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一个谣言是怎么产生的】高铁“万元U盘”到底是咋回事儿?

整理时间:2013-07-03 16:3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7-01 22:29

» 高铁“万元U盘”到底是咋回事儿?
    近日“高铁天价转储器拆开后仅是廉价U盘”的消息在各大网站和微博上被转载,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高铁”和“天价”这样的关键词是在网络转载过程中被“添油加醋”的结果昨天,所谓“高铁天价转储器”的生产厂家陕西西北铁道电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西铁”)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北京辟谣。
    西铁方面的工作人员称,转储器只是轨道车也就是铁路工程用车的设备配件,并不用于高铁和其他客货列车。一个转储器的售价在300元至500元之间,在销售过程中还经常是“免费赠送”,网上传言的万元高科技产品一说根本不靠谱。
    “高铁天价设备” 实际和高铁无关
    对于网上传言的这款“高铁高科技天价设备”,陕西西北铁道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转储器本质上只是一个数据交换的介质,作用与普通U盘差不多,而西铁设计的转储器是用在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这套设备在2006年申请成为国家专利。
    技术人员说,轨道车可以简单理解为铁路上进行施工的专用车辆,而这套设备就是一套自动化控制轨道车运行的设备。这位技术人员说,而转储器和高铁以及普通的铁路客运、货运车无关,只用于轨道车而已。
    记者向铁路专业人士进行了求证,专业人士对于这一说法表示认可。
    价格大约几百元 厂家昨公布成本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大约有5000辆轨道车,其中部分轨道车上的控制设备都是由西铁生产的,这些设备与转储器一起,大约在三年前开始生产并销售。西铁方面说,三年以来共销售了201个转储器,而其他的大部分转储器,都是随着设备赠送的。
    有网友说,目前一个U盘的价格在几十元,但铁路专用的U盘价格也不能高得太离谱。对此,西铁的技术人员向记者解释,在几年前生产设备的时候,一个U盘的价格并不像今天这么便宜,因此U盘的采购成本在50元至200元不等。
    西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开始公司以300元至500元的标价,随设备仪器销售转储器。后来,公司设计了一批简化的转储器,并随着设备仪器免费赠送。
    此外,转储器的成本还包括模具和研发费用的分次摊销、工业级注塑、焊接、加工、装配等费用、高温工业级线以及公司的管理费用、税收等成本。“加上5%的利润,售价在300元至500元,但其实只卖了200多个,大部分都是送出去的。”工作人员说。
    设备确实很简单 内置U盘有原因
    一个貌似很简单的“套子”加上一个普通U盘,这样“简单的”高科技产品对于很多人来说无法接受。西铁方面的工作人员说,这仅仅是整套设备的一个“配件”,虽然谈不上是高科技产品,但这样的“组装货”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些要在高寒高原地带使用的,还需要购买工业级别的U盘,价格更高。”这位工作人员说,而为了机密需要,工业级的专业转接口是必需的,此外还需要为U盘设计加密程序。
    技术人员说,铁路部门对于铁路数据传输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数据交换时不允许设计成开放的普通USB接口。“做成大众接口,谁都能插个U盘上来,会对轨道车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根据西铁提供的销售合同以及销售清单,201个转储器以300元至500元的价格销售给了国内各个铁路局段,每笔订单的数量从1只到30只不等。
    后来,西铁开始免费赠送转储器。根据西铁提供的销售合同影印件,“出厂标准配备随机的必备品”中包括转储器,而“必备品”必须无条件随设备一同交付使用。为了节约成本,西铁设计了简化的转储器——普通U盘加上转接口,内附加密程序。
    一个谣言是怎么产生的
    经过记者几日的调查,关于“高铁天价U盘”谣言的产生脉络逐渐清晰,最初的“曝光者”称铁路专用设备转储器拆开后里面只是一个廉价的U盘,此事经过多方转载逐渐演变为“成本仅为几十元的U盘,变成高铁专用设备后价值上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这个设备仅仅用于铁路的工程用车而非高铁,而关于价值数千元甚至万元的说法,是原文在转载中逐渐被“添油加醋”,甚至发帖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说:“有些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最后都变了。”
    在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中,微博上的几位铁路迷一直在积极却又无奈地寻求真相,按照他们的说法“高铁是个筐,什么都能装”。随着刘志军的“落马”,铁路部门和高铁成了人人都能说两句、骂两句的“落水狗”。而在这个事件的转载、传播过程中,个别微博“大V”也在道听途说、推波助澜。
    一个小小的转储器,三年的销售量只有201个,或许网上的各种说法对于厂家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样的谣言为什么能够产生。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0


    只转发不总结最没意思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2


    1.造谣零成本
    2.黑TG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3.闲的蛋疼转一发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2


    传谣的人不需要这些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3


    Reply to Reply Post by 贼呵呵 (2013-07-01 22:30)
    
    这个u盘买几百块, 而且企业之砖5%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5


    有些要在高寒高原地带使用的,还需要购买工业级别的U盘,价格更高。”这位工作人员说,而为了机密需要,工业级的专业转接口是必需的,此外还需要为U盘设计加密程序。
    技术人员说,铁路部门对于铁路数据传输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数据交换时不允许设计成开放的普通USB接口。“做成大众接口,谁都能插个U盘上来,会对轨道车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感觉技术含量好低的样子。。。。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6


    铁路工人表示淡定
    我们一个保护测控屏上随便一个插板都是好几万我会乱说?(许继,磁海的出来接课啦)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8


    数码之家的拆机乐园版块发的帖子。当初我看的时候还没火。过去好久了,尼玛居然火了,原帖已经被编辑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613414&fpage=2
    着个帖子还有图。。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622608
    


网友评论2013-07-01 22:38


    我想想…2g的u盘,4,5年前买好像是120一个
    
网友评论2013-07-01 22:40


    有疑问
    售价几百元不等同采购价几百元
    这玩意到底多少钱采购的?
    
网友评论2013-07-01 22:43


    采购应该是政府来管的,而不是网络和媒体
    以前的千元纸巾盒有后续没
    
网友评论2013-07-01 22:44


    Reply Post by 亂雨 (2013-07-01 22:32):
    
    1.造谣零成本
    2.黑TG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3.闲的蛋疼转一发
    
    4.当年政府宣传工作的帐欠下的太多。。。。
    
网友评论2013-07-01 22:48


    这个。。。。。。。。
    
    出事的企业接受一下采访就叫辟谣,传出来的消息就叫谣言了。
    
    虽然现在网络造谣成本低,但是辟谣的成本倒也布告,还好还好!
    
网友评论2013-07-01 22:49


    技术人员说,铁路部门对于铁路数据传输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数据交换时不允许设计成开放的普通USB接口。“做成大众接口,谁都能插个U盘上来,会对轨道车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网友评论2013-07-01 22:50


    关键是造谣的微博各种转,辟谣的你爱@谁@谁去
    
    目前我看到辟谣帖转得比较多的就麻蛇了
    
网友评论2013-07-01 22:52


    Reply Post by 人帅钱多 (2013-07-01 22:44):
    
    4.当年政府宣传工作的帐欠下的太多。。。。
    
    利滚利这债还不清了,突然感觉像被地主老财剥削的长工啊
    
网友评论2013-07-01 22:5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德蒙·纳夏斯巴农 (2013-07-01 22:52)
    
    不对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公知不遗余力的帮忙
    政府的形象越来越好了
    尤其是像我这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政府态度的改善大大改变了群众的印象
    
网友评论2013-07-01 22:56


    多少G的U盘啊,卖几百块
    
网友评论2013-07-01 22:58


    Reply Post by 德蒙·纳夏斯巴农 (2013-07-01 22:52):
    
    
    利滚利这债还不清了,突然感觉像被地主老财剥削的长工啊
    
    欠钱的时候,你说了算。
    
    还账的时候,你又说了算。
    
    呵呵,谁是地主老财啊!
    
网友评论2013-07-01 23:03


    
    
    
    
    转图
    发表回复下一页(2)

    
    
    

上一篇:大暴雨呀,明天还上班呀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