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恶搞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城门洞开等于教育公平吗

整理时间:2012-12-28 20:02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ddd2013142012-12-27 09:15
» 只有中国的乡村与城镇,都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时,人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背井离乡这组来自上海的数字颇让人吃惊: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重高达40%,且还在不断攀升。小学一二年级,非沪籍学生更超过一半。上海已实现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在沪就读的随迁子女达50万。这意味着,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投入的470亿元,花在非沪籍生源孩子上的教育经费已超百亿元。很为上海及上海人的胸襟感动。在同样的阳光下,这50万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与他们同龄的上海小囡同桌同学同游戏,同样享受沿海发达都市的优质教育。本来,他们极可能成为乡村中孤独无依的留守儿童,在亲情的饥渴中艰难成长。这也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善政之一。它为来自乡村的孩子带来了亲情、优质教育与城市的善意,正在温暖50万颗幼小的心灵以及他们未来的人生,也温暖着同龄城市儿童未来生存环境的稳定安宁。然而,和谐下的隐忧也不容忽视。城门一旦洞开,会不会掩盖更大范围、更深领域的教育不公?50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也给上海基础教育带来沉重压力。从前是父母在城里打工,孩子随迁就读;现在不少人是为了孩子得到城市优质教育,跟随孩子来城里找工作。一座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当50万变成100万甚至更多,优质教育还能否继续优质?洞开的城门是否不得不重新关闭?会不会激起更多关于不公平的抱怨?城市化浪潮正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村庄“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现象日益严重。人往高处走,人们争先恐后涌入大城市,是因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教育、更有秩序的社会甚至是更有尊严的生命。而在渐次空心化的乡村,在凋敝的小城镇,这些却显得珍稀而奢侈。应该鼓励城市善待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也应意识到,变相鼓励乡村儿童涌入城市接受教育,并不等于真正的教育公平,更不等于公共资源的阳光公平普照。相比全国约5000万的留守儿童以及更多的乡村孩子来说,50万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只有中国的乡村与城镇,都能拥有更好的公共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时,人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背井离乡。在中国GDP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的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仍然相差悬殊,这不但影响乡村与城市的安宁幸福,更将波及中国未来的社会稳定和人口素质优化。新一轮的城镇化即将开始,为了公平正义阳光普照,且让我们深深期盼。
作者:暗影消融2012-12-27 09:16
有钱有权才有公平可言
作者:wayne12232012-12-27 09:18
讲得太隐晦,我觉得占海特之流甚至还会以偏概全地去转载
作者:埃里克·坎通纳2012-12-27 09:18
‘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重高达40%,且还在不断攀升。小学一二年级,非沪籍学生更超过一半。已实现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在沪就读的随迁子女达50万。’比北京各种拆学校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作者:江南烟雨夜2012-12-27 09:19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代表人民嘛? 笑
作者:locked3152012-12-27 09:20
隐约感觉魔都会躺枪……
作者:打架有失风度2012-12-27 09:20
这点上魔都碾压帝都~
作者:小撒撒2012-12-27 09:21
开放不一定公平。但是封闭一定不公平。
作者:zy53282782012-12-27 09:23
高级喷子这次不行了!
作者:ifeele2012-12-27 09:23
这点魔都作的已经非常好了 还老是被喷
作者:高阶祭祀2012-12-27 09:23
硕士全国统一线。本科为毛各自划线。
作者:zy53282782012-12-27 09:25
这点魔都作的已经非常好了 还老是被喷
作者:hsxiaoz2012-12-27 09:27
魔都两字是原罪,某些人看到这两字就两眼发红…
作者:ddd2013142012-12-27 09:27
开放不一定公平。但是封闭一定不公平。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代表人民嘛? 笑
作者:帕秋莉·诺蕾姬2012-12-27 09:29
硕士全国统一线。本科为毛各自划线。
作者:逆风起航2012-12-27 09:29
硕士全国统一线。本科为毛各自划线。
作者:小暧。2012-12-27 09:29
意思就是发达地区的教育开放,更多人涌入,会带来更大的地区间不平衡
作者:有不谐吾击之2012-12-27 09:29
对,外来务工人员占用上海每年几百亿的教育投资,务工人员的单位没给上海市交城建费、教育费、各种保险、各种税,务工人员本人也没有在上海消费没有为上海经济做出贡献,是上海市无私的奉献,不仅人民日报感动,全国人民都感动了。

上一篇:有南京的基友推荐家靠谱的手机店么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