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懂】好吧,孙子说的那句败者先战而求胜如何解释南北战争
整理时间:2014-01-13 10:0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 2014-01-13 14:02
» 好吧,孙子说的那句败者先战而求胜如何解释南北战争
林肯第一次动员征兵数七万人,这个征兵数明显是忽视了南边的抵抗意志以及战争潜力。整个南北战争持续五年,死亡六十万左右,这林肯第一次才打算用七万人摆平南边,典型的先战而求胜。但北边依然通过拼子战术赢得了战争!
孙子兵法总结的是战争获胜的普遍规律,但觉不是绝对规律,每场战争都有其独特性,孙子兵法并不能囊括所有战争规律!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4
不能教条主义啊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5
明显的双输战争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6
如果北方能做好战争准备就不会死伤那么多人了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8
Reply Post by 水星的雨 (2014-01-13 14:06):
如果北方能做好战争准备就不会死伤那么多人了
所以典型的败者先战而求胜,问题北方依然赢得了战争!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8
百度来的。。。
原句是“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意思是,能取得胜利的人,往往都是准备充分,只有在对情况完全了解,认为自己能胜的情况下才去作战。而失败者,往往是没有什么准备,战争已经开始了,才谋划怎样取胜
这个前提应该是两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吧,林肯明显初期准备不如南方,但是北方工业实力雄厚,所以最后赢了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法,用简单的模型表示:
占优的一方采用稳扎温打的方法获胜的概率为p1,采取孤注一掷的冒险法获胜的概率为p2.劣势的一方采用稳扎温打的方法获胜的概率为p3,采取孤注一掷的冒险法获胜的概率为p4. 孙子定理:p1>=p2>50%>p4>=p3,其中p3,p4足够小,p1,p2足够大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8
一种我有绝对优势,所以我先动手碾压你
一种我弱你强,乘你不在意,先战偷袭之类的先打击你的主力,求的实力的再平衡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09
Reply Post by cannon (2014-01-13 14:05):
明显的双输战争
造你这么说苏德战争苏联还是失败者!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2
你真的以为“胜者”和“败者”指的是最终“胜利方”和“失败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顺风局尽量抱团中推拿龙拿塔扩大优势,逆风局就要抓单找时机翻盘。”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2
他们是互相打了一枪就停手了吗?
莫非你觉得一场仗只要开头赢了就永远不会输了?
还是你看得孙子兵法整本书只有这一句话?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3
Reply Post by 资深大闝客 (发表于:2014-01-13 14:08):<br/><br/>所以典型的败者先战而求胜,问题北方依然赢得了战争!<br/>北方生产力,人口碾压南方,生产关系更先进,也拥有道德高地,北方已经胜了。只是具体怎么打,打多久,损失,中间的曲折,不同。<br/>孙子讲的胜和战都是国家战略层面的。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4
解释不了也没啥,孙子兵法还是最屌的军事书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4
不要只看一句话啊,孙子是讲究注重政治后勤军事等各方面对战争的影响的,而当时南方主要是种植园经济,工业能力较差,缺乏对战争的支持,而北方工业较强。等林肯明白过来以后,选了个酒鬼但是会打仗的人指挥,加上工业的支持,南方那些西点的学生也没法子挽回败局了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4
玩德州扑克开出河牌之后手里拿空气牌的肯定要下注啊,过牌的话就等于把钱送给别人了。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5
Reply Post by sosoawake (2014-01-13 14:12):
你真的以为“胜者”和“败者”指的是最终“胜利方”和“失败方”?
对,这里的胜败应该是指达到了战术意图。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5
败者先战而求胜和先战而求胜必败不是一个意思吧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7
Reply Post by 光影的边缘 (2014-01-13 14:12):
他们是互相打了一枪就停手了吗?
莫非你觉得一场仗只要开头赢了就永远不会输了?
还是你看得孙子兵法整本书只有这一句话?
我只想说别机械的看问题,什么胜者先胜而求战,败者先战而求胜。这是普遍规律,但不是绝对规律。就像成功往往落在有准备人的头上,但不是说没准备的人一定不成功,有准备的人一定会成功。
战争也一样,不是有准备就一定能打赢,战争都有其独特性,战争的结果往往是各种参数整合的结果!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7
就是因为南方知道自己实力不济,才先做了战争准备。
战争只是斗争的最后手段,南方在之前的经济政治斗争失败了,才会出此下策。。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8
有些理论思想是建立在一些类似"光滑平面"的基础上的.
你不切合实际, 一味应用理论解决问题, 就是教条主义路线了.
谁也没说孙子兵法是战争获胜的绝对规律. 是你自己说的, 这句总结是错的. 孙子兵法不能囊括所有的战争, 这是对的, 比如非洲部落之间莫名其妙的战争, 就是没脑子的典型, 孙子兵法囊括不了一群二货的行为.
有些仗能打要打, 不能打也要打. 因为战争不全是关乎输赢和利益, 有时候尊严比输赢和利益更重要罢了. 而且你懂兵法, 你的对手也不傻, 双方都有所准备, 必然还是有一方会输. 不是说你懂了孙子兵法就天下无敌了.
孙子兵法的强大之处在于很早的把战争和政治利益联系在了一起, 从战略的角度看问题. 着眼点不是切实指导你如何打赢战争. 战略眼光和战略选择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 很多情况下主观能动性不足以解决客观实际的制约. 比如现在的日本和美国打, 就是一点胜算都没, 假设你是日本的战略决策层, 合理应用孙子兵法的结果是"避免战争", 而不是翻遍整本书里去找"怎么打赢".
网友评论 2014-01-13 14:18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不知道何时结束的战争永远不会胜利
优秀的政客,在战争刚开打的时候就在设法结束战争,以最大程度保全已获得的利益
2b政客光会嘴上发狠,不懂战争的本质,最终一定是输得裤子都没了
典型例子就是日本的太平洋战争,翻阅大本营资料,从来没有任何文件定义什么才是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一个连什么是胜利都不知道的战争如何才会胜利!?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