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前辈请指导,关于在职研究生

整理时间:2013-06-19 16:3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6-19 12:15

» 前辈请指导,关于在职研究生
    目前在金融行业工作,深感此领域的黑暗,不愧是行业之首……
    
    当然,自己目前的状况还是挺苦逼的。今年25岁,才结婚不久,自认天资聪颖,有心在30岁前再折腾一次。考虑到在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心弄一个经济学相关的在职研究生学位。
    
    现在有以下问题,还请相关前辈指点迷津:
    1.相关费用问题?
    2.是否完全不会影响目前工作?(朝九晚五,双休)
    3.在职研究生学位的行业认可度?
    4.攻读方向,发展方向?
    5.除此途径之外,还有没有更佳办法?
    
    请不吝赐教!
    
网友评论2013-06-19 12:17


    会上nga不会上百度是什么超能力?
    
网友评论2013-06-19 12:18


    Topic Post by 偶像是黄忠 (2013-06-19 12:15):
    目前在金融行业工作,深感此领域的黑暗,不愧是行业之首……
    当然,自己目前的状况还是挺苦逼的。今年25岁,才结婚不久,自认天资聪颖,有心在30岁前再折腾一次。考虑到在金融行业的进一步.......
    
    
    学金融考在职?。。。。。。。。。。。。
    
网友评论2013-06-19 12:22


    我也想问呢,同求指导~~有过来人说道说道不?
    
网友评论2013-06-19 12:22


    Reply Post by 袖珍委座陈辞修 (2013-06-19 12:17):
    会上nga不会上百度是什么超能力?
    
    委座好,确实我这样有伸手之嫌,网上的功课我之前也做了一些,不过我这些问题确实还想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网友评论2013-06-19 12:23


    Reply Post by obbenheim (2013-06-19 12:18):
    
    
    学金融考在职?。。。。。。。。。。。。
    
    求指点?有何不可?
    
网友评论2013-06-19 12:26


    你要考的金融学的硕士么???
    
    在职的???
    
    
    我隔壁专业就这个,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澳门的话,晚课多,因为就算非在职的他们也是在外有工作的人上的多。西安的话,有的学校管得还是很严的,甚至要求住校,要问清楚,真实的情况似乎折腾人的成分更多一些。
    
    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就是个门面而已,真要学也有的学,但是认可度就那样,工作以后刷资历还是可以的,跟英国那些国家那种一俩年就可以毕业的硕士一样,认的是你的学历,但是不承认你的学力。在职的研究生博士的话,有点可惜,我直接跟你说,你家里和你自身的人脉能力不行就算了吧,门槛跟全日制差不多,但是认可度很微弱不说,好过的还都是钱堆的,挺尴尬的。
    
网友评论2013-06-19 12:2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偶像是黄忠 (2013-06-19 12:23)
    
    在职金融硕士是最鸡肋的,有这心和智要么去考全日制985档次的,要么去考CFA之类的证书。
    
    真心的,在职金融类的基本就是送钱傻速多了。
    
网友评论2013-06-19 12:29


    Reply Post by 喃喃蛇 (2013-06-19 12:26):
    你要考的金融学的硕士么???
    在职的???
    
    我隔壁专业就这个,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澳门的话,晚课多,因为就算非在职的他们也是在外有工作的人上的多。西安的.......
    
    懂了,就是说还是对于工作有一定影响的,然后社会认可度也较有限。谢谢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1


    Topic Post by 偶像是黄忠 (2013-06-19 12:15):
    目前在金融行业工作,深感此领域的黑暗,不愧是行业之首……
    当然,自己目前的状况还是挺苦逼的。今年25岁,才结婚不久,自认天资聪颖,有心在30岁前再折腾一次。考虑到在金融行业的进一步.......
    
    在职想拿双证的,就只能去读MBA,可以周末上课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3


    Reply Post by obbenheim (2013-06-19 12:2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偶像是黄忠 (2013-06-19 12:23)
    在职金融.......
    
    谢谢,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因为个人原因,目前确实无法脱产。别的金融认证的话,在个人学历、专业和金融不搭界的情况下,行业认可度有多高呢?不会重演ccie的悲剧吧?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3


    Reply Post by cym19900331mw (2013-06-19 12:31):
    
    
    在职想拿双证的,就只能去读MBA,可以周末上课
    
    谢谢指点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4


    我说下我读的工科的经验,你可以参考下:
    1.我这个学费是3w6,好像每年都在涨。
    2.如果你是双休,那完全不会影响,只是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周末是全满的。
    3.这个嘛,有了总比没有好点呗,但也说不上太大的好处,不过我跳槽的时候跟HR提了句,她倒是夸了一下,说挺好的。
    4.不是你们专业的就不说了,我感觉最有用的是血了个信息检索……
    5.除了GCT在职以外,还有先上课后考试那种,没怎么研究过。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4


    这尼玛,。,在职要么是学历不够公司委培。。要么就是砸钱去混人脉的。。。而且明年开始在职要改革。。好像要缩招。。。楼上是对的。。金融如果你只是自己提高还是去全日制或考cpa cfa吧。。。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5


    Reply Post by 偶像是黄忠 (2013-06-19 12:33):
    
    
    谢谢,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因为个人原因,目前确实无法脱产。别的金融认证的话,在个人学历、专业和金融不搭界的情况下,行业认可度有多高呢?不会重演ccie的悲.......
    
    所有证书都是开头是充分条件,最后变必要条件,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话,建议考考CFA就行了,还是能学到点有用的东西的。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8


    Reply Post by obbenheim (2013-06-19 12:35):
    
    
    所有证书都是开头是充分条件,最后变必要条件,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话,建议考考CFA就行了,还是能学到点有用的东西的。
    
    谢谢,充分变必要这个很经典!
    
网友评论2013-06-19 12:39


    Topic Post by 偶像是黄忠 ():
    
    现在有以下问题,还请相关前辈指点迷津:
    1.相关费用问题?
    2.是否完全不会影响目前工作?(朝九晚五,双休)
    3.在职研究生学位的行业认可度?
    4.攻读方向,发展方向?
    5.除此途径之外,还有没有更佳办法?
    
    请不吝赐教!
    1.在职硕士和学校专业有关,一般3-6万下来(仅学费)
    2.基本不影响,周六日上课,然后就是比较累;
    3.略大于双学位本科,弱于脱产硕士,认可度还行,冒失没有学位证;
    4.你自己定,按照自己的安排来;
    5.靠爹也可以
    
网友评论2013-06-19 12:43


    楼主在哪个城市工作,,干嘛要读在职的,,你可以尝试下全日制的,,只要能考进去,,
    
    我们专业好几个都是在外地工作,,其中有个就是在北京的银行,入学快2年了,我就只见过他二面(一次入学,一次开题)
    
    他的所有作业都是老师让其他同学代写的,,
    最棘手的还是英语 因为是全校统一考,,估计他送了礼打通了外院那边关系,,补考过的。
    
    只要你公关好,把自己导师伺候好,导师之间都各有需要 只要不是太出格的,,其他人都不管,用他们的话说
    你们这些有工作的不容易,来读书本身就值得鼓励,我们不会坏你的前程,,只要你不要过分,让我在研究生院那边难做就是
    
网友评论2013-06-19 12:44


    Reply Post by 小猪朋朋 (2013-06-19 12:39):
    
    1.在职硕士和学校专业有关,一般3-6万下来(仅学费)
    2.基本不影响,周六日上课,然后就是比较累;
    3.略大于双学位本科,弱于脱产硕士,认可度还行,冒失没有学位证;<br.......
    
    谢谢
    
网友评论2013-06-19 12:44


    天资聪颖。。。。直接去考全日制的呗
    发表回复下一页(2)

    
    
    

上一篇:【这个话题可以说吗】 关于做饭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