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男人 >

瑞典男女平等从幼儿园抓起, 孩子们听到的故事中,有很多与单亲父母、收养的孩子或同性情侣有关

整理时间:2012-11-22 17:34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CamilaL2012-11-20 17:08
» 在Nicolaigarden,所有孩子都可以玩洋娃娃,男孩和女孩都被称为“朋友”,也都被赋予了哭的权利。斯德哥尔摩——在斯德哥尔摩老城镇道边的一个赭色外观的幼儿园里,老师不再使用人称代词“他”或“她”,而将115名蹒跚学步的小孩们简单地称呼为“朋友”。专门指代男性或女性的用语成为了禁忌,通常被代词“hen”取代,这是一个由人们生造的无性别差异的词语,虽然它并不为多数瑞典人接受,但在一些同性恋和女权主义人群中,这一词却十分受欢迎。小图书馆里摆放着抱枕,孩子们会坐在那里听老师讲故事。故事中很少有《灰姑娘》或《白雪公主》这样的经典童话,因为里面充斥着对男性和女性的定式思维。孩子们听到的故事中,有很多与单亲父母、收养的孩子或同性情侣有关。老师们不会要求女孩们去办家家做饭游戏,而木制或乐高积木也不是男孩们的专属玩具。当男孩们弄疼自己的时候,学校要求老师要像安慰女孩那样安慰男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去玩娃娃,其中大多数都具有正常结构,但有一些却是很怪异。瑞典的平等主义可能和它的肉丸子或宜家(Ikea)家居那样享有盛名。这家由纳税人资助的幼儿园叫Nicolaigarden,是以一位圣徒的名字命名的,他的小礼拜室曾设在这座有300年历史的建筑里。瑞典为淡化性别界限——同时从更深层次来说,让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机会——做出了许多努力,这家幼儿园强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画廊雇员马琳·英格里森(Malin Engleson)在去接她15个月大的女儿汉娜(Hanna)时说,学校教孩子们“不仅女孩可以哭,男孩也可以。”她说,“这是我们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从孩子早期抓起尤为重要。”这一模式大获成功,两年前,学校的三名教师又新开了一家幼儿园,现在有近40名孩子。这所学校名为Egalia,意为平等,其校舍是莎迪马地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住宅项目。这一被教师争相追捧的做法源于瑞典立法者的努力。1998年,瑞典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学校,包括托儿所,确保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机会。在法律的激励下,Nicolaigarden的老师们迈出了不同寻常的一步,他们相互录制每个老师的行为,包括与孩子玩耍、吃饭、相处的情景。这些孩子上至6岁小孩,下至婴儿。该中心和其他三家幼儿园园长罗塔·瑞嘉林(Lotta Rajalin)表示,“我们可以发现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对待男孩和女孩方面。”她每天骑自行车奔波于这几家幼儿园之间。她说,“如果一个男孩子因为弄疼自己而哭起来,会有人去安慰他,但安慰的时间会比较短。而女孩被抱和被哄的时间要长得多。男孩得到的答复通常是,‘不要紧,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说,这些纪录片还显示,员工和女孩说话的时间似乎要比和男孩的长,这可能也解释了女孩在后来拥有更好的语言能力的原因。瑞嘉林说,如果男孩调皮,老师们都可以接受;如果女孩在郊游时要去爬树会被老师制止。在进行大量的讨论之后,幼儿园制定了一个包含七项要点的计划来纠正这些行为。53岁的瑞嘉林说,“我们避免使用像男孩或女孩这类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定式思维。我们只用名字——皮特,萨利——或‘加油,小朋友!’”我们在之前全是女性的教员队伍中增加了男性教员。除了Egalia之外,Nicolaigarden还从一个为同性恋和双性恋人设立的机构那里获得了认证,该机构的员工对这些问题十分敏感。不久,批评接踵而至。瑞嘉林说,“信、邮件和博客很多。但它们的内容并不是争论;基本上都是愤怒。”谭雅·伯格维斯特(Tanja Bergkvist)便是一个坚定的批判者。她是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数学家,时常在博客上攻击瑞典的这种“性别疯狂”。在她为《瑞典日报》(Svenska Dagbladet)所撰写的一篇文章里,她质问孩子们是否“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洗脑”。她还讽刺道,在郊游中,“如果一个女孩去摘花,而男孩去捡石头,他们该怎么办?”在Nicolaigarden工作了一年半的 36岁的卡尔-乔森·诺曼(Carl-Johan Norrman)说,这种批判“源于这样一种错误的想法:我们希望把小男孩变成小女孩。这种流言蜚语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除了嘲弄声之外,有人将这些举措看作是北欧特有的理念,而且值得称道。29岁的卡米拉·弗洛丁(Camilla Flodin)说,“我觉得这种方式很瑞典化,很好。”卡米拉是伦敦人,在斯德哥尔摩居住了两年半。她说,如果她男朋友妹妹的女儿收到了非常女性化的礼物,做母亲的会不高兴。36岁的麻醉师皮特·鲁德伯格(Peter Rudberg)有一个3岁的儿子,名叫哈尔玛(Hjalmar),在上幼儿园。皮特将性别中立的做法称之为“恩典”。然而,他跟很多瑞典人一样认为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这一问题。他说,“在现在的瑞典,性别平等已经不是什么问题。”然而他并不赞成那些极端的做法,例如“禁止男孩玩男孩的游戏。”在斯德哥尔摩巨大的砖砌市政厅,较为保守的联合政府完全支持性别政策。主管学校的副市长罗塔·艾德尔摩(Lotta Edholm)说,“重要的一点在于,孩子们,无论性别,都拥有同等的机遇。问题在于自由度。”她说,另一方面,父母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总是要比托儿所扮演的大得多。艾德尔摩说,“孩子们每天只在幼儿园待几个小时。在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和家长在一起,因此家长灌输什么价值,孩子们往往就会吸收什么价值。”随着圣诞节的临近,瑞典人正在为12月13日的圣露西亚节做准备。在这个节日中,孩子们站成排跟随在圣露西亚的后面,而圣露西亚通常由一个少女扮演。她会穿着白色的长袍,顶着一圈点燃的蜡烛。现在男孩可以扮演露西亚吗?艾德尔摩说,最近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一个城镇中,一个年轻男孩确实曾申请扮演这一角色,但是被拒绝了。她说,目前在瑞典,显然女性更容易进入男性的世界,而男性则不容易进入女性的世界。她说,“有意思的是,女孩扮演圣诞老人并不会成为问题。但是男孩扮演露西亚则会招来非议。”
作者:钱德拉赛卡2012-11-21 08:17
这是妥妥的强行把人类先天的性别差异给抹平啊,平等难道和同化是同义词?这帮瑞典人脑子是不好使了。
作者:蓝缘2012-11-21 08:20
怪不得瑞典女官员那么高了,个个都是女武神

上一篇:男人光棍久了就容易无聊。打赌篇。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