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转载]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粮食丰收的六大因素 &袁隆平及我国“杂交水稻”的育种简史

整理时间:2012-12-04 14:5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kelvin482012-12-02 11:26
» 附一组数据: 1、全国粮食总产:1952年1.64亿吨,1957年1.95亿吨,1978年3.05亿吨,1982年3.55亿吨,2004年4.70亿吨。 2、粮食总产年均增长:1952-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的5年为3.523%,1957-1982年人民公社时期的25年为2.425%,1952-1982年合作化与人民公社时期的30年为2.608%;1982-2004年大包干时期的22年为1.284%(注:由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前,全国仅少数老少边地区实行了大包干,其它绝大多数地区仍为村队集体经营体制,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后,全国才开始了大包干的“总进军”,故大包干的政策效果1983年后才能显示出来。) 袁隆平:1930年生,1949年8月考入了重庆相辉学院(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年毕业,分配于湖南黔阳农校(现安江农校)任教。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于是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当时搞育种的院、校、所已相当普遍)。 1960年7月,袁隆平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有幸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于是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要配育杂交水稻,关键要配育选育出配套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964年到1965年,袁隆平同黔阳农校的几个青年教师、学生开始搞水稻“三系”的研究工作。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然而,从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进展都不很大,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通过深入细致的总结,科题组发现所用材料亲缘关系太近,不育特性难以保持。于是,科题组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决心用野生稻进行研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着他的助手李必湖等人到海南岛寻找野生稻。他们在农村四处调查。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终于在荔枝沟一片沼泽地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奇异的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以后被大家称为“野败”。这是全国诸多育种工作者中的幸运者),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为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根据农业部的有关部署,科题组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把“野败”分送给全国各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突破了“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3年,全国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远缘杂交、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同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 1974年“三系”杂交稻系列良种进入繁育阶段,其中南优2号(二九南A与IR24配制的杂交种)在不同的地点试种, 比当时的对照品种增产48.4%-61.5%。 1975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推广,10多个省区当年试验种植5600多亩,其中早稻200多亩,中稻1400多亩,双季晚稻4000多亩。大面积亩产在5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超过600公斤,小区亩产达到750公斤,比之前培育的常规良种稻增产20%-30%。 1975年10月,全国第四次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在长沙召开。10月20日,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这项技术后来成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第一个农业专利,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6年元月,农业部在广州召开南方十三省籼型杂交水稻推广会议,并组织力量进行南繁和制种。当年全国“三系”杂交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7万亩,以后逐年迅速扩大,到八十年代上页大体完成推广。1991年全国“三系”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峰2.608亿亩。 由上可见,我国杂交水稻的育成,起关键作用的是袁隆平这个课题组于1970年11月在海南率先找到了不育株“野败”。他们也是全国诸多育种工作者中的幸运者。而“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则是全国协作公关的结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在南方杂交水稻取得重大进展的时候,从1971年开始,北方稻区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杨振玉等人为主,连续进行了六年粳稻杂交优势利用的试验,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于1976年育成C57、C418等高配合力的粳型恢复系,率先攻克国际上长期未能解决的粳稻杂种优势难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此项成果后来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并以专利形式转让美、日等国,确立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国际领先地位。至八十年代初,杂交粳稻已在辽宁、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示范推广160万亩,比之前培育的常规良种稻增产15—20%,显示了北方杂交粳稻的优势。 ----------------------------------------------------------- 补充:回望过去,中国50-70年代的农业建设对今日家家富足功不可没,没有基础就没有腾飞。譬如培养出袁隆平的西南农学院始建于1950年,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是1964年,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73年首次成功,1976年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长达20多年时间。很多人看了1942联想到1959,却没想过为什么1942年后仅仅7年国民党政府崩溃了,而今天中国人胖的要吃减肥药。我篇末说的“历史无人无过,只怕无人补过”即为此意。纠结历史过错的人,往往是受了迷惑,他们需要联系看待历史的情怀。我的话也许会受怀疑?拿独立时间差不多人口数量类似耕地面积更大的某大国做下对比,补过要比认错艰难多了: 中国可怜的耕地面积连阿三都比不过~~2012年07月05日 10:56来源:北方新报《广州日报》消息 印度政府官员表示,总计大约600万吨、价值至少15亿美元的粮食腐烂变质,分析人士则称,实际损失还要更多,目前就有超过1900万吨的粮食露天储存,暴露于印度夏季的炎热多雨天气中。作为世界第二大粮食生产国,印度已经连续6年粮食大丰收,粮食储备创历史新高。在号称印度“面包篮”的旁遮普邦,萨德玛吉拉村是政府的储备小麦存放地。在这里,腐烂小麦堆得如同房子一样高,占据了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多数小麦袋子上都盖着防水布,但很多袋子都已裂开,露出因真菌和病虫感染而发黑的小麦。“这些粮食过去5年来一直堆在那里,臭气冲天。”仓库的守卫哈卡姆·辛格说,“有人用它喂鱼和家禽。”国大党领导的印度政府任由数以千万吨的粮食白白浪费的举动,已经被印度反对党指责是“国家的耻辱”。路透社分析说,在4亿国民吃不饱的印度,能够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印度政府内部的腐败。18个月前,一项调查发现,原定发给穷人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粮食被私吞后卖给国内外商家,这一丑闻卷入了数百名官员。在印度,政府以保护价格从农民手里采购大米和小麦,自2007年以来,粮食收购价格已经提高了超过70%,这刺激了印度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结果印度粮食库存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峰,达到政府目标额的12倍还要多。与此同时,25年来,印度的粮食储存能力根本没有升级。部分粮食被存储在粮仓外,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腐烂。如今,名义上储存在政府粮仓内的粮食作物达到创纪录的8240万吨,而政府粮仓的实际储存能力大约为2000万吨。此外,手头拮据的印度政府不愿以低于收购价的价格出售粮食;同样差钱的各邦政府也没有钱购买更多的粮食发放给穷人。(韩 杨)附件
作者:kelvin482012-12-02 11:32
这几年,抹黑风已经泛滥了。恐怕这种文章情感上有人不肯去细读吧。
作者:yangren19862012-12-02 11:50
长姿势了。
作者:桔子君2012-12-02 11:53
这样的帖子应该进博物馆吧 最近科普帖子好少
作者:i_ven_chen2012-12-02 11:53
现在的人太浮躁,这种细致的文章都是太长懒得看他们要的就是简短却感情强烈的发泄,无论是五毛还是没分
作者:hemababy2012-12-02 11:56
袁隆平真伟大。。。这个不能黑
作者:可能存在2012-12-02 11:57
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向MD学,大规模的机械化小面积的,小农种植,产量有限评论
作者:命令正确2012-12-02 11:58
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向MD学,大规模的机械化小面积的,小农种植,产量有限
作者:可能存在2012-12-02 11:59
Post by 命令正确 (2012-12-02 11:58) 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向MD学,大规模的机械化小面积的,小农种植,产量有限 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向MD学,大规模的机械化小面积的,小农种植,产量有限 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向MD学,大规模的机械化小面积的,小农种植,产量有限 Post by swordman87 (2012-12-02 11:59) Post by 可能存在 (2012-12-02 12:02) Post by swordman87 (2012-12-02 12:03) 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向MD学,大规模的机械化小面积的,小农种植,产量有限 袁老爷子真没得黑。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