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应该最受影响 那时候电视台各种播放日本动画片啊
然后游戏机 任天堂 索尼 世嘉
随身听 索尼 爱华 松下啊
00后我侄子整天看得是什么斗罗大陆 买了好几本 几乎没看过日本的动画片 游戏机也没怎么玩过,现在就玩IPAD没看过奥特曼 以后怎么面对残酷的社会 哎改受美国文化侵略了应该是最大的吧。。 80 90 好歹能看看国内的一些动漫 现在条件这么方便 00的直接看日本的了 昨天去一个小学办事 问一个一年级新生 教学楼在哪 就听他们在讨论 高达00 之类的 。。。碉堡了=w=90后算末班车吧没看过火影 以后怎么面对兄弟的羁绊 哎醒醒,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孩子也会自己利用电脑选择好的看唐家三少原来主攻00后人群么。。。OO后看爱情公寓就很有益?
没看过school days 怎么处理男女关系啊 真捉急以我今天上初中的弟弟和他的朋友圈来看的,三大漫画里面比较喜欢火影死神,OP不怎么关心,当然这个圈子比较小统计起来是不科学的10岁以后还在看国产漫画(喜洋洋 秦时明月这些说的过去的不算)打个1看下文化侵略?我觉得少年时的那些动漫对人生观影响不大.真正能改变一个人的应该是成长路上的磕磕绊绊,以及一些名著.
比如我 我从小看日本动画长大,但是在中学时一样做过无脑愤青,虽然高中开始追新番,但是依然不能让我变成那种什么都喜欢站在日本立场上发表观点的日粉啊.
加上我这还是第一批90后,后面的才多大?
顺便转一个昨天看到的一个帖子 觉得很适合一部分喜欢纠缠这类问题的朋友
鄙视链之心理分析
1.智商优越感。看英剧的觉得自己智商高,看韩剧台剧内地剧的被认为“脑残”;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随便扔一个薛定谔定律出来就能把他们吓哭。
2.年龄优越感。年轻人看不起老年人,85后就说“我们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回忆童年,你们70后是回忆上辈子吧”;成人歧视小屁孩,比如逛天涯社区的经常会说,咦,怎么贴吧的小屁孩也来混天涯了。
3.时尚度优越感。新潮歧视老派,这不是说年龄,而是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同龄人也分保守派和潮人。
4.原创优越感。这就是山寨台湖南卫视(微博)以及国内各种山寨产品被鄙视的终极原因。
5.品位优越感。自以为高雅的看不起显得庸俗的,所以号称喜欢《读书》杂志的没准天天晚上是抱着《知音》和《人之初》睡觉呢。
6.国际化优越感。大众印象里,基本上欧美最好,日韩次之,港台凑合,感谢朝鲜、印度、非洲等地的存在,让我们还能靠调侃他们赢得一点平衡感———这当然不对,但这种潜在现象不能假装没看见。
7.小众优越感。人类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富豪得靠花钱来突显和穷人的区别,而另一个逻辑就是,喜欢的东西越小众就越拽,显得自己品味独特。长大了,还是会看的
喜洋洋太洗脑了,我看了一会儿突然有种哎呦,还不错的感觉....
文化侵略?我觉得少年时的那些动漫对人生观影响不大.真正能改变一个人的应该是成长路上的磕磕绊绊,以及一些名著.
比如我 我从小看日本动画长大,但是在中学时一样做过无脑愤青,虽然高中开始追新番,但是依然不能让我变成那种什么都喜欢站在日本立场上发表观点的日粉啊.
加上我这还是第一批90后,后面的才多大?
顺便转一个昨天看到的一个帖子 觉得很适合一部分喜欢纠缠这类问题的朋友
鄙视链之心理分析
??1.智商优越感。看英剧的觉得自己智商高,看韩剧台剧内地剧的被认为“脑残”;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随便扔一个薛定谔定律出..
好全面的总结!图样图僧破,喜洋洋真的适合10岁以后么~~楼主图样,现在的小学生上网。我侄儿六岁,天天看火影
为什么我觉得小时候看些动漫挺有好处的,就算之后大一点看些动作片也是有好处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