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如果上大学之前先在社会混两年会比较好
整理时间:2013-09-19 11:3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10-14 01:53
» 其实我觉得如果上大学之前先在社会混两年会比较好
看刚才那个24岁树洞帖有感。
正常人上大学都在18/19岁吧,正是迷茫的时候,对于未来没有切合实际的想法,选择专业也多数根据家长的建议或者是看将来就业的好坏。
我的专业是日语,但是基本就没好好学,到现在也就会那么几句,什么今天天气真好,一起去散步吧,去公园好吗这一类,同学笑话我学的是把妹三板斧,现在从事的工作也跟日语没有关系,工地搬砖,好在收入还过得去。
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之前班里学习很好的一部分人,事实上是班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和日语有关的行业,(有些沾边的也奇葩,隔壁班一妹子后来去KTV坐平台装日本妞被我宿舍一小伙撞见过...),像做服装的,进国企的,考公务员的,还有回家开家电维修的都有,我不觉得翻译这个工种前途有多差,相反只要拿到日语一级证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待遇也还可以,但为什么这伙人当年拼死拼活的考试学习后来又不干这一行了呢?
不光是我们专业,认识的很多朋友都表示同学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很少,某些特殊情况除外(老师说河南某学校入学签协议,毕业强制发配到北海道监听日本渔船两年才准回来...)
我现在就有些后悔报了这样一个专业,上了这样的四年大学,人不经事儿还是看不清自己,如果再让我回到大学,我会有一个非常全面丰富的计划,而不是跟当年一样全天候泡在网吧搞CCQ和DOTA...
所以感觉混两年社会再去上学对人的发展真的很有用,先不讨论高考啊政策啊这一类问题,单纯就对个人成长的优劣来看:
第一,上学前先学会人情世故。以前总认为社会上跟人接触那一套冠冕堂皇,虚伪,哪里有我们兄弟之间直白痛快,后来慢慢接触的人多了才意识到这种社交礼仪对于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很重要,起码能让人觉得你给人感觉比较舒服,所谓棱角鲜明不过是你除了个性没有其他地方能让人记住罢了。这一点我认为对大学生活最有帮助。
第二,能明白自己想学什么。经过两年历练,观察的越多越能知道什么是自己有兴趣,或者说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入学以后会更容易将知识贴近实际,也就是学到有用的东西。
第三,懂得珍惜时间。就算是这两年端了两年盘子也会知道有空学习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儿,聊天打屁玩手机,翘课泡妞吹牛逼,听起来好潇洒,也确实好潇洒,不过如果我能回到学校,我想干些更牛逼的事儿,具体不说了,反正只是yy。
第四,或许...会有些经济能力。大学生普遍对钱的概念比较模糊,工作两年有没有存款两说,至少能知道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支出,我一同学就是那会儿家里一个月给800块钱,500多都扔到某游戏里买衣服了...或者存下了几千上万的,上学期间有啥打算都可以计划计划,不像我旁边宿舍的小伙一样陪女朋友打胎都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借钱。
总之就是把自己的三观都放到社会中泡一下,完事儿再拎出来放到大学里沉淀,剩下的肯定不会那么浮躁。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对未来应该更有把握。
纯属个人想法,大家觉得如何?
网友评论2013-10-14 01:57
一年 GAP Year
两年过长
网友评论2013-10-14 01:59
是的所以我高二就没念了
网友评论2013-10-14 01:59
楼主说的是,感觉我朝的中学生(特指高中阶段)缺的就是历练
既然楼主日语专业,也谈日本...真实日本怎样我不清楚,日剧里,中学生早早出来打工---虽然仅仅是做侍应生、收银员这样的,但是这种社会接触,会给大学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我也是出来工作两年后,得到公司资助,半脱产上的电大委培班,上课就真确的认知到现在学的知识会对我将来如何,这就是学习的动力
网友评论2013-10-14 02:01
我倒是觉得大学是个缓冲,不至于刚刚从中学校园出去的孩子被打击到一蹶不振。室友的关系,老师的关系,其他等等,可以看做是以后社会的缩减版。
网友评论2013-10-14 02:02
Reply Post by 牛欢喜 (2013-10-14 01:59):
楼主说的是,感觉我朝的中学生(特指高中阶段)缺的就是历练<br/><br/>既然楼主日语专业,也谈日本...真实日本怎样我不清楚,日剧里,中学生早早出来打工---虽然仅仅是做侍应生、收银员这样的,但是这种社会接触,会给大学生活带来很大帮助<br/><br/>我也是出来工作两年后,得到公司资助,半脱产上的电大委培班,上课就真确的认知到现在学的知识会对我将来如何,这就是学习的动力
嗯是的,我现在也准备上个在职的研究生,感觉还有待提高
网友评论2013-10-14 02:03
说了那么多,那么请问,怎么才能先在社会上混两年再上大学呢?
网友评论2013-10-14 02:0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as4ka (2013-10-14 02:03)
高中不用念完
网友评论2013-10-14 02:06
Reply Post by 风之怨念 (2013-10-14 02:01):
我倒是觉得大学是个缓冲,不至于刚刚从中学校园出去的孩子被打击到一蹶不振。室友的关系,老师的关系,其他等等,可以看做是以后社会的缩减版。
缓冲是个说法,不过中学生被打击了还有回头路可以继续上学,大学生再要被打击的一蹶不振了估计会更惨
网友评论2013-10-14 02:12
Reply Post by mas4ka (2013-10-14 02:03):
说了那么多,那么请问,怎么才能先在社会上混两年再上大学呢?
假设么,只讨论下这样对学生的优劣,说不定我的孩子将来就能做到,怎么做到对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定
网友评论2013-10-14 02:14
Reply Post by 帕索 (2013-10-14 02:06):
缓冲是个说法,不过中学生被打击了还有回头路可以继续上学,大学生再要被打击的一蹶不振了估计会更惨
继续考研究生,公务员。
网友评论2013-10-14 02:17
很多专业的学习周期很长,专业性也很高,以后工作和大学本来就是紧密联系的,正常来讲不存在换专业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也根本换不了。
说实在的,我感觉工作以后改行的很多都是大学也没学到什么的,找个工作对付了一下。非群嘲勿喷。。
网友评论2013-10-14 02:17
这样只能保证出来的是合格的劳动者,这本不是大学的目的而是职校的目的。当然现在大家都务实就业和职场这样说也是对的。大学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锻造出可以深造而不仅仅是说要做个社会上定义的有用或者年薪几十万的人出来。学习这种东西一旦断档就有可能会真的断掉。你看下职场上那些老油条就知道了。而科研往往又偏爱一些孤僻天真或者死心眼的人。这些都不是所谓的个人成熟可以解决的问题。至少站国家层面上来说是不会接受的……
网友评论2013-10-14 02:21
Topic Post by 帕索 (2013-10-13 10:53):
看刚才那个24岁树洞帖有感。<br/><br/>正常人上大学都在18/19岁吧,正是迷茫的时候,对于未来没有切合实际的想法,选择专业也多数根据家长的建议或者是看将来就业的好坏。<br/><br/>我的专业是日语,但是基本就没好好学,到现在也就会那么几句,什么今天天气真好,一起去散步吧,去公园好吗这一类,同学笑话我学的是把妹三板斧,现在从事的工作也跟日语没有关系,工地搬砖,好在收入还过得去。<br/...
那大学里处女更少了
网友评论2013-10-14 02:29
这么说吧,如果当初知道我们专业学完出来就是滚去化工厂当操作工,你看看有没有选这个专业
学校反正就是骗你,我们也傻,竟然相信学校的说法
现在大学有几个没被玩坏的?
网友评论2013-10-14 02:46
Reply Post by ykwwind (2013-10-14 02:21):
<br/>那大学里处女更少了
人坚不拆
网友评论2013-10-14 03:17
楼主说的这1234我高中的时候就想明白了,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非要混社会才能知道,有人教就能学会,很多人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缺乏合适的人生导师
网友评论2013-10-14 06:32
非要到社会历练两年个人感觉不是必要条件吧。高中考虑lz那些事情不奇怪。周围不少同学至少看起来是知道自己想要啥的。工作经验的话可以去实习啊。高中毕业啥都不太会,出去能做啥呢。不过楼主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就是了。
网友评论2013-10-14 06:3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卡索·阿卡菲尔 (2013-10-14 02:17)
有道理,大学(高等教育)说白了还是统治集团选拔精英的手段,即便99.99%的候选者最后还是成了非精英的普通劳动者,也不能否定这个手段的存在价值。至于像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其实就是提前把没可能、没想法做精英的那一部分提前删除了,大学还是在选精英。
网友评论2013-10-14 06:37
关键还是智商情商的问题
下一页(2)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