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微博精选 >

[七夕过后的主题貌似是哲学] 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

时间:2012-08-28 11:4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本文是论文摘抄,但楼主十分赞成文内观点.


===莫名其妙的厌恶===

西方观点认为:哲学衍生出了科学.
而实际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穿来看是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系,或者说是"研究哲学的人"提出来的.
因为科学家一般来说只对自己研究的领域的理智问题感兴趣,只要他的精神处于自由状态,他就会无暇无须顾及别的问题.
反过来看,如果一个科学家必须面对同哲学的关系时,即便在理性上抗争所谓的"指导论",他能够把哲学批判的体无完肤,他的精神状态也会略微不自主的跟着抽搐一段时间.

简单的例子:
"一个人可以舒服的翘着二郎腿悠哉的坐着看两个小时的书."和"一开始就规定你:必须翘着二郎腿看书两个小时".
虽然是一样的姿势,可是被迫受命的心理过程使后者的精神处于"不自由状态".

有那样一段时间,中国的科学家们不得不遭受这种不自由状态的骚扰.
无论你心里接受不接受,表面都要接受"哲学指导科学"的原则.因为这样才是免于遭受外部干预明哲保身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所以中国的科学家从那段糟糕的年代恢复出来以后,对哲学的厌恶是无以名状的.
"不像挥舞双臂去驱赶苍蝇一样驱赶哲学,就永无宁日安心做研究"这样的心理,似乎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民科们.



===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

当代物理学家F.J.Dyson曾经这样写道:"如果像爱因斯坦那样有着特殊想像力的人并未出生,那么相对论就是再过一百年恐怕也不会出现.但是对20世纪的另外一项伟大成就量子力学,却不能说同样的话".

那么相对论产生的动力是什么呢?
爱因斯坦对绝对时空观念(常识)的批判性怀疑造就了相对论.

然而爱因斯坦为何会对常识进行怀疑呢?
据其自述:"为什么恰好是我创造了相对论呢?当时我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原因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完全不考虑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照他来看,这个问题在小时候就已经想清楚了.我呢,智力发育如此缓慢,以至于我已经长大,空间和时间还占据在我的头脑中.自然,我就能够比儿童时期发育正常的人对问题钻研的更深入一些".


我们在日常行为中,把对/错作为对命题证伪的判断,当面对常识时,这种对/错往往又化为烟云消散了.
"深入进"常识发掘真相,重新认识所谓的常识(呈现)所得到的,往往才是超越常识的存在.以后再遇表象,也是不是毫无来由横街当道的出现.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
对实在本性的信赖如果是宗教性的,那这便成为了整个思考过程or精神世界中最根本最深入最不可动摇的信仰.一切与之相关的龌龊设定,无论多么根深蒂固,都可以毫不客气的被摒弃.

关于这种"深入进",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作为旁证参考:
当代中国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和冯友兰先生对王阳明所谓的"良知"有过一番争论.
其间冯友兰随口说"良知是一种假设",熊十力当下说"良知是一种呈现,你怎么能说是假设!"
所谓"若无真者,觉幻是何,既与真合,幻何能立".体味这番语言之境,或许能对爱因斯坦在寻找相对论过程的思考历程略知一二.

西方物理学家并没有事先被预设一个"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所以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没有像被事先告知"必须翘二郎腿俩小时"那种不自由.

爱因斯坦曾经写道:"从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来看,物理学家必定像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他力求描述一个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像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概念和理论看成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而论,他像一个唯心论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他们对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给出逻辑表示的限度内才能站得住而论,他像一个实证论者;就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他的研究工作所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来看,他甚至还可以像一个柏拉图主义者".

有些人说这是爱因斯坦思想混乱,而我看这是正是爱因斯坦把哲学当作物理学研究的工具的很好的例证.



算了,不想喷。哲学家拿个公式或者定理出来再刷优越感吧。
Post by nkzzt (2012-08-26 15:30)

这篇文只是想论述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跟优越感怎么能扯的上关系? Post by m58d (2012-08-26 15:32)

你知道什么是科学么...科学家负责研究万物的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发明创造
哲学家负责跳大神
很好很和谐的分工

另:,爱因斯坦在晚年一直很不喜欢别人把他的理论叫做“相对论”,他自己觉得他的这个理论应该叫做“不变论”

因为相对论最基础一条就是光速不变定律哲学就是来捡科学便宜的
空口白话就硬说自己指导了科学看多了帖子,我眼中已经没有哲学和科学,我相信站在时间和空间的终点的必然是各种萌物。

比如我们家绒绒什么的。

你知道什么是科学么...

你看,这才是吃果果的优越感的姿势.

如果不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天,直接把论述变成争论,通过各种脑补作者如何如何,那跟方舟子和韩寒的对喷又有什么区别呢.不是我内心所想的哲 学啊! Post by m58d (2012-08-26 15:38)

你误会了
我不是喷你
我是真的问你
你认为科学是什么哲&#9794学 Post by lq307013304 (2012-08-26 15:39)

我可能一时叙述的不完整.
自然科学是了解和描述人类认识自然世界规律的途径或者方法,科学不能完整的百分百的描述或者镜像实在的存在,但是能够在限定的场合之内无限接近的描述自然规律.你主贴里动不动就科学家
可是这个地球上这么多学科
你说的是那个学科的研究者?


如果是近代科学的定义是:
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追求。科学定律,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不能有反例。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能够重复的现象,如果于已有的科学定律矛盾,即宣布此科学定律的终结。

我更喜欢的定义是:
一个事物是否符合主流科学的认知
1 有一套完备的理论,自证以及证伪
2 有实验验证这套理论
3 可重复

所以如果你提出一套理论 麻烦你先证实一下
如果证实不了 至少提出一套可以自洽的理论,我会称你的理论是猜想,
心理学也是科学 有自己的理论
所以哲学也是一样的,不是看不到的东西 就不是科学了

科学简单的说就是: 你要证实你所说的

文科生真心别在讨论物理了我只知道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纲,哲学是社会科学的总纲 Post by lq307013304 (2012-08-26 15:45)

你看,如果你心平气和的看了帖子的内容.

便可知第一部分是论述所谓的"哲学指导科学"是一种谬论,并且这种谬论是如何影响科学家和民科的.

第二部分的论述是在说哲学可以作为物理学的工具,在形而上学的思考中,换一种角度去理解问题往往会更接近真相或者找到前进的路径.

我不知道你们为何都要带着怨气来看所谓的哲学帖.但是我并不会"一味的要求"你接受我的观点云云.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不能产生交汇点的时候,是不可避免的进入哲学范畴的.科学总是在不存在中发现存在对不对,而且也并不是每个定理的发现是像量子理论一样已经有重复的数学基础和理论堆砌,或者像某些行星的轨道一样被计算出来只等着望远镜去发现. Post by m58d (2012-08-26 15:54)

不管是理论物理 还是实验物理 都和哲学八竿子打不着..
不知道你是对哲学理解有误 还是物理理解有误...

现在只要是稍微神神叨叨一点的学科 都要和量子物理 扯到一起
我真是觉得量子物理学躺抢啊
人家就是研究微观粒子的宏观表现
现在只是微观粒子不确定性比较强
结果非要认为人家是神神叨叨的东西..你说量子物理学躺抢不躺抢

科学并不是在不存在中发现存在
而是不断的总结现有经验
好去描述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
即便人类不发现引力 引力也是存在的

和哲学完全是两码事我记得高中上物理课,物理老师给讲的第一课里就说了,经典物理脱胎于哲学
Post by lq307013304 (2012-08-26 15:59)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认为哲学和科学是分开的,那便这样.

其实我再说什么也是多余,你开始问我什么是科学也只不过是想挑错吧?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认为哲学和科学是分开的,那便这样.

其实我再说什么也是多余,你开始问我什么是科学也只不过是想挑错吧?

是的
我认为哲学和物理学八竿子打不着
就好比心理学和物理学八竿子打不着一样

不管是理论物理 还是实验物理 都和哲学八竿子打不着..
不知道你是对哲学理解有误 还是物理理解有误...

现在只要是稍微神神叨叨一点的学科 都要和量子物理 扯到一起
我真是觉得量子物理学躺抢啊
人家就是研究微观粒子的宏观表现
现在只是微观粒子不确定性比较强
结果非要认为人家是神神叨叨的东西..你说量子物理学躺抢不躺抢

科学并不是在不存在中发现存在
而是不断的总结现有经验
好去描述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
即便人类不发现引力 引力也是存在的

和哲学完全是两码事

科学研究中不是有这样一个逻辑吗,原则上不可度量的量便是没有意义.
根据这条逻辑,时间的概念才丧失了基本性,宇宙学才会提出时间的起源.那么物理学便有任务创造出一个"东西"来衍生出时间,这还不是从不存在中创造存在么.
如果一定要纠结"存在"的定义,可以被认知的被定义为存在,不可以认知的被定义为不存在不正是科学的逻辑吗.
如果推翻这个,那么便可以定义所谓的"暗物质"为存在,实际却无法观测到那些质量,只能观测到"那些应该存在的质量"引起的空间效应对不对?


如果说论坛里或者社会中有大量的言论打着量子理论的旗号宣扬主观唯心论就是所有的哲学都是不好的,我想这不是科学的逻辑,或者说你也同样在用唯心论来思考问题认识世界.
我在主帖中引相对论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对论的发现是对常识的巨大的颠覆,如果不跳出常识来看问题,又怎样可以想像到同时性的局限性呢.

如果说哲学是来捡便宜的,我只能呵呵,实际上在量子理论出现之前便有哲学理论描述过对物质细分的结果会呈现出"没有方分"的抛弃轨道的电子云状态.
两个学科可以看作两套方法论或者认识论,互相并不冲突,为什么要人为的去抵制或者仇视呢?


主帖引用的内容并没有太多是非好坏的论调,更没有哪个更优越,哪个更SB的言论.
不信就不信其实没什么,我们都曾经是坚定的唯物论者无神论者,但是多学一门认识论并不妨碍我认识世界.
更没必要事先设定出两个概念然后学到这里回头说"这个是哲学",学到那里回头说"这个是科学"对不?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