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报评论】 《有為政府已是過眼雲煙》、《1967》、《為何不領四叔情?》
整理时间:2013-07-04 21:4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7-04 13:41
» 《有為政府已是過眼雲煙》、《1967》、《為何不領四叔情?》
有為政府已是過眼雲煙
04/07/2013
早前恆基主席李兆基(四叔)表示以私人名義,向政府捐出元朗及粉嶺兩幅地皮,興建約4,000套住宅單位,售價在100萬元左右,可以讓青年以免首期形式'上車',解決香港青年置業難的問題。四叔此舉贏得各方一致好評,市民亦樂觀其成。
對於四叔捐地,政府態度一直反覆,從最初'會正面考慮';到上周特首梁振英的'政府有多重考慮';昨日發展局長陳茂波終於正式表態,政府不會接受個別人士直接捐地以興建資助房屋,他鼓勵捐地者與非牟利機構合作,有必要時政府會在政策上作出配合。
陳茂波表面理由是政府不能滿足每位捐地者要求,實現他們的理念和構想;但真正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政府是怕'惹火燒身',未來或會被人指控成官商勾結、利益輸送。
弱勢政府施政難,做任何事都先要考慮避嫌,否則很易被反對派借機發難,打擊管治威信。梁班子風雨飄搖,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跟地產商'過從甚密',無疑是政治自殺。政府不接受四叔捐地,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是純粹的政治考慮。
陳婉嫻形容貼切,政府的做法是斬腳趾避沙蟲,但問題是今天不斬這隻腳趾,明天妳陳婉嫻可能是第一個走出來大叫官商勾結的人。
政府施政以民為先,憂讒畏譏不可取,但偏偏這就是目前特區政府面對的政治現實。梁振英當日向選民承諾的'有為政府',今天已經是空中樓閣,過眼雲煙。
网友评论2013-07-04 13:42
1967
04/07/2013
香港人對數字十分敏感,經濟上,金價、樓價、股票號碼,許多人都能道出若干個數字。政治上,若提及8x8、7.1、2003,許多人都可以不加思索衝口而出,是為何事。然而,對1967許多人卻不一定回答清楚。
1967卻是改變香港政治、經濟、民生的一個重要數字,到了今天,有人忌諱1967,有人用'暴動'兩字,簡單地概括1967。
社會發展必然帶着歷史痕迹,香港經歷了過百年殖民統治,每走一步,都留下足印。而然,1967年發生的那段歷史,似乎無聲無色地消失。
歷史是不能,亦不應被遺忘。近年,一批曾參與1967年5月那場風暴的人,組織了'67動力研究社',試圖從仍然在世的參與者中,尋找那場風暴的真相。
在經過長時間搜集資料,在一批有心人的努力下,近日,完成製作了一套名為《67回望》的紀錄片。雖然在網上的維基百科中,能查索到67風暴的資料,但與《67回望》提供的資料比較,後者更為客觀,基本上達到該片提出的'回望:是還原歷史,尋找真相。回望:是勇於面對,放開胸懷。回望:是撫平傷痕,走出悲情。回望:就是為了更好的明天。'的原意。
正確對待歷史,客觀地評價67風暴,而非以簡單的'暴動'概括,相信更能讓香港走出陰霾。關於《67回望》明日再談。(二之一)
网友评论2013-07-04 13:43
為何不領四叔情?
04/07/2013
四叔李兆基有感於香港樓價高企,年輕人置業無望,願意捐出幾幅土地給政府蓋樓,要求售價不逾100萬。這本是好事,但拖拉很久沒下文,政府最終還是婉拒,建議如果要捐,最好捐給房協之類的機構。
發展局長陳茂波私下聊天時透露,不是不領情,而是不敢,擔心與四叔合作後被人插。因為未來新界發展少不免會有私人發展商參與,而四叔地多,很可能持份亦多,到時候政府跳進黃河洗不清,分分鐘被人上綱上綫,說官商勾結。
此事是香港施政困難的一個縮影。凡事都要反對,凡事都要政治化,結果是好心人做不成好事,好事也沒有好報。相信請奧巴馬來做特首,也好不了哪裏去。
四叔篤信道教,數年前曾遠赴終南山老子講經處靜修,獲得任法融大師點化。面對滾滾紅塵,他每每一笑置之,所以他老人家仍然精氣神十足。但大多數港人沒有四叔這個福份,面對不成熟、不理性的反對派,港人一次又一次被迫付上代價。
网友评论2013-07-04 13:45
全球百強大學 中港不入圍
04/07/2013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公布本年世界百強大學排名,頭三位為哈佛、史丹福及牛津大學。中國和香港的大學均未有入選,亞洲區排名最高是14位的日本東京大學。排名根據大學影響力、教職員及教育質素、論文發表及引用量、專利、畢業生就業評分。美國共有57間大學入選,其次的英國和日本各有六間。

网友评论2013-07-04 13:46
四叔捐地 政府怕怕
避官商勾結
04/07/2013
恒地主席李兆基(四叔)捐地建屋一事,因規劃問題,以及附帶的條件和理想各異,政府昨正式拒絕,建議其與非牟利機構合作。工聯會陳婉嫻指政府此舉是斬腳趾避官商勾結,但四叔否認。
倡與非牟利機構商討
繼特首梁振英於早前透露,因既定的房屋政策和基建問題,暗示政府未必接手捐地一事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正式宣布不接納四叔捐地建議,'我哋多謝佢哋嘅善心。但由於不同捐贈者提出嘅條件,和他們想實現嘅理想有所不同,所以我哋認為有興趣捐地嘅土地擁有人,最好同非牟利機構商討捐地,由非牟利機構實現佢哋嘅理想。'
陳舉例指,房協亦是非牟利機構之一,如項目涉政府政策,歡迎機構與政府洽商,當局會盡量配合。但被問到捐地者提出甚麼條件,他稱不會作個別評論。
四叔:理解決定
原計劃捐出七幅總值近十億元農地,予政府興建一萬個售價100萬元住宅單位的四叔指,大部分計劃捐出土地並非熟地,旁邊亦有私家地,政府須重新規劃、收地等需時一至三年,故理解政府的決定。
他直言捐地較理想中有差異,或需更改計劃。對於政府的做法是否避開官商勾結的批評,他否認有關言論;並指未聯絡非牟利機構。恒地發言人表示,歡迎政府的建議,會將捐地計劃提交予非牟利機構研究。
房協鄔滿海:樂意研究參與
至於房協,主席鄔滿海稱樂意研究參與私人捐地建屋項目。房協發言人表示,暫未收到發展商主動聯絡洽商捐地事宜,房協主要從技術性問題,如捐出地皮原有土地規劃用途、是否需要收地、補地價,以及財務等考慮。若發展商正式提出捐地,會視乎地皮及捐地條件是否符合香港房屋政策。房委會則指無與四叔進行商討。
究竟捐地能否成事?公屋聯會主席兼長策會委員王坤,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來形容政府擔心有官商勾結的嫌疑,所以不直接介入,由非牟利機構接手。他指房協有經驗和資金充裕,若是基建問題,則希望能由政府包底,盡快公布計劃。
學者指欠配套 '你出豉油我出雞'
中大建築系教授林雲峰表示,大部分新界地區未開發的農地,均欠缺基建,如渠管、電力、馬路,甚至是否需要平整地盤、有沒有斜波、地質問題等,'分分鐘整基建仲貴過起屋。好似你出豉油我出雞,房協計過數如果唔可以承擔,有權拒絕。'
浸大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亦指出,現時決定權在非牟利機構手上,'做慈善,何不畀塊靚啲嘅地人?如果無發展價值,唔通要(非牟利機構)出錢興建配套?'
對於政府拒絕捐地建議,民建聯葉國謙表示可惜,但不反對政府的決定。他擔心由非牟利機構執行會力度不足,政府主導會較有效率,認為政府必須提供足夠的支援才能成事。
民主黨單仲偕則對政府決定感失望,認為非政府機構難以平整土地及完善配套,政府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工聯會陳婉嫻則指,政府過去一直被批評與地產商關係密切,相信是藉此'斬腳趾避沙蟲'。
記者:謝雅寶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0
大學生做地盤
學歷大貶值 社會'下流化'
04/07/2013

那年頭,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畢業後當白領,學歷愈高,收入愈高。今天,香港專上教育整體普及率達60%,更多莘莘學子邁向高學歷之時,卻出現'下流化'現象。三位擁有大學及高級文憑學歷年輕人,索性畢業後轉當藍領,入職昔日被視為'讀不成書'的地盤工,當起紮鐵及釘板工人,看到當中的錢途與前途。
放下導演夢 誓5年儲百萬
架上銀邊眼鏡的阿文(林渭文)很斯文,與地盤難沾上邊。他五年前讀完中學,到廣州考上暨南大學影視系,修讀影視編導四年,夢想當導演。去年畢業,仍帶着一腔熱誠希望入行,'我在內地搵工,但全要靠關係,否則很難入行。做個執行助導,與打雜無異,每個月得二、三千元(人民幣),根本不夠生活。'最後只得失望回港。
'這行頭是多勞多得'
阿文回港後去了當保安,'我的上司在香港某電台做助導10年,月薪得9,000元。我做個小保安,全無經驗,月薪也超過一萬元。他後來轉行當保安,幾年間升了做經理,每月有2.5萬元。'後來再遇到一位朋友,叫他入香港某電視台做幕前,但對方做同樣工作五、六年,月薪才1.2萬元,跟做保安差不多,這叫阿文心寒兼心死,不再想着要入影視圈。
阿文看到介紹建造業行業節目,立即心動,'紮鐵人工很吸引,兩年後考到師傅牌,日薪逾1,700元,而且未來10年有許多基建,不愁沒工開。'沒多想便去了報名學紮鐵,同時找來做紮鐵判頭的叔伯問過究竟,對方一句'這行頭是多勞多得!'他便決定豁出去,希望五年儲得100萬。
平日木槌都少拿起的阿文,正式上課後捱過最關鍵頭兩周,對工作有另一種看法,'日曬雨淋下抬鐵、屈鐵,是要咬緊牙關去做,尤其開學頭幾天最辛苦,因此師傅常說,能捱得過頭兩周,必定可以捱到畢業。'阿文坦言,入不到影視圈,曾經迷惘,但學紮鐵後,感覺人變得踏實,他渴望今個月畢業後盡快開工,向目標踏前一步。
誤闖珠寶設計 轉行有收穫
訪問展鵬(李展鵬)時他剛上新工兩周,他說當釘板工人沒有想像中忙碌,每日準時收工,'只是比較曬!'。五年前他報讀珠寶設計一年證書課程,冀當珠寶設計師,暑假時還去當'打金工','打金師傅說每月可賺萬多元,於是讀完證書,再報讀四年高級文憑。'
惟讀到第二、三年,展鵬才驚覺走進了'崛頭巷','香港有很多金行賣珠寶,但少請設計師,因為做內地人生意,不講究設計。'捱到畢業開作品展,沒有老闆參觀,學校也沒有幾份工作介紹,他決意不再蹉跎,寧願去當裝修工人,輾轉去了地盤做雜工,日薪530元,後來報讀釘板課程,入行做釘板工人。
初時有點掙扎的他,現在覺得付出的會有收穫,已經定下計劃,盡快考取各種地盤牌照,五年內上管理層或做判頭。
'地盤男'有型 目標當判頭
阿傑(林俊傑)家人在模廠工作多年,希望接續家人工作,三年前他在IVE讀高級文憑時,毫不猶豫選擇工程科為專修科,因為可以讓他專注產品結構及模具製作,有利將來工作。但畢業時,他那位做模具的家人,突然從內地撤回香港要轉行;好不容易在香港找到一份產品檢測的工作,月薪7,500元,做了半年,一天他的上司說:'公司快撑不住,我都忙搵工。'
他正不知所措時,剛巧看到建造業議會課程廣告,畢業後人工高,一直希望盡快工作賺錢買樓的他決定報讀,'考慮到體力問題,選了釘板而沒有選紮鐵。'
上了幾天課,阿傑覺得樣樣新奇,還挺接受'地盤男'的形象,覺得'幾有型'。今個月畢業的他,已有滿腹大計,要在兩至三年內考到大工及師傅牌,然後做判頭。
社會金字塔瓦解 學歷職位脫鈎
香港進入學歷貶值時代,香港大學校長顧問及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指出,由於世界步速及生產模式轉變,學歷與職位關係已鬆脫。'以前世界50年才一變,一份工可以做一世,手執大學學位起步,學歷可以保你一世;但現今世界,是三五年一大變,學歷就不能保你一世。'
程續說,現今生產模式再不是以前的金字塔式,最上層是少數精英,最下層是大量勞動力;現在勞動層人最少,大部分人都要站在前綫做決定,而且多是小公司運作而非大機構,凡事講求多元化和夠機動,轉工轉崗位是常態,'所以讀書多,等於可以搵份收入高的好工,這想法已經不成立。'
撰文:鄭靜珊
攝影:何潔玲、周穎瑤、梁健騰、王嘉昌
(原文刊於iMoney)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1
社论4连发阿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2
曼聯開操 朗尼莫帥講數
04/07/2013
英超冠軍曼聯昨正式開操,去留備受注目的前鋒朗尼如常一早駕車抵達訓練場,與新帥莫耶斯'講數',商討前途。
英國傳媒消息指,朗尼要求曼聯就前任領隊費格遜說他提交轉會申請一事道歉,亦希望獲保證主力位置,即使是踢中場亦可。
由於莫耶斯周五將召開首場記者會,估計結果屆時將有定案。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4
体育的也发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5
有为政府已是过眼云烟
04/07/2013
早前恒基主席李兆基(四叔)表示以私人名义,向政府捐出元朗及粉岭两幅地皮,兴建约4,000套住宅单位,售价在100万元左右,可以让青年以免首期形式'上车',解决香港青年置业难的问题。四叔此举赢得各方一致好评,市民亦乐观其成。
对于四叔捐地,政府态度一直反覆,从最初'会正面考虑';到上周特首梁振英的'政府有多重考虑';昨日发展局长陈茂波终于正式表态,政府不会接受个别人士直接捐地以兴建资助房屋,他鼓励捐地者与非牟利机构合作,有必要时政府会在政策上作出配合。
陈茂波表面理由是政府不能满足每位捐地者要求,实现他们的理念和构想;但真正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政府是怕'惹火烧身',未来或会被人指控成官商勾结、利益输送。
弱势政府施政难,做任何事都先要考虑避嫌,否则很易被反对派借机发难,打击管治威信。梁班子风雨飘摇,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跟地产商'过从甚密',无疑是政治自杀。政府不接受四叔捐地,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是纯粹的政治考虑。
陈婉娴形容贴切,政府的做法是斩脚趾避沙虫,但问题是今天不斩这只脚趾,明天妳陈婉娴可能是第一个走出来大叫官商勾结的人。
政府施政以民为先,忧谗畏讥不可取,但偏偏这就是目前特区政府面对的政治现实。梁振英当日向选民承诺的'有为政府',今天已经是空中楼阁,过眼云烟。
1967
04/07/2013
香港人对数字十分敏感,经济上,金价、楼价、股票号码,许多人都能道出若干个数字。政治上,若提及8x8、7.1、2003,许多人都可以不加思索冲口而出,是为何事。然而,对1967许多人却不一定回答清楚。
1967却是改变香港政治、经济、民生的一个重要数字,到了今天,有人忌讳1967,有人用'暴动'两字,简单地概括1967。
社会发展必然带着历史痕迹,香港经历了过百年殖民统治,每走一步,都留下足印。而然,1967年发生的那段历史,似乎无声无色地消失。
历史是不能,亦不应被遗忘。近年,一批曾参与1967年5月那场风暴的人,组织了'67动力研究社',试图从仍然在世的参与者中,寻找那场风暴的真相。
在经过长时间搜集资料,在一批有心人的努力下,近日,完成制作了一套名为《67回望》的纪录片。虽然在网上的维基百科中,能查索到67风暴的资料,但与《67回望》提供的资料比较,后者更为客观,基本上达到该片提出的'回望:是还原历史,寻找真相。回望:是勇于面对,放开胸怀。回望:是抚平伤痕,走出悲情。回望:就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的原意。
正确对待历史,客观地评价67风暴,而非以简单的'暴动'概括,相信更能让香港走出阴霾。关于《67回望》明日再谈。 (二之一)
为何不领四叔情?
04/07/2013
四叔李兆基有感于香港楼价高企,年轻人置业无望,愿意捐出几幅土地给政府盖楼,要求售价不逾100万。这本是好事,但拖拉很久没下文,政府最终还是婉拒,建议如果要捐,最好捐给房协之类的机构。
发展局长陈茂波私下聊天时透露,不是不领情,而是不敢,担心与四叔合作后被人插。因为未来新界发展少不免会有私人发展商参与,而四叔地多,很可能持份亦多,到时候政府跳进黄河洗不清,分分钟被人上纲上线,说官商勾结。
此事是香港施政困难的一个缩影。凡事都要反对,凡事都要政治​​化,结果是好心人做不成好事,好事也没有好报。相信请奥巴马来做特首,也好不了哪里去。
四叔笃信道教,数年前曾远赴终南山老子讲经处静修,获得任法融大师点化。面对滚滚红尘,他每每一笑置之,所以他老人家仍然精气神十足。但大多数港人没有四叔这个福份,面对不成熟、不理性的反对派,港人一次又一次被迫付上代价。
http://www.skypost.hk/politics/index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愛民如子湯恩伯 (2013-07-04 13:54)
总是政论多无聊。
网友评论2013-07-04 13:59
大学生上工地当工人,大陆早就不稀罕了,香港还大呼小叫 :)
网友评论2013-07-04 14:00
不给出处没意思
网友评论2013-07-04 14:02
Reply Post by sil_trumpet (2013-07-04 14:00):
不给出处没意思
出处有,自己找。
网友评论2013-07-04 14:09
香港那还真是反对派,为了反对而反对
港大和英国MI5渊缘很深
还有就是廉政公署。。。
昨天刚好看了凤凰卫视的节目~~~~
发表回复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