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海士彌海砂2012-12-09 22:08
» 忘记放上原帖地址了。。。。。。。。。原帖:包装及拆解本次PCEVA将要测试的是浦科特M5Pro家族的3位成员,M5Pro 128GB/256GB和512GB。开箱图:M5Pro这包装和M5P感觉根本就是同一个。包装盒内的附件,M5Pro系列SSD附送了3.5寸硬盘支架、备份软件的序列号和下载网址(之前是光盘)、安装指南以及保修政策说明。浦科特M5Pro外壳采用铝制拉丝工艺,外观呈银白色,除了浦科特的LOGO之外,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非常简洁、专业的风格。(一直如此)好吧,这里注意区分M5P和M5Pro的区别,首先生产日期为11月之后,固件1.02之后,型号M5Pro才是新版的。防撕保修贴,其实拆了一般用户也不能干啥。接口金手指,看上去磨具尺寸合身。银色和灰色,分别代表了爷爷和孙子辈2个时代的旗舰。M5Pro与之前的型号类似,外壳采用四颗十字螺丝固定,PCB同样采用四颗十字螺丝固定。外壳内部贴有导热贴帮助主控和NAND散热。图中这块是128GB的M5Pro128GB M5Pro的正面,这一面的PCB排下了全部的8颗TSOP封装的东芝MLC NAND颗粒,单颗容量为16GB。另外还有一颗南亚的DRAM颗粒作为缓存,主控和M5P一样为Marvell 88SS9187。主控特写。Marvell 88SS9187 莫纳主控特写,这是一颗双核主控,内部集成的处理器为Marvell 88FR102 V5 CPU,支持8根闪存通道,每根通道均可以跑Mode 6(200MB/s)传输率,支持最大1GB的DDR3-800缓存用来存放映射表等需求(本次浦科特M5Pro最大容量512GB采用了768MB),支持混合闪存模式(每根通道都可以自定义,但目前未见产品采用),支持内部冗余模式(目前未见产品采用,可能今后定位企业级的产品会使用),支持多种节能特性针对超极本优化。缓存特写,Part Number为NT5CB128M16BP-CG,速度为DDR3-1333 CL9。从南亚的官方网站我们查到它的Density为128Mbx16=2Gb,也就是256Mbytes。因此它是单颗256MB的颗粒。颗粒特写,TSOP封装的Toshiba 19nm MLC Type C,Page尺寸16KB,Block尺寸4MB,2Plane,注意旁边PCB的版本号其实已经变成M6S-TSOP了,猜想得出明年M6S上市后可能就是主控换一下,PCB还是这个样子的布局。512GB的M5Pro正反两面都排满了32GB单颗的Toshiba 19nm MLC Type C颗粒,缓存则为768MB(其中一颗为512MB)测试平台及CDI信息测试平台:CPU:Intel Core i7-3770K OC 4.5G主板:技嘉Z77X-UP5-TH内存:G.Skill F3-17000CL11D-8GBXL显卡:MSI N680GTX TwinFrozr 2GD5硬盘:Plextor PX-128M2P+西数320G蓝盘+要测的盘电源:安耐美冰核REVOLUTION 85+ 1050W散热器:采融 MegaShadowOS:Windows 8 PRO驱动:RST 11.6测试开始前让我们先来看CDI信息:注意型号是M5Pro,固件版本1.02。首先用CrystalDiskInfo识别浦科特的SMART信息,实话说当前能识别的信息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主要是固件内部的SMART参数定义并未放出。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从图中属性B1的值即可知道主机请求的写入量,公式为主机请求总写入量 = SSD总容量/1024/2 X B1 AS SSD Benchmark 1.6 空盘测试AS SSD在1.6版本加入了压缩文件的测试,主要针对SandForce系列主控的压缩特性,在Marvell主控上基本没任何影响,所以这里就不测了,只跑标准测试部分。从ASSSD空盘测试来看,128GB容量的M5Pro受限于闪存芯片数量,写入在310MB/s附近,而256GB和512GB容量的M5Pro性能则基本相同,在我们的测试平台中,关闭节能后测试的3款SSD跑分都轻松超过1000分大关,值得注意的是4KB QD64的测试中新主控读写都能跑到300MB/s以上,说明新主控的吞吐能力提高不少。CrystalDiskMark 3.0.1a X64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非系统分区空盘测试:一般来说,所有的SSD在CDM下的表现都应该比ASSSD测试来的高,这是因为测试软件机制造成(例如指令发送频率更快,这会造成硬件之间的差距表现的更明显,软件对文件缓存的利用率等等)。在这里的表现和ASSSD一样,128GB型号受限于容量导致写入在320MB/s,而256GB和512GB型号则完全发挥了新主控和固件算法的威力,成绩非常出色。PCMark 7PCMark 7是一个特殊的脚本测试软件,模拟普通用户的日常操作情况。在存储测试方面,PCMark 7加入了各种模拟应用测试,它既不会有很深的QD,也不会有太大的数据流量,因此不会对主控和缓存造成太大的压力,用来测试家庭用户的应用环境磁盘效能则再好不过了,总体来说会比之前的理论测试更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非系统分区空盘测试:3款容量的SSD成绩都在5400以上,但是都没突破5500分,意思就是大多数用户日常操作下,这3块SSD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只有在繁重的任务下才能体现出大容量的优势,简而言之买M5Pro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容量就对了。性能图表用IOMETER2008测试QD对随机4KB写入速度的影响:可以看出256GB和512GB的M5Pro性能非常接近(误差就不要计较了),而128GB M5Pro低QD上成绩很好,到了多QD后受限于颗粒容量造成内部并发限制而败下阵来,不过对于家用环境,这种差距可以完全忽略。用IOMETER2008测试QD对随机4KB读取速度的影响:这里的表现和之前的一样,随着QD增加,128GB容量的M5Pro受限于颗粒的并发限制,成绩落后于大容量的型号。(家用QD一般不超过4)所以买适合自己容量的即可。总结以前测试M5P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Toshiba的19nm MLC产品线一共有3种类型,分别叫Type A/B/C。上次测试中M5P上采用的闪存颗粒型号就是Type A,属于19nm工艺中最接近24nm指标的产品,是最早开发的19nm Toshiba MLC产品,当Type A成熟后,在演变成Type C之前,有个Type B的过渡(内部Plane变成1个,并发性能会降低),应该说在19nm时代里Type A拥有最好的P/E,最好的主控兼容性,最高的随机性能,但却有最高的成本,而Type B相信不太会有厂商愿意用来放在高端产品上,Type C则会成为下一代产品的主力,拥有最高的持续性能,当工艺成熟后P/E也能提高到接近Type A的水准。本次M5Pro采用的是Marvell 88SS8187莫纳搭配东芝Type C的19nm颗粒(16KB Page),可能由于TSOP封装并发的灵活性造成在128GB容量下持续写入性能的少许降低(大约10MB/s),但是别的容量下搭配新固件在持续和随机性能都有不少提升。另:之前M5P的技术和算法,本次M5Pro也是全部沿用,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点的网友可以看这篇,由于测试平台不同,请不要把2次的测试结果做评比。浦科特 M5P 128G/256G/512G 评测浦科特的盘体测试是由建兴做的,使用的是老牌机械硬盘测试厂商Flexstar的设备。Marvell主控的固件部分则由各厂商自行开发,浦科特的Marvell主控固件自然也是由建兴开发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品质一贯出色。在保修政策方面,浦科特M5Pro实行五年保修政策,让消费者更放心的选购。
作者:海士彌海砂2012-12-09 22:11
我擦你们这帮混蛋我发了竟然没人看?
作者:pjc121220002012-12-09 22:11
俺的X25-M还能再战几年
作者:最爱小雨天2012-12-09 22:12
辛苦了,这么多图
作者:苍红一瞥2012-12-09 22:13
M5P不就是M5Pro么
作者:给您添麻烦了2012-12-09 22:13
确实不错哦天朝的价格大概是?已经能买到了吗?我最近刚好有需求要加一块硬盘!
作者:海士彌海砂2012-12-09 22:13
Post by 苍红一瞥 (2012-12-09 22:13) 你那么多SSD,可以分一个给我吗
作者:scooler2012-12-09 22:14
已入手vertex4,感觉良好。。。
作者:日后再说2012-12-09 22:15
intel 520 表示全球联保的保修才是王道
作者:Magic_11062012-12-09 22:15
友情赞助一张M3P的测试分数给大家对比一下
作者:海士彌海砂2012-12-09 22:15
Post by 给您添麻烦了 (2012-12-09 22:13)
作者:海士彌海砂2012-12-09 22:16
Post by udbaal (2012-12-09 22:14)
作者:秋日霜语2012-12-09 22:16
我记得这个评测出了挺久了
作者:海士彌海砂2012-12-09 22:16
Post by 日后再说 (2012-12-09 22:15) Post by 秋日霜语 (2012-12-09 22:16)
作者:日后再说2012-12-09 22:18
浦科特也是的。。。。。。之前有人海淘回来个M5P试过了台湾小厂的东西。。。真心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