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啊】 成都天回镇出土约千件医简 为扁鹊学派失传医书

整理时间:2013-12-08 20:2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12-18 11:23

» 成都天回镇出土约千件医简 为扁鹊学派失传医书
    在成都老官山汉墓群的发掘中,3号墓地出土了920余支医学竹简,由于年代久远,竹简上的文字通过肉眼难以识别,考古人员通过红外扫描,破解了其中部分内容。
    
    其中,医简上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很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考古专家推测,出土的部分医简可能属于失传的扁鹊学派医书。
    
    脉诊医简
    
    找回扁鹊学派经典
    
    扁鹊是医方祖师,以诊脉闻名,并创立了切脉诊断法。“脉相学的博大精深让中医成为中国的瑰宝。”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和中浚说,扁鹊学派也奠定了中医切脉诊断的先河。
    
    在此次发现的医简中,《敝昔医论》、《经脉书》、《脉数》、《五色脉诊》等都属于扁鹊的经典言论。
    
    负责此次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简牍研究所研究员武家璧指出,特别是《敝昔医论》中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可能就是指扁鹊,“这次发现或重新找回了中医扁鹊学派的经典”。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也认为,“敝昔”通“扁鹊”没有问题,这是很重要的线索。
    
    此次发现的医简《五色脉诊》,详细记载了通过脉相观察病痛的方法,“心气为赤色,肺气为白色、肝气为青色,胃气为黄色,肾气为黑色,故用五脏气色……”通过对脉相的观察、诊断即可找准病症。
    
    专家解读
    
    证实成都有独立扁鹊医学派系
    
    和中浚介绍说,天回医简《六十病方》与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同类,但病名和疗方不同,表明成都存在一个独立传播的医学派系,也进一步证实东汉时期广汉(微博)的涪翁、程高、郭玉等以脉诊为特色的医学派都是扁鹊学派的继承人。一号墓里的经脉漆人,可将医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与经脉人对照,更加立体、形象,解决医学史上的实践问题。
    
    医简价值远远高于马王堆医书
    
    此前,马王堆、张家山汉墓也曾出土过医学文献。但成都天回镇出土的医简,在医学史上数量最大、最集中、和医学关系最密切。马王堆医书的内容有很多原始、巫术的成分,医方也是以单方为主,经验的成分比较大。成都天回镇医简的药方也比马王堆医书更加成熟。这批医简在医学史上的价值,远远高于马王堆医书。
    
    古时病方
    
    迄今为止,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2万多字的医学竹简著作中,大部分巫医不分,药方多以单方为主,在现代中医中,很多已经不再使用。而在老官山汉墓中,天回医简中除了经方外,还有多味药剂的复合方,说明中医已经走向独立发展的轨道。“从数量来看,也有2万多字的样子。”
    
    蜀椒入药治痛风
    
    “八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六十病方》
    
    竹简中记录,以蜀椒作为药引,带有明显的四川本土特征。“蜀椒是可以入药的,可以治疗痛风,现在有些中药药方中还在沿用。”中医名医馆医生张勇说,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黄牛尿治黄疸
    
    “治黄瘅,取黄牛尿,外敷。”
    
    ——《六十病方》文中的黄瘅即黄疸,黄牛尿治黄疸靠谱吗?“这是民间偏方,当时可能通过医生的临床使用,是有效果的,但是现在看来是没有科学依据,现在没有这种治疗方法了。”和中浚说,“在马王堆汉墓医学竹简中,这种以原始药引为主的药方比较常见。”
    
    很多药方沿用至今
    
    在这些竹简中,还发现了3个药方,内容基本相同,略有增减。药方中以“柷实”为主药物,“鸟喙半一物”是药引子。按照每天的量,逐渐递减。药方的格式是:药名、用量、服药方法。
    
    从药方的构成和疗程上来说,“基本体现了‘君臣佐使’的基本结构以及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原理,是中医药基本成熟和独立发展的很好说明。”和中浚说,这次发现的医书中,很多药方现在中医也在使用。而这种疗程药方,在马王堆汉墓中,也是没有发现的。
    
    华西都市报(微博)记者 许冬琳
    
    墓葬4座
    
    M1、M2、M3为一组;M4为一组
    
    出土遗物
    
    1、医简920支分两处存放,编号 M3-121 共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编号M3-137 共 184 支(含残简),内容为《医马书》
    
    2、人体经穴髹漆人像
    
    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脉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心”“肺”“肾”“盆”小字,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对照。
    
    十部医书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涛说,发现的920支竹简分为10部医书。
    
    除《五色脉诊》之外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这些医书中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等。
    
    其中,首次发现的《医马书》,填补了中国兽医史的空白
    
    http://cd.qq.com/a/20131218/001925.htm#p=1
    
网友评论2013-12-18 11:25


    好好珍惜,不要把中医毁在神棍手里
    
网友评论2013-12-18 11:26


    不错~不错~~~
    
网友评论2013-12-18 11:26


    还是西方的巫婆,巫师传承的好。
    
网友评论2013-12-18 11:26


    额 ,我现在住的地方离天回镇只有5公里。
    
网友评论2013-12-18 11:30


    我第一感觉是,这都能通假联想到?龙有九子,貌似有个也叫bixi……难道不是那个?或者是古人没事练字乱写的东西呢
    
网友评论2013-12-18 11:33


    不容易,能保存这么久
    
网友评论2013-12-18 11:35


    新一轮吃不死的中药要上市了。。。
    
网友评论2013-12-18 11:40


    华佗的毁了吗?
    
网友评论2013-12-18 11:41


    这个发现有点厉害啊。。。如果这些方子真的可以投入使用的话。。。。
    
网友评论2013-12-18 11:52


    说句神棍的话,感觉中华真是要全面崛起了,连这种失传的东西都出土了。
    
网友评论2013-12-18 11:55


    成都军区总医院就在天回镇
    
网友评论2013-12-18 11:55


    Reply Post by wsc2011 (2013-12-18 11:30):
    
    我第一感觉是,这都能通假联想到?龙有九子,貌似有个也叫bixi……难道不是那个?或者是古人没事练字乱写的东西呢
    
    这个完全不能一样 古汉语和现在汉语发音完全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0


    自古巴蜀多异士。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1


    认真研究啊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2


    我记得微民网之前不是有个人发帖子,自己家里有很多古籍医书要捐赠的嘛,那事情现在咋样了?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2


    敝昔也能读做扁鹤?这不是瞎凑的或者真有敝昔这人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3


    可惜了华陀的青囊书啊!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5


    Reply Post by magicrolan (2013-12-18 11:55):
    
    这个完全不能一样 古汉语和现在汉语发音完全不一样的
    也对,古人的通假字确实太烦人了
    
网友评论2013-12-18 12:06


    Reply Post by 康康快跑 (2013-12-18 12:02):
    
    我记得微民网之前不是有个人发帖子,自己家里有很多古籍医书要捐赠的嘛,那事情现在咋样了?
    
    
    印刷质量不行,被退回了 (我乱说的)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