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恶搞 >

[这可不是联动] 谁敢空营据沔水,唯有常山赵子龙——图文并解老三国杨凡版赵云

时间:2012-09-14 14:2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旆息旌偃疑奸雄,角鼓鸣镝动汉中。谁敢空营据沔水,唯有常山赵子龙。
      歪诗一首先镇楼。
      ------------------------
      说到老三国的赵云,尤其青年赵云,提起的基本都是张山版。虽然也有人注意到老三国青年赵云演员有两个,但几乎是异口同声称赞张山,所谓“曾经长坂难为险,除却张山不是云”是也。很可惜,虽然楼主认为赵云是一个至少不比陆版关羽和李版张飞逊色多少的经典角色,但,这经典与张山没有多大关系。
      先上点资料: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宜谥云曰顺平侯”。这是对赵云最终的评语。由此可见,虽然曹操惊呼“长坂英雄尚在”,刘备赞扬“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但忠勇并不是赵云的特质,赵云的特质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也就是说,赵子龙举止温文尔雅,待人接物柔和亲切,行事冷静有条有理,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物。
      啰嗦一句,楼主深感“柔贤慈惠”这四个字足以让很多女性云迷想入非非啊,哈哈(幸亏楼主是蜀汉迷主亮迷。
     虽然杨凡才是第一个演赵云的但是由于第一卷群雄逐鹿出场时基本是一扫而过,妆也画的不好,而赵云开始大放光彩的赤壁鏖战是由张山出演的,所以不少人误以为张山才是第一个演赵云的。所以楼主先粗略点评下张山版青年赵云。
     张山版的赵云,最出色的就是长坂血战,我虽然不怎么待见张版,但这段仍然是承认的。够忠诚,够英勇,因为这段戏所体现的就是赵云的忠勇,张山将这二字演绎得入木三分,只是不幸的是,他的演绎也就局限于此了。在其他需要体现赵云日常气质的戏里,张山的表演别说和“柔贤慈惠”八竿子打不着,就是和设定大咧咧性如烈火的张飞做比较,也显得特别毛躁与木讷。本来作为一个孔明未出看玄德,孔明既出看刘葛的观众,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不注意赵云,也无所谓对张版待见不待见,满眼都是刘备和诸葛亮,只是张版在镜头前着实抢眼(非褒义),所以留了些印象,真正细看乃是从注意到杨版赵云之后,为做比较,结果……实在不明白张山到底怎么理解的赵云。在阿斗出生一集,张版赵云甚至抢在三爷和二爷之前紧跟玄德下了楼,这段戏对我来说简直如鲠在喉(图欠奉,熟悉的观众应该知道是哪里。
      张版赵云便装的气质也让我无力吐槽——这真的不是路人甲?
    
     我表示在这个表情面前已经无语凝咽。拜托,柔贤慈惠啊,在哪里啊!
    
     取桂阳,诸葛帮赵云在抓阄里作弊,张版赵云居然想要问军师“为什么我的阄上也没字”(图欠奉either,因为实在找不到色调正常的图orz
      面对周瑜,张版赵云永远是一副革命党的坚毅神情(革命党很好,但是子龙他不是革命党。
    
     被主公表扬之后,这个笑容……很憨厚,可是赵云是柔贤慈惠!不是憨厚可掬!
    
    -----------------------------------------
     评完张山的赵云,现在进入正题。
      赵云这个角色,之所以我认为能和陆关羽李张飞并列经典,就是因为杨凡的演绎。前面提到张版赵云在面对周都督时始终是一副革命党的大义凛然表情,而杨版,虽然只面对了周都督一次,但表情……这段动态最绝,轻笑间倏尔剑眉倒竖、语气严肃,但瞬间又恢复眼眉含笑的轻蔑之态,很难想象张版赵云命奏《得胜归》,但杨版赵云——只能说如果我处在周瑜的情况我也一样会被气死。
    
    
    
     卧龙吊孝一节,赵云的戏份基本就是开始劝孔明勿去,然后承诺保护孔明,灵堂前拔剑护孔明,以及最后护送孔明返途,但已经可以看出张山和杨凡不仅形貌上很有差异,气质更是天壤之别。张山从头至尾都异常威武刚猛,用《水浒传》的话来说就是一“立地太岁”,生就一双浓眉怒攒,一看就知道他家主公惹不得,但是身材上实在劣势明显,他的赵云比张飞还矮一些,而且膀粗腰圆。杨凡则恰恰相反,朗目疏眉,气质恬淡,身高接近陆树铭,便装更显挺拔俊逸,可谓是英气逼人而不凶悍,温文尔雅而不柔弱。
      孔明起身,注意侍立一旁赵云的目光活动。
    
     君臣三人都温润如玉。
    
    
    
     仗剑护军师,这里神态应该是最凶的。
    
     可惜截动图的话画面就小了很多,这里赵云退开时先看了孔明一眼。细节赞。
    
     卧龙与凤雏在船上交谈时,有一个赵云的特写镜头,不过三秒钟,即赵云从舱中走出,见孔明正和庞统说话,便止步,略倚舱门看二人。这个细节颇有深意,剧本里没有相应描写,应该是杨凡提出的。镜头极短,却将赵云的乖巧之态尽显。话说,乖巧二字确实可以作为杨版赵云的注脚之一。
    
     实在是一个乖巧的紧的白袍将军。
    
     注意这里,孔明望着士元的背影微笑,背后的赵云也含着笑(杨凡在细节上的表演实在很出色。
    
    ----------------------------------
      张松献图一集,杨凡有一段很为云迷津津乐道的表演,即刘备宴请张松时,赵云见关羽意有不忿,便轻笑着向张飞递眼色要他看二爷,结果三爷完全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被这对兄弟逗乐了的子龙禁不住哈哈大笑。这段戏在剧本里也是没有的,至于是杨凡提出的还是导演想出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确实意味深长。宴会上张松的心态是极其复杂的,到底要不要将西川地图交给刘玄德?要不要投到玄德麾下?他在观察,在思考。而赵云的笑,打消了张松最后一点顾虑,使他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和乐融融的主下关系,不会所托非人,这样他临行付出西川地图,也就更为顺理成章。那么这段戏所体现出的赵云,完全可以用水来形容了,像水一样纯净,像水一样充满灵气。如同我不能想象张版赵云命奏《得胜归》一般,我也不能想象张版赵云在宴会上使眼色和大笑,一句话,不是那个气质,演不出来。
     二爷对兄长如此礼待张松很是生气呀。
    
    
     子龙看见了,轻笑,向三爷递眼色。
    
    
      三爷:啥?顺着子龙的视线转头过去。
    
      二爷继续做恚忿的动作。
    
    
      三爷转回头来,子龙:翼德,看明白了吗?
    
      很明显三爷完全不知所以,放下鸡腿,拿起酒盅。
    
      这里子龙大约以为三爷会做什么动作缓解二爷的情绪。
    
      结果三爷是端酒自己喝。子龙见兄弟二人的反差,不禁大笑。
    
    
    
      于是带动了宴席上的气氛,玄德宠溺地(误?手指赵云,大家一起笑。
    
    ----------------------------------
      杨版青年赵云除了张松献图外楼主最喜欢的戏就是截江夺阿斗。前面已经说过,杨凡朗目疏眉,温文俊秀,不像张山那样刚武威猛显露于外,那么他如何演绎赵云孤身夺阿斗呢?正如孔明所言:“今日之险,甚于当阳长坂。”一方面,孙夫人不同于曹军,她是主公之妻,意味着对她不能单用蛮力,必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另一方面,倘若张飞接济不及,则要面对的就是东吴众军与长江天险。所以,截江夺阿斗是当阳长坂后又一段体现忠勇的戏,而杨凡对赵云理解与张山不同,在这里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眉头微皱,可见心焦(杨凡当年真是风华正茂啊,拍这段戏时我猜测也就二十七八吧。
    
      可以看出,赵云对孙夫人是恭敬的臣下态度。
    
      劝说孙夫人,尽管主母态度骄横但仍保持恭敬和冷静,态度不卑不亢。这段台词也很到位,非常有礼有节。
    
    
      半跪请孙夫人归还阿斗,还是很恭敬(怎么都截不清楚这个动作,只好将就将就了orz。
    
      孙夫人命侍女推搡赵云,于是不得不从主母怀中夺走阿斗,仗剑挡住侍从,还是那句话:英气逼人而不凶悍(杨版赵云总是动态美过静态,水的灵动果然是截不了的。
    
      三爷来了!面露欣喜。这里张飞喊的是:子龙休慌,张飞来也!李版张三爷从未称呼过赵云四弟。
    
      看来阿斗果然和赵云更亲,利刃丛中只是紧抱赵云,也不回头喊喊“娘”什么的,难怪孙夫人会不高兴。
    
      三爷呵斥孙夫人。
    
      孙夫人表示母亲病重,如果见不到母亲宁可自刎。
    
      “翼德,当真逼死主母,决非臣下之道。”这时候阿斗才喊“娘,娘”。
    
    
      插张张山版赵云的图。可见两个演员对赵云理解的差异,即使在对张飞的称呼上也能体现出来。
    
      阿斗在三叔怀里显然没有在赵叔怀里高兴啊orz,杨版赵云微笑时很好看。
    
      下面就是一个一些云迷非常喜爱的细节:军师表扬了子龙,子龙很羞涩。张版赵云在主公表扬之后也笑的很羞涩,但是,很显然羞涩也有憨厚版与灵动版之分。顺便提一句,原剧本中《当阳常志此心丹》是在这里唱的,而长坂一集是刘备的《民得平安天下安》和张飞的《豹头环眼好兄弟》。PS:唐国强和杨凡的身高差好明显= =
    
    
    -----------------
      接下来截中年版赵云。我首次真正意义上注意到赵云,即是汉水一段戏,当时就感觉到这个中年赵云与记忆中的青年赵云截然不同:身段明显是修长而非虎背熊腰,外貌偏俊秀,举手投足甚是温文,但能不怒自威,单枪匹马据营门时眼神中颇具睥睨群雄的气势。如果说我能记住张山的赵云,是因为张山在赤壁鏖战一卷中不放弃任何机会抢镜,以至我不可能对他没有印象,那么杨凡的赵云,则完全是依靠其沉稳而又灵动的气质使我主动关注,他对中年赵云的演绎甚至使我一度以为他已经是四十岁左右,所以后来知道杨凡当时还不满三十岁时,真的吃了一惊。
      其实定军山一集赵云就是中年妆出场了。如果说杨凡的青年赵云意气风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那么他的中年赵云则稳如山,温如玉,眉头微蹙,用某云迷的原话就是“深锁庙堂忧”。
    
      汉水救黄忠据空营一段尽显杨凡拿捏眼神的功力。话说我对善以眼睛演戏的演员很难有抵抗力,最喜爱的Gabriel Byrne就是一个用眼神演戏的典型,尤其在In Treatment当中,看似随意的一瞥也满是戏。
      “黄将军久战劳苦,我去!”作为先主武侯粉丝,楼主在这里看着这对君臣眉来眼去(误?的,实在有点吃不消。
    
      和黄老爷子抓阄。这段原剧本里就有,不过方式不同,比较像取桂阳前张版赵云和张飞抓阄,是赵云将字纸与白纸各团一团,合掌摇摇,然后摊开手让黄忠拈,然后黄忠拈到了字纸。但是在剧里实际上体现出来的就非常非常有爱了:赵云从地上捡起石子,故作玄虚在掌心摇动,然后一手藏石子一手空,让黄忠拈。
    
      衣袖上的绣花美。
    
      让黄忠拈,使坏的小眼神。
    
    
      黄老爷子拈中了。看赵云的表情,笑得我捶桌。
    
      老爷子居然是把子龙的手硬掰开才看到石子的。捶地。
    
      汉升:跟我玩,你还太嫩了。二人大笑。
    
    
      笑完了,立刻严肃起来,约定期限。
    
      单枪匹马据于营门之前,这就是著名的空营计了。
    
    
      眼神拿捏太到位了,睥睨群雄,当初就是被这个眼神惊到才注意起赵云。
    
      说到杨凡善拿捏眼神,水浒传的石秀也是一个绝佳例子:在不知潘巧云与和尚有奸之前,面对嫂嫂,眼神恭顺,尽显质朴;发现兄长被戴了绿帽子,再见潘巧云,这眼神,作为观众我也一个激灵,真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杀气啊!!!!!
    ----------------------------
      谏刘备东征,眉间的忧郁更重了。
    
      上前谏阻,毕恭毕敬的态度下掩不住忧思和焦虑(昭烈东征这段看的我最揪心了,若听赵云劝阻,怎会有猇亭之败。子龙直言敢谏,能识大体,前有分田后有东征,故后人评有古大臣之风,非惟武夫而已。
    
    
      孔明:子龙,罢了。
    
      白帝托孤,子龙须发也明显花白了。
    
      君臣都满是悲戚,即将天人永隔,如何难舍!况兴复汉室之重任……这段子龙是跪着过去主公榻前的,双手紧握,泪已千行。
    
      人总是认可最符合自己理解的事物,所以杨凡版的赵云能够深入到我心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演绎出了我理解的赵云。他的表演使常山赵子龙不再是单纯的白纸黑字平板描述的长坂勇将,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名将律之”的汉末英杰,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举止投足,皆自然流露,颇有气度。而从张山版赵云身上,我除了忠直勇以外,任何赵云应有的优点都没有看到。张版赵云可形容为木雕门神,猛则猛矣,仅止于此耳,而杨版赵云是真的人,一个温润如玉,灵动如水,沉稳如山的真的人。陆树铭的关羽,李靖飞的张飞,之所以能被视为经典,正在于他们演出了这两个人物的特质:关羽之傲,张飞之猛,并且在特质之外,使人物进一步鲜活,成为立体而非平面的形象。杨版赵云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杨版赵云可以与陆版关羽、李版张飞并列为经典。
     非常遗憾,太多人不能从深层次去理解赵云这个“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的人物,正如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欲彰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过犹不及,可堪叹哉!
    -------------------
    终于搞完了!二哥,相册不好用,求改进。 好长,感觉不会再看了这是有多无聊啊龙妹挽一尊,再慢慢看我打赌此贴要沉 怒挽一尊 龙妹 么么哒错随袁绍后救康。
          银枪独骑退文丑,
          公孙不用英雄愁。
          误伤周仓归刘备,
          长坂坡下战龙飞。
          血染征袍救幼主,
          赤胆忠心赵子龙。确实。。当年看三国的时候就发现云少年青时就有两个演员
    
    
    -------发自NOKIA Lumia 900上的微民网Brush for WP7此贴必火啊。。。留名,以前玩三国英雄传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就是赵云了,各种装备全部给赵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非成败无定论,青山夕阳唯依旧。
    往昔的英雄,而今的笑料。
    都是些故事啦。
    可惜是杜撰的人啊妈的,手机流量跑得杠杠的
    我竟然看完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