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恶搞 >

[苦逼坑爹小白兔]刚才打开浏览器,发现这么一篇看起来槽点很高的报道,求吐槽……[我国成功研世界唯一JF12超高音速激波风洞]

时间:2012-09-06 00:4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JF12高超声速激波风洞专门针对五倍音速以上的超高速飞行器试验。图为美国X-51高超音速飞行器。
    
    ??“据我所知,这个设备是世界唯一的,不仅在于它产生的流场区域大、气流速度高、试验时间长,更重要的是应用了最独特的爆轰驱动技术,克服了自由活塞驱动技术的弱点,是在俞先生的指导下由你们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你们将为获得的可靠的高超声速试验数据感到骄傲。”这是国际著名激波管技术专家、国际激波研究院创始人高山和喜教授对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的赞誉。
    
    ??“JF12激波风洞从概念、设计、加工、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到现场测试,历时4年。项目组几多坎坷,几多艰辛,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任务!”这是中科院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组负责人姜宗林近日在JF12风洞验收通过后的感慨。
    
    ??高山和喜提到的“俞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学生、中科院院士俞鸿儒,激波风洞爆轰驱动技术的创始人。JF12风洞项目于2008年1月启动,是财政部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8个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之一。此举被认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措施,其使命是通过自主创新模式,探索发展重大先进科研装备的途径,以切实改变我国科研仪器大部分依赖进口和仿制的局面。
    
    ??5月14日,中科院组织权威专家对JF12风洞进行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学科基础研究需求,利用中科院力学所独创的反向爆轰驱动方法及一系列激波风洞创新技术,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座可复现25—40公里高空、马赫数5—9飞行条件、喷管出口直径2.5米/1.5米、试验气体为洁净空气、试验时间超过100毫秒的超大型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整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风洞具有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的地面复现能力,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试验手段。
    
    ??这些专业术语和数据意味着什么?
    
    ??姜宗林告诉记者,民用飞机的飞行速度一般为Ma0.8(即马赫数0.8)以下的亚声速(一个马赫数是一倍声速)。高超声速指飞行器达到Ma5以上的飞行速度,Ma7则意味着从北京到纽约的时间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到2小时。
    
    ??姜宗林说,高超声速科技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个航空航天大国竞相研究的热点,而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离不开风洞这个摇篮。
    
    ??在北京市怀柔区一栋长条形的灰色建筑内,记者得以一睹被国际同行称作“Hyper-Dragon”(超级巨龙)的JF12风洞的威颜——她的主体是一根架起来半人多高、金属质地的长管子,265米的身长居世界激波风洞长度之首。姜宗林说,做出这个相貌平平的管子并不容易,项目组首创了超高压、大口径合金钢管设计技术和超高压爆轰段夹膜机设计技术,并与北方重工合作突破了高强度合金钢管大口径深孔加工技术。JF12激波风洞的研制推动了我国重大科研装备的设计与加工技术的发展。
    
    ??近日,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前理事长、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院士参观JF12激波风洞,并在留言簿上写下感言:“创新理论,成功实践,中国制造,世界领先”。JF12风洞的研制依据我国独创的爆轰驱动方法,并进一步发展了一系列的自主创新技术,开启了我国大型气动实验装备建设由仿制到创新研制的新纪元。(记者 罗晖)
    
    =================================================
    1.这个要是唯一的话,美国那个是怎么吹出来的?难道说中国和美国的目的相同实现的原理不同?
    2.100毫秒的超高音速风洞是什么标准?
    3.14小时变成两小时……哈哈哈~
    4.265米不可能是一次成型的吧?世界上能做这种管子的有几家?德国日本能做吗?
    5.那原来的风洞都是怎么搞出来的?和毛子合作?和法国人合作?不明觉利.exe Post by vwkiller (2012-09-03 18:52)
    
    同…… Post by vwkiller (2012-09-03 18:52)
    
    +1……
    不明觉利.exe在我IDF教主面前这些都是浮云。 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组的负责人姜宗林一直不厌其烦为记者科普。“JF12风洞265米的‘身长’使其能够提供更长的实验时间,高超音速发动机需要的实验时间至少需要60到70毫秒,我们已经能做到100毫秒,国外的相关风洞大约为30毫秒。我们的喷管直径可达2.5米,实验舱直径3.5米,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风洞。JF12风洞里的‘风’,速度最高可达Ma 9,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左右。而Ma 9意味着,从北京到纽约的飞行时间,可以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到2小时。”
    
    他说的靠谱么……会不会是记者自己编的……
    
    JF12风洞的研制依据我国独创的爆轰驱动方法
    
    百度不到,求科普! Post by 焙子 (2012-09-03 18:57)
    
    谁能给你科普啊……
    
    估计是用爆炸冲击波? Post by vwkiller (2012-09-03 18:52)
    
    +1.....全都不明觉厉了啊……囧rz……
    
    1.这个要是唯一的话,美国那个是怎么吹出来的?难道说中国和美国的目的相同实现的原理不同?
     2.100毫秒的超高音速风洞是什么标准?
    
     4.265米不可能是一次成型的吧?世界上能做这种管子的有几家?德国日本能做吗?
     5.那原来的风洞都是怎么搞出来的?和毛子合作?和法国人合作? .
    
    
    其他不懂,至少第三条是合乎逻辑的。
    
    1马赫等于一倍音速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Ma9等于九倍音速约10000千米/时
    
     北京到纽约粗略估算应在12000到15000公里之间
    
    可见Ma9下2小时从北京到纽约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Post by linqiao (2012-09-03 19:08)
    
    不不,我是说这个例子“从北京到纽约”
    
    你觉得会有超高音速民用航空设备?看着很碉堡的样子,不过对真实情况……
    
    自打去过老大现场现在对左冷禅的激进做法很反感
    叼飞了 Post by bisrot (2012-09-03 19:09)
    
    对呀,我就是不知道真实情况啊……
    
    这个看起来真的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Post by 丹瑞 (2012-09-03 19:09)
    
    人家打个比方么 最近你槽点渐低啊... Post by 丹瑞 (2012-09-03 19:09)
    
    看来不是给民航用的,估计要做无人机。难道以X-51(2,3)为目标? Post by 月亮河 (2012-09-03 19:13)
    
    我是吐槽这个距离很腹黑啊……
     Post by bisrot (2012-09-03 19:09)
    
    而且现在光我们这边就各种问题,总装的问题么……不能说
    
    哎…左冷禅绝对需要收费的时候坐上去感受下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