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出现的重大意义----文化大革命矢志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互联网做到了:消解了知识分子对完全话语权的垄断
整理时间:2013-09-19 11:4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 2013-10-12 22:59
» 互联网出现的重大意义----文化大革命矢志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互联网做到了:消解了知识分子对完全话语权的垄断
一点点想法,随便写的,逻辑可能比较乱,大家也就将就看看吧。
最近网上民意和民粹磕得火星四溅。
袁腾飞、茅于轼的演讲数次被人搅黄。我就想到,人民再傻,茅于轼的18亿亩问题也忽悠不了多少人(茅于轼的18亿亩,他的意思是不用保障耕地红线,完全交给市场看不见的手去控制粮食。他的言论是,国际市场上有足够的粮食,如果人家不卖我们,肯定是我们做了绝对伤天害理的事情,那样这个国家有没有粮食也没什么区别了。结果一堆的愤怒群众打电话去他家痛骂。这话傻子都不信,咱们可是世界第一农耕民族,出这么个败类。一提粮食问题,大吃货帝国全急眼了)。
其实茅于轼这种反面教材放着也挺好的,人民群众需要反面教材。阎崇年这种不站出来,人民群众哪里会觉得“哎呀还有这种问题”。
所以我觉得不要害怕让人民群众接触到脑残言论(这句话是对政府说的),事实会证明人民是不傻的,只是需要锻炼。网上这样那样的激烈辩论,反而更能够帮助人民群众去独立思考去自己辨别。
再想到这些年网上如火如荼的历史穿越类小说,很是有些感触。
窃明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史书教科书中袁崇焕的形象,不论如何,帮助大家从各种史料中开始多角度多层面的重新认识这个人。
再比如,自从宰执天下之后,司马光荣幸的多了一个叫做“司马砸缸”的外号,一干正事就砸缸。除了写历史书,民政类、军事类公务员要干的事情基本什么事都干不了,一干必定砸缸。
最近苏东坡恐怕要悲剧,以前可是好多人根本不敢写他,小怪兽直接砸他。
我想,穿越不在于穿,在于料里面的历史干货最珍贵。
人民群众切身带入当时历史,就会觉得旧的知识分子的话语不太对头。
以前哪怕是翦伯赞范文澜那几位老爷子,也只是套个共产主义史学的架子,实际上精神还是旧的那套,改得不是很大。
历史学真的变成人民的历史学,历史穿越小说绝对居功至伟。
大家的历史知识,以前是从评书中得来的。正史只是小众中的小众。
人民群众逐渐觉醒,是要有个过程的,这个底子还得靠主席的文革给打的(对于这句话,我知道有人会习惯性认为我是在给文革招魂,具体请看我在20楼的补充注解)。我当年也是新宋铁粉,问题就在于穿越小说开了个好头,主角代入感让读者真的去设身处地想处在那个时代会怎么样,这是旧的历史学完全没有尝试过的角度。从新宋到宰执也有十年了,再看苏轼当年的言论,就会觉得不对头,其实苏辙更不是好东西。宋仁宗还真是个老好人,换哪个皇帝都不能要这样的进士了。
文化大革命矢志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互联网却做到了:消解了知识分子的完全话语权。
整理得比较乱,大家轻喷。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1
明显是教育全民化了,人人都是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阶层被打破了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2
说实话我不明白文中提到的几部起点小说和知识分子话语权什么的有任何关系。。。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3
能上网就是知识分子
能上网能喷tg就是公共知识分子了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3
写的挺好,一些历史穿小说确实改变了一些历史人物的形象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4
说的挺好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7
是上学的人多了,不能不说九年义务教育做得好。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7
明白你的意思了,前面提到了翦伯赞范文澜,然后关键在于这句,“人民群众逐渐觉醒,是要有个过程的,这个底子还得靠主席的文革给打的。”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8
已经不以知识量分人,以资本量分人。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8
你的意思是等网民都变成水区这个觉悟 咱们就算成功啦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09
Reply Post by 缺了个角 (2013-10-12 23:01):
明显是教育全民化了,人人都是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阶层被打破了
今年是7成录取率大学本科 含三流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0
所以我觉得不要害怕让人民群众接触到脑残言论(这句话是对政府说的),事实会证明人民是不傻的,只是需要锻炼。网上这样那样的激烈辩论,反而更能够帮助人民群众去独立思考去自己辨别。
不同意。如果群体智商足够高每个人都独立思考,“公知”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引导舆论”“参与话题”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0
你这个自己前后矛盾的地方简直惨不忍睹。
你前面说茅于轼可以放着不管,反正不会有人信。后面又说一本窃明就让袁崇焕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你这逻辑到底是哪头的呢?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1
Reply Post by 缺了个角 (2013-10-12 23:01):
明显是教育全民化了,人人都是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阶层被打破了
虽然现在说我们的教育有问题有问题
但是现实还是,知识水平上来了
解除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人多了
慢慢的
比以前的要强了
水区现在就是,各种包容,但是要求各种干货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3
最主要是,大量信息的综合。
以前的人视听太狭隘,而知识分子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信息,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所以才显得“知识分子”没有以前的影响力了。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6
我觉得茅的看法是对的,完全死抠红线而不是从深层次上理解粮食问题,人们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拿最次的地来充数字,好地拿来干更挣钱的勾当。反而如果市场调控粮价粮产量,才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也自然会自动寻找最适合种粮的地来现代化生产,以达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7
有点道理 以前只能看书读报信息控制很容易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8
想说 网络普及 使平民获取信息变的轻松
不再容易被 高级知识分子所忽悠吧?
再联系太祖的运动 我只看到 其反权威的一点 可能和你的意思有所联系
阎崇年有何问题 怎么就成了反面例子 好歹人上节目 留着泪说要爱国
而太多的架空历史 对历史解读在乱搞 或者干脆胡编 纯粹毒草
民智开放本身的主要在教育普及 网络普及比不过这个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8
Reply Post by 海恩亚里斯 (2013-10-12 23:10):
你这个自己前后矛盾的地方简直惨不忍睹。
你前面说茅于轼可以放着不管,反正不会有人信。后面又说一本窃明就让袁崇焕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你这逻辑到底是哪头的呢?
同意,看完就觉着楼主的逻辑就是我认为的真相就是民众战翻知识分子得出来的,我认为的假象就是知识分子用话语权忽悠。根本来说,朕即世界。
网友评论 2013-10-12 23:19
印刷术的诞生,让贵族门阀的读书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庶族和平民开始大规模进入政权
但是这改变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和状况了吗?
下一页(2)
LOL 罗辑思维 全国人大代表 真三搞笑视频 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