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又见月尚初2012-11-23 17:12
» 韩国的一首风靡世界的舞曲惊醒了志存高远的中国 艺人们:自发性和多样性对文化产品至关重要。对于很多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喜欢在细节中发掘社 会含义的人来说,《江南Style》的盛行让他们困惑 不已。一个韩国说唱歌手,既不是剧院里的日场偶 像,又不是帕瓦罗蒂或努瑞耶夫转世,他的作品却 能风靡全球。对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作为上述 人群中的一员,想说说我的看法。尽管《江南Style》有着朗朗上口的曲调和人人都能 模仿的简单舞步,但它并不在高雅艺术之列。如果 这首舞曲有三个音阶和只有专业舞蹈演员才能完成 的高难度舞步,它就永远不会受到如此多听众的青 睐。现在,中国也产出了与《江南Style》类似,同样令 人吃惊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流行,只能由 它们极其简单的旋律和荒唐的曲风来解释了。从90 年代末的《心太软》、21世纪初期的《老鼠爱大 米》,到近期凤凰传奇组合的“民族风舞曲”,尽管这 些作品大都不受评论家们的赞扬,但是它们消遣娱 乐性的曲风却无一例外地契合了大众喜好。事实上,评论家们也很难断定这些作品是否只是一 股随时可能消退、暂时性的热潮。包括那些想在公 共场合展现自己是群众一员的政治家在内,所有人 都在追随这股潮流。这体现出了这些作品在社会中 惊人渗透力。在平民主义社会,如果你不赞同群众 和他们所喜好的事物,你就是在把自己孤立进一个 由自以为优越的社会精英和愤世嫉俗者组成的圈子 内。当然,在西方社会也有由滑稽可笑的曲调和舞步组 成的音乐。1994年,一首叫做马卡丽娜的西班牙舞 曲风靡整个美国。这首以简单的手部动作为特点的 舞曲和《江南Style》一样以MV的形式传播。间,电视上的所有人都在做着同样的手势,哼着一 样的曲调。有趣的是,这首歌的外语歌词非但没有给其在英语 国家的迅猛传播造成任何阻碍,反而成为了这首歌 魅力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大多数人只把这篇歌词 当成是胡话,很少有人想去找出它的真正含义。调和画面掀起的全民热潮已经足够人们去追随和体 会了。毫无疑问,中国的艺人也有能力创作类似的作品。 他们欠缺的是一种自然的娱乐意识。学术界出身的 人多认为这类作品的创造性过程都集中在了严酷的 现实上,而丝毫没有考虑生活美好的一面。有些人 则着眼于争夺市场和获取利润,非常急切地迎合他 们的潜在观众,精心策划毫无创造性的作品,没有 任何诚意。当然,通过探索个人的忧虑情感以及社会上的痛苦 你可以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莫言的书读起来并 不搞笑,但是却展现了中国精神的价值。而对娱乐 性作品来说,乐趣就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在 《江南Style》中,这种乐趣的感染力已经强到了不 需要任何转化或翻译的地步。如果这首舞曲是在中国创作的,我敢肯定会有一群 专家以诋毁国家形象的罪名对其批评指责。他们会 问:“这种音乐能够代表中国几十年来巨大的进步 吗?”“这歌手虽然衣着光鲜看起来很有钱,可他就不 能把钱花在慈善一类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吗?”所以为了提升国家形象,一个身材健硕、歌舞技精 湛的演员将会取代这位“走样”的歌手,使“骑马舞 步”变得更加优美和专业。之后,为了使这部作品对 外国人更有吸引力,这位新演员又会被另一位从头 到脚民俗化的清纯女孩取代。整部作品会被赋予云 雀般悠扬婉转的旋律,充满中国特色;女孩则会穿 上京剧里的服装、画上浓厚的妆、舞弄精细的手指 动作。以上并非是假设,这类音乐作品在我们国家数量多 的惊人,在电视上总能看到。尽管这类作品在我们 的表演艺术遗传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但他们并不能 代表全部。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往往不能把握住 艺术的整体,而且不具有那种单纯对娱乐的追求, 而不熟悉中国文化的人最容易理解的恰恰就是这种 追求。从高雅到民俗,艺术应该是全方位的。如果说贝多 芬的《欢乐颂》是高雅艺术作品的显赫代表,那么 与它截然相反,《江南Style》就是民俗娱乐作品的 完美代言。高雅和民俗并不相互排斥,人类对他们 都有需求。尽管后者一类的作品多数持续不到一年 就会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总 会变换形式,再次出现。接下了,讽刺就在《江南Style》中出现了。风和文化产出价值如此惊人,以至于你凭直觉就能 猜到这首歌在取笑某些人或某件事。这位说唱歌手 想表达的是韩国流行音乐的价值、名人富豪们的生 活方式、他自己的个性还是只有分析大师才能领会 的更深层的含义?我们不清楚,也不需要一个一致 的见解。就算你把这首歌当作是一首单纯而出色的 流行歌曲也未尝不可。但中国的模仿者们无法逾越的障碍就在这里。我们 可以创作出简单、搞笑的旋律和舞步,但却不能使 娱乐具有价值观点或社会性评论了。我们的教育不 赞同这种行为。如果一个小孩在餐桌或课堂上开了 一位权威人士的玩笑,他肯定不会被父母或老师夸思维敏捷,而是会因玩世不恭而面 奖为伶牙俐齿、 对责备的眼神和劝诫。而这算是很轻的惩罚了。社会评论与娱乐结合在一起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而 这种力量不是西方人所独有的。浏览中国的互联 网,你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对社会的讽刺。但是这些 讽刺仅存在于所谓的地下,几乎不出现在主流媒体 或娱乐当中。(我承认有些电影将一些社会评论包)我们中国没有囧司徒---乔 含在一些有趣场景中。 恩·斯图尔特,甚至杰·雷诺那样的脱口秀主持人。们的单口喜剧演员只敢拿那些不幸的人开玩笑。所有的这些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 碍。软实力不是旅游广告。不是向世界展示了我们 国家美丽的景色和密集的摩天大楼就万事大吉的。 无论是我们古代的智者圣人,还是当今的运动健儿 都单独呈现出我们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社会方方面面、所有的艺术领域都能体现出一个国 家的软实力。我们表达喜怒哀乐的能力,我们为自 己的独特而骄傲的同时寻找与其他民族的共性的能 力都包含在软实力中。我相信《江南Style》无法涵 盖所有韩国人民能做到的有趣事情,但是它告诉我 一件事:韩国人民是娱乐的爱好者。而对于一个由 流行音乐引起的轰动来说,这再好不过了。
作者:dadanioz2012-11-23 17:12
太长,看不完
作者:又见月尚初2012-11-23 17:13
转自China daily
作者:日爾曼2012-11-23 17:14
不能不说当今媒体受众确实有点猎奇心理和犯贱心态,准确来说就是恶趣味作怪
作者:一路凯歌2012-11-23 17:20
其实我也理解不了那些喷的人 一个能如此迅速传播的东西必然有被大众喜欢的地方。。就算不喜欢 也不至于喷吧、我周围的俩同事就如此。。。
作者:桃花不落2012-11-23 17:21
传播学的手段 很多时候是和文化内涵没关系的[ 发自我的 iPhone 4S, iPhone OS 5.1.1,
微民网er 150 ]
作者:rayley2012-11-23 17:21
排下版吧,亲,太混乱了。
作者:condor30002012-11-23 17:25
遇到有超市在播肛门丝带,我基本就是立马抬脚结账走人.......太烦了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