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微博精选 >

[微微联动] 说起大刘的中篇,我还是觉得《中国太阳》最好看,《乡村教师》太软了,只适合女孩纸

时间:2012-09-03 07:3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大刘的小说还是《中国太阳》好看啊,《乡村教师》只能说一点小感动,女孩纸看看还不错,甚至我一直不把她当做科幻小说。但是《中国太阳》却是有内涵有思想的,个人认为这两部中篇在思想层次上来讲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小说地址:(找了半天就这个排版要稍微好点)
    
    搜索了一下,没找到满意的简介,这里自己写一个,文笔不好,勿笑。
    
    摘抄一段:
     有一次水娃向站里的一位工程师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困惑:“人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登上了月球,为什么后来反而缩了回来,到现在还没登上火星,甚至连月球也不去了?”
      工程师说:“人类是现实的动物,上世纪中叶那些由理想主义和信仰驱动的东西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理想和信仰不好吗?”
      “不是说不好,但经济利益更好,如果从那时开始人类就不惜代价,做飞向外太空的赔本买卖,地球现在可能还在贫困之中,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反而不可能进入太空,虽然只是在近地空间。朋友,别中了霍金的毒,他那套东西一般人玩不了的!”
      水娃从此变了,他仍然与以前一样努力工作,表面平静地生活,但显然在想着更多的事。
      时光飞逝,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中,水娃和他的伙伴们从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清楚地看到了祖国和世界的变化,他们看到,三北防护林形成了一条横贯中国东西的绿带,黄色的沙漠渐渐被绿色覆盖,家乡也不再缺少雨水和白雪,村前干枯的河床又盈满了清流……这一切也有中国太阳的一份功劳,它在改变大西北气候的宏大工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这些年中国太阳还于了许多不寻常的事,比如融化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以缓解非洲干旱,使举行奥运会的城市成为真正的不夜城……
      但对于最新的技术来说,用这种方式影响天气显得过于笨拙,且有太多的负作用,中国太阳已完成了它的使命。
      国家太空产业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为人类第一批太空产业工人授勋。这不仅仅是表彰他们二十年来的辛勤而出色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这六十位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进人太空工作,标志着太空开发已对所有人敞开了大门,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太空开发产业化的真正开端。
      这个仪式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注意,除了以上的原因,在普通大众心中,“镜面农夫”们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同时,在这个追逐与忘却的时代,有一个怀旧的机会也是很不错的。
      当年那些憨厚朴实的小伙子现在都已人到中年,但他们看上去变化并不是太大,人们从全息电视中还能认出他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有一些人还获得了太空工程师的职称,但无论在自己还是公众的眼里,他们仍是那群来自乡村的打工者。
      水娃代表伙伴们讲话,他说:“随着电磁输送系统的建成,现在进入近地空间的费用,只及乘飞机飞越太平洋费用的一半,太空旅行已变成了一件平常而平淡的事。但新一代人很难想像,在二十年前进入太空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很难想像那会是怎样令他激动和热血沸腾,我们就是那样一群幸运者。
      “我们这些人很普通,没什么可说的,我们能有这样不寻常的经历是因为中国太阳。这二十年来,它已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在我们的心目中它很像一个微缩的地球。最初,我们把镜面上的接缝当做北半球的经纬线,说明自己的位置时总是说在北纬多少度、东经西经多少度;到后来,随着我们对镜面的熟悉,渐渐在上面划分出了大陆和海洋,我们会说自己是在北京或莫斯科,我们每个人的家乡在镜面上也都有对应的位置,对那一块我们擦得最勤……在这个银色的小地球上我们努力工作,尽了自己的责任。先后有五位镜面清洁工为中国太阳献出了生命,他们有的是在太阳磁爆暴发时没来得及隐蔽,有的是被陨石或太空垃圾击中。
      现在,这块我们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年的银色土地就要消失了,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水娃沉默了,已是太空产业部部长的庄宇接过了话头说:“我完全理解你们的感受,但在这里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中国太阳不会消失!这我想你们也都知道了,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物体,不可能采用上世纪的方式,让它坠入大气层烧掉,它将用另一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归宿:其实很简单,只要停止进行轨道理发,并进行适当的姿态调整,太阳风和光压将最终使它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离开地球成为太阳的卫星。许多年后,行星际飞船会在遥远的地方找到它,那时我们也许会把它变成一个博物馆,我们这些人会再次回到那银色的平原上,一起回忆我们这段难忘的岁月。”
      水娃突然显得激动起来,他大声问庄宇:“部长先生,你真的认为会有这一天,你真的认为会有行星际飞船吗?”
      庄宇呆呆地看着水娃,一时说不出话来。
      水娃接着说:“上世纪中叶,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第一个脚印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人类将在十到二十年之内登上火星。现在,八十六年过去了,别说火星了,月球也再没人去过,理由很简单:那是赔本买卖。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经济准则一天天地统治世界,人类在这个准则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消灭了战争和贫困,恢复了生态,地球正在变成一个乐园。这就使我们更加坚信经济准则的正确性,它已变得至高无上,渗透到我们的每个细胞中,人类社会已变成了百分之百的经济社会,投入大于产出的事是再也不会做了。对月球的开发没有经济意义,对行星的大规模载人探测是经济犯罪,至于进行恒星际航行,那是地地道道的精神变态,现在,人类只知道投入、产出。并享受这些产出了!”
      庄宇点点头说:“本世纪人类的太空开发仍局限于近地空间,这是事实,它有许多更深刻的原因,已超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
      “没有超出,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飞出近地空间进行远程宇宙航行。太阳光压可以把中国太阳推出地球轨道,同样能把它推到更远的地方。”
      庄宇笑着摇摇头:“呵,你是说把中国太阳做为一个太阳帆船?从理论上说是没问题的,反射镜的主体薄而轻,面积巨大,经过长期的光压加速,理论上它会成为人类迄今发射过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但这也只是从理论而言,实际情况是,一艘船只有帆并不能远航,它上面还要有人,一艘无人的帆船只能在海上来回打转,连港口都驶不出去,记得史蒂文森的《金银岛》里对此有生动的描述。要想借助于光压远航并返回,反射镜需要精确而复杂的姿态控制,而中国太阳是为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而设计的,离开了人的操作,它自己只能沿着无规则的航线瞎飘一气,而且飘不了太远。”
      “不错,但它上面会有人的,我来驾驶它。”水娃平静地说。
      这时,收视统计系统显示,对这个频道的收视率急剧上升,全世界的目光正在被吸引过来。
      “可你一个人同样控制不了中国大阳,它的姿态控制至少需要……”
      “至少需要十二人,考虑到星际航行的其它因素,至少需要十五到二十人,我相信会有这么多志愿者的。”
      庄宇不知所措地笑笑:“真没想到,我们今天的谈话会转移到这个方向。”
      “庄部长,二十年多前,你不止一次地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你沿着那个方向走了这么远,已远远超过我了。”庄宇感慨地说,“好吧,很有意思,让我们继续讨论下去吧!嗯……很遗憾,这个想法是不可行的:中国太阳最合理的航行目标是火星,可你想过没有,中国太阳不可能在火星上登陆,如果要登陆;将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会使这个计划失去经济上的可行性;如果不登陆,那和无人探测器一样,有什么意思呢?”
      “中国太阳不去火星。”
      庄宇迷惑地看着水娃,“那去哪里?木星?”
      “也不是木星,去更远的地方。”
      “更远?去海王星?去冥王……”庄宇突然顿住,呆呆地盯着水娃看了好一会儿,“天啊,你不会是说……”
      水娃坚定地点点头:“是的,中国太阳将飞出太阳系,成为恒星际飞船!”
      与庄宇一样,全世界顿时目瞪口呆。
      庄车两眼平视前方,机械地点点头:“好吧,就让我们不当你是在开玩笑,你让我大概估算一下……”说着他半闭起双眼开始心算。
      “我已经算好了:借助太阳的光压,中国太阳最终将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考虑到加速所用的时间,大约需四十五年时间到达比邻星。然后再借助比邻星的光压减速,完成对半人马座三星系统的探测后,再向相反的方向加速,再用几十年时间返回太阳系。听起来是个美妙的计划,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你又想错了,到达比邻星后中国太阳不减速,以每秒三万多公里的速度掠过它,并借助它的光压再次加速,飞向天狼星。如果有可能,我们还会继续蛙跳,飞向第三颗恒星,第四颗……”
      “你到底要干什么?”庄宇失态地大叫起来。
      “我们向地球所要求的,只是一套高可靠性但规模较小的生态循环系统。”
      “用这套系统维持二十个人上百年的生命?”
      “听我说完,和一套生命低温冬眠系统。在航行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处于冬眠状态,只在接近恒星时才启动生态循环系统;按目前的技术,这足以维持我们在宇宙中航行上千年。当然,这两套系统的价格也不低,但比起人类从头开始一次恒星际载人探测来,它所需资金只有其千分之一。”
      “就是一分钱不要,世界也不会允许二十个人去自杀。”
      “这不是自杀,只是探险,也许我们连近在眼前的小行星带都过不去;也许我们会到达天狼星甚至更远,不试试怎么知道?”
      “但有一点与探险不同:你们肯定是回不来了。”
      水娃点点头:“是的,回不来了。有人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从不向与己无关的尘世之外扫一眼;有的人则用尽全部生命,只为看一眼人类从未见过的事物。这两种人我都做过,我们有权选择各种生活,包括在十几光年之遥的太空中飘荡的一面镜子上的生活。”
      “最后一个问题: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以每秒几万甚至十几万公里的速度掠过一颗又一颗恒星,发回人类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能收到的微弱的电波,这有太大意义吗?”
      水娃微笑着向全世界说:“飞出太阳系的中国太阳,将会使享乐中的人类重新仰望星空,唤回他们的宇宙远航之梦,重新燃起他们进行恒星际探险的愿望。”完成对半人马座三星系统的探测后这就沉了么?帖子太长果然没人看啊。。。同喜欢中国太阳,在创意和故事上比较平衡,《乡村教师》看的眼泪都出来了,其实大刘的很多作品我都挺感动
    
    
    我是男人。《流浪地球》在刑场上太阳闪瞎了那群叛乱者的狗眼有木有!
    
    《吞食者》人类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星战,怒发冲冠的月亮碉堡了有木有!
    
    《地球大炮》南极庭院工程凿穿地球了有木有!《带上她的眼睛》就是《地球大炮》的小外传有木有!
    
    《全屏带阻塞干扰》万年炎帝(千年风雪)撞太阳了有木有!
    
    《地球往事》更不用说了!
    
    大刘的作品就是大气的让你窒息有木有!有几个女的看科幻……大刘的小说基本全看过,感触最深的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地火大刘的科幻总是带着宏观的,怎么着都要玩点气势出来,感觉不怎么适合女孩子。
    潘海天这种写童话故事文笔细腻的倒还更适合一点。
    大刘的小说基本全看过,感触最深的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地火大刘一直对半人马座那几个星星有兴趣
    没记错的话流浪地球的目的地也是那儿吧?让人流泪的作品,本身都是有生命的。
    只是,因为生活阅历的不同,可能在某时某刻,心中还没有共鸣。
    
    乡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作品。
    另外,说到软文,早年间有个叫凌晨的姑娘写过一篇《猫》,也是当中软到让人心悸的。问题是《乡村教师》除了眼泪,几乎没什么思想可言。
    ================================
    乡村教师上科幻世界那期,我好像是高一那年,当时就开始YY自己要是哪天晚上睡觉被外星人扫描了拯救地球该有多牛逼。
    于是刻苦学习物理知识,终于在高一期末考试获得物理考试年级第一。
    回想起来,这他妈的是有多励志啊!大刘碉堡了。
    
    话说LZ连乡村教师也要黑一手?如果用你所谓的“有思想”的标准看,有几个科幻小说不是渣渣?谁还记得大刘早期的作品天使时代...
    
    黑叔叔怒操美帝航母战斗群..受大刘以往小说的影响,一看到三体连载的时候开头写中国某个小地方什么的,下意识就告诉我这又是一片气势恢宏的文章。
    应该就是中国太阳、地火之类的带来的感觉。
    最近科幻世界没几篇吸引我的文章了。哎。
    老是搞一些神神叨叨的中国古代什么的。一点意思没有。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