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微博精选 >

[微联动][老调重弹]说到盗版,还记得上软怎么死的么?

时间:2012-10-18 23:2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2007年8月,仙四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制作人张毅君(工长君)、张孝全(笑犬)等人到场签售,现场出现了由玩家排起的长长的购买游戏的队伍。这种情形一般只有在日本每逢最终幻想(新闻、俱乐部、论坛、题库)、勇者斗恶龙(图库)这种大作发布时才会看到。
    
     现场有几幕颇令人感动。其中有一位玩家表示愿意出钱捐助上海软星,支持仙剑的研发,被挽拒后,他购买了好几套游戏才肯离开。还有一位从广西特地乘飞机赶来的15岁女玩家,在得到张毅君的祝福后,她激动的哭了。在上海仙四豪华版首发现场,有一位玩家在上海大剧院门口等待了13小时,只为购得一套限量梦璃版。
    
    
    
    
    由于总部对上软并不抱太大的期望,初期启动资金仅给了65万美金(约合540万人民币)。这样的规模做一款三流游戏可能还算够用,但制作像《仙剑三》这样的大作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张毅君一直在开发的RTS游戏《汉朝与罗马》也进入到了吃钱的阶段,更加速了资金的消耗。
    
    就在局势并不十分明朗之时,大宇总部突然传来谢崇辉的开发小组集体离职的消息,留下了烂尾的《仙剑二》。为了不让“仙剑”之名受损,姚壮宪不得不回到台湾,与其他几位制作人一起收拾烂摊子。可此时离制作档期结束只有不到一年,游戏的完成度却并不高,就算姚壮宪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支离破碎的游戏变成经典之作,于是《仙剑二》在未能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推出,自然引起了玩家的强烈不满,一时间恶评如潮。
    
    《仙剑二》的失利带给张毅君更多的压力,《仙剑三》有可能会因为玩家产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到销量,一旦《仙剑三》也失败,后果就非常严重,不仅《仙剑》初代多年来积累的口碑可能会消失殆尽,上软也可能会随之关门大吉,就算运气好没有倒闭,但今后也会和仙剑绝缘。可以说,《仙剑三》还未出世,就注定是一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作品。
    
    2003年7月,仅隔了半年时间的《仙剑三》正式发售,游戏的素质大幅度的超过了预期,征服了包括内地、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玩家。游戏限量版一度被炒到12000元人民币,一扫之前《仙剑二》失败的阴霾,成为玩家心目中真正的仙剑续作,甚至还有很多从来不知“仙剑”为何物的玩家也被《仙三》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与良好的游戏性所吸引,成为该系列的忠实拥护者。
    
    ,总销售额达到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的中国游戏市场绝对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盗版更加会是一个奇迹)。《仙剑三》的佳绩不仅让姚壮宪扬眉吐气,同时也让大宇总部打消了所有疑虑,将《仙剑奇侠传》的独立开发权留在了上软。然而上软要发展,仙剑要开发新作,这都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仙三》开发组拼死拼活干了三年,也需要奖金来慰藉,张毅君权衡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公司发展为重,并没有发放太多的项目奖金,这个做法引起了不少员工的不理解,他们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便提出离职。随后一批骨干开发人员离开上软,张毅君尽管心痛,却也无力挽留。
    
    2003年后,伴随着上海房地产行业的爆发,人力物力的成本也开始飞升。三年后的500多万,实际作用可能连三年前的一半都不到,而上软员工的薪资待遇也和2001年没什么区别。《仙剑三》的成功只是让上软声名远播,研发资金的规模却反而不如三年前了,这是让张毅君和上软人感到的最不公平之处。他们在无奈之下,只能靠一些低成本项目如仙三“问情篇”来创盈收,为《仙剑四》的开发积累资金。
    
    实际上,台湾大宇公司的待遇之差是业界一直所公认。通常是靠着知名系列和制作人招进员工,但开发完一个项目后,这些人就会觉得付出和获得不成比例而选择离开,所以也有人讽刺大宇是“培训基地”。从大宇出去的研发人员水平都不错,普遍要求却都不高,因为他们在大宇享受的是业界最低等级的待遇。
    
    这个习惯也延续到了北软和上软,相对来说北软要好一些,而上软则有点像“后妈的孩子”,就算做出再大的成绩,总部也不会因此而放宽政策,始终是冷冰冰的态度,未免让人感觉有点心寒。张毅君只能动用有限的资金,在不影响《仙剑》续作开发的前提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其中《阿猫阿狗2》就是一部非常有创意的作品,各方面的评价都很高,但因为单机市场环境恶化的影响,最后也只能叫好而不叫座。随着《仙剑三外传:问情篇》的完成,又有一批老员工难以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和低廉的薪资待遇而离开上软,其中甚至包括《仙剑三》主力策划王世颖。这次离职后,上软的元老所剩无几。看着昔日的战友一个个离去,张毅君也想到过一走了之,但对《仙剑》的感情让他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就这样一直挨到了《仙剑四》的项目的开始,他决心再奋力拼搏一次。
    
    那么,大宇总部为何始终对上软的管理策略如此冷漠呢?这主要是2003年后,单机游戏市场的日益衰落,开发公司纷纷解散或倒闭。随着盛大公司掘到第一桶金的诱惑,更多的单机开发商转向网络游戏(新闻、图库、论坛)开发,大宇也是其中之一。但初次的几次试水均告失败,产生了巨额的亏损,加之单机市场的萎缩,对大宇的财务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连续几年亏损对上市公司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对于现在的大宇来说,迫切需要利润来填补亏空,而《仙剑三》创造的利润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尽管在网络游戏市场屡次失利,但大宇并没有动摇转型的决心,并不断加大投入。对单机游戏研发的预算则不断削减,从《轩辕剑(回顾、新闻、小游戏)五》的素质中即可看出端倪。姚壮宪的想法也比较类似,他在不断扩展新的产品思路,积极着手研发网络游戏。于是,上软的《仙剑四》就是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开始了研发工作 。
    
    
    
    
    在《仙剑四》的很多人物对话,都强烈地透露着一种沧桑和辛酸,这难保不是制作人员的心声。在游戏一处隐藏地点里,仙四开发人员化身为一个个小妖怪,向玩家诉说心中的理想和委屈,看了这些,让人心中觉得不是滋味, 仿佛这些结局早已注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难怪有不少玩家在玩后感慨的说,仙四的故事其实就是上软自己的故事。
    
    
    
    
    但是,盗版和玩家的恶意中伤还打不倒坚强的张毅君,让他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对总部的积怨。
    
    那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仙四的动画(相关新闻)又少又难看,画面有些过时,人物动作有些呆板了吧?好,如果你明白了,我也不希望你说什么,做什么,明白就好。
    
    仙四的诞生多少带有一些悲剧色彩。本来是好好的游戏,却被star force加密软件弄得频繁卡机;正版验证无可厚非,但偏偏就因为服务器太少造成拥堵而无法认证;台湾出精装版也是好事,但就是因为质量低劣打击了玩家收藏正版的热情。
    
    不明真相的玩家痛骂仙四、痛骂上软,这不就是张毅君在前言中所担心的事情吗?看着这些无理的谩骂,回想大宇这么多年来对上海软星的冷遇,未来又要面对仙五等数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毅君真的觉得有些倦了。
    
    2007年9月,张毅君、张孝全辞职,上海软星官方论坛关闭,上海软星公司宣布解散。上海软星的剩余工作,包括研发、运营等将由北京软星全部接手。来自官方的说法是“上软将并入北软”,然而上海软星的员工似乎无一人加入北软。
    
    
    
    
    ------------------------------------
    
    
    只针对那些能买到正版但不肯买,却又自称"铁杆"的人.
    请勿随便对号入座.
    
    另外,LZ自觉勉强算的上是仙剑粉.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不能买豪华版.但是2,3,3外,4这几部我是买的标准版,其中3外和4是首发版.5没玩.1因为太久远了,想买也没有了,市面上都是私人出售天价收藏的.
    家里的正版还有两个,一个是一个很多年前的科幻风格的RPG,名字很别扭我也忘了.另一个就是魔兽3.
    有很多我喜欢的游戏,我会关注它们的最新进展,我也会玩的不亦乐乎,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只能买盗版,但我不会腆着脸说自己是它们的铁杆粉丝.就这么简单.4和5我买了正版,4我觉得很值,5么。。。呵呵居然敢来为国产游戏装可怜!
    大胆! Post by sd5109090 (2012-10-16 20:08)
    
    一般认为仙剑五太做作,刻意营造悲剧气氛,但是失去了原有的精神.
    我大概看了一下,也这么觉得.
    再加上对上软的感情,所以不愿意接受5.
    当然这是个人爱好的问题了,没有提,毕竟每个人理解不一样.喜欢5的也大有人在.这个貌似以前在一个杂志上看过类似的资料...
    不过说实话
    盗版的流行怪谁呢...
    当时玩游戏的主力基本都是学生党
    一个正版这么贵
    当时学生党哪有几个高富帅去买正版....仙剑2买了正版,然后之后的再也没玩过说得好, 看到刚才那帖里那些用盗版不脸红就来气 [s:29]
    这个貌似以前在一个杂志上看过类似的资料...
    不过说实话
    盗版的流行怪谁呢...
    当时玩游戏的主力基本都是学生党
    一个正版这么贵
    当时学生党哪有几个高富帅去买正版....
    
    
    哪个国家的游戏玩家构成是事业有成的上层人士? Post by 巴特斯·斯多奇 (2012-10-16 20:13)
    
    国内游戏贵? 国外玩家内牛满面
    
    玩个ccq 都要1000多人民币支持楼主。我已经转型买正版几年了,正版的售后服务也是盗版比不了的
    所以我说,这事就像卓一航最爱练霓裳,完全是个伪命题……就像爱一个人,要享受所有的好处,又不想负起爱她所需的责任。 Post by 巴特斯·斯多奇 (2012-10-16 20:13)
    我们都知道,之前盗版泛滥,是我们的国情,也是学生党的现状,这个没办法.
    但是说实话,如果真心支持一个游戏,掏钱买一套正版,并不难.
    就以仙4为例,当时的标准版依然是69.对于不断膨胀的物价,你问问那时候的中学生零花钱是多少?
    
    关键不在这里.
    你买就买吧,低调点.
    哪里来的底气嘲讽那些买正版的玩家?
    
    说到底,一方面是思维惯性,另一方面还是不真心.
    心里想着盗版的划算,游戏公司死了与我何干?
    这家死了我就玩另一家.
    这种人怎么好意思自称铁杆?
    
    国内游戏贵??国外玩家内牛满面
    
    玩个ccq 都要1000多人民币
    
    国外系统贵?
    不是免费的吗?笑,明明是被经营不善的母公司抽干了可观的利润,非要扯什么盗版。
    卖了6000多万还说不赚钱,那些卖不到这个数的公司岂不是都活该倒闭?不想找借口,我玩了盗版,当时对于游戏是洪水猛兽,害人误入岐途,影响学习的观念下,我不可能让我爸妈帮我买正版
     Post by 巴特斯·斯多奇 (2012-10-16 20:19)
    
    国外ccq是要买cdkey的 买完了还要月卡一个月15刀,100块吧
    一般的大作都59刀 老子vita买来300游戏花了快500了哦看着有点心酸,1代是在电脑游戏室玩的,2代和3代还是买了正版的。后来好玩的游戏多了也就没继续玩仙剑了,回头路过电脑城还能不能找一套4代收藏吧……
    
    笑,明明是被经营不善的母公司抽干了可观的利润,非要扯什么盗版。
    
    呵呵这个是游戏公司的问题,倒了,那是活该
    
    在游戏产业大市场从单机转型到网络的同时,没变革模式,又拿不到投资方的钱,防盗版技术又不过关
    
    运营模式,防盗版技术也是一个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这点没做好,推出的产品也就是个瘸子
    
    产品不过关,市场不给买单,结果显而易见了。
    
    死了,也就只能死了。
    
    
    
    再看看3DS之流,也是单机,国内还没代理商,大家都买的是正版,为啥?没盗版啊!支持楼主,我魔兽3,仙剑3,轩辕剑都是正版啊
     不过盗版就这样了,习惯性了都

上一篇:代笔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