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

整理时间:2012-11-26 05:54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七叶未明2012-11-23 15:49
» 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2012-11-23 14:40:37 来源:法制晚报中国首艘航母舰载机的训练进展成为 外界关注焦点。本报获悉,中国航母舰载 机歼-15今天上午降落在“辽宁舰”甲板 上,由飞行员戴明盟首降成功。 11月5日,《解放军报》头版和国防 报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国航母舰载机触舰起 飞的消息,这意味着舰机合练的技术条件 已具备。 航空专家、歼-10首席试飞员徐勇凌 对本报记者描述触舰起飞的重要意义,除 了挂拦阻绳和减速过程外,触舰起飞这个 过程与正式着舰完全相同。 随后,十八大期间,中船重工701研 究所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晓光公开 表示,国人将很快就会看到中国的舰载机 在航母上降落或起飞,时间可能在这个 月,也可能在今年内。 与此同时,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 在渤海某海域开展试验,这也是它今年9 月份入役以来的第二次出海试验。 舰载机着舰的消息之所以引发外界高 度关注,是因为没有舰载机,一艘航母就 难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军事 专家认为:“只有当‘辽宁舰’成功完成了舰 载战斗机的起降试飞,它才能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航母,否则只能算是一个海上移动 平台。” 徐勇凌分析,对于高度复杂的航母舰 载机系统而言,首次着舰的难点主要是两 个,一是舰载机与航母相关系统人员的配 合,二是舰载机飞行员首次着舰巨大的技 术和心理压力。 由于着舰拦阻与触舰复飞的技术含量 和任务模式差异性太大,因此即使经过触 舰复飞的反复训练,对于舰载机飞行员而 言首次着舰依然是充满挑战的。 在整个着舰的复杂过程中要让飞行员 完全发挥技术水平是不现实的,但在这种 高度紧张的复杂任务阶段,要求飞行员不 能犯太大的错误,尤其是不能连续犯错 误,而关键的着舰拦阻过程则不允许犯任 何错误,这对飞行员而言是一种几乎难以 完成的任务,而对首飞飞行员来说,他必 须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高质量 地完成任务,这需要飞行员有强大的心理 和绝对高超的技能。 新闻延伸 首飞第一人 此外,本报还获知,着舰成功的首位 飞行员是戴明盟。徐勇凌说,舰载机着舰 完全依靠飞行员手动操作,况且整个过程 都处于“亚安全状态”,其难度远远大于航 天员的太空任务。相应的,舰载机首次成 功着陆航母的成就和意义,也可与航天行 动的突破媲美。 2006年的《宁波日报》报道,戴明 盟来自东海舰队“海空雄鹰团”,曾任一大 队大队长。 戴明盟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他在 工作上遇到问题总是一个人憋着。”结婚 这么多年,妻子江燕早就练出了察言观色 的“火眼金睛”,丈夫每个细微的变化都逃 不出她的眼睛。 “如果他回家,不敢正视我的眼睛, 而是埋头逗孩子玩,或者进里屋看书,那 准有事儿。他工作上的事我都帮不上忙, 也就不问。”江燕对付丈夫的心事儿有她 自己的绝招:“一看他情绪不对劲,我 的‘杀手锏’是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我 会急中生智,安排一些小节目,比如今天 女儿长出第一颗新牙,我们去庆祝吧。今 天是你第一次到我家见我的5周年纪念 日,去庆祝吧。目的就是让他开心。”妻 子绞尽脑汁的小节目总会带给丈夫新鲜 感。 “我带他去吃他最爱吃的水煮鱼,要 不就陪他玩最喜欢的旱冰,或是带他去跳 舞。这时,他就会不经意地把工作上的烦 恼说给我听,心结解开了,心情又好了。 ”江燕说。 专家快评 舰载机着舰引起外媒普遍关注,一些 境外媒体可能会借此事炒作新一轮“中国 军事威胁论”。但中国航母发展之路是理 直气壮的。 中国军事专家彭光谦表示,中国的核 心利益不容侵犯,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亵 渎,中国每一寸神圣国土都不容许任何人 窃取,但我们也决不会用航母等手段去攫 夺属于别人的一寸土地。手机发帖,回家补链接
作者:量子力学2012-11-23 15:51
不明觉厉....着舰成功有什么难的...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