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恶搞 >

[元方,你怎么看] 当年我是正常人盘点中国好声音十六强最佳歌曲

时间:2012-10-30 10:0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1、吉克隽逸——最佳歌曲《阿杰路+I feel good》
    
    
    
    
    这姑娘盲选一出场惊艳了所有人,嗓音、长相、身材、气场、台风无一不具说服力,彝族背景也颇给加分。盲选时,PD一定会注意打造反差效果,吉克的民族风和国际范是为一例,反差效果越强烈的,观众记忆点越高。所以说Summer具备冠军相不是没道理的,抛开个人喜好而从市场效应而论,我始终认为她是16强中综合评分最高的一位。
    
    然而,这个定位是不是和歌者的本性拧巴呢?盲选时,太多精心的设计迷惑了大众。随着比赛深入,Summer的短板频出,比如她对中文歌曲的陌生和抗拒,比如她在挑战Halo时暴露的高音底气严重不足,直至她决赛全面崩盘。客观分析下,导致这个结果并不是吉克隽逸实力不够,而恰恰在于制作方与刘欢对她的定位和要求缘木求鱼了。Summer的优势是舞台活力,她过去的职业经历也决定了她所擅的是英文歌曲,尤其能炒热氛围的辣歌,养眼养耳完全可期。刘欢对她有很高的期待,关键不在于她多辣多美唱功技巧多好,而是瞄准她的民族特质,带着对中国音乐更大的格局发展而押宝在Summer身上,希望借助她去创造国际化的民族风,以至于放弃了袁娅维这个音乐素养更为成熟的歌者。
    
    四进一那场,吉克的表现并不好,嗓子也很显疲劳。然而正是一首《带我到山顶》因为承载了导师对她的莫大期许,尽管她的处理技巧单调,尽管她对中文还是明显地违和,但这首歌本身在导师那里有很多加分因素。我从这首歌的表现来看,其实是不相信她所谓的一直唱着大山里的歌长大,为什么呢?因为听不到她与这首歌之间的心灵呼吸和天人合一。这个疑问在决赛再次得到了印证,没别的原因,就是违和感及距离感,听不到对这山这水这故土的热爱和不舍。阿杰路这首完整版与原唱瓦其依合的演绎天壤之别,同样的音韵曲调,后者质朴深情令人落泪。唱自己民族的歌,你首先要有爱,深入骨髓的爱,如影随形的爱,没有这个爱字,一切都是苍白的,没有灵魂,只有华丽的外衣。
    
    吉克的前途并不因此而黯然,她还是具备了一个天生成为明星的硬件。只是,经此一役,导师和团队可以不那么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而静下来好好了解这个姑娘的内心欲望和追求,了解她为自己定义的梦想是什么。有些东西,不经流年,不能洗炼。
    
    2、张玮——最佳歌曲《high歌》
    
    
    
    
    说张玮的《high歌》老少通吃真是一点不夸张,上至八旬老翁,下至懵懂雏童,居然都能接受一首够怪也够high的歌。张玮的高音在这首歌里表现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普罗大众对于音乐往往有个简单又直观的听觉爱好,就是高音赞不赞。不止唱歌,即使公认非常吃基本功的戏曲界,一般外行也就听这么一个指标:高音好不好。当然有失偏颇,但高音好很容易加分,尤其高得又明亮又通透时,听觉是很受用的。
    
    我记得杨坤在盲选时对张玮的评价却不在刘欢的high C和high F之问,而是提到了他在高音区有棱角的区别于西方R&B转音技巧的优点。没错,张玮在高音区四小节16-bit的清晰流畅的转音才是真正的亮点。对比于此歌原作者常石磊的R&B技巧,他真是阶梯式的转音技巧,而且润腔圆滑流畅,不带任何咽音,说明他的声线在高音控制方面极其自如。
    
    《high歌》从播出至今,我听了无数遍,甚至拿它当了闹铃也没生厌,可见其完成度已近完美无瑕。音准、节奏、情绪、控制全部恰到好处,以至于我再没有兴趣听其他人唱这首歌,虽然黄龄的风格也很酷辣给力,我还是觉得张玮的高音有洗耳功效。
    
    也许起点太high,就像是抛物线的最高点,后面的比赛再也没有找到预期的爆点。张玮的个性化表演和台风都是很扎眼的,在pk赛与歌浴森的对决中就看得出他对舞台的控制能力,他是很能让自己在表演中放手一搏high起来的人。可是,《三天三夜》开始就爆出低音短板,不止他,歌浴森也同样,在跨几个音区的瞬间落差到低音区明显力不从心了。另一个短板是自信心太爆棚。自信心其实是我非常欣赏他的一个部分,这有助于他hold住大场面。但他对自己的英文歌曲的短板明显认识不足,尤其两次挑战MJ大神的歌曲,这个真是自杀性的选歌啊,有某些大神的歌,真是六亲不认地具有排他性,谁唱都是死。平心而论,他那半首《忐忑》倒让人耳目一新,可圈可点。
    
    直至《My Way》一出,彻底断送前程。此歌直接暴露张玮三个致命的短板:英文太差、低音区只会用喉音、对歌曲的理解深度。我想刘欢以他对西方音乐史的专业程度立马抓住张玮的小辫子,直切要害,张玮稍作挣扎就败下阵来。后来拥趸们说这是他的风格,我真想冷哼一声说拜托连首歌的灵魂也不知道还谈什么风格。你知道性手枪的朋克版本吗?你看过《燕尾蝶》吗?你听过猫王吗?你知道这是一首英美文化里具有符号意义的人生告别曲吗?我知道你不知道,因为你从第一个音符未起时嘴角就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在这首歌里,这样的表情根本找不到归宿。没有灵魂,风格是皇帝的新衣。
    
    不过张玮在决赛之夜的酱油打得相当拉风,和黄龄high歌平分秋色,和亚当飚歌也没丢分,假以时日,星途光明。
    
    3、多亮——最佳歌曲《小情歌》
    
    
    
    
    多亮走到十六强,有很大程度是拜盲选印象所致。这首歌他的演绎和原唱反差很大,这个就是PD要的卖点,也是后来王琪玮落败的原因。毕竟这不是模仿秀,我要听唱得很像原唱的,直接回家放CD就好了啊。老实说,多亮的嗓子并不太具特色,他的唱法也是入门已久的专业唱法。盲选时他说自己的工作是帮人录Demo,我当时就说了句,能录Demo的都是小丑级别的幕后英雄啊。在马戏团,小丑往往是基本功最优秀的人,却只能躲在面具后面以夸张幽默的表演取悦逗乐观众。所以另一个被设计的反差效果也命中了,高手vs.默默无闻。
    
    多亮的盲选表演不是没有瑕疵的,他在副歌部分有非常明显的换气声,但却很奇怪地没有干扰到听觉的顺畅。我觉得主要是在副歌的高潮部分,他的唱功把歌曲的张力做足了,就像吃满了风的帆,你会更关注和享受于船行的速度而不是耳边呼呼的风声。
    
    多亮唱歌给人的听觉是传统主流审美上的好听,他的控制力很好,总是恰到好处,既不会像黄勇那样唱得过满,也不会像李代沫那样稍显平淡。这份恰到好处的稳定是他pk赛胜出的原因。其实王琪玮对歌曲的处理是很细腻的,这份细腻也适配他的嗓子,像风吹柳丝,偶有蝶飞翩翩,轻盈灵动的。但就像刘欢点评多亮,你把小情歌唱成了大情歌,这就是多亮的强项,他不在细处见功,他是一个能把歌唱得很饱满、情感又能抵达的人,所以他唱情歌就会有种磅礴的气势。
    
    多亮的短板在于个人风格。跟很多学员比起来,他不是半成品而是那种经过标准化检验绝对合格的成品,他唱功够标准,发挥也稳定,但慢慢会让人失去记忆点。比如当他唱传播度很高的《I believe》和《你的背包》时,我就失去了耐心,因为这样的唱法和演绎太像标准答案,没什么问题,但boring。除了《小情歌》以外,“多氏情歌”对我来说就真的只是标签而已,盖上了质检合格章的标签而已,它不是品牌。
    
    多亮,他只是缺少一首像沙宝亮的《暗香》那样度身定制又具备排他性的独门标签式歌曲。
    
    4、关喆——最佳歌曲《领悟》
    
    
    
    
    关喆是真正的高开,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坦承自己是现役专业歌手的人。对一个业界已经小有名气的创作型歌手来说,学员这个身份可算低就。我曾为他的这份坦诚有加分,声音好不好,台上见真章,其它编些有的没的故事与我何干?有名也好,无名也罢,大家反正都要归零于同一起跑线。
    
    关喆就像一位已经获得保送清华资格的高材生突然跑来说,我要一起参加高考。当然,他不是想来秀实力而已,某种程度,他是来挑战自己的。而一旦马失前蹄,他的折损和压力也最大。很聪明的选歌,一首女生经典歌,经典的好听和经典的难度,一首除了原唱辛晓琪和原作李宗盛之外就没任何人能演绎入心的定制歌。它的A段开始是无伴奏自呓式的吟唱,几乎要求歌者从第一个字就进入情境,稍有破绽,即成败笔。进入副歌段落又是波涛汹涌起伏极大,这首歌的音域跨度、音准难度以及情感收放考验重重,顾了其一很难顾全其他。
    
    我们不会怀疑高材生的基本功和技巧能力,而恰恰质疑他的创造力和应变力。在驾驭一首并不是男生擅长的情歌时,如何设置情感的爆点就很考验临场发挥了。关喆最牛的一点在于,他真的做到了技巧凌驾于感情之上又能带动起感情,以至于他后来解释的什么“为唱歌而领悟”我根本不以为然,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附会的解释嘛。
    
    关喆也是在盲选时综合得分较高的之一,他的各方面实力都较平均。技巧、情感、控制加上创作能力,唯一欠缺的是观众的眼缘。这个很无厘头的因素,没有道理规律可循,同是光头,形象上明显他占优,他的观众缘却不如李代沫。
    
    盲选之后,除了最后他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想你的夜》,其他我一首也记不住。即便是《想你的夜》,我也没有去下载音频的欲望,无他,炫技过度就会暴露一个老油子的底细。原来高材生,进了清华也会泯然众人。关喆最大的短板,唱歌不走心。
    
    5、徐海星——最佳歌曲《自己》
    
    徐海星不折不扣是个学院派,学院派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不怕难度,却摸不到深度。《自己》这首歌的英文原版是Christina Aguilera的《Reflection》,电影《花木兰》主题曲,李玟唱的是亚洲中文版。为什么要提这首歌的英文原版呢,因为它的曲调具有典型的西方主题音乐色彩。风起云涌的音乐承托,超过2个八度音区的音域广度,更难的是音区转换之间上下关隘处的装饰音,没有点R&B功底还真不好表现。李玟是极少数几个能掌握西方流行音乐发声技巧的华人歌手,这几乎不是后天训练可以获得的技能,和生活环境、母语发声体系有很大关系。徐海星的发声是科学的、规范的,所以驾驭大跨度音区不成问题。但她的发声体系无法表现原曲中复杂的转音和装饰技巧,即使与李玟的中文版比较,也稍显平直和干燥。
    
    但徐海星有一点表现得很好,就是小女孩的倔强和坚强。我不是喜欢听故事的人,好的坏的故事对我都不太有干扰力。我只是简单听歌,歌声里有什么,它不会骗我。我很喜欢这个姑娘声音里的倔强,她在唱自己,心中握起小小的拳头努力告诉自己,我是勇敢而坚强的,我准备好了与生命中的恐惧、害怕和失望对抗,与花木兰的意境又有些微的重合,灵魂在了,它的感染力就有了。一个努力想长大的小女孩,无论她在这个年纪做什么,都是对抗人生的一种尝试,她会慢慢经历挫败和打击,理解和误解,爱与鄙视,直至金刚不坏。像哈林说的,成长总是会需要一点代价的,每个人,不只是她。
    
    刘欢对徐海星总有点父辈的执念,所以pk赛为她选择的《美女与野兽》风格与《自己》如出一辙。其后的《星星》是顺子的作品,顺子也是著名爱唱大歌的歌者,她有着与李玟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她在驾驭这类明显有西方音乐剧风格的歌曲时得心应手。这两首歌的风格就是徐海星的菜,只是囿于年龄和阅历,无法更深诠释其中意境。但作为考试曲目足以过关,但pk赛也凸显了徐海星的短板,类型化。
    
    徐海星走到十六强,有一定的运气成分,由于比赛机制的设定,导致刘欢队内多组强手提前对决,如果不是李代沫突发状况,如果不是郑虹提前出局,如果抽到的对手是袁娅维,这些如果都可能让小徐落在十六强以外。四强中她的实力稍弱,主要还是年龄和经验的问题。我非常不能明白的是,刘欢为何在四强赛上为她选择了一首难度极高也完全超出她理解和掌控范围的Celine女神的歌?更别提还要她克服母语的障碍去挑战这歌的节奏,坑爹的父爱啊。
    
    好吧,也许刘欢想告诉她,你离成长还有一段距离,好的人生需要好的耐心。快乐地自由地去表达,远比证明自己更重要。
    
    6、丁丁——最佳歌曲《爱要坦荡荡》
    
    
    
    丁丁的反差效果关键词是:美女,会唱歌。我个人其实不那么认可这种刻意的反差定义,谁规定说长得美的一定是偶像派,难看的主一出道就必须界定为实力派?我曾和一位朋友讨论过丁丁的赢面。朋友说她这样美貌与实力具备的好胚子太少了,而我却不那么认为。反观秀场,能进全国前十的必定有那么几朵美貌与实力兼具的女纸。丁丁不见得万里挑一的好,但她却挑对了亮相的万里挑一的舞台,更挑对了32导师,如果是韩国好声音那就更赚翻了。
    
    丁丁的声线还是挺舒展的,有厚度,有亮度,有弹性,如同她本人一样光彩照人。《爱要坦荡荡》完全像一首专为丁丁打榜用的主打歌,人与歌的契合度很高。年轻奔放、自信明朗、无拘无束,令人羡慕的青春和释放。青春靓丽为何永远受市场青睐?很简单,因为是你想要的,也许是你没有的,或许是你即将失去的,可能是你再也拥有不了的,maybe是能在你垂垂老矣的心上放一支冷枪催生复活了瑰丽幻想的。它迎合了每一个年龄段的需求,无分男女。
    
    李玟曾表扬丁丁说,你是一个唱歌很有feel的人。我所理解的feel,应该是对节奏和气氛的控制。而她的唱功技巧真的还只算是个大二年级生。音准是再热闹的场面也无法忽视掉的瑕疵,即使是最佳的这首,副歌部分还是露了怯,更别提把一首另类别致的乡村摇滚范儿《铿锵玫瑰》唱成荒腔走板。劲歌热舞也许是丁丁的标签,而这个类型市场实在已经满满当当了,除非做到最好,否则就是混战中湮灭和遗忘。
    
    去韩国吧,去韩国吧,碎碎念。
    
    
    
    1、王韵壹——最佳歌曲《爱情》
    
    
    
    师太一开口,便知有没有。好声音舞台上最迷人的低音区声线,没有之一。除了最后一首《情人的眼泪》意兴阑珊,余下每一首都在水准之上。在盲选的《被遗忘的时光》和《爱情》之间徘徊了很久,最后选定了《爱情》。众所周知,爵士是师太的标签,这个标签有点像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既让人一目了然,又让人画地为牢。我扪心自问为什么喜欢听师太,究竟是我有爵士瘾呢,还是仅仅因为师太唱得好,答案是后者。所以,是不是好听的爵士不是选择的重点,是不是好听的师太才是重点。
    
    很喜欢她的歌,也包括她的人。之所以爱叫她师太,正是盲选时她那种无欲澄澈和达观淡定的气质吸引了我。相信我,不是谁剃个光头就会给人这种感觉的,她面相中有佛缘,端庄的五官,静逸的微笑,澄明的眼神。我曾经近距离接触过尼泊尔一位非常杰出的梵呗尼——琼英卓玛,那种瞬间能让人安静与释然的气场,似有互通印证。
    
    爵士,师太。果然很有记忆点的反差效果。盲选那首《被遗忘的时光》非常赞,前半段宛如天籁,后半段灵动迷人,令人沉醉。从听觉效果我一定会毫不犹豫选这首,可是绝佳的声线和技巧似乎过滤了情感。《爱情》正相反,它没有爵士的标签,没有动用到太多的技巧,却直抵心灵。师太太安静了,即使她在唱着有跳跃感的爵士乐,她的内心依然是沉静的。而只有《爱情》里,我听到了一丝丝幽微的人气。我是希望师太能稍微打开一些,偶尔也能尝试Soul音乐,做音乐可以更加至情至性,而不必一直超然物外。
    
    不知为何,尽管师太在舞台上近乎没有胜负心,我还是能感到她内心有非常大的困惑。听说师太不久后要去美国,希望答案在彼岸吧。
    
    2、金池——最佳歌曲《心在跳》
    
    
    
    金池可算最符合流行乐坛主流审美的一位实力唱将,她的声线非常具有质感,音域跨度大,技巧丰富多元,属于流行音乐的范本,她当声乐老师足够有说服力。有人曾经质疑酒吧歌手的流俗和平庸,我只想说,酒吧里也孵出了张惠妹和张靓颖这样的POWER唱将,而金池所欠只是名气而已。
    
    她在好声音舞台只唱了四首歌,而这四首歌涵盖了难度、技巧、灵魂、感情,从完成度来说,每一首都在九十分以上,是最优秀全面的展现。如果不是好声音的初衷是要选出中国未来音乐发展的代表性人物,金池应该毫无悬念的夺冠。问题就在这里,她的短板并非哈林说的风格不明显,而是她的风格是已经驻留中港台乐坛长达三十年的成熟定型的版本,缺少潜在的变化性和个性化。她的唱功所及是大家在熟知范围内最好的那个程度,就像德国制造品质保证,但在创造力和前瞻性方面空间不大,所以对求新求异的音乐圈和新生代的受众吸引力稍欠。
    
    金池的四首歌是我唯一全部下载音频的,她发片我会买单,因为太受听了。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她在《对你爱不完》中爆发的令人惊异的能量,只有这首歌的演绎超过了我的预想范围,但考虑到歌曲的完整和全面性,最后选定《心在跳》。相比较盲选时的《夜夜夜夜》,《心在跳》在难度和情感方面更胜一筹。《后知后觉》虽然是最走心的一首,但控制方面稍有欠缺。就像高手在走一条左边是技巧、右边是情感的钢丝,平衡度最佳的是《心在跳》。在与师太的《爱情》对决时,令我有种冠军赛提前的错觉。这两位,太像成名已久的老牌歌星,定力、气场、实力均在伯仲之间。而金池在Soul版《对你爱不完》中的表现,让我对她更有加分和期待,也许她真正的实力只显露了八分,她的声线里有着神似黑人灵魂歌者的韵味。稍微提一下她英文歌的功力完全不比郑虹差,可以去听一下她的现场版《Set Fire to the Rain》,高音部分饱满通透又有POWER,简直可以用“自带功放”形容(楼主以前只拿这个词赞美过黄小琥)。
    
    真心替她惋惜,不是不能走到决赛,而是她错过了十年。时者,运之玄机也。
    
    3、袁娅维——最佳歌曲《Crazy》
    
    
    
    袁娅维的资历很老,早在2000年就以一首顺子的《回家》赢得过当时最火的一档模仿秀亚军,那时的她,叫娟子。后来发过一张片,里面有《平凡的四重奏》等歌,可惜水波不兴。音乐圈中的人心照不宣,老面孔了,三宝在场外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担心她会唱油”,正是我对她的担忧。《弯弯的月亮》明显是讨巧之作,直奔刘欢去的,我个人并不欣赏这种生生拗出来的东西方融合四不像,当然刘欢喜欢才是重点。盲选甫出场,长发、大花、眼媚如丝,再配上扭来拐去的各种技巧音符,整个一苏丝黄。我的意思是,这种拗出来的风情,不是真正的中国美,而是洋人眼里最心水的美。
    
    袁娅维这几年一直坚定走着Soul和RNB的风格,技巧日趋成熟稳定。在好声音舞台上,她的英文歌曲功底是最全面和地道的,最佳当属四进一时的《Crazy》,其次是《At last》。由此可见,在纯英文歌曲上她表现得更为自信和纯熟。她的经验使她非常擅长对节奏的控制,所以能把一首Bossa风的《渔光曲》拿捏得准确到位。刘欢组四强赛,袁娅维的发挥可排第一,但正因为《Crazy》的完美发挥,让她丢失了进军决赛的机会。
    
    刘欢并不只在吉克身上做试验,事实上,因为盲选那首月亮,他也给予袁娅维同等的机会,调试着中西融合的几种可能性。《渔光曲》只是小试牛刀,到了《滚滚红尘》,刘欢开始尝试大曲的改编。袁娅维的唱法没有问题,只是这种改编不如哈林对《一样的月光》的改编,因为爵士的调性决定了它与中文的融合度更高。袁娅维在唱《滚滚红尘》时,有种穿了旗袍跳舞的拘束感。回到《Crazy》,那个调性、气氛全部定神归位了,对比原唱Cee Lo的版本,她除了在开始的节奏中编入了Rolling in the deep的鼓点,细节演绎上Soul和RNB的味道更重,Funky味稍弱,这个调整非常符合她女性灵歌的感觉。唱灵歌,需要的是一种自由度和贴合度,非要中西捆绑销售只能作茧自缚。刘欢应该也意识到这点,在探求中西融合的试验中,他选择了相对更有成功潜力的民族风那一卦。
    
    灵歌在中国始终是比较小众的音乐,毕竟它没有这个文化背景和消化力,也很少有机会登上主流舞台。袁娅维的亮色,让好声音舞台更为包容多彩。不过我所理解的国际范,不是用西洋音乐来包装中文歌曲,真正的国际范,是朱哲琴那样的能把民族灵魂中的精髓带到西方并能感染到大众的,精神上的感召才算成功。
    
    4、张赫宣——最佳歌曲《你是我心爱的姑娘》
    
    
    
    我清晰记得,第四期当张赫宣盲选后未获亮灯,我不可置信的心情。时至今日,硝烟散尽,尘埃落定,我仍要坚持为他正名。张赫宣的盲选歌曲,完全是个可以获四转的冤死鬼,而且也是他表现最真挚、最笃定、最坦然的一场。唯一的问题,是出场亮相的时间不对。前面四个选手都拍了,又经历过金志文的后台求婚啦,又是郑虹的震撼出场,到了张赫宣出场,四位导师正处在一个亟待调整休息的疲态。还有个原因,是他身上的反差效果没有,故事效果也没有,一个毫无包装只会老老实实唱歌的人,真的很容易在热闹繁华中被忽视掉。偏偏楼主是一个迷信自己耳朵的人,我不能相信,如此有辨识度的声音、唱功技巧无法挑剔、情绪内敛情感丰富的歌者,竟然无人赏识。刚刚被郑虹弄哭了的楼主,差点再次失控。
    
    可是,看到张赫宣其后的表现,我反而更加欣赏他。他心里一定有失望,但站在台上却毫无怨怼,平静地接受,平静地对话,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四个字“无欲则刚”。那份平静代表了态度,平等的尊严,我唱好了我的,剩下的随缘。很多人是被他和杨坤合唱的那首《无所谓》重新唤醒了耳朵,包括导师也纷纷表示他选歌有误。抱歉,我却不能附议。
    
    《无所谓》固然唱得很好,张赫宣明显已经放松了神经,完全是一种表演状态,技巧熟练流畅,尤其在和杨坤很有辨识度的声音对峙中各擅胜场,他自己的几个层次的声线凸显得很清晰。要感谢杨坤的衬托和大度的赞美,也要感谢这首无人不知的坤哥标签歌《无所谓》。还记得吗?当导师问他为什么不选《无所谓》亮相时,张赫宣只是淡淡地说,因为那首歌是唱给女友听的。《无所谓》是能力的展现,《姑娘》才是他用心表达的声音。是的,他没有故事,他的故事都在这首歌里,听得懂的人会懂。那种漫长遥远的孤独、思念,默默忍受着内敛在骨子里的执着和认定,空虚迷茫中仍然抱着希望的呐喊自励,非亲身经历不能有如此诠释。
    
    张赫宣的烟嗓是后来几首歌给人加重的印象,因为在盲选之后,他似乎决意要放大这种烟嗓的特质,而用得过多过频。其实他的嗓音是有多层次的,仔细去听《姑娘》里的嗓音,只有副歌情绪爆发的时候,到达某个音区才会出来的烟嗓音色,大约只占三成比例。这里说一下烟嗓,烟嗓有三种,一种是郑虹、黄夕倍那样的天生烟嗓,一种是声带小结手术后遗症又经过长时间训练能够控制的烟嗓,杨坤、金池、张赫宣都属于这类,还有一种是后天训练发声技巧可以自我随机制造的烟嗓,亚当、多亮、黄勇是这类,当然水准不同,呈现的效果不同。(顺便提一下,梁博的嘶吼唱法很容易损伤声带,长时间充血又得不到休息缓释反复刺激的话后果就是声带小结,要及早注意控制。)
    
    金池和张赫宣其实有能力可以控制好对烟嗓的运用,这部分金池做得更好,我甚至有位朋友到后来极为反感张赫宣的烟嗓,认为他做作过度,过犹不及。确实张赫宣后面几首的表现有用力过猛之嫌,这就是烟嗓后遗症,也是我更为推崇《姑娘》的原因。说他稳定,是因为到了决战巅峰之夜,他与黄大炜合作的《你把我灌醉》又恢复了最佳比例,可见他完全可以控制。张赫宣最后能走到十六强,是个合情合理的结果,偏爱烟嗓的楼主,很期待等他发片。
    
    5、平安——最佳歌曲《我爱你中国》
    
    
    
    我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这首《我爱你中国》,也许人们总是会对第一个叫醒耳朵开启心灵的声音念念不忘。平安给予我的反差效果不在他,在我。楼主对体制内的青歌赛晚会型的颂歌非常不感冒,但对《我爱你中国》的记忆却非常美好。它根本不能算是红歌,当年风靡全国的《海外赤子》,在今天就相当于舶来大片般的潮,这是那个年代的潮歌啊。有些歌曲,经历岁月却不会褪色,比如李叔同的《送别》,比如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它们与时代无关,与情怀有关,而情怀,古今皆同。我的记忆中,这是一首非声乐系科班高材生不能触碰的歌,犹如唐瓷,高贵典雅,不容亵玩。任何不具专业水准的演绎都对记忆中的美好是一种破坏和摧残,我的定势思维如此。于是看到某个流行音乐选秀场的学员要唱,楼主已经一颗灰心,黯然神伤。结果那个“百灵鸟”一出来,简直灵光灌顶,死而复生。当时我几乎屏息聆听,动情处双眼潮湿,心神激荡。对我而言,这个反差效果太大了,完全是大反转嘛。
    
    平安的嗓子极好,清澈明亮,高音圆润通透,中音饱满干净,他的发声方法不是科班的美声,而像单凭声音天赋自行训练气息和共鸣的效果。我确实想到了我心仪的一位歌者——林志炫,他的声线有相似之处,而他公认的高音技巧是他经年训练反复琢磨的产物,他可以在高音区用完美的真假混声呈现自己需要的音色效果。平安本身的声音天赋,在厚度上甚至是优于林志炫的,这就让他的声线更具表现力,可能真声能去到的音区比林还略高1-2度。如果把声线形容为一道光柱,平安的这道光柱体量更大,可以驾驭皇后乐队那样的具有歌剧色彩的华丽摇滚。如此好声音,竟然仅获一转,天意弄人。
    
    平安在好声音舞台上唱了五首歌,展示了他驾驭各类风格歌曲的能力。《我爱你中国》美声,《不要告别》古典跨界,《洋葱》通俗,《We are the champions》摇滚,《欢颜》民谣,形式看似变化,实则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他对声线的处理技巧并不归置到这五种风格里,而是运用他熟练掌握的发声技巧完成歌曲,这大概是导师们每觉惊艳但又无法给予他针对性指导的原因。杨坤说他没人味儿,刘欢说他处理不好美声通俗的界线,哈林干脆承认超出他理解范围,什么风格都可以就等于没有风格,还是回到我最纠结的定位问题。
    
    古典跨界这一领域真正成功的人都是顶尖级别又有着深厚美声功底的人物,波切利、莎拉布兰曼、Vitas,至于像美声男伶IL Divo这样的组合也只是昙花一现。我曾经想到过一位可参考的最佳范本——Josh Groban,不过其成长轨迹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撑团队,著名的声乐大师Seth Riggs和欧美90年代乐坛炙手可热的音乐教父兼金牌制作人David Foster,且年少成名,机会俯拾皆是。古典跨界在中国一则市场较小,二来体系又不成熟,何况坦白说平安的专业背景也太薄弱,走这条道几乎难于登天。
    
    国内涉及美通领域的目前还是停留在翻唱的初级阶段,缺乏创作团队和制作团队是关键,更缺乏美通赖以生存的土壤——音乐剧环境。君不见正经科班出身的佳欢们还在满世界找活不得其门呢。回到通俗领域,市场较成熟的是中国式摇滚,甭管是民谣摇滚、都市摇滚、愤怒摇滚、迷幻摇滚或后工业时代摇滚,都不是平安的菜。你得承认,中国的环境里出不了皇后乐队那样气质的摇滚。滚吧,继续滚回到一片混乱毫无章法的流行乐大练摊中。
    
    这个走不出的怪圈,就是平安的宿命。这么想是否太过悲观,但现实如此,这是大多数音乐人多年也走不出的怪圈。没有先进成熟的音乐养成体系,类型模糊,劣币当道。真正优秀的音乐人都已被边缘化,稀释化。窦唯都闭关了,还有什么可期待?
    
    唯一我觉得还能有点可行性的是搭上影视原声这艘方舟,如能聚合优秀的创作团队,尚有出路。作品大气,传播力和影响力优于其他平台,没有风险,几代流行乐大咖都曾借力上位。平安最需要的是可以发挥其声线优势的大气作品(例如《23秒32年》《山楂树》这样的作品),传唱度方面,可能限于难度会较低。希望他少碰口水歌,音乐需要一点坚定的坚持和独善其身,尽管会寂寞。
    
    6.、金志文——最佳歌曲《为爱痴狂》
    
    
    
    
    有人说,金志文来到好声音,对其他人是种不公平,因为他自带杀器,别人却赤手空拳。这种论调本来就有欠公平,来到台前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卖点,美貌是不是杀器?问丁丁。大胸是不是杀器?问赵露。肤色是不是杀器?问吉克。低音是不是杀器?问师太。高音是不是杀器?问平安。烟嗓是不是杀器?问郑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志文有一手漂亮的编曲能力,为什么不能加分?质疑他靠编曲升级,跟质疑他靠女友升级一样,都是无聊的有色眼镜。难道其他人都是自己山寨编曲胡乱出场的吗?废话,没有好声音幕后最专业的编曲团队、最出色的乐队支撑,能有后来的呈现?!金志文的特长和优势只是比别人更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音乐,职业经验也让他更了解市场接受什么样的音乐。
    
    楼主过去曾点评过刘若英,只有一首《为爱痴狂》是真性情,没有矫情外衣(无数粉丝白眼飘过)。那是曾最接近她内心的歌曲,自然天成,像电影里的少女小渔。我同意导师的说法,金志文把它彻底打上自己的烙印,这点难能可贵。他的编曲能力特别善用节奏,把一首小清新的简单吉他伴奏改编成明快清晰的节奏,副歌“想要问问你敢不敢”是整首歌的灵魂所在,刘若英唱出了少女的执着、坦率和勇敢,金志文唱出了男人的承诺和承担。
    
    金志文的编曲确实都挺好听的,节奏上尤其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楼主也曾应景似的在某年春节特意下载了《左眼皮跳跳》的彩铃。他的歌像音乐流通领域中的FMC,是大多数人愿意买单的成品。我偶尔在节目后的真声音中听他唱过一首《八年》,词曲完整度都很高,就是那种一听就觉得蛮好听而且能记得住的小品歌曲。但也可能因为长期从事编曲工作,容易熟极而流,有比较程式化的印子。
    
    金志文的唱功在编曲加分论的阴影下被低估了,再好的编曲没有准确的演绎是无法站到十六强之列的。你能说他唱功比不过多亮、关喆、梁博?我觉得功力相当,差别只是气质和风格。他也并非盲选一首歌优秀,前期他的关注度不高,随着赛事进行,倒也遇强则强,遇弱不弱。楼主谈不上喜欢他的风格,但客观地说,楼主也挑不出他的毛病。而且,他在四进一的表现也算爆发,其稳定性是超过预期的。他的后续发展不难,但也不会大发。音乐类型决定了FMC的地位,其实做好这个领域的市场也是一种成功,国内自产自销的市场大着呢,咱不用非得拿个诺奖才叫作家。
    
    
    
    1、 梁博——最佳歌曲《花火》
    
    
    
    
    梁博是真正的黑马。他低调,不擅言辞,不苟言笑,没有故事,没有反差效果,没有记忆点,没有——任何特别。PD剪去了他的完整盲选视频,只让他露了一小脸。这样的一转选手,基本分值比复活赛的选手还悲催,因为亮相时间太少太少。这意味着进入PK赛,他就是个新面孔,印象分为零,基本属于炮灰。类比下陶虹旭、刘昊霖、陈斌、黄一、尼克、李敏,只有梁博师徒两人实现了大逆转,你能说这不叫实力?这里没有运气成分,完全是实力说话。
    
    说梁博站对了队伍,这话说反了,明明就是那英选择了梁博。那英虽然不如刘欢、哈林那样对挑选弟子有战略上的考量,却充分利用了女人的先天直觉选择了梁博。强化和肯定了她这种直觉的,无疑就是《花火》。
    
    对决《北京北京》,身为小二班班长的黄勇本来志在必得,没想到剧情大反转,成为了陪衬梁博的那个反差效果(注意,这就是记忆点),弥补了梁博盲选的空白画面。刘欢哈林不约而同地点明了梁博对歌曲处理上的留白做得非常到位,这是对歌曲布局、轻重、层次上的拿捏,黄勇渲染了情绪,而梁博传达了画面,到受众那儿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情绪是你推送给我的,画面是让我直观以后自己产生情绪感受,这种把自己倒空了只呈现歌曲画面的效果很像表演体系中的高境界——体验式表演,想一想吴镇宇在《无间道2》和任达华在《岁月神偷》中的表演就会明白留白有多重要。梁博完胜,连汪峰都有些坐不住了,这些人怎么会看不出梁博这个安静的外表平淡的小伙子身上的天赋。
    
    《花火》成了梁博一个人的电影,所有人的心神被他牢牢吸引,其实我根本不想再分析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论辨识度、论技巧、论经验梁博都没有优势,但他就有这份天生做音乐的天赋,没法用后天的技术手段来培训的天赋,祖师爷赏饭吃,没办法。听他的《花火》,我比听原唱还要被触动。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天衣无缝,情绪、画面、感染力、气氛、灵魂都在了,没道理不为这样的音乐动容。
    
    这时候再做无谓的真伪摇滚之争显得多么多余和苍白。音乐本身追求的不就是真实、自由的表达吗?摇滚何尝不是如此。至于那些讨论梁博风格单调、表现力单调、技术单调的人,我想问问,你是买椟呢还是买珠?既有了珠,还要念念不忘那只椟作甚?
    
    梁博所擅的这个领域,毕竟市场基础在,原创作品多,也空缺可造之才蛮长时间了,他的年轻、科班、天赋和执着四个条件足以成为力捧的新一代。
    
    2、权振东——最佳歌曲《亲爱的小孩》
    
    
    
    
    权老师和梁博一样,盲选未获播出。我后来去仔细听了他的《飞机场的十点半》,从技术角度,这首歌展示了他三个音区的全面功底,而且Blues和R&B的功底也也很娴熟,并不刻意追求转音的花哨,中低音部的声线也很有辨识度,他的盲选水准论唱功应该和金池、关喆一个级别,所欠只是情感部分稍弱。据我推测,PD对权老师的雪藏是一种战术上的先抑后扬。权的实力放在那里,但节目制作是需要有设计反差效果的,也就是我一再提及的记忆点。没有故事,那只能通过赛事制造记忆点。
    
    《冬天来了》就是这样的记忆点,虽然这是一着险棋,幸好权振东没有浪费这个机会。佳宁组合单就专业实力来说,并不突出。专业院校里这个水平的一抓一把,只能说中等偏上。但因为两人之间的暧昧气氛(注意,这也是节目设计的部分,主角演出,导师配合,观众跟风),以及赛事中美声选手的稀缺,所以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分。权振东和佳宁组合的pk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擂台赛。首先,两种唱法风格迥异,并不具可比性。其次,男女组合的对唱从形式、音质上已经稳定,第三人的掺和有点多余和混乱。《冬天来了》是一首带有音乐剧气质的歌,还没开唱,我们的思维定势已经偏向于佳宁组合了,就像杨坤所说,他俩的气质符合这首歌的意境嘛。我为什么说这是精心设计的擂台赛,因为权振东的声线辨识度足以使他从组合中突围而出,他的唱功也明显优于偏通俗唱法的唐宁,这是刘欢这样的专业导师可以预见到的,不能预见的则是现场发挥的气场和张力。这首歌最后呈现出来的真的很有戏剧效果,一对青梅竹马教养良好的登对情侣,被突如其来的爱情冲击得迷茫无助,还手无力,权振东很好地守住了自己的据点,把稳稳发挥的佳宁反衬成了背景和音。漂亮的反转剧,这是刘欢队内pk赛最成功的一场。正是因为这场的出色表现,在其后与王乃恩的对决时,虽然两人发挥势均力敌,出于对权振东后续潜力的看好,刘欢还是选择了权。
    
    《亲爱的小孩》是权振东对导师的pay off,打动了所有人。我很喜欢权振东对于这首歌的自我诠释,和原唱苏芮的温暖悲悯相比,权振东的版本更像一个孤独灵魂的自我对话和抚慰,有诉说、有倾听、有理解、有安慰、有困惑、有释然,这种镜像效果让听众更有共鸣。舞台设计也很用心,玩具熊从沉默陪伴到拥抱安慰既不突兀又制造了惊喜,与权的演唱相得益彰,堪称亮点。
    
    权振东的实力有目共睹,他唱歌很走心,不浮华,不表面,不匠气,而且中低音区声线很有辨识度,是一位成熟用心的歌者。有这样的老师,是梁博的幸运,因为他能教的不会只有技巧。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我觉得权振东挺适合演唱电视剧OST,他的声音表现力特别适合讲故事。不要小看电视剧OST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韩日音乐界在这个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和发达,热剧OST是排行榜的常客,频有经典佳作。期待权老师早日拥有属于自己的经典佳作。
    
    
    
    1、 大山——最佳歌曲《也许明天》
    
    
    
    
    大山是复活赛才进入观众视线的,楼主一句话概括她的初秀:乱拳打死老师傅。别人肯定会不服气嘛,这唱的啥呀,音准跑偏,高音扁尖,楼主听得真心累死了好吗!但是那个造型真心帅气,那个自high的状态让人没法忽视。大山应该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纯野路子,加上嗓音本钱单薄,对于歌曲的处理和理解就是飙高音飙高音,虽然楼主知道F.I.R的主唱只要是现场那高音也是能把人听昏死过的,但不得不说人家对歌曲的处理还是有章法的。大山绝对是十六强里唯一抽到幸运扑克的孩子啊!哈林就喜欢能在现场high得起来的选手,这就是他的菜嘛。
    
    再来看看最后的四强,先不论实力,讲风格类型,一个唱爵士的师太,一个唱通俗的金池,一个不定型的莫愁,就缺一个摇滚,如果没有摇滚你让哈林那ROCK手势情何以堪啊,大山就成了那个填坑的萝卜,其实褚乔要是在对决中pk大山,填坑的也有可能是他。从《站在高岗上》开始,我明显觉得大山有进步,对声音的控制力加强了,音区转换时也顺畅,没有再犯音准毛病,当然这歌摇滚风的改编太给力了,到最后结尾处大山又飙疯了,因为有陈俊彤的低音压着,听觉上倒也不觉得单薄尖锐。大山的激情是哈林一直力保的原因。
    
    有人说,大山最后的晋级是因为小王子的意外失控,对手失误是有关系,不过我认为大山在对决时演绎的《也许明天》倒真心不错,即便小王子发挥正常也未必能胜。通过这首歌,似乎哈林想传达给大山一种音乐上的理念,不是只有那种嘶喊发泄的高音爆发才叫激情,你需要触摸到音乐的灵魂。大山表现得很好,她把歌中的困惑、冲突、突破、放弃都处理对了,让我刮目相看。这就是从技术的进步到理解力的进步,质的飞跃。
    
    四强赛大山被淘汰是正常的实力反映,但不能因此而抹杀了她的进步。《王妃》她完成得不差,整个歌曲的起承转合是对的,关键是她的嗓子和唱功实在撑不起来,到高音部分有明显的走音问题。其实莫愁在《一个人生活》的A段最后一句“少了你的陪伴我现在有多寂寞”的寞字升调部分也走调了,但却不破坏整首歌的意境。大山还是能力所限,走到十六强已经是她做到的最好。我觉得她如果想走这条职业道路,得回炉好好修炼发声基本功,光有激情和理解力不足以驾驭歌曲,尤其是摇滚,否则太折磨人耳朵了。加油吧,大山!
    
    2、吴莫愁——最佳歌曲《一个人生活》
    
    
    
    
    吴莫愁是本届赛事最大的惊喜,不是对你我他个体而言,而是对整个华人音乐界,她的冲击波最大,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痒》没出来之前,赛事过半,楼主对好声音已经有些意兴阑珊,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和黄夕倍那样的妖孽。先不要怪我夹带私货,黄夕倍只是楼主个人的参照物。她的特点是嗓音独一无二、对音乐的沉浸和贴合独一无二,你可以不喜欢她的风格,但不能不承认她的天赋。Momo在《Price Tag》的表现还是挺正常的,Jessie J是她的偶像,自然她把这首歌的细节处理得挺对味,楼主有些在北美的朋友顶多也就是非议下她的英文,这部分我并不是太看重,毕竟不是母语。《Price Tag》糅杂了POP/R&B/Hip-hop/Reggae,还有一点点Soul风,莫愁掌控得都不错,关键这歌里有种嘲讽世态的劲儿得唱出来,她也做到了。当然那些比较少接触西方音乐的观众会有一点点不适感,但其实就这首歌而言,吴莫愁根本谈不上称小魔女之类的,楼主认为就是正常发挥而已。
    
    到了pk赛的Bad Romance,莫愁同学的强大气场登场了,个人觉得国内能在舞台上成功驾驭这种Disco Funk风的屈指可数,莫愁各种表情和肢体语言完全自然霸气,不过也吓坏了电视机前只看青歌赛星光大道的好社会中人。等她唱《美丽笨女人》时,楼主顶唔顺了。坦白说,我不反感她对歌曲的处理方法,声线、节奏、音域滑动都没有问题,我只是顶唔顺她夸张的咬字,我清楚记得有个镜头打到刘欢,他的表情和口型就是在和哈林指出咬字的问题。楼主当时真想拿块板砖拍醒她,好好捋直了舌头唱歌不行吗?现在回想起这一幕,我还会失笑。可见,莫愁同学有多么挑战和打击人们的惯性审美啊。那一场以后,微博上拍砖声如潮,大概就是这首中文歌带来的冲击波。怪异、夸张、做作,人们如此评价她,几乎抹杀了之前她对于舞台强大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我不知道这样的咬字究竟是唱多了英文歌的后遗症呢,还是莫愁同学为这首歌设计的一种方式,还是她根本没多想就自然而然地这么唱了?人家李玟是个ABC可也没这么咬字的啊?楼主表示困惑不解,而且从听觉来说真的会生理不适。《痒》以后我又重新去听了这首笨女人,竟然有了全新的观感。我忽然意识到,这种奇谲诡异的咬字能够赋予中文更多的表现层次,而且也符合词曲意境。因为我们从小对母语的那种熟悉程度,一旦有违反正常发声咬字的特例,首先是排斥和不适。
    
    中文普通话在音律方面其实要弱于方言,比如九声六调的粤语,楼主对粤语歌曲相当熟悉和擅长,也了解粤语对英语的注音能完全吻合,所以从音律表现力来说,普通话弱于英语粤语是有可能的。如此想来,豁然开朗,笨女人竟然越听越入耳。有人说她唱歌像唱戏,楼主很负责地告诉你们,戏曲的表现力比流行音乐要宽泛复杂得多,这跟咬字发声都有关系,戏曲是以方言为底本的,而发声更是流行乐不能企及的,R&B所谓的16bit转音技巧在戏曲发声里面根本小菜一碟,任何专业演员可以给你转出繁花似锦的小腔来。于是楼主高高兴兴地接受了笨女人,并且上了瘾。
    
    
    
    其实莫愁的破坏与重建在笨女人这里就开始了,破坏了固定标准的咬字模式,而丰富了音律表现力。就这点来说,太了不起了。刘欢还在追求东西融合,这个莫愁已经从咬字上瓦解了常态中文音律的弱化,知道音律是什么吗?音律是世界大同的东西,我绝对相信一个外国人在听到美丽笨女人这首歌时,应该毫无我们之前的抗拒感,有意思的是,楼主曾专门送给外国友人一些音乐碟,其中最受他们接受的是周杰伦,周同学的咬字是弱化再弱化,模糊再模糊,反而凸显了编曲,而无需借助歌词的表达。
    
    
    《痒》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分界点。首先它的编曲很惊艳,《痒》本来就是一首具有强烈中国风的歌曲,原曲中运用了箫、二胡等民乐,然后化用了戏曲和民间小调,所以跟《天涯歌女》的结合没有违和感,两者是一种呼应关系。刘欢说不能理解它俩的结合,我表示不能理解刘欢的知识面。楼主在这里想提到一首王菲的怪歌《脸》,它运用的A段歌剧B段摇滚是一种对比关系,但歌曲所传达的情绪是延展一体的,虽然怪异,但逻辑通畅,把一个女人对爱的无限依恋和颓废逃脱那种明暗关系对比得非常深刻。
    
    《痒》和《天涯歌女》的结合简直是神来之作,像一幕独立的话剧,慌张、迷茫、游荡、放浪,远远遥望着内心最简单纯粹朴素的爱情。有时空的呼应,有人性本真的呼应,有爱的呼应,破茧成蝶就是从迷茫到明白的意象释放,在《天涯歌女》部分用上了现代舞曲风格,破掉以往的幽怨、眷恋、缠绵而明明白白地说“我就是要爱”。确切地说,我是首先被《痒》征服了,然后意识到莫愁同学对于中文歌曲处理上的一些独到之处。当然她表现得不如哈林预期,是因为她自己放得比较开,其实稍微收敛一点点效果会更好。我想她和哈林都明白这点,但这个尝试是石破天惊的,继而也引发了一场传统与创新、破坏与重建的大讨论。
    
    非常好,这只蝴蝶搅动了一潭死水,要开始引发蝴蝶效应了。
    
    
    
    
    前面有人问我,莫愁是否在决赛之夜做了一些妥协。是的,但这种妥协是良性的,也是更有利于她发展的。在pk赛以后,楼主目测主流受众对于莫愁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唱法接受度是1:9,经过了《痒》的洗礼,莫愁在四强赛最后一首《爱是怀疑》上已经做了收敛和调整,这是度的掌握,效果也是被大众认可的(参见媒体投票),四强赛结束,我认为大众接受度提升到3:7,而在专业音乐圈内,更是呈一边倒的支持力撑。《痒》对于整个音乐圈的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各种交锋和探讨,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大众对于音乐创造性和变化性的认知。而在专业领域,兴奋程度尤其高亢。我觉得哈林在这一役中至关重要,他追求的是融合和引导,前瞻性非常好,他没有去迎合大众的固定口味和业界常态,也没有对西方先进的音乐领域太过仰视和趋同,在音乐上,一定要有开放和自尊的心态,师夷而非效夷。
    
    决赛的四首歌,楼主是这样排列的,一个人生活>改变自己>让我一次爱个够>流星雨。最打动我的当然是《一个人生活》。像我这样的理性观众,好声音全部14场赛事,真正让我落泪的只有两首——莫莫的《一个人生活》和郑虹的《Someone like you》,而这首歌以后大众接受度大概已经反转成7:3,因为连00后甚至更幼小的新生代都全面接受并开始模仿传唱。之所以评它为最佳,除了打动我到了一哼唱就会泪目的地步,更主要还是主流受众的同步接受度大幅提高。听得懂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在音乐界有很多的好音乐,但不是人人都能听得懂的。但音乐的最终归属还是大众,如果不能让大众听懂,你玩音乐的意义何在?没有共鸣的音乐不是好音乐,所以有些简单质朴的音乐它们依然是好音乐。
    
    《一个人生活》就像是莫愁经历了张扬挥霍、碰撞冲突、调整重塑以后的作品,是淬火后的作品,成色很高。而相信对莫莫本人,在好声音舞台上的种种历练,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财富。很感谢她带给我们的惊喜和丰富,勇敢和坦白,天赋和诚意。在中国音乐的未来版图上,一定会有她绽放的巨大光芒,这光芒,可能会吸引到世界的瞩目。楼主立贴为证。
    
    
    
    
    
    
    1、郑虹——最佳歌曲《Someone like you》
    
    
    
    
    本届好声音最大的遗珠,成与败都在阿黛尔。郑虹的嗓子独一无二,中国人这种天生的烟嗓不多,楼主一听就入耳了,是我喜欢的声音。都说她模仿阿黛尔,其实整首歌除了在元音上有些明显的压嗓咽音之外,还真和阿黛尔没什么可比的,哈林说她是中国的阿黛尔更多的是着眼在一种歌曲和情感相互匹配的气质上吧。
    
    郑虹给我的震撼主要三个方面:嗓子、英文歌曲的处理技巧、感染力。其中感染力最直观,因为楼主除了直播外在不同时期点开视频看了三四次,每一次都把我唱哭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并不仅仅因为那个反差效果而脑补了哈林说的胖胖女孩的背后故事才被她感动的,是切切实实被她这首歌感动的,而在这之前阿黛尔的原声我已经听得烂熟,演唱会版也没有让我飙泪只是心里有酸酸的感觉忍着。郑虹在副歌高潮部分don’t forget me两次拉起高音令我惊艳,阿黛尔在Brit Award和Royal Albert的Live中都没这么唱。当然我并不就此说郑虹唱得比原唱好,只是惊异于她的现场驾驭能力,ending部分的转折落调but-sometimes的slide也处理得很完美。主歌部分郑虹给我的感觉还是太谨小慎微,稍稍有点紧张,我喜欢阿黛尔主歌部分有种轻描淡写的调侃和颓放,这个是很细微的触感,郑虹还表达不出。
    
    刘欢后来在指导郑虹唱《如果没有你》时定性为她还处在模仿阶段,由此引导了观众的认识和判断,在楼主看来这么下定义有点失之偏颇。先要了解《如果没有你》原唱莫文蔚是怎么样一种类型,莫文蔚的唱功并不好,现场水准一般般,但莫文蔚对歌曲的理解力和感染力一流,可以说刘若英的歌KTV随便有点音乐基础的人都唱得好,能唱好莫文蔚的歌极少。她的歌不是技术上的难度,音域跨度并不高,她的歌很难唱出她的味道,几乎每一首歌都是莫氏定制,那些选秀场上挑战《阴天》《他不爱我》的人基本都是有形无神,空洞之作,就像《阴天》歌词里的写照“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所以为什么我大为赞赏师太的《爱情》,她的声线和莫文蔚没有相似处,但就歌曲的诠释完全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不输原唱。郑虹有自己独特的声线,唱莫文蔚的歌是委屈她的声音了,但莫文蔚的歌里有灵魂,你要抓住这个灵魂就得去体验莫氏发声,她的发声是一种惰态发声,每个字节的音尾都往下走,这个对郑虹来说,就变成模仿痕迹很重了,让她的声音没法打开。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刘欢在指导时为她示范了两句,楼主听得快笑疯了好吗,刘欢能唱这种歌吗?整个一南辕北辙。
    
    后来郑虹对于这首歌的完整呈现还是颇让我意外和满意的,如她自己所说,为自己感到骄傲。除了少数几个字像一开始的“嗨”她有些刻意的压嗓咽音听觉上不太舒服以外,她完成得还是不错的,尤其副歌的高音表现得大气澎湃,完全跳出了莫氏定制的风格,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这首歌就技巧和情感两方面论,她根本不输给李代沫,就是因为刘欢认定的“模仿阶段”把她生生pk下去了。不过也有可能如楼主前面曾说的,对翻唱英文歌特别好的选手导师们对其后续发展基本不看好,因为缺乏原创土壤。被市场接受的英文歌手只有王若琳,但王若琳有嗓子、会乐器、能创作,对蓝调爵士有天才般的悟性,还有个背景深厚的资深音乐制作人老爸王治平,只会唱英文歌显然不足以支撑郑虹走上专业道路。澳洲好声音冠军秒杀姐Karise Eden有一把牛逼嗓子,夺冠后也仅仅出了一张翻唱唱片,稍微停留了一下排行榜就后势乏力了。
    
    所以好的原创作品才是重点,否则好声音如无水之源,难以后继。而且,在中国你就得唱中文歌,否则这个市场没法做。想想声动亚洲的冠军茜拉,这高低不挡、中西通杀的绝佳嗓子不还得靠一曲《征服》夺冠吗?郑虹唱中文歌还是有潜力的,楼主认为赛事结束以后的阶段不要再沉迷于英文歌的翻唱,而应该尽快多进行专业补血,多练习熟悉各种类型的中文歌曲,找到和自己嗓音匹配的风格,尽快固定下来,然后再悉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原创中文作品。她唱灵歌非常有感觉,千万别暴殄天物。还有她的形象得找专业造型师好好打理,其实她五官挺不错,身材差一点而已,好声音的造型师不咋地,决赛表演的服装太毁人了。欧美多的是重磅巨星,好好学习人家的造型之道吧。
    
    2、王乃恩——最佳歌曲《慢慢》
    
    
    
    
    王乃恩是个奇怪的孩子。他看上去应该家境优越家教良好,童年开始就有很好的系统音乐训练,乖乖牌那种。但内心又是另外一回事。漂亮得不像话,像漫画人物,老听人说他是二次元生物,也许就是说他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吧,唯一跟三次元有交集的大概就是音乐了。
    
    王乃恩的声线给我的感觉也很奇怪,辨识度很高,但却有点没法定义。刘欢在盲选时说他是否音域比较低,我感觉他能控制的音域并不低,但他的音频跟常人有点不同,在中低音区就会出现一些女声音频,一般男声是要到高音区或超高音区才会出现女声音频,所以他的音色有点怪是没错,就是在中低音区听到次高频的这个感觉,那如果到高音区就会影响到听觉。
    
    楼主认为王乃恩最大的优点是音准和节奏,这应该得益于他从小学琴,其次是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比较具有戏剧性。正因为他有音准和节奏上的优势,他才有底气敢做到每一次唱都不一样,完全看临场发挥,相比较,李昊翰就显得太关注于程式化的控制上。哈林喜欢说一句话:“听歌不就是一个爽字嘛”,我也是这个感觉,听王乃恩的现场会比较爽,似乎他在哪里唱出爆点完全不在我们的预设范围。然后他对声音的静态和动态控制得比较好,有对比度才可能营造出一首歌的张力。不过他也是在音乐上比较自我的人,在pk赛段完全只按自己的临场感觉走,差点把李昊翰带沟里去,后者明显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
    
    进入单曲对决时,王乃恩发挥得不错,他唱歌自我情绪渲染得很丰富,而且根本不理会外界,就是他唱他的,无所谓你们听不听。当然他那样唱了,你也不可能走神,还是会被他吸引,至少你会希望听清楚他想表达的情绪。权老师也是这类人,但他表现得更淡定内敛。刘欢说他最后选择权是因为他的这份安静和淡定,这也没办法,常规来说人们的固定思维是这样,我来做个比方,假如两个人做表演,一个有生动的表情、轻重起伏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打动了你,另一个面无表情,只安静地做了默剧化的表演,但也打动了你,你肯定会认为后者的功力更甚一筹嘛。不过和黄勇梁博那场不同,王乃恩这首《慢慢》在传达情绪上面并不失分,也是我下载了音频收藏的一首。声音好又很会唱歌的人不少,但唱歌走不走心,差之千里。王乃恩唱歌还是挺走心的,就像我之前说的,音乐是他跟外界沟通的一种媒介,虽然不是他主动想沟通的,但只要唱歌走心,还是能找到很多共鸣的知音。
    
    这孩子有点萌萌的文艺范,加之唱歌优于很多偶像系帅哥,在女性受众那里应该有很足的人气。至于他的声线呢,可能是个双刃剑,一方面辨识度高,有人就觉得他的中音区虽然不浑厚但却有金属感,另一方面对他的演唱还是有所限制的,高音部分可能因为他特殊的音频而感到刺耳,倒适合做些电子音乐。另外我觉得他应该学习李泉前辈,多多开发创作能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声线上的特色,做出真正的好音乐。
    
    3、张玉霞——最佳歌曲《独上西楼》
    
    
    
    
    张玉霞是第一期盲选的标志型人物,她的特殊性最大程度凸显了好声音这个节目区别于其他选秀的特质和卖点。眼盲,音亮,心静。你们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们,只有声音交流,也许这才是最纯粹的盲选。
    
    张玉霞对我而言没那么震撼是因为我早已经熟悉她,不论是她在板桥街头的演唱,或是内地模仿秀的参与,我对她仿唱邓丽君还是挺认可的。她的嗓子不能算天籁,但因为长期练习演唱邓丽君,她调整气息和控制声线的能力非常强,特别是邓丽君那独有的细微又不易察觉的气声,不像中国第一位气声通俗唱法的李谷一老师那么明显,所以邓丽君的音色给人一种非常柔和非常宁静温婉如水的感觉。有人说,邓丽君是不可复制也是不可超越的,从演唱技巧来说,她的唱法有特定的时代感,但虽然七八十年代内地模仿成风,还真找不到任何一位可以与邓丽君本人媲美的,歌后之誉恰如其分。
    
    张玉霞仿唱邓丽君的时候非常安静,我是指她的内心,看有些所谓歌后模仿者唱起邓丽君来总有种刻意把自己穿越到那个年代去的表演感,而且模仿者很容易去放大邓丽君的气声和转折,包括一些邓氏装饰音,完全失去了邓丽君一生爱好是天然的声音质感。张玉霞就是胜在自然质朴,她干净清亮的声音加上自然质朴的表达,就更贴近邓丽君的味道,而她在间中一段独白也非常美好,听她的声音,就像到了森林氧吧整个人被净化了一样。
    
    张玉霞是第一季名副其实的好声音,在她身上你听不到功利、听不到得失、听不到欲望、听不到悲喜、听不到尘世间的纷扰喧嚣,所以有什么必要去挑剔和追究她的技巧能力呢?她让你知道,心里有一片宁静有多美好。
    
    至于她没能继续走下去,是因为她的歌路局限。她在唱邓丽君以外的歌曲时,声线就没那么纯粹清澈,尤其在挑战《你是我的眼》时高音部分明显气息不够,也是未经专业声乐训练的桎梏。好声音的比赛是一个层层进阶的过程,它需要考验你声音和技术的稳定性以及开发潜力,张玉霞总不能靠一直仿唱邓丽君走到最后。所以她能够走到28强并获得“心灵的歌者”单项奖,已经是个巨大的成功。她是人生的赢家,跟她相比,董贞真的要好好学学一个盲者的自信,好声音来自心灵的力量,而不是声音的化妆。
    
    4、邹宏宇——最佳歌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
    
    
    
    
    如果说声音的辨识度,邹宏宇绝对应该排得进前五,因为他的声线太特别了,这也很符合盲听盲选的赛制,反差效果太大了,导师们未转身前就纷纷好奇“男的还是女的?”哈林更直指说“我以为是一个充满生命经验的女性”,邹宏宇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像日本的第一爵士女伶Keiko Lee,暗哑又有点沙沙的,好像在听老唱片。
    
    What a wonderful world是首经典抒情爵士,好多名人唱过了,但还是喜欢听最老旧Armstrong的那版,嗓子太无敌,而且那个Blues节奏调性更足。唱爵士,有把特殊声线的嗓子太加分了,德国好声音的battle战一位意大利裔大叔Giovanni和正太美音帅哥pk的正是这首歌,那嗓子一出来楼主魂灵都飞到半空,真像Armstrong附身啊。人声,是爵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乐器如钢琴、吉他、低音贝斯、鼓、萨克斯互相配合,各有自由又相互游戏环绕追逐,构成一种安静中又极富动态的韵律。邹宏宇的声线特别,是个亮点,第一句出来的时候楼主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还不够让我震撼。
    
    爵士追求的是自由和舒展,邹宏宇这点掌握得很好,虽然他的爵士风格还是比较单一,但他的松弛是三位爵士选手中最好的,当他完成了Bossa风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刘欢也如此评说。和师太一样,邹宏宇也是擅长为中国听众所熟悉和接受的爵士,慵懒松弛,所以大众对他的认可度挺高,加之那个反差效果,每每现场能获取许多掌声。他的声线辨识度就是杀器,有人质疑他没有高音,真是砸错了场,爵士本来就不需要秀高音好吗。
    
    他和丁丁的对决,如果是楼主选,会选邹宏宇。他才是那个声音上的“独一份”。如果考虑市场化,那就另说了。蓝调爵士灵歌之类的,楼主前面说了很多,缺优秀的中文原创是个最大的问题,翻唱是成不了气候的。另外,我感觉他不像师太和赵可那样有丰富的演出经验,和乐队配合方面只能说中规中矩,缺少一些即兴的细节。
    
    
    --
    全文完很明显我更喜欢金池.我的天,我竟然全部看下来了!!!
    估计一楼要没了
    
    附上视频呗我的天 我居然也全部看下来了。。估计第一页没了
    
    很明显我更喜欢金池.
    
    头像是av儿?我就仔细看了平安那一段,其他太长大致看完了,平安是我的菜,其它的不评价。严重支持吴莫愁最喜欢张赫宣……
    就觉得他声音最有特色,很有感觉,有种唱到心里的感觉
    我竟然看完了…而且第一页还在!
    看到最佳歌曲就不看了 我觉得金志文最佳歌曲绝对不是 为爱痴狂 关JJ也不是领悟
    
    梁博的花火我感觉也不是最佳没有李代沫?虽然我不喜欢他……还是最喜欢平安的声音。平安的最佳歌曲感觉“We are the champions”和“我爱你中国”不相上下,前者感觉还更有范一点,特别是唱到那句“Cause we are the champions of the world”单手指地太有气质了我也看完了..楼主自己写的么
    真不错好专业,果然和我们看的视角不同还是最喜欢平安的声音楼主总结的很好很强大很全面。看来是音乐界人士?我只是路过……
    
    
    
    
    

上一篇:[一图流]元芳,你怎么看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