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0月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为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阶梯”状的标准,比如,孩子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等。
原标题:教育部首设儿童成长阶梯标准:4岁学会体谅父母
昨天,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数说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在拐带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希望他们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
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要求4-5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
《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
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数说
每天睡眠要达11到12小时
在身心状况的标准中,《指南》对三个年龄阶段设定了不同的身高体重标准,比如3到4岁的男孩身高要达到94.9-111.7厘米,体重达到12.7-21.2公斤,女孩身高要达到94.1-111.3厘米,体重达到12.3-21.5公斤。
如何让孩子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在教育建议中指出,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还要注意提醒幼儿养成正确的体态,每年为幼儿进行体检。
除了身体健康,情绪安定也非常重要,《指南》建议在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篇里的重要内容,3-4岁的孩子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而到了5-6岁,即使换了新的幼儿园,也要能够较快适应。
为了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指南》建议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连续看电视不能超过30分钟
《指南》为幼儿设定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比如要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要多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挑食。对孩子们最喜欢看的电视,提出3-4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
建议孩子看电视要离电视3米远,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育的目标还有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5-6岁的孩子会根据冷热增减衣服,自己系鞋带等。
官方解读
不能把《指南》当评价“标尺”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教师和家长在运用《指南》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2.《指南》有助于帮助家长和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确定适合其身心状况的合理发展目标,但《指南》中的各学习与发展目标不能简单地用作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3.要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绝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幼儿在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怎么没说几岁断奶?。。拖后腿了……
我姑姑家的小妹妹,4岁就能背出家庭地质和父母手机及家里座机。而且会自己找警察叔叔我小时候5岁已经自己上下学了,
那时候在乡下也没有车辆,
都是土路,
不用担心安全问题。5岁还不会说话的爱因斯坦泪流满面。。这要在现在的天朝就是一弱智。。。。。= =6岁接受不同意见···咳咳··晕,我现在都没学会接受不同的意见40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60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这标准没几个能达标的···························· 除了看电视那条,其他我小时候都达标或者碾压怎么算~~
仔细看了下睡眠时间不达标,小时候精力旺盛,不睡午觉+晚上12点才睡。。。。就标题这句话要求太高
官方解读
不能把《指南》当评价“标尺”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教师和家长在运用《指南》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2.《指南》有助于帮助家长和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确定适合其身心状况的合理发展目标,但《指南》中的各学习与发展目标不能简单地用作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3.要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绝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幼儿在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计划经济不时兴了 又来计划教育吗我只做到18的时候没加入party 哈哈10岁会上百度贴吧鲍照
12岁会,算了我不说了我三岁都会唱歌了。弱爆了
5岁还不会说话的爱因斯坦泪流满面。。这要在现在的天朝就是一弱智。。。。。
除了看电视那条,其他我小时候都达标或者碾压怎么算~~
仔细看了下睡眠时间不达标,小时候精力旺盛,不睡午觉+晚上12点才睡。。。。
你确定学会接受不同意见这条,到现在为止,完全达标了吗 [s:8]我女儿4周岁,已经学会各种不同意见了,你们懂的~~
不过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早早就教会了 Post by 汉弗莱爵士 (2012-10-16 10:52)
看文章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