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整理时间:2012-11-23 16:4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zz7752741482012-11-21 20:46
»
作者:zittern2012-11-21 21:21
某些论证较弱,缺乏说服力“北大和苏大的数据表明,中国父母职业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比国外要弱。根据两校学生填报的父母职业,虽然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子女的总数占学生全体的多数或接近多数,但并没有像国外大学那样占绝大多数。北大工人与农民子女的总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30%以上,苏大工人与农民子女比例在40%左右。相较于国外,中国教育系统更有效地削弱了父母职业对子女的影响,为工农子女提供了更多受教育及社会流动的机会。”哪个国外的数据没有给出来源,我先根据惯例猜测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非工农人口比例比我国高很多,这东西起码要得到工农子女比例/父母社会比例再比较才靠谱与中国教改进行参照的美国教育贵族化部分没有给出中国对应数据(没有也该注明)我记得UC DAVIDS有人根据江浙一带较为罕见姓氏家庭大学毕业率推测出社会流动性比预想的低,不过被墙了除此之外是很不错的文章,引用苏大作对比是漂亮的思路
作者:CHENYU2012-11-21 22:20
这10年的变化很大,阶层的固化是建国来最严重的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