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韩国国土面积比日本还小,人口也不少集中在大城市,为什么不流行K-CAR呢?
整理时间:2014-01-04 17:0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4-01-04 13:54
»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韩国国土面积比日本还小,人口也不少集中在大城市,为什么不流行K-CAR呢?
日本很流行那种方盒子车,又小空间又大,好停车,日本人说,税费低,还不需要车位证明,很多小巷子,路边停个K-CAR,也不影响交通.
在欧洲也经常见到这种小车,菲亚特500,smart,丰田iq,雷诺什么的,欧洲很多街道比如意大利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都是几百年保持不变的,中世纪走马和人的巷子,现在只有这种小车进得去.
倒是韩国好像街上的车和中国/美国一样都是比较大号的,SUV也很多.这是为啥呢.
网友评论2014-01-04 13:57
小K也要车位证明
税费低是真的
网友评论2014-01-04 13:58
两厢雅绅特 锐欧 秀尔 都是
韩国的汽车文化来源于美国 跟日本不沾边
韩国人很喜欢买中大型车 所以中型车在韩国销路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2014-01-04 13:58
说明中韩都是美粉
网友评论2014-01-04 13:5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绝命瞬狱杀 (2014-01-04 13:57)
日本大街太窄了,很多双向车道还分出了人行道,还不如我老家一个单行线宽.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岸本早未 (2014-01-04 13:58)
你说的这三个,算不上K-CAR吧,秀尔停车的车位能停俩K-CAR了,这三和雅力士,飞度一样算标准车位的车了,如果你去过日本,见过K-CAR和雅力士飞度停一块,比例差好远.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3
Reply to Reply Post by にく (2014-01-04 14:01)
你说的都是微型车,比小型车还小
相当于国内比亚迪F0 奇瑞qq这种车。
韩国只有大宇马蹄兹这一种微型车 现代起亚压根不生产微型车,也没必要进口微型车,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 喜欢大车。
在韩国 中型车最好卖,便宜 实用性高。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6�3戀¤憶ヾ (2014-01-04 13:58)
中国当美粉可以,韩国这么小的地方开这么大的车路上错的开么.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岸本早未 (2014-01-04 14:03)
不知道韩国交通是个什么状况
反正就我去日本看,日本要是都开中型车,马路别走了,都排着玩华容道吧.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6
韩国盒子车也不少,挺萌的。
国产的盒子车咋都那么难看和没有性价比呢。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にく (2014-01-04 14:05)
韩国交通一样相对有序,而且韩国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也比日本小的多,堵车是堵车,但是没那么严重
网友评论2014-01-04 14:0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にく (2014-01-04 14:04)
说明棒子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
网友评论2014-01-04 14:17
韩国虽然没日本大,但是城市道路跟中国差不多,并不狭窄.也就是说韩国国土虽然不大,但是有限的国土内,安排的比较宽松.韩国的房子也要比日本大一些.
网友评论2014-01-04 16:15
看了下韩国人口5千万,日本1.27亿,差了一半多…不过国土面积韩国9.96万,日本38.7万。人均还是日本多,难道是日本多山,韩国平原多,所以韩国能开大车?
网友评论2014-01-04 16:52
Reply Post by にく (2014-01-04 14:05):
不知道韩国交通是个什么状况
反正就我去日本看,日本要是都开中型车,马路别走了,都排着玩华容道吧.
也是个悲剧,比不了帝都,跟深圳也差不多了
网友评论2014-01-04 16:53
机智的k2
网友评论2014-01-04 16:58
棒子好面子,你看首尔富人区,几乎一半是进口车,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捷豹遍地走
网友评论2014-01-04 17:29
没有人考虑过韩国人的身高跟日本人身高的差距吗?我怎么感觉这个才是决定性因素。
网友评论2014-01-04 18:15
韩国汽车保有量约1800万辆,日本约7500万辆(2011年数据)……你说韩国为什么不流行K-car
网友评论2014-01-04 18:39
kcar税费低是普及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日本以外的国家就没多少kcar这种车,smart也没0.66排量的…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 苏ICP备120300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