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人矮棍大2012-11-21 13:38
» 原谅我火星了一年多,今天才看到南方周末网的这篇文章《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就我自身来说,我真的庆幸当年自己饿着肚子读完了高中,饿着肚子读完了大学(尽管是很不怎么样的大学)。再看看自己的班,自己的学校,我真的没话说了。班里成绩不错,基本有保障上一本的都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有几个来自农村的只是保二争一,从全校的情况来看多数情况下,家庭情况和最后考的大学基本成正比。有时候我在想,假如我当年的情况推迟到现在,我能不能坚持下来,真的不敢想
作者:Teenspirits2012-11-21 13:44
我觉得起码我们学校对家庭有困难的不错啊,学校有商店什么的,居委会开证明,优先录取,一个小时按岗位不同最低11块一个小时,还有助学金减免学费,学习稍微加吧劲拿个3等也有900块,周末去麦当劳啥的打个工就不用家里出啥钱了。当然日子过的肯定蛮辛苦改动
作者:163573582012-11-21 13:45
这就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了···中国教育支出都被黑出翔了
作者:zz68812012-11-21 13:46
确实有点。。。我原来有段时间在一个小县城的中学上过一会儿学,听班主任说他们每年都有很多弃考生,因为就算考上了也读不起
作者:leshuiwang2012-11-21 13:47
这里不是有不少寒门子弟都号称自己能考五六百分呢吗
作者:神仙姐姐慢走2012-11-21 13:48
Post by 16357358 (2012-11-21 13:45) 这里不是有不少寒门子弟都号称自己能考五六百分呢吗 这跟教育资源分配 毛关系都没有吧。。。全世界 哪个国家扶持教育最多也就是 到高中毕业不是个个都想当然的 大学也得是义务教育了? 教育产业化的问题。现在东部私立中学不要太多。这些中学的老师哪里来的?重点中学的老师活得这么滋润当然是不会去的。而且也请不起所以就把县级、镇级中学的台柱,15~20年教龄,4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全拉走了。以前新来的老师先去练初一初二,然后教初三,再教高一高二。最后才到带毕业班。现在好了。初中老师统统拉到高中凑数。教学质量能上去才怪。基层中学青黄不接。所以咯。04年以前我们镇中学高中常年4个班250人左右,重点线15人左右,本二线40+人。0506开始没那么好了最差是0708那两年,直接本科线光头。现在?现..跟教育产业化没多大关系. 搞那个自主招生, 完全就是要玩死"寒门子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