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 >

【据说工作邮箱里开始收到民科信件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星系起源于液氢球体的氢核聚变大爆炸

整理时间:2013-05-01 12:5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5-02 08:23

» 星系起源于液氢球体的氢核聚变大爆炸
    按同事所说,历史的第一步。下面大家欣赏奇文:
    
     论中子、质子、电子和原子核的半径
     ( 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 东灵工程技术中心 )
    沙寅岳 ( shayinyue@qq.com )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桃园新村路下9号105室,邮编:315131)
    
    摘 要
    中子会自发地发生衰变转变成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和部分中性物质。根据力的平衡关系,中子在衰变之前,有如下公式成立:
    F = K×Qp×Qe / (Rn×Rn) = (Mn-Mp)×C×C / Rn ---------------------------------------------------------(1)
    式中K为电磁常数;Qp为质子的电量;Qe为电子的电量;Mn为中子的质量;Mp为质子的质量;Rn为中子的半径;C为光速。
    关键词:中子;质子;核子;电子;原子核;衰变;质量;半径;频率;密度;物理常数。
    
    一、中子的衰变
    中子会自发地发生衰变转变成为质子,同时放出电子和部分中性物质。
    Mn = 1.674927211(84)×10^-27 kg; Mp = 1.672621637(83)×10^-27 kg; Me = 9.10938215(45)×10^-31 kg.
    上面Mn为中子的质量,Mp为质子的质量,Me为电子的质量。
    中子发生衰变转变成为质子所释放出来的物质的总质量为 Mn-Mp:
    Mn - Mp = 1.674927211(84)×10^-27 kg -1.672621637(83)×10^-27 kg =2.30557375(89)×10^-30 kg.
    
    二、中子的半径
    由公式(1),我们可以获得中子半径的计算公式:
    Rn = K ×Qp×Qe / ( (Mn - Mp)× C^2 ) ----------------------------------------------------------------------(2)
    根据2006年基本物理常数国际推荐值,我们取物理学常数数值如下:
    K = 8.98755178799791×10^+9 m/F, Qp = Qe = 1.602176487(40)×10^-19 C, C = 299792458 m/s.
    由公式(2)计算获得中子的半径Rn为:
    Rn = K ×Qp×Qe / ( (Mn - Mp)×C^2 ) = 1.11337557(48)×10^-15 m -----------------------------------(3)
    
    三、中子的频率
    由中子的半径,我们可以计算获得中子的自转频率:
    Fn = C / ( 2×π×Rn) = 4.2854768(19)×10^+22 1/s ------------------------------------------------------------(4)
    
    四、中子的密度
    由中子的半径,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子的物质的平均密度:
    D = Mn / (4/3×π×Rn^3 ) = 2.8972252(39)×10^+17 kg/m^3 -------------------------------------------------(5)
    
    五、质子的半径
    根据中子的物质平均密度,我们可以计算质子的半径,质子的半径Rp为:
    Rp = (Mp/Mn)^(1/3)×Rn = 1.11286448(48)×10^-15 m ----------------------------------------------------------(6)
    
    六、电子的半径
    我们只能根据中子的物质平均密度来计算电子的半径,电子的半径Re为:
    Re = (Me/Mn)^(1/3)×Rn = 9.0880914(40)×10^-17 m ------------------------------------------------------------(7)
    
    七、原子核的半径
    我们根据中子的半径和物质的平均密度可以计算原子核的半径,原子核的半径Ra为:
    Ra = (Ma / Mn)^(1/3)×Rn ---------------------------------------------------------------------------------------------(8)
    式中Ma为原子核的质量,Ra为原子核的半径。
    原子质量单位 Mu = 1.660538782(83)×10^-27 kg,原子质量单位的半径Ru为:
    Ru = (Mu / Mn)^(1/3)×Rn = 1.11017826(48)×10^-15 m --------------------------------------------------------(9)
    Ra = Ru × A^(1/3) ---------------------------------------------------------------------------------------------------(10)
    式中A为原子核的质量数。
    参考文献:卢森锴,郭奕玲,沈慧君. 2006年基本物理常数国际推荐值 物理37卷2008年3期p183-191
    论质子精确的电荷半径与实验测量误差的计算
    
    ( 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 东灵工程技术中心 )
    沙寅岳 ( shayinyue@qq.com )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桃园新村路下9号105室,邮编:315131)
    
    摘 要
    里德伯常量(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常量之一)是基于现有质子的大小进行计算和使用的基本物理常量,然而,最近物理学家的测量结果表明,质子的电荷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一结论获得进一步证实,那意味着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又或许是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和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论哪种情况都将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
    本文的目的是给出质子电荷半径的精确数据,并指出实验测量误差的来源。
    关键词:电子;μ介子;质子的电荷半径;里德伯常量;量子力学。
    
    一、实验数据
    
    一直来,物理学所采用的质子的电荷半径为 0.8768飞米,误差 +/- 0.0069飞米,然而,电子一直来被认为是“无大小的”粒子,直到现在,只有二种方法已经用来测量质子的电荷半径。基于在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碰撞,或氢原子上(电子和质子构成)获得数据。
    在新的实验中,科学家使用μ介子取代氢原子中的电子。μ介子是一种带负电、质量为电子206.7682823(52) 倍的基本粒子,最新实验将精确度提高了10多倍,同样地他们没有考虑“μ介子的大小”,测量出来的数据是0.84184飞米,误差 +/- 0.00067飞米。
    
    二、误差分析
    
    科学家的实验将精确度提高了10多倍,而测量出来的质子的电荷半径比以前所采用的质子的电荷半径要小4%,这使现在的物理学面临一个困难的问题: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和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科学家们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是现在的物理学忽略了“电子的大小”和“μ介子的大小”。
    
    三、质子的电荷半径
    
    根据我们的计算方法,通过精确的计算获得:质子的电荷半径为1.11286448(48)×10^-15 / 2^(1/3) = 0.88328112(38)飞米,新的实验测量出来的质子的电荷半径为 0.84184飞米,μ介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206.7682823(52)倍,由此,采用μ介子的实验数据偏差是采用电子的实验数据偏差的5.913273594(50)倍,(0.88328112(38) - 0.84184(67)) / 5.913273594(50) = 0.00701(12) 飞米,这正好接近电子的实验数据偏差的数值:0.0069飞米。由此证明,质子电荷半径的精确数据为:0.88328112(38)飞米。
    
    结束语
    
    质子精确的电荷半径数据为:0.88328112(38)飞米,0.88328112(38)-0.8768 = 0.00648112(38)飞米,小于误差0.0069飞米;0.0069-0.00648112(38) = 0.00041888飞米,小于误差0.00067飞米,是合理的。
    采用新的质子电荷半径数据可以提高里德伯常量的精确度,并证明量子力学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The size of the proton, Randolf Pohl, Aldo Antognini, François Nez, Fernando D. Amaro, François Biraben, João M. R. Cardoso, Daniel S. Covita, Andreas Dax, Satish Dhawan, Luis M. P. Fernandes, Adolf Giesen, Thomas Graf, Theodor W. Hänsch, Paul Indelicato, Lucile Julien, Cheng-Yang Kao, Paul Knowles, Jos A. M. Lopes, Eric-Olivier Le Bigot, Yi-Wei Liu, Livia Ludhova, Cristina M. B. Monteiro, Françoise Mulhauser, Tobias Nebel, Paul Rabinowitz, Joaquim M. F. dos Santos, Lukas A. Schaller, Karsten Schuhmann, Catherine Schwob, David Taqqu, João F. C. A. Veloso & Franz Kottmann, Nature, 8 July 2010.
    参考文献:卢森锴,郭奕玲,沈慧君. 2006年基本物理常数国际推荐值 物理37卷2008年3期p183-191
    自然的物质世界的起源:星系起源于液氢球体的氢核聚变大爆炸
    
    在所有的化学元素中,氢元素是最简単的,一个电子围绕一个质子旋转,但为什么电子会有最低层的轨道(玻尔原子半径)?如果电子的加速运动会辐射电磁波,那为什么电子不会掉到氢原子核——质子中去?中子会自发地发生衰变转变成为氢元素,而氢元素为什么不会自发地转变成为中子?中子是电中性的,但中子为什么会有磁场?为什么中子衰变所释放出来的是带负电的电子,而不是带正电的电子?
    
    学问学问就是不断地学,不断地问。如果象门捷列夫那样反正拿不到诺贝尔奖,那我们又何必去计较论文的发表与不发表?又何必去计较科学上的新思想、新观点是谁的发明发现创造?如果没有引力场,我们就可以在空间中自由地移动,而名和利就是引力场把我们牢牢地吸引在地面上而失去了自由。
    
    科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首先是从一个人产生的,世界上的财富是越分享越少,而唯有知识是越分享越多,既然无所谓拿不拿诺贝尔奖,那就把新的知识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或许会对您有所啟发和帮助。由于是科学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因此,先请您仔细的听,到最后再来评价。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一般来说,化学元素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而所有电子都是一样的。如果电子的荷质比是一个常数,由于它们在电场中和磁场中会有相同的运动曲线,那人们怎么知道所有的电子都具有相同的质量?除了其与其它粒子发生碰撞,没有第二种方法能得知其的质量。
    
    质子是最小的原子核,为什么电子不会掉到质子中去?为什么中子有磁场?为什么中子衰变释放出来的是带负电的电子?现代科学已有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核心带正电,核外层带负电,并因自转而存在磁场。这样,虽然质子带正电,但质子的核外层带负电,这样,电子离质子很远时会被吸引,离质子很近时会被排斥,这样,电子就有了最低的内层的轨道,所有元素都具有类似的结构。
    
    所有的原子核并不是质子和中子的简单的相加,原子核的质量与核子数之比小于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亏损质量,由于中子的亏损质量小于质子的亏损质量,且中子可以因自发地衰变而转变为质子,而质子不能自发地转变成为中子,中子是电中性的,处于临界的稳定状态,因此,中子是自然世界最基本最原始的粒子。
    
    设中子的亏损质量为零,原子核所包含的核子数与中子质量的乘积减去该原子的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百分之一,且原子核每增加一个核子所亏损的质量存在以四为周期的波动;在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总核子数之比接近且不超过神圣的比例 0.618;以中子的质量为基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天文观测中可以得知,宇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氢元素,氢元素不可能自发地发生核聚变反应。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氢元素可以因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并相互凝结而形成巨大的液氢球体。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液氢球体与液氢球体相互吸引形成更大的液氢球体,整个宇宙都处于液氢球体相互吸引、聚集、溶合凝结形成更大的液氢球体的过程之中。
    
    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使球体的中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当液氢球体的质量足够大时,球体中心的压力会大于质子与质子之间的核排斥力,这样就会发生氢核聚变反应,并由此引起巨大液氢球体的氢核聚变大爆炸。根据初步的计算,氢核聚变大爆炸的临界质量为银河系的质量。
    
    液氢球体的氢核聚变大爆炸,由于中心部位的高密、高压和高能,直接形成了高密度的中心天体:星系核,星系核处于爆炸的中心位置,大爆炸从中心向外依次按重核至轻核的顺序产生所有种类的化学元素及同位素,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大爆炸的产物形成了无数的火球。由于大爆炸之前是一个整体,大爆炸的产物符合角动量守恒定律,因此,角动量小的火球会掉进星系核,角动量大的火球围绕星系核旋转,整个星系存在整体性的同一方向的旋转运动。
    
    关于星系起源于液氢球体的氢核聚变大爆炸,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同时也是对各种各样未解之谜的解答。为了能够有人能准确计算出氢核聚变大爆炸的临界质量,甚至能计算出各种元素的丰度比,我们提供一篇原创性的科学论文:《论中子、质子、电子和原子核的半径》,下面的表格中有大量的较准确的数据,可以作为计算的参考。
    
     中子的质量:1.674927211(84)×10^-27 Kg;中子的半径:1.11337557(48)×10^-15 m;
    中子的频率:4.2854768(19)×10^22 1/s;中子的密度:2.8972252(39)×10^17 Kg/m^3。
    原子核以中子质量为基准,释放质量以电子质量为基准,中子质量数为 1,中子释放质量为 0。
    原子核 稳定性 原子核释放质量 原子核质量数据 原子核物质半径 原子核电荷半径
    中子 临界 电子质量作基准 原子核质量基准 1.11337557(48) fm 0.88368678(38) fm
    1H 稳定 2.53098806(85) 0.99862347824(46) 1.11286447(48) fm 0.88328112(38) fm
    2H 稳定 6.8843557(17) 1.99625582375(93) 1.40188940(61) fm 1.11268036(48) fm
    3H 19.1294546(69) 2.9895961143(38) 1.60390704(69) fm 1.27302186(55) fm
    4H 13.4956599043995 3.9926601512815 1.7662916769465 1.4019066330338
    5H 15.6117449119628 4.9915092817470 1.9027669602731 1.5102271371939
    6H 13.8530661569245 5.9924657696919 2.0222902810053 1.6050928597264
    7H 15.4016352598389 6.9916235535256 2.1289607411192 1.6897572600258
    3He 稳定 20.1657050(71) 2.9890325316(34) 1.60380625(69) fm 1.27294186(55) fm
    4He 稳定 60.4351056(33) 3.9671313196(18) 1.76251929(76) fm 1.39891249(60) fm
    5He 58.6861999098050 4.9680824922783 1.8997855213919 1.5078607675857
    6He 62.3382960674746 5.9660962364380 2.0193195916246 1.6027350220025
    7He 61.4878384549664 6.9665587725616 2.1264136060328 1.6877355975679
    8He 66.5256518956262 7.9638188703420 2.2233888939125 1.7647049345655
    9He 64.0409441729424 8.9651702217338 2.3129228891370 1.8357681136687
    3Li 特别 -5.72027072075653 3.0031110684491 1.6063201437449 1.2749371429892
    4Li 16.6306917136421 3.9909551098559 1.7660402130802 1.4017070460308
    5Li 59.1186840051745 4.9678472783019 1.8997555391228 1.5078369706429
    6Li 稳定 70.2038823460927 5.9618184009135 2.0188368425376 1.6023518637981
    7Li 稳定 84.3917214487820 6.9541020985321 2.1251454598708 1.6867290692922
    8Li 88.3694543186377 7.9519387395178 2.2222827538888 1.7638269906469
    9Li 96.3222251405830 8.9476134871670 2.3114120827379 1.8345689858351
    5Be 8.61172328224051 4.9953163649250 1.9032505916268 1.5106109956537
    6Be 62.8120696743146 5.9658385664449 2.0192905203785 1.6027119481391
    7Be 83.7050446107434 6.9544755596410 2.1251835019244 1.6867592632901
    8Be 120.690794081328 7.9343602182805 2.2206440229035 1.7625263290019
    9Be 稳定 123.949875690304 8.9325877102193 2.3101175020923 1.8335414764957
    6B 14.44797072917821 5.9921422205226 2.0222538840728 1.6050639714619
    7B 61.0259914367736 6.9668099560737 2.1264391621041 1.6877558814352
    8B 86.5051406765007 7.9529526788287 2.2223772031443 1.7639019550707
    9B 122.859655905031 8.9331806451594 2.3101686152792 1.8335820450591
    8C 63.6841498178429 7.9653642705332 2.2235327027829 1.7648190757416
    9C 91.5801340306907 8.9501925556684 2.3116341425991 1.8347452348637
    12C/12 稳定 原子质量基准 0.99140951982(42) 1.11017825(48) fm 0.88114897(38) fm
    电子 稳定 释放质量基准 0.0005438673446(3) 0.09088091(4) fm 0.07213223(4) fm
    μ介子 稳定 206.768282(5) Me 0.1124545166(29) 0.53740370(23) fm 0.42653760(18) fm
    4He 物质半径 6He 物质半径 单位质量半径 质子物质半径 质子电荷半径
    1.76251929(76) fm 2.0193195916 fm 1.11017825(48) fm 1.11286447(48) fm 0.88328112(38) fm
    
    
    

网友评论2013-05-02 08:25


    这民科懂得比我多
    
网友评论2013-05-02 08:28


    我在宁波鄞州区民惠路…是不是要代表大游窝登门拜访一下
    
网友评论2013-05-02 08:30


    他在讲什么?
    重元素来自轻元素聚变这难道不是常识?
    
网友评论2013-05-02 08:31


    前面算半径还有模有样,后面就囧了。
    
网友评论2013-05-02 08:32


    我们游戏设计课的老师说过,有经济学者算过,一个idea值0.1美元,一个cool idea值5美元,一个可以实现的cool idea值100美元,所以idea一点都不值钱
    
网友评论2013-05-02 08:33


    我连标题都看不懂,还是不说什么了……
    
网友评论2013-05-02 08:39


    数字眩晕症文科生路过…
    
网友评论2013-05-02 08:40


    液氢球体是什么梗
    
网友评论2013-05-02 08:42


    预计会被专业的打爆
    
网友评论2013-05-02 08:43


    别的不说,中子转质子有这等好事?
    
网友评论2013-05-02 08:47


    
    眼花缭乱中
    
网友评论2013-05-02 08:48


    电子虽然是绕着原子核在转,但不是圆周运动啊,是在某个电子轨道上乱跑。所以不要用经典物理学的方法来解释电子运动。
    
    而且“中子会自发地发生衰变转变成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和部分中性物质。” 这种民科的知识居然还拿来做论文的核心。。。。。
    
    再往下看密密麻麻没有排版好的,不但眼睛累,看到的一大票胡说八道的内容,比吃屎还难受。
    


网友评论2013-05-02 08:48


    中子衰变啊 只是半衰期长啊 不过是这么衰变的吗
    
    质子也会衰变 半衰期也长
    


网友评论2013-05-02 08:52


    我是开吐槽@qq.com的
    
网友评论2013-05-02 08:56


    孤立中子记得就几秒的半衰期,在原子核中几乎不衰变
    
网友评论2013-05-02 09:48


    Reply Post by shandajh (2013-05-02 08:40):
    液氢球体是什么梗
    
    液氢球体就是木星。。。
    
网友评论2013-05-02 10:10


    Reply Post by 你是王大仙 (2013-05-02 08:52):
    
    我是开吐槽@qq.com的
    
    你啥时候见民科众使用cas.cn这种信箱的。。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