。在币种障碍打破之前,中国用户购买苹果应用软件必须使用美元支付,购买时从信用卡上扣除美元,还款时再折算为人民币。“这样简单多了。”教育业从业者周翔(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他拥有iPhone4、iPad2各一台,尽管没有“越狱”(破解),但装的都是免费软件,“不少收费软件不是不想用,也不是不愿意花钱,但必须用信用卡支付美元实在麻烦。”更开心的是中国的苹果iOS应用开发者,困扰他们多时的“黑卡噩梦”将大为改善。此前他们反映,苹果给中国开发者的9月收入账单中,以往不超过20%的坏账率急剧提升到了45%以上。坏账的来源是“黑卡”,此前苹果的支付方式是注册Apple ID后需要绑定一个美元信用卡账号,并填写背面3位安全码,无需提供密码。由此,“黑卡”产业链者在境外盗取大量信用卡信息后,分别绑定批量注册的Apple ID,即在国内大量销售。国外信用卡持有者发现被盗刷后,会向苹果投诉。苹果验证后即会退回相应的金额并封号处理盗刷信用卡的Apple ID。而这些“黑卡”消费的金额自然也会被冻结,每月与苹果七三分账的应用开发者无法获得这部分分成。为此,中国开发者成立了“反黑卡联盟”,与淘宝等网络渠道协力打击“黑卡”销售。App Store启用人民币支付后,开发者测试发现,当日大部分的“黑卡”已无法使用,苹果中国已不再接受国外信用卡的支付。19日晚间,iPhone应用软件猛犸网页浏览器作者季逸超说,这款软件19日当天的销量是18日的三倍。利好还存在于更多细节中。此前,中国开发者每月获得的分成均由苹果用美元统一打至国内的外汇户头,今后,在中国区的收入则将以人民币形式分成,由此简化了结汇的流程。谈及Apple Store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袁江告诉本报记者,这扩大了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是人民币接受程度扩大、国际化程度提高的一个表征。但袁江称,人民币离国际化货币的要求还有很长距离,比如目前在贸易方面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比例还不高,而自由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都是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建行高级分析师赵庆明则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人民币结算的推出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没有太大的关系,“苹果公司完全可以在中国注册一个实体公司,再由其提供这类的服务。”如何监管用户又咬下了一口香甜四溢的苹果,业内观察者却并没有因此陶醉。陈昊芝透露,苹果传达出的意味是他们将主动、全面推进在华运营的本土化。“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从渠道拓展到开发者扶持,苹果的政策已明显向中国市场倾斜。”陈昊芝说,苹果主动推进本土化,对于开发者生态将是极大利好,此前的境外运营模式处于暧昧不清状态,随时可能遭遇政策风险,如今本土化开始明朗,前景更让人安心。曾有业内人士预估,在中国,到2011年末包含iPhone、iPad和iPod Touch在内的iOS设备数量将超过4000万台。苹果此举的另一大受益人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用户在App Store会看到,提供支付网关的是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易智付”),其支付平台为首信易支付。易智付“啃上”苹果令一些支付业人士感到意外。截至目前,共有两批40家企业拿到央行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并没有苹果的合作伙伴。易智付官网上自我介绍称,1998年11月12日,由北京市政府与央行等中央部委共同发起的首都电子商务工程正式启动,确定易智付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据易智付介绍,首信易支付自1999年3月开始运行,是中国首家实现跨银行跨地域提供多种银行卡在线交易的网上支付服务平台,拥有千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组成的庞大客户群。消息人士则称,12月央行有望发放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易智付有望本批得牌。本报记者了解到,苹果与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接洽已久,曾接触过支付宝(微博)、银联等多方。支付宝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双方约一年半之前就开始商谈,但未透露其中过程细节,仅表示双方目前仍在保持接触。一家已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高管表示,一般来说,考虑到法律风险,目前大型企业会和持牌的机构合作,苹果这样的公司,一定也进行了合规考察。
作者:sniperz2012-12-14 19:56
没有税 直接RMB 写多少付多少
作者:卡索·阿卡菲尔2012-12-14 19:57
境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本身就要交税的。
作者:iSonny2012-12-14 20:00
我猜是有的。专业的来捷达一些业内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他们都在观望苹果如何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人民币App18日清晨,中国的苹果用户发现,iPhone和iPad的App Store首页底部,已经添加了充值功能,支持国内各大银行,充值面额目前支持50元、100元、300元和500元。在币种障碍打破之前,中国用户购买苹果应用软件必须使用美元支付,购买时从信用卡上扣除美元,还款时再折算为人民币。“这样简单多了。”教育业从业者周翔(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他拥有iPhone4、iPad2各一台,尽管没有“越狱”(破解),但装的都是免费软件,“不少收费软件不是不想用,也不是不愿意花钱,但必须用信用卡支付美元实在麻烦。”更开心的是中国的苹果iOS应用开发者,困扰他们多时的“黑卡噩梦”将大为改善。此前他们反映,苹果给中国开发者的9月收入账单中,以往不超过20%的坏账率急剧提升到了45%以上。坏账的来源是“黑卡”,此前苹果的支付方式是注册Apple ID后需要绑定一个美元信用卡账号,并填写背面3位安全码,无需提供密码。由此,“黑卡”产业链者在境外盗取大量信用卡信息后,分别绑定批量注册的Apple ID,即在国内大量销售。国外信用卡持有者发现被盗刷后,会向苹果投诉。苹果验证后即会退回相应的金额并封号处理盗刷信用卡的Apple ID。而这些“黑卡”消费的金额自然也会被冻结,每月与苹果七三分账的应用开发者无法获得这部分分成。为此,中国开发者成立了“反黑卡联盟”,与淘宝等网络渠道协力打击“黑卡”销售。App Store启用人民币支付后,开发者测试发现,当日大部分的“黑卡”已无法使用,苹果中国已不再接受国外信用卡的支付。19日晚间,iPhone应用软件猛犸网页浏览器作者季逸超说,这款软件19日当天的销量是18日的三倍。利好还存在于更多细节中。此前,中国开发者每月获得的分成均由苹果用美元统一打至国内的外汇户头,今后,在中国区的收入则将以人民币形式分成,由此简化了结汇的流程。谈及Apple Store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袁江告诉本报记者,这扩大了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是人民币接受程度扩大、国际化程度提高的一个表征。但袁江称,人民币离国际化货币的要求还有很长距离,比如目前在贸易方面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比例还不高,而自由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都是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建行高级分析师赵庆明则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人民币结算的推出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没有太大的关系,“苹果公司完全可以在中国注册一个实体公司,再由其提供这类的服务。”如何监管用户又咬下了一口香甜四溢的苹果,业内观察者却并没有因此陶醉。陈昊芝透露,苹果传达出的意味是他们将主动、全面推进在华运营的本土化。“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从渠道拓展到开发者扶持,苹果的政策已明显向中国市场倾斜。”陈昊芝说,苹果主动推进本土化,对于开发者生态将是极大利好,此前的境外运营模式处于暧昧不清状态,随时可能遭遇政策风险,如今本土化开始明朗,前景更让人安心。曾有业内人士预估,在中国,到2011年末包含iPhone、iPad和iPod Touch在内的iOS设备数量将超过4000万台。苹果此举的另一大受益人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用户在App Store会看到,提供支付网关的是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易智付”),其支付平台为首信易支付。易智付“啃上”苹果令一些支付业人士感到意外。截至目前,共有两批40家企业拿到央行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并没有苹果的合作伙伴。易智付官网上自我介绍称,1998年11月12日,由北京市政府与央行等中央部委共同发起的首都电子商务工程正式启动,确定易智付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据易智付介绍,首信易支付自1999年3月开始运行,是中国首家实现跨银行跨地域提供多种银行卡在线交易的网上支付服务平台,拥有千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组成的庞大客户群。消息人士则称,12月央行有望发放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易智付有望本批得牌。本报记者了解到,苹果与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接洽已久,曾接触过支付宝(微博)、银联等多方。支付宝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双方约一年半之前就开始商谈,但未透露其中过程细节,仅表示双方目前仍在保持接触。一家已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高管表示,一般来说,考虑到法律风险,目前大型企业会和持牌的机构合作,苹果这样的公司,一定也进行了合规考察。 网店不收税?
作者:iSonny2012-12-14 20:12
感觉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比较令人疑惑,何必先用网银充值给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什么不直接用网银支付给苹果在中国的实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