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牛在天上飞啊)郝柏村忆石牌保卫战:这里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整理时间:2014-04-04 23:52 热度:°C

【楼主】2014-04-13 17:38

» (牛在天上飞啊)郝柏村忆石牌保卫战:这里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目前正在大陆访问的前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12号参访湖北宜昌的石牌,抗战时期,石牌做为拱卫陪都重庆的门户,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日军多次发动攻击,但都被击退,郝柏村表示石牌保卫战的胜利对抗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长江三峡西陵峡的右岸,当年的石牌要塞仍保留着,当地政府计划将这里设置为抗战纪念馆。
    
    前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造访此地,向石牌抗战纪念碑鞠躬致意,他说做为抗战老兵,做为将领,能到这里非常荣幸。
    
    郝伯村:“石牌战役。后来二次大战结束了,大家都称石牌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为什么叫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因为希特勒进攻苏俄,最后要打斯大林格勒,没有打下来,也可以说由于斯大林格勒斯大林保卫成功,希特勒不能够再向莫斯科发战,最后德国失败了。”
    
    石牌要塞前,摆设假炮的位置,当年部署了重炮对准长江峡口,江面上漂雷密布,做为拱卫陪都重庆的门户,石牌不能失守。
    
    日本要攻破重庆就必须要打通长江,要打通长江就必须突破石牌的方位,也因此当时这个小村落,成为抗战时期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
    
    
    蒋介石严令坚守。第十一师师长胡琏立下遗嘱,与石牌共存亡,将兵浴血奋战,抵御日军一波波的进攻。
    
    郝伯村:“(胡琏)请蒋委员长放心。蒋委员长还担心,万一这个石牌守不住,(日本人就打)到四川了,所以他还向蒋委员长保证,我绝对死守,只要有胡琏在,石牌就在。决心必胜,必胜不失。决心必胜,这个是必胜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郝柏村指出当年日军仗着装备精良,每攻必克,但石牌要塞始终没有攻下。保卫了四川抗战基地的安全,而经次战役,终其日本投降,再也没有大规模向大西南进攻的军事机动力。
    
    凤凰卫视 黄家腾、陈佑彬宜昌报道
    http://news.ifeng.com/a/20140413/40002065_0.shtml
    
网友评论2014-04-13 17:39


    我记得日本好像没有计划进攻重庆啊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0


    你让平安县城怎么想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3


    比起“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还是差了点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5


    有一场战役很多人都不为人知,校长打算誓死保卫重庆,面对劝他到青海西宁建立陪都的本家亲戚 蒋建丰,蒋建稿 2兄弟说道:要走你们走,这里中国的国土,我作为一国之总裁,要誓死保卫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正是因为校长留在了重庆,全国军心大振,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破灭。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5


    Reply Post by 勇斗百丑蒯大富 (2014-04-13 17:43):
    
    比起“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还是差了点
    在你爹那这种叫主旋律电影,别酸了。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7


    Reply Post by firewraith (2014-04-13 17:45):
    
    在你爹那这种叫主旋律电影,别酸了。
    
    我觉得我脑子不够用了,分不出来谁是五毛,谁是美分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站队了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7


    Reply Post by 勇斗百丑蒯大富 (2014-04-13 17:43):
    比起“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还是差了点
    相比美国队长打跑了nazi,还是差了点儿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琴瑟,在御 (2014-04-13 17:47)
    
    那个X大副是反装忠
    
网友评论2014-04-13 17:49


    Reply Post by 勇斗百丑蒯大富 (2014-04-13 17:43):
    
    比起“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还是差了点
    
    国内早期初高中教材上才有可能会这么写,比历任“行政院长”、“国防部长”,参谋总长的人亲口说出来还是差一点,哦不好意思,我忘记你那段时间不是在国内受的教育
    


网友评论2014-04-13 17:51


    Reply Post by 琴瑟,在御 (发表于:2014-04-13 17:47):
    
    
    我觉得我脑子不够用了,分不出来谁是五毛,谁是美分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站队了
    人家是美国人,要理解。
    
网友评论2014-04-13 17:53


    尼玛,石牌什么时候成宜昌的了
    正宗的石牌人在此,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好不好
    
网友评论2014-04-13 17:53


    Reply Post by 勇斗百丑蒯大富 (2014-04-13 17:43):
    
    比起“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还是差了点
    
    这手段是不是某些人很不齿的、所谓五毛才用的“比烂”?
    
网友评论2014-04-13 17:55


    《爱国者》里的美国民兵大破英国正规军就是事实,“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就是假的,对吧,美国友人
    
网友评论2014-04-13 18:00


    Reply Post by teshou3229 (2014-04-13 17:55):
    
    《爱国者》里的美国民兵大破英国正规军就是事实,“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就是假的,对吧,美国友人
    
    百度里是关于是这样说的
    
    
    萨拉托加战役 1777年9月26日,英军依靠海上优势,从海上发起进攻,占领了大陆会议所在地、美国当时最大的城市费城,华盛顿率军迎战,连遭挫折,被迫率领大陆军退往费城西北20英里的福吉谷过冬整训。
     在这一有利形势下,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乔治·杰曼决心加快实施打通尚普兰湖和哈得逊河谷,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计划。计划预定北路由约翰·伯戈因率部从蒙特利尔南下哈得逊河谷,西路由巴里·圣·莱杰率军从安大略湖畔的奥斯威戈东进,南路由威廉·豪率军自纽约北上,三路大军,分进合击,会师奥尔巴尼。这一计划在理论上也许不无想象力,但是乔治·杰曼勋爵不仅低估了北美军民的坚强抵抗力,同时也低估了新英格兰地区莽莽荒原上的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可能带来的各种困难,更为糟糕的是,对整个计划的实施没有规定统一的指挥与协调,各路人马,各行其事。更有甚者,当伯戈因到达蒙特利尔时,竟发现该计划已经公开发表在地方报刊上了,这就决定了这一计划实施的后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奉命东进的圣·莱杰上校溯圣劳伦斯河,到达奥斯威戈,于1777年7月25日至8月25日率领875名由英国士兵、托利党人和雇佣兵组成的杂牌军,与约翰·布兰特率领的1000名易洛魁印第安人进至今纽约州的罗姆一带,包围了斯凯勒堡,但为尼古拉斯·赫基默率领的民兵所击退。这支杂牌军仓皇撤回奥斯威戈,继而退往加拿大,在这次战略计划的实施中再也没有发挥作用。而本应按计划北上的威廉·豪却置会师奥尔巴尼的战略利益于不顾,竟然率领1.8万人分乘260艘船只南下切萨皮克湾,于1777年8月25日在费城50英里处的埃尔克角登陆,一心攻打费城去了。
    
     三路大军中,只有伯戈因率7200名正规军(包括4000名英军和3200名不伦瑞克雇佣兵)和部分托利党人与印第安人,孤军南下,盲目深入。一开始他进展似乎还算顺利,1777年7月5日夺取提康德罗加堡,迫使约瑟·圣·克莱尔率领的2500名装备极差的美军守军退往佛蒙特。伯戈因未假思索,立即跟踪追击,但是当英军向前推进时,他们也就同时把补给线暴露给了对方。英军愈是深入,补给愈是困难。在新英格兰民兵的骚扰和阻击下,英军作战物资日趋短缺。1777年8月16日,为解决给养问题,伯戈因派出700名不伦瑞克雇佣兵,由弗雷德里克·鲍姆上校率领去夺取佛蒙特本宁顿的美军军需库,并在附近地区寻找马匹,但为约翰·斯塔克上校率领的2000名新罕布什尔、佛蒙特和马萨诸塞民兵包围和歼灭。增援鲍姆的650名不伦瑞克兵由海因里希·冯·布雷曼率领,当天晚些时候到达,也被从曼彻斯特强行军赶来的斯塔克和塞思·沃纳的400名“青山少年”所重创,英军伤亡207人,另有700人被俘。美军伤40人,亡30人。至此,伯戈因深深陷入了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伯戈因哀叹“不管皇家军队走到哪里,美国人都会在24小时内集结起三、四千民兵”。英军所到之处,当地民众和民兵纷纷组织起来坚壁清野,切断公路,破坏桥梁,布设路障,围追堵截,迟滞和消耗敌军。为了截断英国舰船溯哈得逊河而上的通路,民兵们在6个星期内昼夜工作打成一条长达152公尺,重约180吨的大铁链,横阻河流。进退维谷的伯戈因1777年9月13日在萨拉托加附近渡过哈得逊河。他一方面向纽约代替威廉·豪行指挥之责的克林顿紧急求援,另一方面试图采取攻势行动,突破美军防线。9月19日,伯戈因命令部队成3路纵队进攻萨拉托西南部弗里曼农庄的美军阵地。当英国红袍军走出森林,在弗里曼农庄的开阔地带上以整齐的阵列向前推进时,突然枪声四起,周围的每一棵树都似乎在向他们发射子弹。丹尼尔·摩根率领狙击手向暴露在阳光下的红袍军无情地扫射。英军损失约600余人。10月7日,极力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伯戈因孤注一掷,攻击俯控哈得逊河的美军贝米斯高地的左翼。但是英军又一次进入丹尼尔·摩根和大陆军布置的口袋之中。本尼迪克特·阿诺德以突然动作,将英军赶过河。英军损失600人,美国损失150人。伯戈因两次进攻受挫,共损失1200余人,被迫退往萨拉托加。大陆军和民兵以3倍于英军的优势将伯戈因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即使按最低限度的配给量计算,英军的食物供给也只能勉强维持3个星期,而远在纽约的克林顿仅派4000人溯哈得逊河而上,于10月6日占领克林顿堡和蒙哥马利堡,象征性地采取了一个牵制性行动后就返回了纽约。伯戈因走投无路,10月17日被迫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革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这一胜利标志着英国战略计划的彻底破产。它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防御态势,改善了美国这个新生的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此前,英国的宿敌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虽然与英国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但由于北美独立战争的前景不甚明朗,因此他们只是以审慎的同情心注视着美国革命。萨拉托加的胜利使他们打消了疑虑,迅速改变了动摇不定的态度。1778年2月6日,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并正式承认美国。1778年6月17日法英开战。西班牙出于收复直布罗陀、马诺加岛和北美殖民地佛罗里达的愿望,也于1779年6月21日对英作战。1780年俄国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了英国对美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西班牙方面的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日益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形势的变化,迫使英军于1778年6月放弃费城,决心退守纽约。随之,北部战争便出现了僵持的局面。
    
    


网友评论2014-04-13 18:55


    Reply Post by 勇斗百丑蒯大富 (2014-04-13 17:43):
    比起“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赶走了日本鬼子”还是差了点
    人苏联斯大林格勒之后转守为攻,收复失地不说,最后红旗还插上了帝国大厦。国军呢?
    
网友评论2014-04-13 19:00


    我只晓得胡涟的土木师吧?
    
网友评论2014-04-13 19:03


    Reply Post by 六天的轮回 (2014-04-13 18:55):
    
    人苏联斯大林格勒之后转守为攻,收复失地不说,最后红旗还插上了帝国大厦。国军呢?
    →_→据我所知…天皇还好好的在日本呢…希特勒可是焦了
    
网友评论2014-04-13 19:05


    不是说常德保卫战才是么
    
网友评论2014-04-13 19:09


    Reply Post by jzw999 (2014-04-13 17:45):
    有一场战役很多人都不为人知,校长打算誓死保卫重庆,面对劝他到青海西宁建立陪都的本家亲戚 蒋建丰,蒋建稿 2兄弟说道:要走你们走,这里中国的国土,我作为一国之总裁,要誓死保卫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br.......
    我觉得你应该是在黑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