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恶搞 >

[科学探索] 末日避难所:有备无患?

整理时间:2012-12-08 05:1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这个社会是怎么了2012-12-05 15:16
»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12-12-05 09:33:30距离传言中的“世 界末日”——12月21 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 时间。无论科学家和 官方如何辟谣,都无法阻止网络世界 上演的狂欢式末日庆典接近高潮。多家外媒正乐此不疲地评选“全 球最佳末日避难所”,从冷战时期的 地下钢铁掩体,到以豪华套间出售家 庭式避难舱,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慌让 人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所有可能的藏 身之地。冷战“老古董”再翻新绝大多数“现成”的“末日避难 所”都是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董, 它们令人回想起那个核武危机阴霾笼 罩的年代。这些避难所共同的特点是深埋地 下,有着厚重的钢铁外壳,能抵挡核 弹冲击,储存的食物和水能够供避难 者生存相当长一段时间:当年“铁幕”的 两边,都建有大量铜墙铁壁的军事堡 垒——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气象山和宾 夕法尼亚的雷文洛克山,曾被比作小 型地下城市;佛罗里达的肯尼迪避难 所,建于1961年古巴危机期间,如 今成为一座博物馆;加拿大安大略省 的卡普拥有北美最大的地下核武防空 堡垒之一,现在成为国家历史遗址; 在德国的Bad Neuenahr—Ahrweiler小 镇,田园风光的葡萄园地下布满隧 道,这里的地下避难所同样为备战核 战争而建,如今是德国军队的物流中 心……核武危机结束几十年后,随着源 自玛雅传说的末日危机流言风传,昔 日的避难所再度被人们想起。其中知 名度最高的要数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 尔摩的皮奥尼(Pionen)数据中心。 “Pionen”正是它在冷战时期作为军用 防核地堡的军用代号,它在瑞典语中 的含义是“牡丹”。颇具科幻意味的“悬浮”的会议 室,明亮的玻璃走廊,人造瀑布,还 有茂盛的热带植物,这座冷战古董俨 然变成007电影中极具未来感的秘密 情报中心。皮奥尼地堡位于斯德哥尔 摩市地下30米处的花岗岩岩床中, 在建造之初就可以承受氢弹攻击,冷 战结束后一度空置。真正让皮奥尼地堡受到全球关注 的是2010年末维基解密宣布将主 机“搬家”到此。选择在皮奥尼地堡并 非因为这里能经受得起核弹的轰炸, 而是考虑到瑞典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 较为完善。不过万一核危机再次笼 罩,地面建筑遭遇灭顶之灾,维基解 密的秘密也能在地下幸存。避难所租售生意兴隆皮奥尼数据中心毕竟只是借用了 冷战地堡的“旧瓶”,翻修目的并非真 为迎接“末日”,但在美国堪萨斯州的 大草原,商人拉里·霍尔则“动真格 的”,他正在改造一座阿特拉斯F型运 载火箭的地下发射井,希望建造能容 纳70人的“末日避难所”,不仅能经受 各种天灾人祸考验,还将配备全套现 代化生活休闲设备。目前,美国商家推出的各种版 本“末日避难所”销量激增,价格从几 十万到数百万美元不等。霍尔打造的 就是一款“豪华版”的“末日避难所”。 他在深53米、厚约2.74米的混凝土 火箭发射井内进行加固处理,将其分 割成了14层空间,其中7层将被改造 成公寓式套房。各个住所将拥有独立 的卧室、厨房和客厅,甚至还配备了 多台电视机。避难所里不仅能住人,其中将建 造一个室内农场,用来培育足够70 人食用的蔬菜和鱼类,让住户在避难 期间有足够的食物。除此之外,避难 所内还将储存足够5年食用的干货。 除了7层住所外,避难所其他层面还 将建造游泳池、图书馆、电影院等。 当进入封闭使用状态后,医疗中心和 学校也将相应发挥作用。这样一座设施完备的地下居所售 价自然不菲,买家可出175万美元购 买一整层空间,或者出90万美元钱 购买其中半层空间,而且只收现金。 目前已有3层半售出。当然,霍尔早 已将其中的一层留给了自己和家人。假如你承担不起这样的巨额费 用,美国一家名叫Vivos的公司还能 提供相对平价的避难所出租服务,入 住一年的价格在3.5万至8万美元之 间。根据Vivos创办人罗伯特·维希诺 的设想,地堡可以抵挡任何可以想象 到的大灾难——里氏10级强烈地 震,超级大洪水以及核生化袭击。地 堡内同样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 有一间医院、牙科诊所、储备有1年 粮食的超级厨房,甚至还有DNA储藏 库。Vivos网站宣称,由于空间有 限,目前仅剩内布拉斯加州、印第安 纳州和落基山脉三处的地堡仍有空 余。它们位于地下约9米深处,可容 纳约200人,共分为5层。每一座地 保耗资约1千万美元,目前公司已经 收到了多达近千份预定。维希诺希望 在今年12月21日前完成首批地堡的 建设。“朝圣山”人满为患如果说“深挖洞,广积粮”的做法 属于“实干派”,面对末日传说还有一 大批想象力丰富的“空想家”,他们没 有将希望寄于冷战地堡,而是相中了 同样来自传说的避难所——位于法国 南部的比加拉什山。这里没有掩体, 也无重军驻守,只是一个以农牧业为 主、仅有200名村民的小山村。海拔1230米的比加拉什山独特 之处在于其地质地貌,因山顶岩石的 地质年代比底层更久远,被称为“上 下颠倒之峰”。这里是13世纪被称为 神秘异教的“纯洁派”的发源地之一, 村里以及周边地区至今还有许多城堡 遗迹。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导演斯皮 尔伯格为拍摄科幻电影《第三类接 触》曾来比加拉什寻找灵感。自那以 后,一些人不断前来此处寻找外星 人。还有人传说山中存在独特的“磁 场”,能保护当地不受末日之灾。随着2012年12月的来临,各类 奇谈怪论更是满天飞,比如:比加拉 什山里有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秘密通 道,山上有大型“不明飞行物”的停泊 场,住在山洞里的外星人会在世界末 日来临时把在山里避难的人类接往其 他星球等……对此科学家嗤之以鼻,他们称从 未有确凿证据表明当地存在外星人, 这座山独特的地貌其实源于形成之初 不稳定的地壳爆炸,导致山顶在空中 倒了个儿。但这似乎不能阻止末日论 者的趋之若鹜。由于传言甚嚣尘上,仅有200名 当地居民的小山村在去年吸引的来访 者超过两万人次。过热的“人气”引起 了官方的担忧。村长让—皮埃尔·迪 洛担心,到时可能出现“世界末日”信 徒涌入、教派集会甚至集体自杀事 件。出于安全考虑,法国政府已于 11月16日下令封锁比加拉什山,阻 拦那些打算前来“避难”的人。比加拉什山是否能躲过“末日浩 劫”谁也不敢打保票,但至少现在, 它必须首先面对“朝圣者”汹涌而入的 挑战。末日生存者在自家后院挖洞“最后一个理想的末日避难所, 没准就是你疯狂邻居的家。”美国科 技环保网站MNN.com调侃称:“如果你 看到邻居正在自家后院挖洞,或是在 储备粮食和枪支弹药,那么你就是在 与一个末日生存者为邻。对于这样的 邻居,你应当主动套近乎,例如帮他 修建那座两层楼高的通电栅栏、或者 研究怎样制造生物燃料。这样等到世 界末日那天降临的时候,你就有地方 去了。”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美国正 出现一支迅速壮大的“末日生存者”队 伍。他们的具体人数不得而知,不过 国家地理频道今年9月的一项调查表 明,28%的美国人认识这样的人。 例如40岁的布拉克斯顿·索思威克, 他和妻子还有6个孩子储存了700磅 面粉、600磅糖、800磅小麦、水、 汽油、柴油、煤炭、木炭、防化服 装、14支枪和8只鸡。一旦灾难到 来,他们将用卡车拉着这些物资前往 位于盐湖城市郊的一处离家90分钟 车程的避难所。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人类学和考古 学家约翰·胡普斯用了大量时间来拆 穿由玛雅人日历衍生出的世界末日预 言,他认为,虽然为风暴或停电做好 准备是有先见之明的,但仅仅因为一 个消失已久的文明曾预测的日历的终 点,就躲藏到地下,这完全失去了理 智。胡普斯提醒人们,风暴、地震及 未知的威胁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没 有网络让人们实时了解这一切。2012年12月21日究竟会发生什 么或许人们的确无法提前预见。但历 史已多次证明,末日恐惧并不会随着 每一次“人造末日”平安无事的度过而 散去,人们依旧会将希望寄托于“末 日避难所”,同时焦虑地等待下一 个“末日”的到来。——————————宇宙尽头的餐馆才是唯一安全的地方…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