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微博精选 >

看汪兆铭 历史该如何评价

整理时间:2012-12-06 06:5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奢爱2012-12-03 17:57
» 最近读民国轶事,旧年的人们对名流有着先入为主的定式思想,但反过来思考,他们的举动到底目的为何呢?史学家们对汪精卫的汉奸罪认识较为一致,唯在当汉奸的动机上看法各有不同。一是对权力的追求,即所谓“领袖欲”;二是贪生怕死,患了“恐日症”和软骨症;三是与蒋介石达成默契,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中国无论是胜是败都不至于亡国;四是确信中国打不赢日本,迟和不如早和,反而主动;五是一贯亲日,死心塌地投靠日本;六是与蒋介石内斗失利,负气出走铸成大错,只好一错到底。 这六种动机,最为恶劣的是第五种,最不可能的是第二种。想当年汪精卫参加革命,谋刺清摄政王事败被捕入狱,尝作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其大义凛然,可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并美于世。说他是贪生怕死之徒,实在毫无根据,也不令人信服。在沦陷区,民间曾流传过这样的故事:汪赴日和谈前夕,交卫士一把手枪,“如看到我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即拔枪把我打死!”这个故事不论是真是假,都说明“怕死”是站不住脚的。他要是坐在大后方跟着大伙儿高喊抗战,则中国是赢是输,总也轮不到他汪精卫有生命之虞。倒是他选择的那条路,处处埋伏着杀机、险情,非软骨者敢走。第五种也难以成立。汪精卫固然亲日,但毕竟是中国人。他的日本情结,与孙中山一样,源自在日本宣传革命、组建同盟会的经历。这种亲日情结,不但汪氏有,蒋介石也有,其他国民党元老也几乎都有。汪氏的亲日,为他对日议和提供了坚实的背景,却未见得一定要站到日本的立场上,死心塌地与中国为敌。否则,他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向日本投降,至少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出卖中国的利益、主权,而不至于跟日本讨价还价,力争中国的领土完整、要日本无条件撤兵。从最基本的人性角度来说,仇恨自己民族的人实在反常和罕见。也许汪精卫正好是这种人,但没有充分有力的证据。
作者:Croonia2012-12-03 17:58
奇文共欣赏么?
作者:奴葵令雨痕江月2012-12-03 17:59
所以国民党滚到台湾区继续亲日了。GG
作者:堕落的灰烬使者2012-12-03 17:59
这算是应景么?
作者:火星小白教主2012-12-03 18:00
这个问题只能以中国人的视角来讨论,不要开上帝视角
作者:简直是一派胡言2012-12-03 18:00
有没有湾湾的历史书对他的评价
作者:国服小喷友2012-12-03 18:01
公知体...
作者:最爱小雨天2012-12-03 18:03
说了半天“但没有充分有力的证据。”
作者:狮子峰2012-12-03 18:03
所以国民党滚到台湾区继续亲日了。GG
作者:big_extra2012-12-03 18:09
作者:倾覆的公正2012-12-03 18:09
不能留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作者:acceleration5182012-12-03 18:11
第二种也并非不可能,早年不怕死,不代表晚年也不怕死,尤其是尝到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TG的多少贪官,小时候也都是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刚当公务员时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民干实事的基层干部,后来呢?
作者:古墓弟子杨过2012-12-03 18:13
这帖定删结束
作者:夏天有风吹过2012-12-03 18:14
汪兆铭明显不如汪精卫。
作者:kyoleo2012-12-03 18:15
林思云(争议很大的人)以前写过一本《真实的汪精卫》。他把汪的悲剧归因为性格的悲剧,认为汪是文人,并不适合政治。
作者:addd20082012-12-03 18:15
看汪兆铭 历史该如何评价所以国民党滚到台湾区继续亲日了。GG 汪兆铭明显不如汪精卫。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