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的干货】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11年出版 共78卷 4000万字!
整理时间:2014-04-15 11:19 热度:°C
【楼主】2014-06-12 13:08
»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11年出版 共78卷 4000万字!
那些给南京大屠杀洗地的人之前能不能多读读书,多看看报?实在不行多睡睡觉也不要来这边,丢人好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三批,于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史料集》共72卷,加上特辑6卷,共约4000万字的全集终于杀青。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巨著《史记》共50余万字,《资治通鉴》则为300多万字,而该《史料集》的总字数多达上述两巨著的10倍。在昨日召开的新书发布会暨学术讨论会上,该《史料集》主编、著名民国史专家张宪文教授披露,由于这项出版工程十分浩大,10年中,先后有100位学者、教授参加了项目工作,编撰团队几乎每天加班,中午、夜晚都是靠吃盒饭度过。省社科院历史所王卫星研究员则告诉记者,去日本搜集档案,不让拍照和复印,全靠手抄,手都抄肿了。他说,个中酸甜苦辣,别人无法体会。
编撰者们先后奔赴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英国外交档案馆、德国外交档案馆、德国西门子公司档案馆、日本外交史料馆、日本防卫省战史研究室资料室、俄罗斯档案馆、意大利档案馆、台湾“国史馆”、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等机构,勤奋工作,使《史料集》达到“集大成”的目标。
2/3内容为此前少见的重要历史文献
张教授告诉记者,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即第56卷至第72卷,另附特辑6卷,内容主要从海外收集而来。《史料集》全面收集了加害方、被害方和第三方一手资料,涉及中、英、日、德、意、俄等多种文字,三分之二为此前少见的重要文献。“其中外国媒体发表的亲眼目睹的新闻报道中,意大利和前苏联对日本暴行的新闻报道,是首次编入,反映了不只是中国、美国等国家在关注这一事件,可以说,国别扩大了。”张教授说,本来还准备去法国征集,结果法国档案馆正在搬家,没去成。
《史料集》中还增加了新发现的传教士、大学教师、医生、商人撰写的日记和回忆录。其中第56至72卷多为新出版的翻译史料,如美国收藏的传教士档案,“当时有一批传教士在南京,有关他们的回忆录,重要的部分全都进行了翻译。如当时担任金陵大学教授的传教士贝茨,从自己写记的日记和给家人写的信件中,就能看出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批传教士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许多难民,他们将一大批南京市民救助到安全区,从生活上给予帮助。”张教授说。
而东京审判中控方史料,以及日本不承认罪行的辩方史料,张教授认为极其重要,涉及整个南京大屠杀案例的方方面面,是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控方和辩方史料同时收入,客观地反映事实,才有说服力。”另外,张教授说,史料中还纳入了当时民国著作中有关的南京大屠杀的文章,以及南京保卫战阵亡将士名录。
日本天皇弟弟反省称“日军军纪涣散”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内涵丰富,记者初步阅读,就发现了一些重要史实,比如,早在1938年1月,日本外务大臣在给其驻美外交官的电文中就提到:日军在南京和周边地区屠杀平民30万。日军早在大屠杀进行之时,就用美食、艺伎招待个别在南京的西方外交官,企图腐蚀、诱使他们不说对日军不利的话,对坚持调查真相者则进行人身威胁。
王卫星研究员告诉记者,第三批《史料集》收进了数十篇日军官兵的日记和回忆文章。他清楚的记得,2008年,编撰组到日本搜集史料时,惊奇地发现了日本昭和天皇的亲弟弟三笠宫崇仁的回忆文章,“他当时担任日军中国派遣军参谋。他在文章中回忆自己看见日军在中国的暴行,甚至带有批判性,他严厉批评日军的军纪涣散,不像天皇军队。因此,在回国后,他还特地向天皇做了陈述。回忆文章是战时写的,看得出,他当时是站在反省的立场写下这段文字。”
另一位叫原田贤一的军官,是个炮兵伍长,他在日记中说,跟随部队一路打进南京,看到南京周边地区的战斗,中国官兵的抵抗十分顽强。王卫星说,从日记的描述看得出,南京保卫战打得十分惨烈。还有的日军官兵在日记中写道,大屠杀后,南京居民被强制进行奴化教育,但绝大多数民众始终心向祖国,坚信中国抗战必胜。
网友评论2014-06-12 13:12
傻逼日杂永远割不完
网友评论2014-06-12 13:21
国内还有洗这个的?艹,都他妈扣上汉奸的帽子枪毙。
网友评论2014-06-12 14:44
Reply Post by iicefire (2014-06-12 13:21):
国内还有洗这个的?艹,都他妈扣上汉奸的帽子枪毙。
多了去了,不明着洗,可以拿人数做文章吗。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