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恶搞 >

[我真的不是美分]吴戈:“强国饥渴”不能靠吹嘘军工来满足

整理时间:2012-11-20 17:0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a4080245992012-11-19 09:11
» 歼-31首飞,惊喜从天而降:中国成了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型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以至媒体赶紧用“超常的工作强度”才能解释这种“井喷”速度。与中国相比,俄罗斯只有一型五代机,日本算0.5型,韩、印恐怕只有0.2型。然而强国竞争往往畸形。另一个有两型五代机的美国其实是四型。他们从YF-22和YF-23两型中选出前者,又从X-32和X-35中选出后者。到2012年11月,已是第50架F-35投入试飞。至于时间,F-22从1991年被选中后,花了14年才服役,F-35的研制从2001年持续到现在。成本上,F-22只装备不到187架,每架成本高达7亿美元。F-35要完成为美国各军种换装近3000架,全寿命成本将过万亿。因此,中国的速度有多快,恐怕起点不能以歼-20亮相那天算,终点恐怕也不好单以“学习和借鉴”下定论。中国整体科技、工业、管理水平与美国尚有不小距离,这是不争的大背景。至于成本,正是将歼-20和歼-31猜测为“高低搭配”的草率之处。F-22代表着世界尖端武器进入极高成本时期,凭美国的财力,数量也很寒酸。F-35先以多军种联合为特色,继而多国合资,皆为打破成本怪圈,仍不够满意。以此为参照,中国的“高”能否放手冲击顶级性能,同时HOLD住价格?“低”,牺牲多少性能指标,方既有五代之实,又有廉价之美?以现有工业和管理水平,无疑是世纪难题,绝非单以信心、加班等法宝就能破解。若大获成功,中国工业称“无往而不胜”也不为过。被忽略的是:与具体设计一型飞机需经过详尽的严格考核不同,战斗机分代并无考核。近几十年俄罗斯为推销产品,已将四代加速“跳级”为五代。正是在具体指标上学问很深。中国战斗机的发动机软肋众所周知,令很多人安慰的是,推力达标的国产发动机正紧锣密鼓。但当中国聚焦于推力达标时,美国已将发动机油耗降低30%~40%,成本降低35%~60%,后续计划又追求起能力/成本之比较现在提高10倍。总之,让两种同为双发动机的战机“高低搭配”,仅以机头起落架就将歼-31的前途分工为舰载,都为时过早。现在就为歼-31规划国际市场,可能意味着要求歼-31在性能追赶F-35的前提下,成本降到巴基斯坦也买得起,而F-35让日本、挪威也买得吃力。可见,不经过竞争择优和差异化发展,中国两型五代机同时开发、装备,很可能近于儿戏。其出口市场恐怕也要经过艰难博弈,如果等不及多年后相关技术普及,成本明显下降,恐怕只能借指标的弹性做文章。同样,刚刚服役的“辽宁”号航母据说即将进行舰载机着舰试飞。出于关心,有人立刻找出美军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迄今已牺牲数百人的资料。中国当然不能也牺牲数百人,其实这个突兀的数字所体现的恰恰是另一层为中国公众所忽略的现实:航母发展所需的巨大工作量。美国之所以牺牲这么多人,无非是累计的结果——美国海军航空兵已成立百年,研制过的海军舰载机型近百种,加上战争和训练,总飞行架次成百万计。特别是战后初期的黄金时代,美国不断牺牲飞行员,但也换来几十种新型号的“井喷”。在媒体上,专家们早已从纯理论需要设想中国至少需要3个航母战斗群,然而热情高涨的网友增至5个还意犹未尽,让人不得不遗憾“财政部国防司的人来没来”。2012年10月初,美海新一代“福特”级航母第二艘“肯尼迪”号招标,发誓要将其成本控制在114亿美元内,因为首舰“福特”号仅建造成本就已超支21%,总成本被推升至123亿。显然,要想让5个战斗群立竿见影,我们恐怕只好假设中国造舰成本仅为美国零头,或者中国国防费用是公开数字的数倍,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荒谬的。在国际高技术领域竞争中,中国便宜的劳动力和较低的人民币币值将难以决定产品的价格优势,因为这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关于军费和成本,中国媒体的不专业也屡见不鲜。据广泛报道,2012年7月10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公布计划,4年内斥资1530亿澳元采购武器。不妨算一下,100亿澳元即可买来100架F-35,略添一点,可买来12艘先进潜艇,这已经是世界第三大五代战机群和亚洲第4大潜艇群,每年近400亿澳元将是什么手笔!其实,这项计划共111个项目或子项,但只意味着它们将在今后4年内初步或最终批准,涉及总金额1530亿,也不是指会在4年内真正拨款。之所以覆盖4年,是因为澳政府预算有4年的“前置预估”阶段,公布这期间可能上马的项目,可方便工业界预测政府开支的重点和变化。上述这些细节发现,不需工程专家和专门调查,只需全面的信息搜集和客观、清醒的头脑,加上小学算术即可。因此,不是中国媒体小学算术都不会了,而是没这个打算。可以理解,今天中国公众对国防现代化进展,早已远不止是一种信息需求,更是一种信心需求和情感需求。然而,出于国防科研“十年磨一剑”的基本科学规律,进展和成就远跟不上饥渴的需求,就没人理解了。不仅如此,不管源自历史、教育和宣传等何种渠道,中国历史上受尽凌辱,今天处处被周边防范、误解、不公对待,乃至被欺负和出卖,已经在大批网民心中积聚了强大的情感应力,而最灵的解药,当属军工。军工不仅被视为国家支柱、强国符号、世界和平保障,更是“反美灭日”大业的保障。其实,军工同时也是一个靠公有资本长期建设,消耗大笔税金,吸纳大量股市投资,体制仍远不完善的垄断性国企群体,理应置于法治和舆论监督之下,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如果说对石油等垄断企业网民还能支持批评和监督,一换成军工,心急火燎的战时状态就占了上风,似乎置疑和严格要求大有干扰强国大计的汉奸行为之嫌。在网络自媒体天马行空和传统媒体曲意逢迎的双重助推之下,中国军工必须绝对地“进展神速”、“价廉物美”、“风生水起”,人们甚至疯狂地相信:还有大量一锤定音的镇国神器早已秘密地枕戈待旦。神奇的是,在与美国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中国军工报道居然从不会出现“被比下去”的窘境。说片面自大的舆论与激情的不理智受众互动共生,恐怕并不为过。随着中国从以毕其功于一役为特色的“两弹一星”模式,走向要求航空、造船、电子等更强调基础性、长期性竞争的领域全面发展,甚至出现从军到民,从单个项目到全面技术能力,从单个企业到全产业链的竞争,中国在效率、活力和全面科技实力上的不足已经暴露。中国近年的成就中,真正称得上创新的廖廖可数,而创新项目完成有效突破的技术支撑也不无遗憾,这其实已经与人才、体制和策略等深层次问题密切相关。如果在这种深度竞争的关键阶段,恰逢“说不得问题”的舆论环境甚嚣尘上,甚至让说中国有问题的人都“滚到美国去”,那我可以套用一句流行语:中国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作者:I回来了2012-11-19 09:12
几天前记得看到过一模一样的标题
作者:acdc12012-11-19 09:12
善用搜索
作者:慕容夏寒2012-11-19 09:12
楼主刚从那美克星回来。
作者:风华绝代宋美龄2012-11-19 09:14
军工同时也是一个靠公有资本长期建设,消耗大笔税金,吸纳大量股市投资,体制仍远不完善的垄断性国企群体,理应置于法治和舆论监督之下,提出更高要求。他想说的这句吧。舆论监督!军事机密就怎么不值钱,
作者:jockers2012-11-19 09:15
语文老师教我,如果文章太长就看最后一段!
作者:德里克斯安2012-11-19 09:16
要军工置于舆论监督下?啊哈,啊哈,啊哈哈哈哈
作者:可能存在2012-11-19 09:17
军工要舆论?不知道欧美是不是也这样的球科普
作者:mcrommelc2012-11-19 09:21
文章前面列了那么一大串资料和他的论点有什么关系么?语文老师我对不起你……
作者:liulim08022012-11-19 09:30
我怎么觉得他说的挺诚恳的...诚恳的让我们网民不要盲目乐观,对广大网民的心理还是把握很准的...
作者:天龙巴布2012-11-19 09:31
我怎么觉得他说的挺诚恳的...诚恳的让我们网民不要盲目乐观,对广大网民的心理还是把握很准的... Post by 天龙巴布 (2012-11-19 09:31)
作者:comblues2012-11-19 10:14
这是真美分啊!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