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南方周末] 高校排名上升,为何不获认同

时间:2012-09-27 05:2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东方早报》2012年10月8日 熊丙奇
    
    (原文摘编)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12年10月3日公布2012至2013年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报告。北京大学从去年第49名升到46名,清华大学从第71名升到52名。很多内地网友对此排名很不认同。高校排名大幅提高,为何仍不获认同?
    
    泰晤士报的排名指标具体为:“研究的量、收入及声誉”占30%、“引用率及研究影响度”占30%,“教学、学习环境”占30%、“国际化表现”占 7.5%、“产业收入、创新”(即技术移转等研发商品化收入)占2.5%。不难发现,其明显偏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关系密切的指标权重只占30%左右, 且强调的还是资源数量。
    
    对应这些指标,发表论文多、教学设备先进,大学的排行指标无疑就会提升。而我国大学的办学正是按这样的目标推进的,排名提升,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只是“排行榜中的大学”。
    
    首先,论文发表数量,及影响因子、引用率,尤其在中国并不能代表学术研究的质量。就拿影响因子、引用率来说,本来为了解教师只重数量、不重引用率 (我国有相当数量论文为零引用)之弊,可并没有促进大家重视学术研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许多人花心思在引用率上做文章,一个做法就是同事间“互引”。还 有就是花钱搞人才“假引进”,只要求“引进”人才在发表的论文上署上高校的名字。用一位学者的话说,“在我国学术界,没有达不到的指标”。
    
    其次,“学术研究”严重“挤占”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教育部就要求教授要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可直到2012年8月,教育部还在重申这一制度。很显然,这样的大学,就是学术研究数据再光鲜,也难得到公众好评,因为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人才培养。
    
    围绕排行榜指标办学是很容易的,我们目前基本办学模式是,学校行政领导给学院、教授下达科研指标,并根据指标配置资源,到年终时进行考核,拿发表论文兑现待遇。在这样的导向下,大学的办学越来越功利,虽然大学的各种外在数据越来越好看,可公众对大学的评价却越来越低。
    
    [推荐理由]大牌学者和教授该不该给本科生上课?这本来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斯坦福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巨擘、弦论创始人之一的苏士侃(Leonard Susskind)年纪很大了,但仍一直给本科生上经典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视频还放到网上供全世界学子学习,是不是 太大材小用了?问题是,同样是讲基础课程,大牛与普通教师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人家能站在学术最前沿,用最深入浅出的语言,举重若轻地讲出不一样的道道 来,对那些有天分、有志于学术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就是最好的向导。TS排名都是圈钱用的 还有谁信啊
    都是英语国家排名高 可能么排名什么的没意思,当然,这也是细分的一种商业市场 Post by 何以为战 (2012-10-13 17:42)
    
    但是我们事实上很在乎排名,学生很在乎,高校很在乎,甚至官员都很在乎,这就不太正常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