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 >

【不黑不舒服系列】 外国美女在中国:直呼受不了!

整理时间:2013-01-24 23:5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1455296)2013-01-22 13:55

» 外国美女在中国:直呼受不了!
    首先有点标题党,是不是美女我也不知道,所以法王木有,我只是个转发的:
    
    如果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有许多挫折感,那么美国留学中国的学生就有更多的困惑感,尤其是女生。
    
    南希在中国南方一所著名大学(注:中山大学)做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内容是关于中国与美国房地产经济比较。
    
    南希住在校园外的一处高级公寓里,常常爱到珠江边上的大排档吃东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生硬的粤语,最让中国人注意的是她长着满头红发和红眉毛。
    
    一坐下来说到中国学习体验就滔滔不绝,笔者将之归纳成十点: 一,美国女生很难得到中国男士的青睐,更谈不上沟通了解,男同学们喜欢叽叽喳喳背后议论自己,但很少人敢于坦然地和她讨论问题,更忌讳触及感情问题沟通。
    有一次几个男同学约她和他们去照相,也不问她是否愿意,个个都要做某个亲热姿势,然后登载在个人网络上,让她感到被利用来做“小姐”模特了。
    中国男生们好像天生就害怕美国女生,不是腼腆就是假客气,让她感到被拒之千里。
    
    二,和中国女生做朋友是比较容易的,但感到中国女生很功利主义,往往带着某种目的交朋友,友情比较表面化。
    中国女生给她的印象是很爱讲如何赚钱,甚至如何嫁给富人获得财富,很想嫁给西方男人办移民,却并不了解美国实际生活,抱着赌一把的心态。
    她说不难理解那位嫁给英国报业大王的中国女士。
    
    三,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们从来不对老师所讲观点提出疑问,只会抄笔记背书,为的就是考高分,她自己感到压力很大,许多问题压在心里却无法与同学老师沟通表达。
    课题老师对学生不够关心,因为他们自己也对经济学内容很没把握,讲解起来避重就轻,从来不鼓励学生搞社会采访和实际数据分析,总是从理论条条推论到结论,最后把这种结论变成不容质疑的东西。
    
    四,中国社会人人都很尊敬“老师”,谁的地位高就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先生”。
    她的指导教授是个很活跃的讲课高手,到处讲演捞外快,喜欢把她带到现场,让别人羡慕他有个美国人助手,更给听众一个错觉,好像他才真正代表了最高水准的西方理论,中国听众很吃这套。
    这位教授翻来覆去总是用那点数据炒来炒去,根本就不深入社会了解情况,动辄就是拿他自己都不明白的高深数学模式唬人,却赚得盘满钵满。
    
    五,她感到这位指导老师很会拉关系,总是把某个中国经济学者大名挂在嘴边,说是他的研究生毕业的,对那位名学者的所有说法一律支持,好像分成了一个“学派”。
    其实,那位名学者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根本不考虑经济学的原则,别人爱听什么就说什么正确,你喜欢“低房价”他就骂房价太高;你说“房价不算高”,他就说中国城市化会继续托高房价,你喜欢“民主改革”,他就说民主能让人人富起来,你喜欢抱怨物价升太快,他就说“中国不应该出口,出口就等于造成国内通胀“,那么中国和蒙古一样少出口就不通胀了吗?
    到底他缺了什么?缺的不就是讲真话的良心吗!
    
    六,她看得出一点,中国教师们喜欢拉帮结派,一方面为了自保,另方面为了抢夺经费,三是因为相互吹捧做广告。
    有些学校为了搞项目向教育部拿钱,不惜到美国拉入一些知名退休老教授撑面子,而那些美国老教授根本就是白拿钱卖知名度的。
    据说只要有这个理由拿钱就有人给钱,给钱就有好处回报,很像做生意。
    饭局很多,会议很多,她认为应当获得“出场费“了,教授们太爱利用她的西方人形象了。
    中国学者和普通人聚在一起时都爱说废话假话,更喜欢说别人闲话,说起来滔滔不绝,让她难以忍受。
    
    七,她感到在中国社会非常门派森严,(笔者认为是“部门森严”),公共机构没有意愿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更不肯向她这个外国人透露任何情况,搞社会调查很难。
    中国是个透明度很低的社会,人们城府很深,社会等级观念强,文化人很压抑,没有创新精神,为了发泄郁闷,人们变成了爱说风凉话的人,养成了痞子精神,极端主义思想倾向明显,往往把问题都看成不是黑就是白,缺少分析能力和淡定心态。
    
    八,让她最深印象的就是中国学生很在乎分数,为了分数可以送礼,甚至可以不惜被“轻微潜规则”。
    女生被潜规则并非都是教授的责任,许多情况下是女生们有意设下的圈套,从中看出分数成了一种社会交易筹码。
    她因为有些观点和教授不一致被警告过,但出于她的坚持教授妥协了,出于面子教授给她高分,但她心里还是明白这不是个真实的分数,她并不太在意,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中国社会文化。
    
    九,这位美国留学生也常去香港,她认为香港人对西方人过分羡慕和崇拜,爱说大陆人坏话,从而抬高自己或试图拉近和西方人的感情,这让她感到有些不自在,反而觉得大陆人随和多了。
    她说中国是个中等发展程度国家,生活实际情况比墨西哥等收入较高的国家要好些,但中产阶级不多,中下层的最多,他们依靠家庭互助生活的相对稳定些,生活层次丰富使得需求多样化,这是中国家庭特色。
    她到农村也不再被当成“奇怪“人看待,可见中国人已经习惯西方人的出现,但依然无法真正思想感情沟通,往往西方人喜欢的幽默在中国很难被接受和分享。
    
    十,她也谈到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最有效的社会财富分配渠道,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部分中国人从房价升值中提高了身价(Equity),这是任何东欧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同时,中国房价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超过美国,一旦房价泡沫必然导致社会和政治问题,也将成为执政者的巨大负担,也会成为西方针对中国施压的着力点之一。
    她理解中国现有制度的适用性,政府需求的拉动力依然不可缺位,但认为这种合理性是相对的,应当随着形势发展逐步更努力推进多元文化社会,不要学美国的银行寡头们坏样子,要学美国学界的创新和平等精神。
    


网友评论(3635556)2013-01-22 13:55


    我还以为是受不了只看楼主……
    
网友评论(1466305)2013-01-22 13:55


    我看成:直呼受不了楼主
    
网友评论(2188589)2013-01-22 13:56


    每个法王你说美女
    
网友评论(15946597)2013-01-22 13:56


    我被玩坏了??标题有歧义
    
    
    
    然后太长求总结
    
网友评论(12608083)2013-01-22 13:57


    有一次几个男同学约她和他们去照相,也不问她是否愿意,个个都要做某个亲热姿势,然后登载在个人网络上,让她感到被利用来做“小姐”模特了。
    中国男生们好像天生就害怕美国女生,不是腼腆就是假客气,让她感到被拒之千里。
    
    
    绝对是D8吧友。。
    
网友评论(1543512)2013-01-22 13:57


    美女在哪?
    
网友评论(1196547)2013-01-22 13:58


    看了前面几条,感觉大致没啥问题啊。。。
    
网友评论(2424956)2013-01-22 13:5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汉弗莱爵士 (2013-01-22 13:57)
    
    不一定,这种文章一般都是传了比较久的。
    
    从时间线上考虑,也有可能是WOW吧的。。
    
网友评论(20532077)2013-01-22 13:59


    我来总结,就三个字,短平快(友谊平常,知识剪短,楼市快富)
    
网友评论(1150523)2013-01-22 13:59


    香港中枪
    
网友评论(1335639)2013-01-22 14:00


    这是借美国女生的身份来讽刺么。。
    
网友评论(1308577)2013-01-22 14:00


    说的挺对的啊...大致上...
    
网友评论(2192586)2013-01-22 14:01


    Reply Post by 光刃不羡仙 (2013-01-22 13:58):
    
    看了前面几条,感觉大致没啥问题啊。。。
    
网友评论(1185042)2013-01-22 14:01


    重点就是最后一段话。
    
网友评论(17343446)2013-01-22 14:01


    估计不是美女
    ----sent from my HTC HTC EVO 3D X515m,Android 4.0.3
    
网友评论(1873842)2013-01-22 14:01


    什么乱七八糟的
    
网友评论(12819357)2013-01-22 14:01


    我上次看到这篇文章
    还是嘲讽在美国的中国WSN的....
    


网友评论(353126)2013-01-22 14:02


    这标题,我还以为国内有哪位大仙能填满海洋还有多呢。
    
网友评论(9027846)2013-01-22 14:03


    法王?
    ----sent from my Xiaomi MI 1S,Android 4.0.4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