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琢磨】 杂七杂八~~
整理时间:2014-01-16 03:3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4-01-17 14:12
» 杂七杂八~~
道德经共81章,部分章节是解释世界,部分章节是说教,和儒家差不多,有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型,希望人们以此为目标。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解释世界的内容。
分享一些个人理解。
一、《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网上可以找到各种译文,有讲的比较简单的,也有讲得比较晦涩的。
由于老子的理论比较唯心,他自己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大约没人会知道,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我比较喜欢把这段话当做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追寻世界的本质的故事。
可以表达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命名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真正的“道”或者“名”是永恒的,神秘的,不存在完整或者唯一的表述。
当我追寻这个世界的本质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种无法描述的神秘力量。
无法描述——“无名”的状态,就是它的真实状态。它是一切的起源。
虽然不存在完整的解,不存在唯一的解,但我可以用自己的逻辑和角度去描述它、解释它,做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解。
定义了它之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展,进而解释、定义世界里的一切存在。
于是,“有名”,它就成为万物之母。这个世界也会随着它定义的规则而运转。
当心中没有欲望的时候,我会看到,这个世界的运行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当心中有欲望的时候,我会看到,这种定义世界,创造世界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无名与有名,本质相同,表述不同。无名在内,有名在外。都可以称为“玄”。
感叹句,不解释了。
我用人体图为例子来进一步解释。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是“无名”的状态,即本质状态,是人之始(对应天地之始)
图二,是“有名”的状态,即解释后的状态,定义为“人”。接着,以“人”的定义为基础,进一步定义人的头,手,躯干,脚,还可以进一步定义眼睛、鼻子、嘴巴乃至五腑六脏。于是,一个完整的“人”出现了(对应万物之母,一个被完整表述的世界出现了)。而人的生活,也将按照的定义及规则来运行。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图三,是英文的解释状态。
中国人以“人”为基础创造了中华文明世界,欧美人以“Human”为基础创造了欧美文明世界。
人和Human不是的关系,而是的关系。
故,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全篇总结,世界的本质(内在世界)是永恒的,世界的解释(外在世界)是由人创造的。
解释世界即创造世界。
现在回头再读一次原文,是不是更带感一点~~
网友评论2014-01-17 14:15
这篇帖子我直接拉到最下来看结果
然后看到让我从头读
这就是玄
网友评论2014-01-17 14:16
……先生你的小弟弟在哪里
网友评论2014-01-17 14:17
太深奥!
网友评论2014-01-17 14:1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sagit (2014-01-17 14:15)
…………
本座想了很久才写这么点,因为很多内容不容易表达,虽然可以意会。
你倒是直接拉到最下……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