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在30+个大气压环境中会怎样?
整理时间:2014-01-12 03:1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4-01-09 21:35
» 人处在30+个大气压环境中会怎样?
我觉得我会死。
央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我国自行建造的"深潜号"饱和潜水母船,将进行首次潜水员出舱的海底300米作业。"深潜号"与其他潜水母船相比,最大亮点就是配备了一套"饱和潜水"系统。"饱和潜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的潜水方式,可以让潜水员在海底自由行动,完成机械无法替代的各种精细动作。
我国饱和潜水的作业深度纪录是在2013年实现的海底198米,而此次将试图实现300米的海底作业,那么与198米相比,300米又会有怎样的难度?潜水员在高压之下的这个"家"又是怎样的?
我国自主研发的这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由生活舱、过渡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安装在了"深潜号"甲板上。本次作业从今天会一直持续至24号,按照船上相关人员介绍:今天下午一点,潜水员正式开始了进舱加压。
工作人员:我们平时在陆地上就承受着一个大气压的压力,他要潜到300米水深,要出去作业,人要承受将近三十个大气压。在这样一个高压情况下,作业就必须给潜水员加压,加压到和海底300米深度一样的大气压,他们才能出去作业,应该是44.5个小时。
近45个小时的加压!您一定会问,为什么?不就加个压吗,怎么会要这么久的时间?工作人员解释是。
工作人员:加压的时间和水的深度不是简单的成比例,而是成几何的增长。可能我10米,20米只需要一点点时间,但是加压到300米就需要40多个小时了。
从今天开始,加压舱就是6名潜水员的"新家",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现场总指挥郭杰为我们介绍了新家的样子。
郭杰:直径2.1的圆筒,长度大概在6-7米长,就在这么个圆筒里生活,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尽管这个新家算不上豪宅,但不难想象,它还算足够温馨。
工作人员:他就在生活仓里面进行加压,他先是在生活舱里面加压,他平时吃饭啊,洗澡啊都在生活舱里头。生活舱加压到300米这个水深的大气压之后,它会和潜水钟连接在一块儿,潜水员从生活舱再到潜水钟里头。作业的时候,是把潜水钟放到水底下,作业完了再把潜水钟拉起来,再和生活舱对接,对接完了之后,潜水员再到生活舱里面进行减压。减压到和我们平时大气压一样的状态下,他才能出仓。这样就是一个整个的饱和潜水作业的过程。
说到新家,就不能不提到新家里的"密室",所谓的"密室"其实就是潜水员的逃生舱。
工作人员:这个逃生仓也是饱和潜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什么,因为比如说我潜水员在加压的过程中突然船发生危险了。这时候潜水员是不可能出仓的,一出仓,他人就爆炸了。因为他是在高压环境里面,外面又是常压环境。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要到逃生舱里头,通过逃生舱,我们再进行施救。所以这也是一项尖端也好,核心的技术。
潜水员必须在生活舱里住十几天,完成减压,才能最终出舱。整个过程中,潜水员承受巨大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挑战,衣食住行都和平常人完全不一样。在加压舱住40多天,难以想象,那么他们的工作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不仅在居住环境上,与常压状态下不同,甚至潜水员的服装也是很有说到的。
工作人员:潜水员的衣服就是专门的潜水服潜水员身上有一个专门输热水的管道。就是潜水员潜水服上有一根管道直接连接到上头,我们这个叫做生命支持系统。因为这跟管道不停地循环地给潜水员供热水,使他保持体温。因为海底300米非常非常冷,如果一般人下去一两分钟可能就完全丧失意识了。所以必须通过不停地给他循环热水,潜水人员保持他这个体温。所以我们这个饱和潜水,不单单是潜水员,其实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它。包括增压减压,给他们氦氧混合气体配置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
明天"深潜号"将离岸,前往南中国海海域进行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原标题:“深潜号”今将进行首次潜水员出舱海底300米作业)
1957年,美海军专家BOND第一次提出“饱和潜水”概念。
1962年,美军组织代号“人在海中”系列试验,这是世界第一次海上饱和潜水试验。
1988年,法国进行了一次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试验,潜水员在地中海水下534米海底完成有效作业任务,这是人类真正到达的最深水下深度。
1989年,中国海军医学研究所在500米饱和潜水系统进行了模拟350米氦氧饱和-376米巡回潜水人体实验,创造当时亚洲纪录。
1992年,法国又进行了人体氢氦氧混合气模拟饱和潜水实验,深度达到了701米,压力为71.1个绝对大气压。这是当前人类承受的最高压力世界记录。
1994年,俄罗斯进行动物饱和潜水试验,发现生物可以承受120~190个绝对大气压。也就是说,人类有通过饱和潜水下潜到近水下2000米的可能性。
200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完成450米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试验,潜水员巡潜深度达450米,为当时亚洲第一。
网友评论2014-01-09 21:37
鼓膜不会破么。。。
网友评论2014-01-09 21:38
什么时候宇航服像高达里那么清凉就好了
网友评论2014-01-09 21:40
人被杀就会死
网友评论2014-01-09 21:41
又不是鸡蛋,会死掉
网友评论2014-01-09 21:53
十月份上了一次深浅号,当时我们在抢修海管,水深一百二十多米。船只能靠DP待着,位置一变潜水员就挂了,真是用生命在潜水啊。
网友评论2014-01-09 21:59
Reply Post by 乱之风舞者 (2014-01-09 21:53):
十月份上了一次深浅号,当时我们在抢修海管,水深一百二十多米。船只能靠DP待着,位置一变潜水员就挂了,真是用生命在潜水啊。
水区真是什么面子都有啊!
月球、南极、海底。。。
下一次会是哪?
网友评论2014-01-09 22:01
3mp。。。。
网友评论2014-01-09 22:08
也就是说 没有什么抗压装备 直接让人适用几十个大气压的压力
然后在海底“裸体”游泳的?!
我没理解错吧 =。=真是碉堡了
网友评论2014-01-09 22:11
这样一看 太空中的真空弱爆了
网友评论2014-01-09 22:17
Reply Post by sukisyo (2014-01-09 22:08):
也就是说 没有什么抗压装备 直接让人适用几十个大气压的压力
然后在海底“裸体”游泳的?!
我没理解错吧 =。=真是碉堡了
是在加压舱中让人体所有体细胞内全部加压到几十个大气压,这样子吧。。
网友评论2014-01-09 22:18
可以修炼十倍界王拳了
网友评论2014-01-09 22:20
Reply Post by sukisyo (2014-01-09 22:08):
也就是说 没有什么抗压装备 直接让人适用几十个大气压的压力
然后在海底“裸体”游泳的?!
我没理解错吧 =。=真是碉堡了
要外接热水管。
如果游泳的地方有温泉的话就能裸体了。
网友评论2014-01-09 22:21
记得看打捞库尔思科的纪录片,在艇身上打孔的潜水员就是事先进入高压舱,然后逐步加压,最后整个作业期就生活在里面,估计慢慢来的话人体差不多能适应?
网友评论2014-01-09 22:39
疯了。。。。为什么要用活人 不能用设备吗。。。
网友评论2014-01-09 22:54
Reply Post by 里普范温库鲁 (2014-01-09 22:39):
疯了。。。。为什么要用活人 不能用设备吗。。。
文中说了,有些精明操作是机械手做不到的。
网友评论2014-01-09 23:00
慢慢来是没得问题的,突然变化融在血管里的氧气氮气就要变成气态的弄死人了
网友评论2014-01-09 23:11
那工作的时候一旦遇到意外或者急症需要抢救,只能自救了,要回到船上至少要几十个小时,再去陆地上的医院又是几十小时
另外这个加压舱和轨道上的空间站一样危险,一旦压力系统出故障人员就没法生还
可以这样理解吧
网友评论2014-01-09 23:13
会死,真心的。。。又不是龙珠
网友评论2014-01-09 23:16
都是勇士啊,,这几十天有水洗澡么,,,,
Copyright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