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余额宝要被围剿了】 银行版“余额宝”遍地开花 互联网金融格局生变

整理时间:2014-01-16 03:4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4-01-17 08:52

» 银行版“余额宝”遍地开花 互联网金融格局生变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小银行举起对抗余额宝的大旗后,此前还在犹豫踌躇的国有大行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日前,交通银行(19.15, 0.00, 0.00%)、工商银行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在保卫自身存款的同时,也让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在混战之际生出变数。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张亦文
    
     国有大行进军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让各类第三方基金销售网站和电商们想从中分羹,也让此前一直颇为矜持的银行开始动心。2013年12月,当余额宝风头正劲时,平安银行打响了银行界对抗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枪”——推出“平安盈”对抗余额宝。
    
     通过“平安盈”,客户可以将其闲置资金购买南方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而且赎回资金实时到账,从而在不影响资金流动性的条件下,让客户享受到高出活期存款收益多倍的超额收益。不仅如此,余额宝的“草根理财”方式也同样为“平安盈”所用,与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较高的门槛不同,“平安盈”可实行“一分钱”起购。
    
     事实上,当“平安盈”推出后,业界盛传中小银行纷纷欲仿效平安银行推出类似产品,而国有银行却尚处于犹豫期。
    
     进入2014年,情势发生了逆转。不仅交通银行推出了“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工行浙江分行也联合工银瑞信推出了“天天益”业务。据了解,交行的“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目前可对接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和易方达基金等公司旗下的4只货币基金。该项业务在交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柜台均可实现快速申购和赎回。客户一旦对所持有的货币基金进行赎回,资金可以实时入账,真正实现“7×24小时资金T+0到账”。
    
     同样,工行浙江分行推出的“天天益”也有类似功能——低门槛申购货币基金、资金实时到账,最重要的是能将客户的活期存款收益直接提升近十倍。故而有媒体报道称,工行浙江分行在推出该项业务后,仅两天时间客户的累计申购额就达数亿元。
    
     或打破余额宝独大局面
    
     事实上,尽管一直号称互联网金融对其冲击有限,但传统的银行业面对余额宝急剧膨胀的规模仍有所忌惮。
    
     “虽然客户定位不同,但我们此前似乎有点小看余额宝了。”某国有大行零售业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该人士分析称,当草根阶层的理财意识被唤醒,其力量仍不可小觑。余额宝规模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从1800亿元突破至2500亿元就是明证。
    
     而此前央行发布的2013年10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则显示,当月储户存款流失严重,减少8967亿元。彼时就有分析人士称,银行存款流失的背后,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储户的存款中就有一部分流向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中。
    http://d6.sina.com.cn/pfpghc/64efa7c6879e455cad491268705245f3.jpg
    
     更为重要的是,此前平安银行等中小银行纷纷想要携手基金公司推出“类余额宝”业务,更是让国有大行进退维谷。“一旦跟进,活期存款相当于被货币基金变相‘消灭’,这样就推高了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但如果不跟,我们的存款规模将会被推出类似业务的其他银行不断侵蚀,而且流失的客户将不再回来。”国有银行有关人士表示。
    
     而一旦国有银行决定“革自己的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很可能发生新的变化。“虽然余额宝背靠淘宝网上的海量客户,致使其规模发展非常快;但是传统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加入互联网金融战局后,未来余额宝一枝独秀的局面很可能被打破。”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其称,此前的市场上,余额宝的对手主要有三类:一些第三方基金销售网站推出的类余额宝产品;其他互联网公司如百度(173, 2.50, 1.47%)、腾讯(512.5, 4.00, 0.79%, 实时行情)、网易(79.92, 0.59, 0.74%)等推出的类似现金管理产品;部分电商推出的余额理财产品。
    
     然而,“这些机构背后的客户数量虽然庞大,但银行的优势仍不可撼动。客户大部分的资金都存在银行,一旦银行也可以提供类似的现金管理服务,选择在资金相对更为安全的银行买产品,还是转到其他互联网机构去,答案应该很明晰。”
    
    我觉得,如果四大行本身就推出可以玩T+0d的货币基金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钱又会回到银行的。毕竟银行即安全又方便更省心。
    


网友评论2014-01-17 08:57


    最近是大批人齐唱余额宝的悲歌,在这发帖不给钱的。
    
网友评论2014-01-17 08:58


    余额宝 有马云的淘宝 做广告,其他基金有吗。。
    
    其他基金除非利率上有优势
    
    搞这些的都是散户,钱又少,肯定还是会选余额宝的
    
    余额宝的优势地位肯定很难被撼动。
    
    
    问题是现在银行被迫搞了那么多产品出来。
    
    
    普通老百姓确实得到实惠了。
    
    怎么都是一个好事不是嘛
    


网友评论2014-01-17 08:58


    各大银行的什么宝都不如余额宝方便
    
网友评论2014-01-17 09:02


    我把钱扔进余额宝
    
    我可以随时买东西,连U盾都不用带了
    
    所以我不会考虑银行。
    
网友评论2014-01-17 09:04


    余额宝就是逼着银行提高活期利率
    
网友评论2014-01-17 09:05


    淘宝万岁,让你们银行再跳啊,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相信再不久的将来,各种垄断行业都会被打败
    
网友评论2014-01-17 09:07


    我有点担心马云 会不会被暗杀
    
网友评论2014-01-17 09:08


    总之对普通人是好事啊,尼玛以前银行是躺着吸收存款,现在你好歹坐起来吧。
    
网友评论2014-01-17 09:09


    有竞争是好事,昨天刚转了点钱进微信的什么理财宝,鸡蛋多放几个篮子嘛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0


    目前是把全部散钱都投进余额宝了,如果银行有类似的理财项目,收益差不太多的话,我肯定放点钱回来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1


    我觉得,如果四大行本身就推出可以玩T+0d的货币基金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钱又会回到银行的。毕竟银行即安全又方便更省心。
    
    正相反,反正我不会。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1


    我钱不多,所以还是余额宝方便。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流放疯 (2014-01-17 08:58)
    
    不用广告,银行这些只要利率只要比余额宝高哪怕一个点,我立马换。
    
    安全性,银行就不用说了吧,利率又高,给我个不换的理由。
    
    当然咯,余额宝我还是会放个万儿八千的零用,但多了,那就是真傻了。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6


    银行先管好自己的理财经理吧,认识一个老板去买理财产品,结果被理财经理忽悠买了不知道是什么保险,50万一年后变40多万。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7


    现在能挑战余额宝的只有银行了,毕竟钱还是主要存在银行卡里。。。。
    
网友评论2014-01-17 09:18


    我觉得挺好,四大银行跟进的话,平时不接触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百姓等于可以享受到和余额宝差不多的收益了。
    
网友评论2014-01-17 09:20


    只要把活期利率提高到跟余额宝一样就行了
    
网友评论2014-01-17 09:20


    我觉得余额宝是做了个大好事,以前只能依靠证券公司和银行的理财产品,各种手续复杂变现麻烦,现在余额宝给破开个口子,便民的理财产品会越来越丰富。
    
网友评论2014-01-17 09:26


    Reply Post by 风Oo月影 (2014-01-17 09:1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流放疯 (2014-01-17 08:58)
    
    不用广告,银行这些只要利率只要比余额宝高哪怕一个点,我立马换。
    
    安全性,银行就不用说了吧,利率又高,给我个不换的理由。
    
    当然咯,余额宝我还是会放个万儿八千的零用,但多了,那就是真傻了。
    
    是啊 余额宝 现在全国90%可能都没往里面放超过1W。
    就那么点钱,谁会没事为了多%几去折腾。
    
    主要是为了吸引散户,大头放里面的人真心没多少。
    
    我一年要网购2W左右
    现在淘宝一年全国平均都消费1W了= =
    肯定放几万到余额宝里面啊,放里面就用了不用转,又能消费又有收益。
    吃到一点利息的甜点而已。
    
    
    有20W以上可能才会有动力去折腾下
    

    
    
    

上一篇:绝对好停车。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