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坑爹小白兔】空军回应不大规模空中救援质疑
整理时间:2013-04-22 17:4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4-23 10:58
» 空军回应不大规模空中救援质疑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3/023926914957.shtml
目前成都军区已投入兵力19000余人,涉及工兵、运输、防疫等多个兵种。
200架次
截至昨日下午,成都军区已出动直升机200多架次。
13吨
截至22日下午5时许,投放物资13吨,以食品和药品为主。
三大重点
目前仍在生命搜救黄金72小时之内,抗震救灾部队仍将生命搜救放在第一位。抗震救灾部队已明确下步行动三大重点:生命搜救、抢运物资、卫生防疫。
——22日下午,成都军区参谋长、抗震救灾前线联合指挥部指挥长周小周通报部队救援情况
新京报讯 (记者萧辉)昨日16时许,6架分别装载食品等物资的军用直升机从成空某军用机场起飞前往芦山县的太平镇和宝盛乡实施空投。这是黄金救援72小时内首次实施的物品大规模空投。
空军架起“空中生命线”
地震后,塌方不断,陆路交通不畅通,救灾物资运不进去,伤员拉不出来,空中救援成为救援的重要力量。由于灾区特殊地形,成都空军直升机成为空中救援主力,架起通往灾区的空中生命线。
20日9时26分,成都空军航空兵直升机大队叶烈箭驾驶米-17直升机进入灾区芦山县上空侦察灾情。10时45分,叶烈箭机长带着第一手灾情资料返航,把情况上报给救灾指挥部。
20日15时15分,第一架直升机在太平镇备降场降落,第一条“空中生命通道”架通。当天,直升机大队在芦山县城、太平镇、龙门乡、宝盛乡开辟4个临时起降点,为生命救援和物资输送提供保障。
21日打通宝兴空中通道
21日9时6分,成都空军首次打通宝兴县空中通道。21日,成空运输航空兵某师直升机大队出动6架米-17中型运输直升机飞行33架次,向宝兴县空运救灾物资和运出重伤员。
据成都空军宣传处干事介绍,在黄金72小时救援期间,直升机大队飞行67架次,从灾区运出22名重伤员,往灾区送进医护人员、消防人员等各类救灾人员235人,空运救灾物资37.1吨。
6架直升机参与空投
22日,空军首次向灾区大规模空投救灾物资。空投的物品以食品为主。据了解,太平镇玉溪村三合头组和旁边的山上接近300人被困,因为房屋倒塌严重,村民严重缺乏水、食物。
昨日19时32分,最后一架直升机落地。在昨日进行的空军首次大规模空投行动中,成空航空兵某师共出动6架直升机参与空运空投。共飞行19架次,对宝盛乡、太平镇空投空运火腿肠、方便面、饮用水等物资17.7吨,运送重伤员9人,运入救援人员33人。
故事
特级飞行员两送总理进灾区
2008年汶川地震,成都空军特级飞行员杨光驾机把温家宝总理送入灾区映秀镇;此次芦山地震,杨光再次驾驶直升机把李克强总理送入灾区芦山县。
杨光是成都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有20年飞机驾驶经验。20日,杨光周末休息,地震来袭时他正在厨房为儿子准备早餐,“鸡蛋还没有煎熟,突然房子强烈摇晃,好像要垮下来一样。”杨光迅速把妻子和儿子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向部队出发。“我知道地震后,空军有重要任务执行。”
中午1时,杨光接到任务送李克强总理去灾区。“再一次接到护送总理的任务,我很激动。”杨光说。
16时,李克强总理的专机降落在邛崃机场。杨光从驾驶舱中看到,李克强总理走下专机没有停留,径直走向杨光驾驶的直升机。“总理穿着一双白色旅游鞋,步子迈得很大,两臂甩动,走得很急。”
李克强上直升机后,走到驾驶舱和杨光握手。“总理对我说了声‘辛苦’,就返回机舱,看得出来总理很着急。”
杨光后来听机组人员说,总理在飞机上片刻不停向随行人员了解灾区情况,中间抽空把旅游鞋换成军用胶鞋,便于在灾区行走。
16时37分,直升机降落在芦山县芦山中学临时备降场。“总理再次到驾驶舱和我握手,他说:‘飞机开得很稳,辛苦了’,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下飞机,迅速坐上汽车驶往灾区。”
杨光说,这次没有和总理合影,有点遗憾。2008年,他们机组和温家宝总理合影的照片挂在他家墙上。
新京报记者 萧辉
释疑
为何不大规模空中救援?
受宝兴天气和地理环境限制,只能开展小批次、小规模救援
宝兴县城急缺物资,昨日,有网友质疑空中通道已经打开,为什么不利用空中通道开展大规模的营救和物资投送?
成都空军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叶烈箭机长(拥有30年飞机驾驶经验)介绍,受天气和地理环境限制,不适合开展大规模、大批次救援,只能开展小批次、小规模的救援。
“天气方面,21日,宝兴县城有大雾,能见度低,不适合飞机飞行。上午勉强能飞行,下午4点多宝兴下起雨,无法执行飞行任务,最后一架飞机在宝兴上空盘旋几分钟后,载着物资和救援人员返航。飞行条件不允许,也没办法。”叶烈箭说。
地形方面,宝兴县城周围都是山谷,航路非常狭窄,直升机进出宝兴县城必须穿过山谷。飞行活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转弯困难,每次仅容一架飞机穿越山谷。一架返航后,另一架再起飞。21日,成空运输航空兵某师直升机大队6架飞机,共飞行33架次,转运重伤员11人,运入救援人员110人,救灾物资18.6吨。
为何不用大型固定翼飞机?
临时降落点不适宜使用大型固定翼飞机,只能使用直升机
有人质疑,直升机飞行受限制,为什么不出动大型固定翼飞机?
叶烈箭告诉新京报记者,宝兴县城开阔的空地很少,经过反复考察,空降点选在宝兴县足球场东侧两公里处公路丁字路口,两边离悬崖只有6米。
大型固定翼飞机起降需要长而平的跑道,前面需要大片的开阔空地,临时降落点不适宜使用大型固定翼飞机,只能使用直升机。起降点面积10米×10米,仅能容纳一架飞机起降,只能展开小规模、小批次的救援。
“听说宝兴县受灾严重,里面缺物资,我们也很着急,但是飞行条件不允许,也没办法。”叶烈箭机长说。
新京报记者 萧辉
(原标题:空军6架直升机空投食品17.7吨)
==================================================
大家要相信专业……
有人说战时美军的直升机什么地方都能去其实也是不对的
美军在阿富汗有一些山区的行动,是没有直升机配合的
为啥,因为直升机进不去……
还有那个著名的去伊朗营救人质行动,仓促的部署导致了巨大的悲剧,那还是空旷的沙漠里呢
还有中国陆航的直升机都很破,能见度不好的时候飞行很危险……
网友评论2013-04-23 11:01
居然只有我来了
网友评论2013-04-23 11:05
最后一句是关键啊。。
主要还是性能制约,如果有鱼鹰那样就好了
网友评论2013-04-23 11:07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05):
最后一句是关键啊。。
主要还是性能制约,如果有鱼鹰那样就好了
你什么时候产生了鱼鹰摔得少的错觉
网友评论2013-04-23 11:0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05)
你说点别的还成……你提鱼鹰干嘛……
说破是说他们比较老,没有接近警告什么的
主要原因还是地形问题,你直升机多,也没办法展开
网友评论2013-04-23 11:09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05):
最后一句是关键啊。。
主要还是性能制约,如果有鱼鹰那样就好了
V-22只在变形金刚里很屌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LT26w,Android 4.0.4
网友评论2013-04-23 11:10
鱼鹰那故障率 貌似日本人就是怕鱼鹰摔下来砸人才反对的吧
网友评论2013-04-23 11:13
Reply Post by danilaoma (2013-04-23 11:09):
V-22只在变形金刚里很屌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LT26w,Android 4.0.4
。。。。。你说那个被红蜘蛛拍苍蝇一样全歼的。。。。哪里屌了。。。
网友评论2013-04-23 11:16
那是f22啊亲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LT26w,Android 4.0.4
网友评论2013-04-23 11:19
有的人美国大片看多了,脑子不好使
网友评论2013-04-23 11:3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长征五号 (2013-04-23 11:07)
我没说鱼鹰摔的少啊,至少升限高点,飞行途中安全点吧
再说这飞机适合特种作战的,降落能力也强啊
网友评论2013-04-23 11:34
Reply Post by 丹瑞 (2013-04-23 11:08):
你说点别的还成……你提鱼鹰干嘛……
说破是说他们比较老,没有接近警告什么的
主要原因还是地形问题,你直升机多,也没办法展开
鱼鹰没那么不堪吧。。
特殊地形救灾运输,能飞的世界上也就那么几种
网友评论2013-04-23 11:3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34)
虽然有重型运输直升机当然更好
但是 现在更重要的事情是
气象条件 和地形条件不合适
无法展开大规模的空中输送
网友评论2013-04-23 11:37
至少现在美国大兵还是更加信任支奴干 黑鹰
有选择的情况下没人愿意搭乘鱼鹰出任务
网友评论2013-04-23 11:3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34)
常看新闻的军盲表示鱼鹰的外号不是寡妇制造机么
网友评论2013-04-23 11:41
主要该是没钱,兔子家底没那么足啊
网友评论2013-04-23 11:4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ayanamei (2013-04-23 11:36)
大规模不现实,看现场报道就能体会,这个我也觉得是。
不过说实话,当天到了晚上,有的地方还联系不上,或者所有人都只能徒步进去,
如果有好一点的中型直升机,先进去通讯人员建立联系应该不难吧
网友评论2013-04-23 11:45
不知道支奴干性能怎么样,适合这种救援任务吗?
网友评论2013-04-23 11:49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3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长征五号 (2013-04-23 11:07)
我没说鱼鹰.......
鱼鹰在降落起飞的时候最容易栽了。
----sent from my samsung Galaxy Nexus,Android 4.2.2
网友评论2013-04-23 11:5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A·i·r (2013-04-23 11:44)
这些都在做啊 上面只是说无法展开大规模空中救援
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