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坚决抵制只发链接不发内容的不良转帖行为 】 自主品牌之路:市场换不来真正的技术,选择抄袭也许是一条捷径

整理时间:2014-03-29 13:35 热度:°C

【楼主】2014-03-30 17:51

» 自主品牌之路:市场换不来真正的技术,选择抄袭也许是一条捷径
    014-03-30 00:20 作者:王玉刚
    
    汽车设计的变革------从汽车设计谈起
    
    
     由于本人做汽车设计多年,所以有很多朋友问我,国产车怎么样?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汽车同行的朋友们也会遇到过类似情景。
    
     这个问题我想从设计的方面来说一下,可是很多朋友看到我就说:你们怎么就会抄袭啊?就不能有点自己的创意?就是抄袭也适当规避一下啊,你们倒好,一点不变的弄过来,人家的车门和你们的都可以互换了。汗颜,真的很汗颜啊。我想不是我一个人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吧。作为中国汽车行业中工程师的一员,我感到很惭愧。
    
     我只能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我们也有思想,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即使我们的想法和思路完全正确,从构思到实施那也是一个很难的路程,这个路让我们望而却步,我们期待变革,我们也希望变革,变革的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人的思想,是中国人的观念。我举一个自己实际操作的小例子,希望这个很小的案例能给大家一点点启示。
    
     如下图,这是某国卖给中国某公司电动汽车设计图的一部分,铝合金焊接结构。为什么是铝合金?因为铝的密度是2.7,铁的是7.8,差不多接近是1:3,从重量考虑来说,认为铝结构应该能比铁结构有所减轻,真是这样吗?以下的事实会告诉你这样做,恐怕是一个误区,下面几张图纸是某国外的原始结构设计:
    
    
     图1 总成图
    
    
     图2 主断面剖视图
    
    
     图3 断面图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两侧的纵梁采用了内部加加强筋的结构设计,铝的密度虽然小,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又会让铝的重量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制造难度,如果在国内做的话,这个结构的制作费用大约是1600元人民币(焊接完成总成供货),这个费用比国外还是要低一些,原来笔者也曾做过类似这款钢管结构的车型,意大利制作,费用和这个差不多。给大家看看我设计的结构,如下图:
    
    
    图4 总成图
    
    
    图5 主断面剖视图
    
    
    图6 断面图
    
     这款原始数据制作出的产品重量是24kg,我更改为钣金结构设计,完成后的理论值是22.86kg,实际重量比这个重量少了约0.5kg,又因感觉强度太高我减掉了几个小部件,同样,焊接后的总成供货价格为500元左右,模具投入约为58万元人民币。看看实际的产品,如下图:
    
    
     我前面提到过,笔者原来参与过一款类似这种车型的结构设计,在那款车型设计时,由于很多种原因使得我无法实现预期的设计、无法完成一个由设计到产品的实施过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民营企业,民营的合作模式下我实现了这一过程的转化。
    
    
    
     我想说的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工程师们没有创意、没有思想,只会抄袭,我们有自己独立的设计思维,而我们的工程设计师们,有很多好的创意还留在了图纸上、留在了他们自己的脑子里,无法向大家展示,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从技术上来说我们与国外的工程师是在同一个设计平台上,他们应用的软件,设计流程等我们也已经熟练应用。当然我们也有欠缺的东西,我们也承认不会规避或隐瞒,比如历史的积累、汽车文化的积淀,所以我们选择了抄袭(这个不是借口,是快速积累数据库的有效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日以继日,我们这一代人做出的贡献就是为中国汽车工业积累车型数据库,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国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将这种数据库与我们分享,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市场换不来真正的技术,选择抄袭也许是一条捷径,好比写字时的临摹,王羲之也是从临摹开始,为什么汽车的设计制造就不能从临摹开始?
    
     原来我们做的车不好看,国人们看都不愿意看一眼,车型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能够让消费者看上去不那么难看了,也许外观上你会觉得好看的同时还会有一些和某车型的相似之处。但中国的工程师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中国工程师正在努力的学习新的技术,新的设计方法,在这个信息快速流通的时代,即使你想保留又能保藏多久呢?信息的接轨速度基本接近于零,关键是看谁消化吸收的速度快,我相信我的同仁们消化的速度不会慢,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我们用以失败的平台,想成功没有失败的勇气怎么可能成功?为什么需要失败?因为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抄袭同时我们也在创新,也许抄袭的比重大于创新,这也是暂时的,历史的长河会告诉我们这个痛苦的蜕变,因为日本,韩国也是这样走过,但是当我们也走这样的道路的时候,却遭到了国人的唾弃,为什么?难道一个日本民族比我们中华民族还优秀吗?为什么国人采用双重的标准?我们变革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的思想,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目的是什么?这么多年了国人居然一点没有改变呢?
    
     国产车好吗?不好,你可以选择不买,这是你的权利,目前我们的汽车三大件还是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些我们的技术依然还出于落后的地步,也就是说我们的汽车生命线还是被人家控制着,我们要正视我们的不足,这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的奴性的心。
    
     以后别上街砸车了,让人家利用和笑话我们,要打仗,就打仗,别拿自己的同胞开刀,我们应该秉持的原则是,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当看你不顺眼时,想打你就打你,大国,要有大国的风度和气质,我的同胞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汉奸除外),想打你还害怕你多几个子弹和导弹吗?这不是大国民族应有的姿态!
    
     我想说的就这些吧。
    

网友评论2014-03-30 17:56


    全铝结构胆子好大哇。。。。虽说是趋势。
    
网友评论2014-03-30 17:58


    长求总
    
网友评论2014-03-30 17:59


    以后让比粉别偷花日本车了,让人家利用和笑话我们,要打仗,就打仗,别拿自己的同胞开刀,我们应该秉持的原则是,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当看你不顺眼时,想打你就打你,大国,要有大国的风度和气质,我的同胞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汉奸除外),想打你还害怕你多几个子弹和导弹吗?这不是大国民族应有的姿态!
    


网友评论2014-03-30 18:26


    还行吧,抄的好,卖的便宜也是个本事
    
网友评论2014-03-30 18:39


    起步的时候抄袭很正常嘛- -
    
网友评论2014-03-30 18:48


    的确,抄袭是刚开始起步时候最好的行为,但是抄袭之后如果能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改进和研发才是最终的目的。有的地方抄了一辈子,都舍不得放手自己走两步试试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网友评论2014-03-30 20:07


    起步阶段抄袭不丢人,反而是捷径,鬼子的车一样是山寨起家的,现在谁还在意他们曾经的山寨阶段?
    同理我们的军工业,最近二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模仿改装
    当然立稳脚跟之后,如何脱离固有模式是个大问题,这就是既要模仿又要创新
    如果国企能把三大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外观内饰模仿模仿又如何?
    
网友评论2014-03-30 20:47


    小作坊工程师,真无奈啊。
    
    从这种文章也可以看出,中国人造车的逻辑。
    
    悲剧。
    
网友评论2014-03-30 23:00


    因感觉强度太高就减掉几个小部件
    
    这个反而被当成优点,但是没论证强度的下降程度,看样子纵横强度明明会下降不少
    

    
    
    

上一篇:大家出出主意,去还是不去?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