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同混一个论坛,我觉得有义务给大家科普一下汽车车身结构。
我是设计公司的,呆过的主机厂也有好几个了,全程参与的车有长城哈弗h6的海外版和炫丽的四驱改款和海马的骑士改款前期工作。
我先提一点,设计出发理念是以人的安全出发,这个人包括车内和车外的行人。不会从车耐不耐撞或者连电动车撞一下都要撞坏这种理念出发的。汽车碰撞实验的话完好程度是只会看主体结构的变形程度。外覆盖件是不会管的。因为翼子板和发罩的话,目前市面上的车,我没见过超过1mm的。甚至别克的商旅车gl8 新款发罩是铝合金的,0.6mm。
车重自然油耗上去了,价格也就上去了。不是造不出。要想马儿跑,还想马儿不吃草。不得行。
还说下吸能,物理学过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没有发动机两侧的老规矩,自我挽尊!
至少F1的车都是很脆很软 吸收撞击动能保护车手
家用车不清楚昨天那贴里有个日本人吐槽的很准
很多中国人就觉得车比人重要,口口声声说安全,其实追求的就是碰撞后谁的车壳看起来占便宜.
咱两车撞了,我的车掉块漆,你的车变形了,我牛B,我赢了!我这车就是好.
纯粹是一种畸形的理念.看极限运动,比如快艇那类的,船的核心有个类似于笼子的钢架子,里面坐着司机。
真出了事故外面都烂了,但是里面的钢架子基本完好无损。
昨天那贴里有个日本人吐槽的很准
很多中国人就觉得车比人重要,口口声声说安全,其实追求的就是碰撞后谁的车壳看起来占便宜.
咱两车撞了,我的车掉块漆,你的车变形了,我.......道奇和丰田? 所以结论是软的好- -?
所以结论是软的好- -?
道奇和丰田? 地盘 车架硬
保险杠 软车厢部分必须硬,软了就压扁了,发动机以及后备箱部分靠软来吸能~~~不软也不硬,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不是哪个地方硬就完事的,要整个构架保证能吃多少力度才溃散。
你说我屁股很硬,嗯,出了事故,屁股还好,但是前面的构架都溃散了你还能指望人是好的吗。
虽然我没设计过车子,但是也是机械类毕业的,设计都有相关参数,也都会满足参数,也会有各种安全系数。
在安全系数都保障的情况下车子肯定是安全的。
软会在各种刮擦中吃亏,硬则相对较好。
当然吃亏是相对的,双方当事人在可以索赔的嘛,那就无所谓吃亏了。
另一种是自己刮到,又不过保险,这时硬的话比较难看出内伤软的可能容易看的出。
昨天那贴里有个日本人吐槽的很准
很多中国人就觉得车比人重要,口口声声说安全,其实追求的就是碰撞后谁的车壳看起来占便宜.
咱两车撞了,我的车掉块漆,你的车变形了,我牛B,我赢了!我这车就是好.
纯粹是一种畸形的理念.
你换个角度想,感到牛B的话 证明这个车主没有人身伤害。。在双方司机都对等安全的情况下,可不就是谁车掉漆的那个车NB么??
而且,你还忽视了车的维修费用。。可能对于大多数有钱人来说,买好车不在乎维护费。但对于大多数代步车而言,维修费也是要考虑的,自然会觉得车硬了好。。此帖赶脚日系车声望上涨 所以日本人阴阳怪气骂中国人还要鼓掌骂的好么?
看极限运动,比如快艇那类的,船的核心有个类似于笼子的钢架子,里面坐着司机。
真出了事故外面都烂了,但是里面的钢架子基本完好无损。
以前新闻有个法拉利的富二代撞了就是这个情况啊,车头都撞没了,驾驶室完好大事故时,保证安全就好。
小刮擦肯定是硬的合算。。谁买车是为了去撞阿,真出事故了,市区一般都是刮擦,没什么大碍,不会涉及生命安全,就是车子坏了 修就好了。
高速。。。什么车撞了都危险,所以爱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如果因为日本车轻不安全去黑的话,我只能呵呵。软硬不仅仅是看外壳还有abc柱,那都是救命的...那个小货车侧翻压君威脑门上打滚A柱没断的图我手机就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