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饭后甜点] 不靠谱青年读书笔记第七季

时间:2012-09-16 20:29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的延续,原帖发表于于一年半之前,中间陆陆续续写了六季。由于“晴风村”版块话题性的局限,加上平时浏览的人数并不多,因此我决定从这一期开始,将正文部分更新于“微民网”,待两天冲水之后,再将主楼转移至“晴风村”的原帖。这么做的原因是想抛砖引玉,与更多有同样兴趣的朋友进行交流。
    2:我知道“微民网”高手众多。但这些文字无论长短好坏,都是我真实的想法和体会,因此如果您觉得谋篇文字写的不错,然后叫了个好,我非常感谢;如果有哪些地方胡言乱语,也欢迎您批评指正。但诸如“没想到楼主连XXX这样的烂书也看啊,真是个傻*”,或者“一看到竟然连XXX这样的书都出现了,我就顿时失去了读下去的欲望”这样的话,还是留着默念吧。
    3:读书的好处多多,可以增加见识,把妹更加顺手。
    4:有些书、有些作者、有些书中的内容,可能牵扯到“敏感”二字,请大家把握好尺度,和谐讨论,谢谢
    
    
    作为一个大龄魔法师,楼主这20多年来的所谓“情感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次认真的表白,然后被发卡,于是就这么苦逼的直到现在。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妨碍楼主在看电影和阅读小说的时候,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而这一切的情绪都源自那句英文题目: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抛开楼主微妙的情感波动,先来谈谈电影和小说本身吧。也许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个人觉得电影比原著小说要更好看,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电影删除了一些小说中不太紧要的人物和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的紧凑,更适合用画面语言进行清晰有力的表达;其次是电影中巧妙的添加了一些让人难忘的桥段(比如教室中几个人欢脱无比的打飞机,以及柯景腾对着邻居的阳台大声的喊F*ck you!)。基于这些或大或小的不同,两者相较之下,原著更像是一个过了而立之年的男人,在氤氲的月色下自斟自饮时,用来下酒的那段美好回忆,或许啰嗦的让外人不明所以,可对于亲历者而言,曾经的每个时刻都显得那么珍贵和鲜活。而电影——如果抛开开头和结尾的那两段短短的“现在时”——则是一段肆意狂放又不失温馨甜蜜的青春奏鸣曲,每个人都经历过,而每个人的经历又都不同。孟郊对此谓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用企鹅的话来说,就是“人不傻叉枉少年”。
    
    谁也不能否认,在少年时代,总能遇到一个让你心动不已的女孩,或许不是10分的女神,或许性格泼辣让人有点无所适从,或者大大咧咧把你当最好的哥们,或许对几乎任何人都不假言辞,可总有一个时刻,她飞扬的衣裙俘虏了你的视线。
    
    楼主和一个女孩也有多年的故事与情谊,出于种种原因,这里并不想说的太详细,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时候,那段因为一个水杯而展开的相遇,至今还没有完结,那张趴在走廊窗户上的一张笑脸,至今还恍如昨日。不过遗憾的是,楼主内心深处那个“大家都懂得”的心愿,看起来是今生没有实现的希望了,可这又能如何呢。讲一句操蛋的话,有多少海誓山盟的少女与少年郎,能够真正的一路走完六七十年的岁月,互相依偎着慢慢白头?但在这里,就楼主和这位妹子而言,这份少年时代培养起来的肝胆相照的情谊,许多时候真的比爱情还要有分量,还要深远和稳固,因为它可以不计得失的一路延伸下去,无关利益,无关猜忌,不会因为两人在生活中太计较得失而失去了脆弱的平衡。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幸运的归幸运,遗憾的归遗憾。
    
    
    
    
    
    
    
    虽然今天楼主已经在实验室码字儿4000多来写开题报告,这会儿实在是不想再敲键盘了,不过一想到前两天立贴为证的小小誓言,还是决定坚持着把这一篇东西写出来。
    ————————啊啊啊啊啊啊好辛苦的分割线————————
    题目这句话,是两个多月之前,人类刚刚宣布发现有证据“强烈表明”希格斯-波色子的存在时,楼主跟一位女性朋友聊天期间,随口发出的感慨。她很奇怪的问,你是在开玩笑还是发自内心的感慨?楼主迟疑了一下,想了想说,嗯,大约有两分的玩笑吧,剩下的满满都是真诚。人家果断表示对楼主说的东西毫无兴趣:咱还是聊聊过两天同学聚会的时候,去哪儿吃东西吧。
    
    作为一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工科生,楼主在这里就不去不懂装懂的,来科普究竟这个拗口的“希格斯-波色”粒子究竟是一个神马东西,为什么能让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家为之兴奋和动容。
    
    作为20世纪人类在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给处于思维还处于牛顿体系的人类以极大的震撼:那些曾经认为永世不朽的定律,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当我们还没有从这种震撼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两座新的物理灯塔已经在原有的废墟上拔地而起,一边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让人类发自内心的生出敬畏之情而不敢靠近;一边又吸引着无数的青年才俊,指引他们前往更加广阔的未来。
    
    和几乎靠爱因斯坦一己之力创造出来的相对论不同,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从一个小小的几乎无关紧要的现象开始的,上个世纪无数伟大的科学家用一个一个看似简单却尖锐的“为什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这门学科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创造了出来。其实这一点跟当今的科研是一样的:科学不再是某个传奇天才的灵光一闪,而是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
    
    回到刚才题目的那句话来,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就是有着不断质疑的勇气以及不断探索的决心,但能颠覆—奠定人类认知基础的时刻是在太少:辉煌的古希腊过于遥远,我们只能在千百年之后心向往之;伽利略生活的时代,教廷的力量依然大的让人难以想象,你我若是去宣扬科学技术,恐怕早晚要被钉在十字架上;牛顿的日子倒是过的不错,可惜大科学家脾气不好,也不知道他是否容得我们这些几百年后的小辈前去质疑;20世纪倒是离我们最近,而且大师辈出,就连朗之万这样的人物,被人津津乐道的居然是是他与师母玛丽?居里的风流往事而不是其科学成就,可惜穿越这样的桥段依然是小说中的情节,我们这些后人也只能无比遗憾的心向往之恨不能至。
    
    但时代貌似没有亏待我们,当过了几十年,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今日难以想象的某个阶段时,咱们这些人大可以把孙子抱在腿上,略带一点炫耀的口气告诉他:你爷爷我当年看了宣布“希格斯—波色子”存在的的现场直播,从那一刻起,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作为《白夜行》所谓的“续篇”,这部小说其实在一开始就等于告诉了我们故事的结局,但东野圭吾的水平就在于,就算你知道了所谓的“谜底”,却依然有兴趣继续把故事读下去,因为在推理小说中,除去那些诡异无比的杀人手法,对于读者来讲,“动机”二字有时候更能引起我们的关注。
    
    对于本书的主人公新海美冬,主流上有两种看法:一),为了跻身上流社会,这个时代的女性必须冷血、残酷、不择手段,但她的这一切行为是独立发生的,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必然造物,可怜又可恨;二),她从某种途径认识了唐泽雪穗,于是在崇拜和渴望的双重作用下,沿着前辈那条“夜晚的路上”一路前行。更有甚者干脆就说新海美冬和唐泽雪穗就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改了名字和面貌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让人无法拒绝,一如既往的让人心生恐惧。
    
    不知道现实究竟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恶意,但庆幸的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是每一个都有将其变成现实的勇气。可世间偏偏就有这样的蛇蝎美人,让自信心爆棚的男人们一眼望上去,便心生爱怜甚至一见钟情。但他们不知晓的是,自己只不过只这些女人蜕变路上的一个小小浪花。时过境迁,世人只会赞赏她惊艳的外表和优雅的举动,却都无视了指甲上低落的鲜血和背后的森森白骨。
    
    
    
    
    
    
    
    相对于前面三本书,这一本的话题确实有些沉重了,从书名就能窥得一二。
    
    本书的作者土家野夫本身的经历就有着传奇色彩:求学、工作;辞职、入狱;与朋友割袍断义;独自北上艰难讨生活。具体的经过大家可以查一查相关的资料,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楼主先不多说了。
    且把书放在一边,先谈谈有关死亡的这个话题。
    
    好几个月之前,有一次跟母上大人聊天,交谈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已经八十多岁的姥姥。她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身体状况还不错,除去偶尔腿疼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没毛病,精神状态也很好,尽管不认识字,可依然有兴趣坐在电视机前看“神九”发射的现场直播,然后搬着小马扎来到院子里,跟一群小老太太blabla的讲解这个“火箭”究竟是做什么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妈不禁的感慨,自己有这样一位没病没灾的母亲是多么的幸运,不仅儿女省心,而且也不需要像那些被病痛缠身的老人,用各种药品和仪器来维持着生命,虽然吊着一口气,但那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的凄惨的境况着实让人看着感到心痛。
    
    妈妈接着说,电视和报纸上天天说如何如何健康饮食:这些东西胆固醇高不要吃,那些东西高热量不要吃,还有东西容易诱发某些疾病不要吃。但是你姥姥从来不信这个,用她的话说,自己都大半截进棺材的人了,难道想吃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行?如果这样的话,我宁可舒舒服服的吃一顿红烧肉之后就去死,也不愿意这么没滋没味的活着。
    
    话糙理不糙,我听了不禁莞尔。
    
    然后我告诉妈妈,有个著名的演员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死去的时候能带走的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的体面,人是为了体面地死去而活着的。
    
    死亡本身因为其不可避免的性质,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尊严的活着,不过只要人还在,其实就还有希望;因此更可怕的是没有尊严的死去。中国人有“喜丧”一说,这种把丧事当做喜事来办的心理,其实暗合了“尊严”二字:赤条条的来,安稳稳的走,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我们在咒骂别人时,也用“不得好死”一词,其实是对上面说法最通俗的表达。
    
    扯得有点远了,回到这本书上来,土家野夫在书中描述了很多有关“死亡”的情景,让人读着读着,总是能陪着作者一起忧伤起来,而如果有某个段落跟自己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这些文字便会让你不经意的潸然泪下。因为上个世界动荡、不安以及混乱的年月实在太多,曾经我们会以为在现在的社会中,这样能让这个世界都为之黯淡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来。可现实在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有种种近乎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时不时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公允的讲,本书的一些段落有些过于煽情了,但我们只是观察者而非亲历者,也许在这些哀伤凄切的文字下,有着作者想表达而不知从何说起的情绪,大家原谅则个吧。
    
    毕竟现在的读物,能有力量把人刺穿的,已经不多了。
    
    
    
     一:你是我眼中的苹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那些年想 pia的女神..(走題了)...青春一去不返阿... [s:36]友情帮顶,不过白衣,这种有深度的话题,微民网也是不喜欢的。那些年追過的女神以被高帥富........ [s:36]当年的女神~ 果然还是活在当年好。前几天再见了一面,这完全不是一个人了 果断挖下 明天买2本以前推的书 看看 哇!!!楼主这更新得好样的,
    支持先
    
    原本在骷髅党----晴风村更新的~

上一篇:世卫组织称刚果(金)埃博拉疫情恶化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