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应:地铁设计有缺陷需宽容“板凳族”
整理时间:2014-01-15 07:2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4-01-16 16:57
» 专家回应:地铁设计有缺陷需宽容“板凳族”
自带板凳乘地铁在11号线逐渐成风,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昨天经本报披露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口水战。吐槽、拍砖、置顶,地铁“板凳族”该被理解还是杜绝成了网友们争论的话题。而地铁专家则呼吁宽容“板凳族”,纠正郊区线路目前的运营模式。
网友:宽容居多但不愿效仿
城市交通攸关每一个人的出行,在一家网站发起的《你怎么看地铁上的板凳族》调研中,45.45%的人在“如果地铁线路较长又无座位”的前提下,选择“不会带板凳”,另有31.82%的人选择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一站到底,就当锻炼一下,一天坐办公室没坐够吗?”一位经常从8号线市光路站一路站到沈杜公路站的网友坚持认为再累也不带板凳上地铁。不少年轻网友认为,站一个多小时的确蛮吃力,但带个板凳上地铁,更麻烦。
“不只11号线,9号线也有,徐家汇站上车,每次都能看到一排,有的在过道,有的就堵在车门口,坐在小板凳上,脚舒服地伸开,包放边上,看上去真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一个人就占了3个人的站位,边上站着的人倒挤得像沙丁鱼,所以我个人非常不提倡板凳族。”网友“中鉴认证”对于地铁板凳族表现出了“零容忍”。
不过在调研中,更多人却表达了与网友“中鉴认证”相左的观点。网友“小梦一场”说:“11号线,每天上下班2个小时的大有人在,工作了一天,真的是身心疲惫,只要不坐在门口,妨碍他人,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率先在网络中披露“地铁板凳族”的网友“壹语成谶”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并不是一味地抵制“板凳族”,在宽容他们的同时,也提出了“不要影响其他乘客”的要求。
“能体谅那些嫌累的人,但是能不能在高峰时站起来呢?11号线也不是全线都空的,基本桃浦这站开始就挤了,过了曹杨之后就好很多,这段路也就20多分钟,站站会死吗?好几次站在板凳族边上,后面的人一挤我,我是上半身被挤进去,下半身被挡在外面,整个人都快横过来了!坐那儿的人视而不见,我只好问她能不能站起来,她居然还蛮横:‘就不站怎么了?’挤到她她居然还用拳头推我。”网友“痴情司”曝光了一名极品“板凳族”。
专家:“板凳族”暴露设计缺陷
“理解”还是“杜绝”,在讨论地热火朝天之时,不少网友认为该刨根问底,深究地铁“板凳族”出现的原因。大家归咎于11号线运能不足。“不要再争论了,上海对于地铁高峰时期拥挤,应该拿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老指责乘客,11号线应该调整车的班次,10分钟一班车时间太长了,这样也就造成高峰时段人太多。”
作为国内轨道交通业界的专家,上海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教授孙章昨天也一直在关注带板凳乘地铁的现象,通过青年报,他向乘客们呼吁,希望能宽容谅解“板凳族”,但也请“板凳族”们能识相,在地铁拥挤时,收起你的折叠椅,将空间更多地让位于其他乘客。毕竟地铁还是一项公共交通。
站在专家的角度,孙章认为“地铁板凳族”的出现,暴露出上海地铁设计不合理。“随着地铁往卫星城不断延伸,如果依旧简单地沿用原来的地铁制式,这个现象只会愈演愈烈。”孙章强烈要求,不要再把普通地铁的制式复制到郊区线路上了。“通往郊区应该向站站距离大、速度快的城际铁路发展,就像如今的金山铁路,以座为主,配有厕所。在保证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再根据客流情况,合理安排发车密度。说得简单点,就是开通大站车,小站之间依靠地面公共交通接驳。”
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也提到,目前上海地铁已经在地铁16号线上进行大站车的试点,如果试验情况理想,今后也可能向其他线路推广
私以为地铁可以把座位全部拆了,这样子可以站更多的人,也可以避免让座,抢座等行为带来的纠纷
网友评论2014-01-16 17:00
北京地铁高峰时间很多是2分钟一趟。
网友评论2014-01-16 17:01
赶紧向三哥学习卖挂票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2014-01-16 17:02
Reply to Reply Post by zstotal (2014-01-16 17:00)
上海1分半都有
网友评论2014-01-16 17:05
拆座位这是个好办法
网友评论2014-01-16 17:05
那些专家又不坐地铁。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