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评许乃济: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
整理时间:2013-07-12 01:39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7-15 13:12
» 马克思评许乃济: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
一位经济学家告诉我,马克思当年曾高度评价许乃济,说他是“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我心里禁不住打了个咯噔。
许乃济这人,凡稍微懂点清代史者,没有不知道他的。因为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当鸦片在中国泛滥时,他竟向道光皇帝建议采取“弛禁”政策,从而引起了近两年的朝廷大辩论。辩论结果,“严禁派”获胜,许受到降职处分被赶出太常寺。一百多年来,国人每当提起当年的鸦片战争,就要谈及他,原因是他乃大大的反派人物一个。
然而,对于这么一位名声很臭的人,伟大如马克思为什么把那样的高评价给予他?带着这个问题,我打开《马恩全集》,在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中找到了他的原话:“1837年,中国政府终于到了非立即采取坚决措施不可的地步,因为鸦片的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开始破坏天朝的国库开支和货币流通。”他接着说,“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许乃济,曾提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并从中取利。但是,经过帝国全体高级官吏一年多的全面讨论,中国政府决定:‘这种万恶贸易毒害人民,不得开禁。’”本来就有疑问,读了马克思这段话,疑问就更多了。带着疑问,我沿着一条尘封了百年的崎岖小径,去找寻一个真实的许乃济。
鸦片,亦名罂粟,本产于南亚一带,明末清初始传入中国。因为大量吸食鸦片有害于国计民生,早在1729年(清雍正七年)朝廷就下令严禁。然而,由于措施跟不上,令虽颁而禁不止。到1821年,国内鸦片已从禁令颁发那年的200箱,上升到了4770箱,之后就是一路飙升,到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已达28307箱了。
全国吸毒人数达400万,80万军队中竟有“烟兵”20多万。特别是因为国家实行“严禁”政策,如此巨量的鸦片,完全依靠走私,致使大批贪官和走私分子勾结,白花花的银子如水般流进了外国走私贩子的腰包(一部分进了贪官的腰包),而国家却收不到一分钱的税金。面对如此局面,年近花甲的太常寺少卿许乃济,总结分析了一百余年对鸦片想禁,可禁又禁不住的尴尬局面,这才下决心向皇帝上了关于“弛禁”的奏折。
如果我们能抛开一切看待事物的老眼光,根据实际而不是根据教条看问题,就会发现许乃济的奏折确实有着新鲜的观点和道理。首先,他从政治的高度考察传了四代的所谓“严禁”,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严肃的形式主义。
明为“严禁”,实际禁不了,且越禁越多。这种“严禁”的明规则起的作用不理想,而暗规则(或曰潜规则)的走私则似乎是畅通无阻,一天天坐大了。既然如此,不如把暗的搞成明的,把鸦片交易公开,不但从根子上打击了走私,打击了权钱交易,还会为国家收回大量税金。其次,奏折充满了鲜活的经济思想,主张把鸦片作为特殊商品————药材进口,采取“以货易货”政策,不但可以活跃国内物资出口,加大对外贸易力度,也避免了硬通货————白银的外流。
奏折同时注意了鸦片的毒害,明确规定了吸食者的范围,坚决禁止官员、士子、兵丁染指。可以说,如果清政府不拘泥于祖先的教条,明令按许先生的建议办,鸦片泛滥的势头是可以逐步抑制住的。
按马克思的说法,早在1830年,如果征收25%的关税,就会使清政府的国库得到385万美元的收入,而在1837年,会使收入增加一倍。为此,马克思说:“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这意味着英国国库遭到严重的损失。”
“中国政府无论从政治上和财政上着想……对外国鸦片征收进口税……英国的鸦片贸易会缩小到寻常贸易的规模,并且很快就会成为亏本生意”,“可是,天朝的野人当时拒绝征收……增加的税收”。从马克思的话里,我深深感受到,十九世纪的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原因固然很多,但像许乃济这样具有新经济头脑的官僚太少,这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马克思慧眼识人,给一个当时仅为部长助理的许乃济冠以“政治家”的名号还歉太轻,又在前边加了“最有名的”定语。
马克思一生写中国的文章就那么几篇,涉及到的具体人也不多,可还没有一个被他称为政治家的。当他把“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的称号赠给许乃济时,许先生却早已被革职,亦于1839年去世,算来已过去18年了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linzexu/200911/1115_8626_1436378.shtml。
网友评论2013-07-15 13:25
有些东西就是不合情 但是合理
又想起公务员面试老师讲:如何看待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 了
网友评论2013-07-15 13:32
马克思也只是就政治经济学对其进行评价,不能单方面看马克思对其政治和经济的定义,还要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思在建立第一国际之后一直坚定不移的推行消除毒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反毒斗争和独立的实际情况。卡尔马克思对其评价如此之高其实就是当时欧洲人对于亚非拉观念的缩影——在被认为非文明且野蛮的东方,居然有懂经济之人懂宏观调控的人,这是不可思议的,当然值得大书特书。就像李鸿章被西方评价如此之高的原因。但评价的再高,你不能否认一个事实——这点东西都是施舍的,不是西方人惊讶于东方有人创造了新玩意,而是惊讶于东方居然有人能理解他们的规则,这种感觉就和现代人看到猴子会说话一样,这样的东西不值得我们自豪,反而值得我们反思。时至现在,无论是市场经济理念还是政府调控能力,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并且有资本和别的国家竞争。所以这种断章取义且以点转进到多面的文章写的再好,明眼人也能看出来猫腻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凭什么英国会让中国征税甚至让中国征到其鸦片贸易亏本呢?脱离了国家实际情况和实力,谈纸面上的经济策略,这个我们的前辈干过很多次,大多失败了。更不要谈这里面牵扯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毒品问题。
网友评论2013-07-15 13:55
这事儿真不好说
比如说,长期被打成“投降派“,作为林则徐对立面出现的琦善。其实没那么黑。
网友评论2013-07-15 16:24
“最有名的政治家”为什么是慧眼识人?
有名没名是客观状态而不是主观评价,李鸿章奕袁世凯汪精卫都很有名,都是好名声吗?
要说“有远见的”、“英明的”、“卓越的”政治家是高度评价还差不多,拿“有名的政治家”当成高度评价未免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网友评论2013-07-15 16:41
那么腐朽的清政府不是延续了吗?!
而后续要擦的屁股更多了吧,或许会成为民风,现在依然盛行(假如TG翻盘失败)
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的延续、复兴都是无益的
网友评论2013-07-15 22:55
查禁的时候能走私,抽税的时候就不能走私了吗?
网友评论2013-07-15 23:12
基本同意,清政府处理鸦片的手段过于粗暴,在没有准确评估自己和英国国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么鲁莽的行动,必然是要吃败仗的。
网友评论2013-07-15 23:18
马克思都不算很出名的,点评有啥用?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