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坠落》的幕后
整理时间:2014-04-14 16:14 热度:°C
【楼主】2014-05-26 14:30
» 《黑鹰坠落》的幕后
http://tieba.baidu.com/p/1436727530#
“黑鹰”幕后
《黑鹰坠落》耗资9000万美元,上映后立刻在全美引起轰动,分别被美国国家影评协会和《滚石》杂志评为2001年度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并获得美国电影学会AFl电影奖4项提名。
《黑鹰》剧组集中了一大批好莱坞精英。该剧的导演与制片人分别为雷德利.斯科特和杰瑞.布鲁克海默。雷德利.斯科特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执导过《异形》、《黑雨》、《女大兵》等影片。杰瑞.布鲁克海默更是以监制动作和战争片而蜚声好莱坞。20世纪80年代,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经典大片《壮志凌云》就是布鲁克海默的杰作。此外,布鲁克海默还参与制作了《绝地任务》、《细细的红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勇闯夺命岛》以及《珍珠港》等军事、动作类影片。《辛德勒名单》的编剧泽利安为《黑鹰坠落》剧本的最后润色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由于是根据真实事件拍摄,因此雷德利.斯科特非常重视影片的真实性。开拍前,斯科特将全体演员分别送往美军部队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其中,21名扮演“游骑兵”队员的演员在乔治亚州奔宁堡基地接受第75"游骑兵”团训练;3名扮演“三角洲”队员的演员则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接受巷战训练;扮演MH—60K"黑鹰”直升机飞行员的几个演员则被送到肯塔基州坎贝尔堡进行直升机模拟器训练。
因为根本没有可能在索马里实地拍摄,因此《黑鹰坠落》剧组选择了在摩洛哥境内拍摄。片中以假
乱真的摩加迪沙城是借用临近大西洋的拉巴特城和塞尔城“改装”而成。美军特种部队基地则是搭建在摩洛哥小镇坎尼垂内一处施工中的空军基地。
由于《黑鹰坠落》的题材过分敏感,因此五角大楼在开机前一直对本片持观望态度。在布鲁克海默、斯科特以及当年参战老兵的努力下,五角大楼终于同意全力以赴进行支援。我们在片中看到的MH—60K"黑鹰”、MH—6J"小鸟”以及若干名直升机飞行员均来自第160特种行动航空团,其中有三四位飞行员就是
1993年参加过索马里行动的老兵。为增加真实性,第75"游骑兵”团第3营B连还提供了100多名货真价实的“游骑兵”参与拍摄,美国空军更是动用了两架C—5“银河”大型运输机,将全部装备和人员空运到摩洛哥。
至于电影中坠毁的“超级61'’号“黑鹰”,则是用全尺寸模型代替,五角大楼还没大方到用现役军机来摔着玩。
武器装备
对军事发烧友来说,本片最大的看点恐怕就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装备了。
既然叫《黑鹰坠落》,片中的武器明星自然就是“黑鹰”直升机了。影片上映后,某些人立刻指出,那4架“黑鹰”是由UH—60改装而成。在观察分析后,我们可以肯定,影片中出现的直升机虽然貌
似UH—60,不过却是UH—60的同族兄弟——MH—60K"黑鹰”直升机。
MH—60K"黑鹰”直升机是美国陆军第160特种行动航空团的“宝贝疙瘩”,专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与普通型“黑鹰”不同的是,MH—60K配备有夜视系统、红外前视观测系统、烈焰弹发射器以及先进的电子传感器,可有效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此外,这款“黑鹰”航程较远,可搭载12名士兵(正好是一个步兵班)连续飞行1200公里而无需空中加油。MH—60K与UH—60在外观上最显著的差异是,MH—60K机头位置有个柱状雷达天线罩,机头下方可见到AAQ—16红外前视观测系统整流罩,而在机身右侧装有空中受油管且机身两侧挂架上分别悬挂一个副油箱。不过,为追求道具的真实性,这些“黑鹰”的空中受油管和油箱
均被拆除。
同属第160特种行动航空团的MH—6J"小鸟”特战直升机是吸引发烧友的另一种明星武器。为拍摄《黑鹰坠落》,每架“小鸟”的机身两侧都加装了坐板以搭载4名“三角洲”队员。实际上,当年参与行动的4架“小鸟”(估计应为AH—6J)共搭载了16名“三角洲”队员,因此片中每架直升机搭载4名队员是符合史实的。
此外,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片中“黑鹰”和“小鸟”没有美国陆航通常使用的浅橄榄绿或橄榄褐色涂装,而是全部喷成亚光黑色。事实上,第160特种行动航空团最擅长执行夜间特战任务,其绰号就是“暗夜潜行者”。因此,我们看到的直升机采用适合夜间行动的亚光黑色涂装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军特种部队的这些大家伙可以说是第一次在商业影片中亮相。而在《火线勇气》(CourageUnderFire)中,剧组由于得不到军方支持,只好用UH—1代替UH—60,实在令人感慨万分。
《黑鹰坠落》在轻兵器和装备装具方面的考证也相当严谨,没有出现令人喷饭的镜头。索马里武装分子使用的武器为AK—47突击步枪、AKM短突击步枪、M2车载型重机枪、HK53自动步枪以及RPG反坦克火箭筒等。而美军“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的装备则因头一回在银幕上曝光,所以有较强的可看性。
“游骑兵”部队由于是正规部队编制,因此单兵武器装备与其他陆军作战单位基本相同。片中的“游骑兵”们身着海湾战争后配发的3色沙漠迷彩作战服、RBA防弹背心(即“游骑兵”背心),头戴凯芙拉头盔和防爆风镜。另外,像沙漠作战靴、Y形装具背带、垂降手套等也是“游骑兵”部队的标准配备。但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游骑兵”们的盔罩色斑不是与作战服一致的三色沙漠迷彩,而是海湾战争时期的旧式六色沙漠迷彩。不知道这是人为疏忽还是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
片中“游骑兵”部队的武器则包括M16A2自动步枪、M203榴弹发射器、LAW反坦克火箭筒、M60机枪及5.56毫米M249班用机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故事发生在;1993年,因此M16A2仍是当时美国陆军的制式武器。美国陆军今天已全面换装M4卡宾枪。
至于片中出现的M1025"悍马”高机动车、5吨卡车等也是货真价实的军晶,全部是摩洛哥陆军的现役装备。而在片尾出现的联合国救援车队更是值得一看。其中包括:有巴基斯坦陆军标识的M60A3主战坦克、VAB轮式装甲车以及马来西亚的M113A2装甲输送车。

MH—60K"黑鹰”直升机

MH—6J"小鸟”

AK—47

M16A2

M1025"悍马”
纪实风格
强调细节表现,用特殊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战争是《黑鹰坠落》的一大特色。
影片拉开序幕,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骨瘦如柴的索马里难民以及哄抢联合国救援物资的暴徒。这是整部电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使观众初步了解到本片的现实背景。MH—60K及MH—6J机群由特种部队基地出发时的那一段也相当经典。在四叶旋翼搅动气流时发出的低沉怒吼声中,4架“黑鹰”缓缓升空,掉头转向摩加迪沙滨濒海区,沿着印度洋海岸线编队飞行……出色的构图和镜头切换使画面呈现出近乎完美的视觉效果,使人沉醉其中。
片中—些表现轻武器运用韵场景也弥足珍贵,绝对值得一看。如在“黑鹰”和“悍马”车队惨遭RPG攻击的一幕中,可以看到反坦克火箭弹拖着白烟扑向目标,火箭弹的战斗部清晰可见。在《黑鹰坠落》中,还可见到使用M203榴弹发射器的场景。当索马里民兵试图用架在皮卡上的M2机枪向“游骑兵”部队扫射时,伊万.麦奎格演的榴弹兵立刻用M203发射了一枚40毫米榴弹。火光闪过,敌人被炸下皮卡,M2也变成了烧火棍。这一幕中,无论是音响效果还是俎火效果都非常真实,符合M203射击时的实际情况。
电影里最“酷”的枪械当属M134式7.62毫米6管航空机枪。M134是美国在越战期间研制的高速航空机枪,战斗射速可达到每分钟2000—4000发,主要装备在直升机上使用,也可作为机械化步兵的车载武器。M134有6根枪管,可进行转管(借助28V直流电机驱动)射击。
影片中,“超级64'’号上的机枪手曾多次用安装在舱门处的M134向蜂拥而至的索马里人射击。快速转动的枪管、喷射的火焰、铺天盖地洒落的弹壳以及电机运转时特有的“嗡嗡”声,无不使我们感受到浓厚的战争气息。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认为,必须尽可能完整重现当时的真相。因此,真实性成为拍摄《黑鹰坠落》的基本标准。除道具外,片中的情节发展、角色设置都与真实情况完全一致,甚至片中的全部角色都采用了真实姓名(仍在服役并担负有特殊使命的士兵除外)。
影片中,“游骑兵”队员从“黑鹰”直升机上仰面摔下的一组慢镜头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游骑兵”队员布莱克.伯恩准备进行快速垂直降落时,双手突然鬼使神差地从绳索上滑脱,这位老兄于是四脚朝天掉了下去,摔成重伤。有意思的是,扮演伯恩的演员就是《指环王》里的精灵射手莱戈拉斯。
在1993年摩加迪沙之战中,“超级61号直升机坠落后,麦克.杜兰特(MichaelDurant)机组的“超级64"号随即赶往坠机地点对幸存者进行救援掩护。然而,这架“黑鹰”的机尾也被RPG“咬”了一口,转着圈掉到了目标区域的西南方。而在影片中就有这么一幕:当“超级64"坠毁后,“超级62"号冒着弹雨在空中盘旋,一名“游骑兵”队员则用扬声器喊道:“MikeDurant,wewont’leavewithout you!”此后的情节发展与《黑鹰坠落》书中描述的完全一致,狙击手苏哈特和哥登在弹药告罄后被杀,麦克.杜兰特则
被索马里人俘虏。在被扣押11天后,他获得了自由。
本片对这场战斗的描述是如此准确、翔实,以致一些影评家建议历史频道用《黑鹰坠落》代替其他纪录片。
不过,《黑鹰坠落》也并非完美无缺。马来西亚退役准将阿卞杜勒.拉蒂夫.艾哈迈德就指责该片忽略了马来西亚士兵的作用。1993年,艾哈迈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索马里维和部队指挥官。他说,《黑鹰坠落》只是简单描绘了一群“长着亚洲人面孔”的士兵解救被困美军的情节。







网友评论2014-05-26 14:31
沙发?我昨天才看了一遍,好巧。。
网友评论2014-05-26 14:35
RPG!
Black Hawk down
网友评论2014-05-26 14:38
最后又不忘黑一遍马来西亚…
网友评论2014-05-26 14:43
Black Hawk down
Black Hawk down
网友评论2014-05-26 14:44
Reply Post by 范德瓦尔斯 (2014-05-26 14:38):
最后又不忘黑一遍马来西亚…
后面应该是巴基斯坦的维和部队解救的吧
网友评论2014-05-26 14:46
美国大兵坐在小鸟两侧的场景 感觉全宇宙最酷弊,一看就是人类的希望
网友评论2014-05-26 14:51
当时也是微民网推荐的,确实是好片啊,非常真实的感觉,和其他的军事题材明显不一样
网友评论2014-05-26 14:55
电脑里一直存着,换了电脑也要拷贝下来,到现在看了至少50遍,百看不厌啊
网友评论2014-05-26 14:55
斯科特是好莱坞最全能的神。科幻战争古装犯罪全部精通。而且全部是大牌来配戏
网友评论2014-05-26 14:56
Reply Post by 硬条家族Stifler (2014-05-26 14:46):
美国大兵坐在小鸟两侧的场景 感觉全宇宙最酷弊,一看就是人类的希望
支持你移民人类的希望
祝福我们在美利坚再见
网友评论2014-05-26 15:35
哪个高速机枪真有美感
网友评论2014-05-26 15:38
好久没看了…结尾是不是清晨行军的那个?
网友评论2014-05-26 15:38
记得里面有个细节很重要
游骑兵是右撇子 在墙角射击很尴尬
但是三角洲部队特别训练过左右手都能开弓
所以比游骑兵厉害
网友评论2014-05-26 15:42
Reply to Reply Post by lxg_xiaogang(2014-05-26 14:56)
……你误伤了吧
网友评论2014-05-26 15:48
那三个迷路的士兵。
网友评论2014-05-26 15:49
Reply Post by 硬条家族Stifler (发表于:2014-05-26 14:46):
美国大兵坐在小鸟两侧的场景 感觉全宇宙最酷弊,一看就是人类的希望
战地3战地4步兵狗就喜欢坐在两侧的肉,那不是兵,是 100
网友评论2014-05-26 15:51
米军能逃跑多亏了mk19的aoe,电影里居然一个发射镜头都不给
网友评论2014-05-26 15:53
Reply Post by Azaka (2014-05-26 15:51):
米军能逃跑多亏了mk19的aoe,电影里居然一个发射镜头都不给
人家故意不拍出来啊 否则就太血腥 也影响美帝形象
网友评论2014-05-26 15:53
你这没说全,片花里有演员学习操作M19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场景
但是这种东西在片子里一个镜头都没有,因为这玩意在黑叔叔老幼妇孺人堆里炸得血肉横飞断肢乱舞的场面太不和谐所以被cut了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