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神仙打架--------严控以人查房遭央媒猛批:“房 多多”频发速出新规实在心虚

整理时间:2013-02-20 15:4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494196)2013-02-19 10:48

» 神仙打架--------严控以人查房遭央媒猛批:“房 多多”频发速出新规实在心虚
    央媒质疑严控“以人查房”
     人民日报-微评论
     严格查房,是保护还是心虚
     日前,一些地方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以人查房方式作出专门约束。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新规确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官员房产也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知情权;更何况房多多事件频发,速出新规难免有心虚的嫌疑。对此,各地应该给予更多解释。
     新华社-中国网事
     应创造条件
     让人民监督官员房产
     多地严控住房查询,被指保护“房叔”。有的地方还没把权力装进笼子,却已把房产信息装进笼子,多房官员如释重负,自然难逃“自保”嫌疑。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不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来监督吗,如何为监督官员房产创造条件呢?
     早报记者 鲁勋
    
     “房叔”、“房婶”被频频曝光,也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住房信息安全的担忧。近日福建漳州、江苏盐城等地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以人查房”(编注:即在房管部门的后台系统,输入某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查到这个人有多少套房子)作出约束,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有地产界人士认为,不加限制的“以人查房”是对公民财产隐私的侵犯;一些律师则表示,房产信息的公开并无不妥。不少网友认为,此举会成为某些利益群体的“保护伞”。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昨日也纷纷发表观点。新华社评论称,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人民日报则表示,官员房产也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知情权;更何况“房多多”事件频发,速出新规难免有心虚的嫌疑。
     住建部等网站相关信息显示,去年以来,随着首批40个大中城市个人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工作的推进,个人住房信息安全等问题受到关注,重庆、沈阳、南宁、武汉等地房管部门均相继表态,此举只用于监管需要,个人住房信息仍将得到有效保护,市民和部门不得随意查询。
     央媒:新规有心虚之嫌
     多地出台规范严控“以人查房”的做法,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些网友担心,严控“以人查房”会成为某些利益群体的“保护伞”,不利于“网络反腐”。
     也有网友认为,各地规范查询程序很有必要,毕竟公民私有财产属于个人隐私,不得随意侵犯,但同时也应早日出台公共查询机制,有效发挥房屋信息查询系统在“反腐”中的作用。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昨日也纷纷发表观点。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文章《应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官员房产》,称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应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官员房产。
     文章说,“房叔”“房姐”们手握大量房产,扭曲了市场需求,直接推高了房价。官员房产多少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特别是掌握公权力的人成为“房多多”的现象应该得到遏制,信息透明便是方法之一。
     文章最后表示,要消除公众疑虑,应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官员房产。实行官员财产的公示公开制度就是公众的热切期待,不应对此刻意回避。
     人民日报则发表“微评论”表示,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新规确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官员房产也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知情权;更何况‘房多多’事件频发,速出新规难免有心虚的嫌疑。对此,各地应该给予更多解释。”
    
网友评论(19366359)2013-02-19 10:48


    昨天洗地死了几个 嗯嗯嗯
    
网友评论(1194663)2013-02-19 10:50


    看习总怎么说吧。。。
    
网友评论(59429)2013-02-19 10:51


     官员财产公示这个大家放心,毒菜效率奇高,十年之内必有进展。
    
网友评论(20242842)2013-02-19 10:51


    地方想保人很正常
    
网友评论(15043900)2013-02-19 10:52


    “嗯,我们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
    
网友评论(3475256)2013-02-19 10:53


    特别事情办事效率就特别高。
    
    
    ----sent from my unknown K-Touch W619,Android 4.0.5
    
网友评论(265711)2013-02-19 10:54


    官员的房产信息不应该是隐私。
    所以应该是禁止以姓名查询普通老百姓的房产信息,但是有公职的人不在此范围内
    
网友评论(592877)2013-02-19 10:59


    保护个人信息可以理解,但是应该让官员公布财产,所以,可以建立一个公务员个人房产信息的查询渠道接受公众监督。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LT26i,Android 4.0.4
    
网友评论(1614305)2013-02-19 11:07


    难道不是已经定好了要怎么做,然后再象征性的争吵下表示我们是言论自由的节奏么。。。
    难道我想太多了?
    
网友评论(19333264)2013-02-19 11:14


    Reply Post by 闻香识包子 (2013-02-19 10:50):
    看习总怎么说吧。。。
    
    相信我,习总这件事能做的也是有限的。
    
    ----sent from my samsung Galaxy Nexus,Android 4.1.2
    
网友评论(6338069)2013-02-19 11:15


    Topic Post by 十月三十一 (2013-02-19 10:48):
    
    央媒质疑严控“以人查房”
     人民日报-微评论
     严格查房,是保护还是心虚
     日前,一些地方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以人查房方式作出专门约束。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新规确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官员房产也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知情权;更何况房多多事件频发,速出新规难免有心虚的嫌疑。对此,各地应该给予更多解释。
     新华社-中国网事
     应创造条件
     让人民监督官员房产
     多地严控住房查询,被指保护“房叔”。有的地方还没把权力装进笼子,却已把房产信息装进笼子,多房官员如释重负,自然难逃“自保”嫌疑。..
    这种帖子火不了
    
网友评论(306874)2013-02-19 11:17


    正常程序查不到,所以要把非正常程序合法化么?
    
    这是成功还是失败?
    
    查房产信息不够的话,考虑提供按名字查询银行账户的服务好了。
    
网友评论(555464)2013-02-19 11:19


    充分体现我朝体制高效的特点。
    
网友评论(398011)2013-02-19 11:21


    我倒是很好奇漳州会炸出什么来- -
    
网友评论(404630)2013-02-19 11:24


    Reply Post by aboku.2nd (2013-02-19 11:17):
    
    正常程序查不到,所以要把非正常程序合法化么?
    
    这是成功还是失败?
    
    查房产信息不够的话,考虑提供按名字查询银行账户的服务好了。
    
    官员当然要“接受人民监督”。
    
网友评论(1740545)2013-02-19 11:24


    央媒果然转型了~
    
网友评论(12253850)2013-02-19 11:28


    习老板出拳不可谓不重,决心不可谓不狠,但是登基伊始就下这样的重拳,往往会被利益集团化解掉。
    
网友评论(306874)2013-02-19 11:31


    Reply Post by 漫羽 (2013-02-19 11:24):
    
    官员当然要“接受人民监督”。
    
    以什么方式监督?
    正常的程序监督不好,就丢掉。改成自由发挥?
    然后,我国的反腐事业就曙光在前了么……?
    
网友评论(306874)2013-02-19 11:33


    杀贪官,杀十个,大家叫好,杀一百个,全民激动。
    杀一万个的时候,中央有没有考虑过到时候舆论可能会要求给出一个解释……
    这个解释准备好了么……
    

    
    
    

上一篇:1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