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孩残疾被家人寄养在敬老院
来源:黄河新闻网 2013-02-05 17:55:39
睡觉的时候,亮亮和涛涛头靠着 头。一天中的大多数 时间,他们都待在床 上打发时间。
在永康市腾龙学校5层教学楼的 楼顶上,有一间特殊的教室。一共有 15孩子,最大的18岁,最小的8岁。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残疾,要么智障, 要么精神或身体有些问题。父母要赚 钱养家,顾不过来,就把他们交给学 校代为照顾。楼顶100来平方米的地 方,就是他们全部的世界。
有的孩子慢慢长大,已不太适合 继续待在学校。可是,他们能去哪 里?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无人能给出 确切的答案。
15岁男孩生活无法自理,家人 把他寄养在敬老院
上次提到一个叫亮亮的孩子,他 今年15岁,曾在腾龙学校上过一段 时间学。学校搬了新校区后,亮亮就 再也没有来过。
亮亮四肢无力行动不便,上厕所 都要老师抱着去,校长胡瑶琴因此对 他印象深刻。后来才知道,亮亮的父 母因为做生意要到处跑,放在家里又 不放心,2011年5月,他们通过残联 的帮助,把亮亮送到了永康一家养老 服务中心(敬老院)。
两年过去,亮亮已经养成了老年 人的作息习惯:天刚黑就睡觉了。
他说,以前在家,经常吃不上 饭。而在敬老院,老人们对他很好, 经常给他好吃的。他因此觉得,自己 在敬老院的生活,是“幸福的”。
他真的幸福吗?
伙伴
亮亮是这家敬老院接收的第一个 孩子。
他来后没几个月,又来了一个叫 小佳的女生,患有智障,语言障碍也 比亮亮要严重得多,基本不会说话。
好长一段时间,两个孩子几乎没 有什么交流,更别说做朋友了。
情况在2012年秋天的时候,有 所好转。那天,亮亮看到服务中心工 作人员牵着一个叫涛涛的男孩走进了 他的房间。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床靠 着床,睡觉的时候,头挨着头。他们 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的之间 的“聊天”,跟听外语差不多,很难 懂。
两个人都不会走路,大多数时间 都只能呆在床上。涛涛躺着,亮亮喜 欢趴着。他们的话题,无非是刚刚看 过的动画片之类,乏善可陈。
不过,对于近乎无聊的敬老院生 活,涛涛的出现,无疑就是一抹阳 光。
涛涛语言能力非常不好,说的话 别人都听不懂,但亮亮能听明白。
有时候,涛涛想叫阿姨帮忙,支 支吾吾半天,亮亮很快就弄明白了, 扯开嗓门叫来了工作人员。
在一起久了,难免会发生些矛 盾,偶尔会吵架。前几天,亮亮生气 抓破了涛涛的脸,但是现在涛涛已经 不生气了,亮亮也保证,以后再也不 弄伤涛涛。
这个叫小佳的孩子平时不喜欢出 门,不开心的时候,他就冲着窗外嘶 吼几声。
家人
涛涛的父母几乎每周都会来看望 涛涛,但是亮亮的爸爸妈妈很少来。
亮亮刚来敬老院的时候,亮亮的 爸爸妈妈每个月会来看他一次,但是 时间久了,他们来的次数就少了。最 长的一次,隔了半年之久。
“他们太忙,没空啊,要卖菜。 ”父母是做蔬菜生意的,懂事的亮亮 总是为他们的“疏忽”开脱。
其实,亮亮很希望能和爸爸妈妈 多呆一会儿。他总是安慰自己,爸爸 妈妈很快就来了。可大多数时间,迎 接他的,都是失望。
亮亮说,“把心放下来,把心放 肚子里。”这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 如果不这样想,他晚上会睡不着。
亮亮的爸爸妈妈每次来,都会带 来一些小玩具。前几天,爸爸送了他 一个“打地鼠”玩具,亮亮视若珍宝, 每天都放在枕边,别人不准碰。
现在,他自称“打地鼠高手”。实 际上,他玩得并不好,只是偶尔才玩 一次。他生怕玩得太频繁,还没等到 爸爸妈妈再来看他,玩具就没电了。
他没钱给自己买电池。
想法
快要过年了,爸爸妈妈说好,会 接他回家过年。但是,亮亮说,他只 准备在家住两天,因为“爸爸妈妈没 空,要卖菜。”
以前,养老服务中心的护工都是 女的,亮亮和涛涛来了以后,养老服 务中心只能又招了一个男护工。因为 两个孩子都开始发育了,而且越来越 重,女护工抱不动。
那么,亮亮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 那样,喜欢住在敬老院呢?
他努力地想要掩饰自己的沮丧情 绪,跟我们说起了以前在学校的事 情。在腾龙学校,他只待了两年。
亮亮已经不记得街上是什么样 子,也不怎么记得学校,但是他想回 到学校去,因为学校可以认识很多 字。他以前在学校学会了很多字,现 在全忘了。
“我应该很想去,但是我不会走 路,学校不会要我。”亮亮很在意自 己不会走路。
他想去逛街,但是他不会走路; 他想呆在父母身边,但是他不会走 路;他想回到学校,还是不会走路 啊!
有时候,孩子和老人能够和睦相 处,但难免也会有意外发生。
说起敬老院里的孩子,服务中心 负责人成玲娇只能叹气。
“敬老院是老人养老的地方,小 孩子住在这里,我们很多设施、条件 都跟不上,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未必 是好事。”成玲娇说,毕竟,敬老院 不是专业的残障儿童护理机构,比如 孩子最需要的游戏和娱乐,敬老院肯 定就无法满足他们,“我们这里,只 有电视。”
成玲娇更担心的是,怕孩子出意 外,“我把剪刀、打火机、绳子之类 的东西都收起来了。几个小孩年纪越 来越大,心理也在发生变化,我怕他 们做傻事。”
每隔几天,成玲娇就会找几个孩 子聊天,“有时候,我感觉他们想父 母了,就会打电话让他家人过来看看 他,也算是一种安慰。”
敬老院有130多张床位,现在已 经满员了,“很多老人来申请,根本 进不来。”
成玲娇打算找亮亮父母谈谈,作 为父母,他们有抚养孩子的义 务,“如果他们愿意,最好把孩子领 回去,把床位让出来。但他们如果不 愿意,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让孩子 继续住下去。”
“如果永康能有一个专门的机 构,收养像亮亮这样的孩子,那就好 了。”成玲娇说。
相关部门
永康全市一共有8家公立敬老 院,另外还有两家民营养老机构。这 几天,记者走访位于市区附近的7 家,发现像亮亮这样的孩子,并不是 个案。在其中的三家敬老院,记者找 到了7个被寄养在这里的孩子,他们 都是残障儿童。
这些残障儿童被寄养到养老院, 除了政府每月发放的残疾人补助外, 家人还在额外支出一部分钱。比如亮 亮属于一级残疾,每月补助1000 元。另外,他的父母每年还要支付 2000多元给敬老院,作为抚养费。
实际上,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 些孩子过得并不如意。有一个14岁的 女孩,甚至遭到了来自男性老人的猥 亵。而对于敬老院来说,额外多出来 的孩子,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和 责任。谁都不知道,如果出了问题, 谁来负责?而这些孩子的未来,又在 哪里?
在永康,全市一共有一万两千多 名持证残疾人,其中包括精神残疾、 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盲人、聋哑人 等几个大类。残障儿童毕业后,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安置。“有劳动技能或 能力的,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就业,并 进行相关扶持。”永康市残疾人联合 会的楼兴东说。
没有劳动能力、能够自理的,会 根据残疾等级不同发放补助,以保证 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求。无法自理的, 政府采取集中托养、居家安养、社区 照料等方式进行安置,同样也有相应 的安养补助。
“集中托养主要是安置在敬老 院、福利院、托养中心等机构。”楼 兴东说,永康目前有两类集中托养的 方式,一类是重度精神残疾的残疾 人,主要安养在永康市第三人民医院 的永康阳光庇护中心。另外一类是重 度的智力残疾或者肢体残疾的,主要 安置到敬老院、福利院。
但是,对于像亮亮这样有监护人 的残障儿童,并没有政策规定可以进 行托养。
“如果能够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对他们来说会更好。”楼兴东说。但 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会出现 一些有监护人的残障儿童住进了敬老 院。
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专门的机构 收养这些孩子。
记者了解到,永康正在筹划建设 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在规划材料 上,记者看到,这个托养中心专门设 置了儿童楼。等建好后,这些住在敬 老院的孩子,就不用再成天和老年人 为伴了。
“就在今年,我们还要在3?5个 乡镇设立阳光小康庇护中心,让那些 虽然重度残疾但是能进行简单劳动的 人在那里工作和生活。”永康市残疾 人联合会教育就业科科长施春蕾说。
——————————#^_^#
在特殊学校做义工的楼主不发表意见,见过太多太多的故事…
----sent from my Sony Xperia Ray,Android 4.0.4
网友评论(3249646)2013-02-06 08:54
社会保障不到位政府职能缺失当地官员的不作为是导致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问: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sent from my 原本不是很想买的Sony Ericsson LT28h,Android 192.168.0.1
网友评论(19532839)2013-02-06 08:59
Id内容神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