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黄百韬、邱清泉、李弥、胡琏(副)等兵团司令都是名将,不是孙长腿这种人能比。
尤其是邱清泉,外号邱疯子,以第一名留学德国,打仗极其勇猛,治军有方而且还写了一大堆军事理论书籍。昆仑关大战一战成名,
后又在打龙陵城,缅滇公路等大战中重创日军。
李弥成名于宜昌战役,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后又在松山一战中亲自带钢盔率特务营冲锋,后负伤攻克松山。
黄胡二人也都是名将,黄百韬作战勇猛,进退有方,胡琏则多次让TG吃苦头。
草包将军:
飞将军孙元良
闻风70里枪声140的刘汝明
长腿将军刘峙
兵:
解放军围歼黄百韬、黄维兵团伤亡惨重,打黄百韬伤亡2.8万,打黄维伤亡3万。
连黄百韬手中的一个杂牌六十四军,属粤系都很能打。这两兵团基本弹尽粮绝,如果
是有后方作战,孰胜孰败还很难说。
而邱清泉在前期也给TG造成很大伤亡。
徐蚌7个兵团,去孙元良兵团外战斗力都不错。尤其双黄,邱清泉、李弥四兵团战斗力不输TG。
国军的失败原因很多,指挥失策由为严重。
1:解救黄百韬兵团时,TG包围圈尚未合围,如果邱李可以绕开正面,侧击TG。很可能一举突破TG狙击。可这个提案
早就被提出来,被邱李二人怕奇袭失败被老蒋责骂弃之不用,等最后没办法又旧案重提,为时已晚。
2:杜聿明提出用围魏救赵来解黄兵团,前提是黄兵团坚持一个礼拜,但后来认为黄百韬坚持不了那么久而作罢。
结果黄百韬坚持了13天。。。
3:李延年刘汝明解黄维兵团,已经突进60里,距离黄维只剩40里地,狙击的只有中野一个纵队和一些地方武装,而此时华东野战军尚未加入围歼黄维的战斗。
中野此时已显骑虎难下,兵力不足又面对3个重兵集团, 中野十几万人的包围圈很可能黄维的12万人和李刘两兵团反包围。但顾祝同这个草包一个电话让李延年 刘汝明后撤60里,炸毁大桥。
后又让李刘二人继续突进,进退失据实在是搞笑。但此时华东已经派4个纵队加入围歼黄维的战斗。。。
4:黄维兵团加入徐蚌,但压根不和徐州剿总联系只受国防部指挥,结果徐州几个兵团压根不知道黄维具体在哪。
黄维12万人马稀里糊涂就被中野给包围了。
。
另外,为什么孙元良、李弥跑路这么牛逼?无奈共军有高达
我说对了没?刘峙是虎将,你不能乱说。结果最后不还是要被4野拉起来一波平推掉 = =#
凯公唯一的机会在于重庆会议的时候直接和谐掉太祖...
不然全是输...刘峙装傻躲过暗杀,图样图森破 Post by 井上心葉 (2012-11-02 11:35)
那背的舆论压力太大了,会被人骂背信,国军上层的不是共军那样抱成团的,估计日后桂系什么的会拿这点讨伐蒋没有如果,有如果的话,太祖都过不了湘江
那背的舆论压力太大了,会被人骂背信,国军上层的不是共军那样抱成团的,估计日后桂系什么的会拿这点讨伐蒋
主要是以为自己赢定了,自然想赢得漂亮点。 要是预知3年后这个惨样,绝对下手了国军打败二野三野又如何?被林彪拉起一波平A?你的意思让我和刘经扶一起商议着干?时我听他的还是他听我的?
那背的舆论压力太大了,会被人骂背信,国军上层的不是共军那样抱成团的,估计日后桂系什么的会拿这点讨伐蒋
所以说,注定是死局..能转进台湾已经算是善终了.. Post by 八桂卧龙白健生 (2012-11-02 11:41)
当年你为什么要放润之过江? Post by 精灵老歌 (2012-11-02 11:42)
为了日后共同抗日 [s:37]国军没有正面击穿x105strike IWSP 正面装甲的火力输出 所以任何地点只要遇到TG的MG部队只能是溃败 所以没得打 何况后期DX登场后的火力让坚守都是不可能的别黑孙元良,孙元良很萌的好吧,而且淮海中各兵团里,比孙兵团差的还不少呢,比如李延年、刘汝明……孙好歹还是战了,李、刘压根连战都不敢战
李弥最出名的是万军重围之下成功化妆逃跑还顺带鄙视了一把王耀武,然后在云南再次成功逃跑,其部属则出国创收,成就了现在的金三角
论跑路能力,国军排名的话,孙元良第一,李弥第二 ,然后淮海突围的时候,让这俩货一左一右掩护邱清泉兵团,这下你知道邱疯子怎么死的吧?这就相当于告诉罗姆尼:奥巴马是共谍,你在竞选辩论时一枪崩了他,为了国家利益!
你觉得罗姆尼可能听么... Post by 精灵老歌 (2012-11-02 11:42)
早在四次围剿以后,白崇禧已经判断出红军可能会大规模突围转移,并且判断出突围以后的路线,无奈校长不听,坐失良机。 Post by 法式滚筒廖耀湘 (2012-11-02 11:47)
国军再有巴顿恩师蒋纬国的情况下,为啥装甲部队始终是一坨翔,蒋纬国不仅闪击了波兰,又帮助美国建立了装甲军,为什么国军没有一个像样的装甲师,如果塔山又1,2个德国装甲师那种冲击力的部队,辽沈的结局也改变吧 Post by 3212huxin (2012-11-02 11:47)
共军不跑,怎么消灭你们这些杂牌,中央军都打光了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