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讨论】 三峡电站频现非计划停机 运行十年就已老化
整理时间:2013-08-27 04:0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 2013-09-06 12:26
» 三峡电站频现非计划停机 运行十年就已老化
运转10年,隶属于长江电力的三峡电站已开始陷入设备老化的困扰。
9月4日,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自今年以来,三峡电站已发生了7次非停(非计划停机),其中,5、6、7月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6次。而以往,三峡电站对外公布的信息均是“零非停”。
目前,在长江电力内部,“非停”原因主要被归结为设备老化,及电站员工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针对这些情况,长江电力已着手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监测、故障诊断及系统的维护机制,尽量减少非停事件的发生。
频发的“非停”
6月8日上午,三峡右岸电站里,发电员工通过趋势分析发现,16号机机组的膨胀水箱水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机组纯水系统漏水的信号。
发电员工将情况上报后,机组管理人员迅速来到现场,赶到下位于副厂房16号机纯水处,通过检查纯水泵、纯水泵轴封、橡胶伸缩节等处都无异常,没有发现漏水点。随后,抢修人员转移排查地点,进入闷热密闭的风洞内,兵分两路左右分头检查定子线棒、纯水软管等,经过长达3小时的多方搜查,最终发现位于环管U31端部下方铜头出现裂缝,也是导致漏水的主要原因。 故障点发现后,分部员工迅速投身到抢修工作之中。直到6月10日下午,故障点被排除掉。
“当时是否引发非停我记得不太清楚,但这类抢修情况在三峡电站内时有发生。”一位受访的电站内部人士指出,而今年,在电站内部有记录的非停事件已经有7次。其中,5、6、7月这三个月,非停共发生了6次。
上述电站人士指出,这个季节属于雨季,来水充沛,机组都是满负荷运转。而从2003年投产至今,三峡电站的部分机组和部分零件已陆续出现老化的情况,运转不灵,一旦罢工就会引发状况。
三峡电站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包括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2003年7月10日,三峡电站第一台机组于正式并网发电,到2012年7月4日,全部机组投产。
“作为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水电站,早期三峡电站的设备大都从外国进口,甚至用量最大的硅钢早期也主要从韩国、日本等国进口,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国产化。”上述电站人士指出,与火电站不同,水电站机组规模大,需要的零部件多,一台水电机组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的火电厂,因此对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等要求更高。
运转10年后,设备折旧和损耗加大后,零部件的问题暴露得更频繁,有些还是新问题。“从几次‘非停’情况来看,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先期投产发电的机组,转子接地故障、漏水、调速器等设备故障问题。”上述电站人士指出,这些问题大部分由设备老化引起,还有部分是维护人员对部分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带来的损耗等导致。
如今的发电站基本都是交流电,也就是说,发电厂基本根据消纳环节的需求量发电,中间也没用转存装置,若是电厂停运,意味着这条电网的供电区域会相应停电,影响全网的稳定性。另一行业人士则指出,三峡电站是中国电网的中心支点,停运会影响全国电网电压稳定。
风险增大
事实上,为了维护好这些机组,长江电力花了大力气。
“如今三峡电站的维护人员包括设备生产商派驻的员工、安装环节的员工和电站本身的维护人员。”上述人士指出,电站运营人数几百人,但维护人员就有接近一千人。
此前,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还曾就三峡电站的运营管理问题,召开过专题会议,研究三峡电站运行管理工作。
长江电力方面也坦言,三峡电站全面投产后,水库调度需求多,运行条件复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责任更加突出,安全生产风险因素增加、风险增大。除了三峡电站外,葛洲坝电站已投产30年,设备逐步老化,改造压力更大。
公开数据也显示,2012年,三峡电站全年发电981.07亿千瓦时,创下自投产以来年发电量最好成绩。截至当年底,三峡电站历年累计发电量达到6291.4亿千瓦时。而其满负荷运行累计达到711小时。
长江电力2012年年报中也指出,三峡-葛洲坝枢纽极其庞大发电机组群需要灵活、高效的检修能力来保障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整合机修、电气、水工、监测和公用五大部门的力量,公司已建立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故障诊断和预测系统、精益维修策,此外,公司还加强检修项目管理能力。
“三峡电站机组多,且许多机组属于新投产,全部非停的可能性极低,目前给长江电力的业绩上带来的影响也还不明显,”另一机构人士则指出,但这些问题若长期存在,长远看来,对公司业绩稳定性也会有影响。
与葛洲坝电站一起,三峡电站为长江电力贡献的业绩,让后者成为国内最大的水电类上市公司,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全国水电的比例为10.16%和13.28%。
另一研究机构人士则指出, “这些机组的隐患若频繁发生,对长江电力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有影响。”
来源:http://finance.qq.com/a/20130905/000664.htm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29
不会有腐败问题吧?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30
宜昌人路过。电厂的福利不要太好。电厂的白富美不要太多。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31
电厂采购的东西一般还是不错的。。。当然腐败现象还是有的!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31
又可以黑了吗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34
水电站当然福利好了,一旦开始运行,就相当于白捡钱啊, 哪像火电站大部分收入要去买煤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37
那么葛洲坝的非停频率是多少呢
网友评论 2013-09-06 12:41
月月鸟一手推动的
其他人都不碰的 你见胡 温去过几次?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01
这一定是境外分裂分子造谣诋毁我们利国利民的超级工程…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04
Reply Post by 哆利的拥抱 (2013-09-06 12:30):
宜昌人路过。电厂的福利不要太好。电厂的白富美不要太多。
在三峡实习的时候住过葛洲坝宾馆,宜昌是个好地方。。宜居。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06
黄万里教授抱憾辞世 中国再无人反对三峡工程
作者:戴晴
2001年8月26日下午3时05分,黄万里先生在他任教50年的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悄然离去——离开了这个他又爱又痛的世界。
他爱它,是因为在他90年的生命里,他获得了常人难于企及的知识与智慧,享受过真正的爱与被爱;他痛,是因为他满腔的热忱遭冷遇,一身本事被闲置——而他苦难的祖国,他的正遭受专权、腐败与无知荼毒的祖国,多么需要他的奉献。
他不要名誉、不要地位、甚至不计较20多年的右派冤案,只要当政者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把意见发表出来——从五、六十年代,他在流放改造的工地上等着;八十年代以后,在自己家中逼仄的书房里等着。他一次次投书报刊,没人登载;那就给管事的写信,从学校到政协到人大到国务院到监察部,直到总书记本人——没人理他……或者说,只有一个当权的人物客气地回信致谢——可惜不是他的同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他到底要说什么?
1935年,黄万里获得美国康乃尔大学水文科学硕士,1937年,获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工程博士(该校第七名、中国人中第一名该学位获得者),并在田纳西工程实习,任TVA诺利斯坝工务员,比国民政府派员前往见习要早10年。26岁学成回国后,他历任国民政府全国经委水利技正、水利工程师、涪江航道工程处长、水利部视察工程师,甘肃省水利局长兼总工程师;1949年,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1953至今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如今,全国上下,从科学/工程两院院士、水利系统、黄河长江三门峡三峡建设委员会大小干员,有哪一个能在学历资历上与黄万里一较高低,还不要说他作为科学家的良心、作为公民的责任感。
他以自己数十年的研究观察,只想提醒当政者别再犯愚蠢的错误:国家浪掷几百几千亿、百万生灵涂炭、大好山河糟蹋。
这不是危言耸听。他要说的,是万万不可在中国的命脉大河筑高坝。这话他在1957年说, 对于“造床质为泥沙”的黄河,是万不可在三门峡筑坝的——没有人听。不到两年,所有他预警的灾难(潼关淤积、西安水患、移民灾难)一一兑现。今天他又说,以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局面,“根本不许可一个尊重科学民主的政府举办(在长江三峡筑高坝)祸国殃民的工程”。这一回,他预警了蓄水后卵石淤塞重庆、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开销和必将酿成祸患的移民安置。
在爱他、敬他、怜他的学生的推动下,在他去世前七天,抢着为他做了九十大寿。在有系领导参加的会上,当然只能说一些北京场面上允许说的话,但赢得最长时间掌声的,则是子女贺词中“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这究竟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最基本的做人准则,还是共产党治下的中国人最高境界?
如果他肯钻营,黄万里的一生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他的父亲,前人大副委员长(这是非共产党人士所能得到的最高位置)黄炎培。他不但没有就势攀缘, 1950年代只短短一段与共产党共事(39岁的他被委任为东北水利总局顾问),就赶忙抽身退步回到学校。他以为大学课堂可以只做学问,却不知当局要求知识人的,并不是他们独立的学识与见解。1957年鸣放中一篇小说(《花丛小语》),把他推到“伟大领袖” 钦定的深渊。当年七月,人民日报为“右派恶毒攻击”专辟的一栏的题头“什么话”,就取自毛泽东对他小说的批语“这是什么话?”。
这样大的政治压力,别人可能早找路子、求庇护,起码也缩起头躲躲灾,他却在国务院“征求专家意见”、但谁都知道要捧苏联方案、而且工地施工其实已经开始的会上,独自坚持“ 不可上”、争辩七天。此后,在他警告的“黄河潼关以上将大淤”已经出现,他做不到冷眼旁观,而是“顶着右冠,在工地劳动的业余时间”,完成《论治理黄河方略》等论文。
他是清华最后获得改正的“右派”,时年已经届古稀。他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尽快投入工作:教书、著述,并有机会为筹备上马的三峡工程贡献意见。他一心想的是中国的水资源,是河流、是土地和黎民,根本不知他的见解是会妨碍人家升官与发财的。决策不让参加,教书总行吧?从78年开始要求,20年过去,到了1998年大洪水,到了他已经89岁,才终于获准给研究生授课。他换了一身白西装,打上红领结,庄重地走进教室。
他本可以在家安享天年,也可以随子孙在国外享福。他不顾当政者的恨与嫌,一心只要工作。他的理由是:“我是公费留学生,百姓供养我学知识,我还没能报答他们。”
在他时昏时醒极度疲乏的弥留期间,他的两名毕业于1958年的得意门生,来病房探视。他们走后,黄万里向守侯在一旁的老妻要笔纸,写下以下文字:
万里老朽手启 予 敏儿及沈英夫妇弟妹:
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抗”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长江汉口段力求堤固,堤面临水面,宜打钢板钢桩,背面宜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
万里遗嘱 2001-8-8 手笔候存
这也是他留在世上最后的话,心头念念的,是长江水患对策。
与此相对照的,是三峡工程上最为党所倚重的专家,中科院与工程院双院士张光斗。
去年春,病中的张专家获得三峡工程副总管 (总管为国务院总理) 郭树言的亲切探视,过后将他的谈话以“ 张光斗同志关于三峡工程谈话纪录” 文件形式报副总理,总理及全国人大委员长。
张专家也谈到防洪,他说的是:
“或许你知道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比我们对外宣称的要低,清华大学曾做过一份调查研究,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看过后曾以此质疑长江资源委员会,该委员会承认清华大学的这份报告没错。”
“但是,我们只能以降低蓄洪量到一百三十五公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这会影响长江江面的正常航行。但记住,我们永远、绝不能让大众知道这点。”
附: 黄万里三次致书江泽民
第一封信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江泽民总书记,诸位委员:
敬祝十四大胜利成功,预祝诸位胜利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此,作为一个无党派科技工作者,愿竭诚地,负责地,郑重地向诸位提出下列有关水利方面的意见,请予批复。
一.长江三峡高坝是根本不可修的,不是甚么早修晚修的问题,国家财政的问题;不单是生态的问题,防洪效果的问题,或能源开发程序的问题,国防的问题;而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河床演变的问题和经济价值的问题中存在的客观条件根本不许可一个尊重科学民主的政府举办这一祸国殃民的工程。它若修成,迫炸掉。公布的论证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还待从根本上重新审查。建议先用书面和集会方式对专题公开讨论,得出可靠的结论,使大家明白;并即停止筹备各种工作,请先向人大备案。
附送《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内容如次:
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2.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在全球为第一,不是某些人说的第六。中国所缺的是有水处的耕田。水库完成后淹地五十万亩,将来更多,用来换取电力,实不可取。详见《论降水川流与水资源的关系》。
3.三峡电站经济可行性考虑到卵石沉积是不成立的,它比山区大中型电站要贵两三倍。报告中的经济核算是错误的。十八年内只有支付,没有产出,也无以解决当前缺电的问题。
4.三峡水库对于长江中游防洪虽有帮助,但作用不大,而其代价是使守堤防洪时期加长,和利用的电能减少,实不可取。长江中游防洪当今迫在眉睫,除应加强堤防外,必须在堤身内建穴分流,长年送沙流向两岸,以淤高其洼地,并疏浚江槽。
二.长江中下游迫切需要汛期防洪,建议治理策略如下:
1.中游除堤防外要加强疏浚,床沙排向两岸洼地,任其淤高,不禁止围湖造地。各大支流筑坝拦洪蓄水,亦以防旱。
2.在扬州开一分流道,近路出海,加陡坡降一倍,以刷深中游江槽。同时在下游束水攻沙,增补田亩。分流道逐渐加大,江北清水增多,南通七县变成江南。
3.下游加多分流量,太湖区域全面疏浚,挖泥肥田;洪水宜导出吴淞江及浏河,勿入太浦河,免淹上海市区。
三.黄河乃是全世界最好的利河,今人把它看成害河,实为我水利学者的耻辱。它水少沙多,历史上南北漫流形成25万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平原,全球最大的三角洲。我祖先修了两堤,逐步加高成为悬河。今人恐惧洪水,不敢修闸分流,不知它正是一条自流淤灌的总干渠,足以解决华北平原缺水缺肥,恢复南北大运河。低设分流闸槛,可以刷深河槽,大增过洪能O,于是河治。大堤不再需加高,改成高速公路。黄淮海平原得以整体开发,可增加支持半亿人口,详见《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淮北平原的整体开发》,其主要措施如下:
1.打开南北大堤约二十道闸口,低槛分流刷深河槽,北岸分流年200亿方水,南岸100亿方。首先打开人民胜利渠闸,引水天津;随后再开运河南北闸。各派取复式断面,固定住低水岸边。
2.停止小浪底坝工,改修三门峡坝,恢复其设计功能,并刷深黄渭河槽,确保上游农田。
3.停止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水只可抽到里下河地区。该工程抽水70米水头,经济上不可行;将来恢复大运河,黄水南北分流,该工程将大部拆除。该工程是错误的。
4.整治南北大运河,今线下移到黑龙港。
5.整修南北大堤及原运河高地成为三条高速公路。
附三文。
顺致敬意。
黄万里 清华大学1992年11月14日
第二封信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江泽民总书记,诸位委员:
1992年11月14日曾函陈长江三峡大坝决不可修等水利方面的意见,附文简释有关技术问题,未见批复。而总理已赴汉口开始筹备施工。在此我愿再度郑重地负责地警告:修建此坝是祸国殃民的,请速决策停工,否则坝成蓄水后定将酿成大祸。
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江津北碚随着惨遭洪灾,其害将几十倍于1983 年安康汉水骤涨21米,淹毙全城人民的洪灾。最终被??#22365;,而两岸直壁百米,石渣连同历年沉积的卵石还须船运出峡,向下游开旷之地倾倒。航运将中断一两年。不知将如何向人民交代。
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造价三四倍于一般大中型坝,其经济可行性并不成立。对比五年工期的大中型坝,设此坝施工期1995年至2010年,连续15年,按1986年物价,每年20亿元中浪费达13亿元,等于每年抛扔大海400万吨粮食。此举远比美国胡佛总统1931年只一次沉粮于海以示众,还要壮烈。完工后十年内陆续回收发电效益781亿元,未必能抵偿炸坝运渣,断航,及淹没损失。
详情请阅前送的《简释》。拒说三峡问题规定不准公开争辩。此事关系重大,愿向诸公当面解说。单谈卵石塞港问题只需一小时。若再谈经济问题,则外加半小时,质询时间在外。担保讲得诸公都明白。
原来流域水利规划必须具备治河(包括防洪),航道,灌溉,发电,供水等各种工程知识;并曾亲历其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的经验;此外还需要气象,地貌,地质,水文以及工程经济的知识;还须能对数学,力学方法和概率统计方法运算自如。这些要比一般土木工程的知识广阔和深邃的多了。概括地说,水利规划要求工程和自然地理学术兼备于一身,前贤有言在先。
技术人员中最早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美国专家萨凡奇只是专长于造坝和略晓坝址地质的土木工程师。但是1932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创立田纳西流域专区TVA时就未聘用他,而专任具有流域规划经验的Author E. Morgan领导和Sherman M. Woodward教授为顾问。这些外国专家我所熟知,曾在其下层工作过。一个甲子60年过去了,我国涌现出成千上万位水利专家,但仍未闻有兼通工程和水文地理者在水利机关领导规划。于是出现了这个截断长江的高坝计划,实际上不作可行性研究就该被否定。
希望党的经济建设科学化民主化要确实贯彻下去。切勿规定经济建设可行性由行政当局事先决定。例如黄委主任王化云曾对总工程师交代:“这个坝(小浪底坝)你先按6亿元设计请款 ”;又如万里副总理带了张某某视察引黄济青导水工程后,就由计委批准施工,结果耗资10 亿元,每年还须大量费用抽水,其费大于在青岛煮海取水年一亿立方米。对于与众不同意见的建议从不答复,甚至控制学术刊物不准刊登合理的建议,附送两案件请审阅后转交中央纪委。
顺致 敬意
黄万里 1993年2月14日 清华大学九公寓35号
第三封信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江泽民总书记,诸位委员:
前曾两次劝告切勿修建长江三峡高坝,首次1991年11月14日,附送两文,第二次1993年2月1 4日,附文请阅后转交中纪委。现在另再送上《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河床演变问题论证一文,请予审批,并请连同前文发交有关机关,安排会议公开讨论。
凡峡谷河流若原不通航,支流两岸又少田地,象大渡河龚咀那样,是可以拦河筑坝,利用水力发电的。尽管16年来这水库已积满卵石夹沙,失掉了调节洪水的能力,仍能利用自然水流的落差发电。但长江三峡却不是这样,这是黄金水道的上段,四条巨川排泄着侵蚀性盆地上的大量卵石进入峡谷,在水库蓄水后,这些卵石和泥沙就会堵塞住重庆港,上延抬高洪水位,淹没田地。那里水源丰富,生活着一亿多人口,缺少的正是耕地。凡是这样的地貌,决不可拦河筑坝。所以长江三峡根本不可修高坝,永远不可修高坝。当年孙中山提出这一设想后,可惜没有一个学者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至今也只我一人,说明这是不可行的。随后也就不会有美国萨凡奇的建议,也不会有一群工程师涌向美国学习筑坝的经验,其实这些技术还停留在幼稚可笑的阶段。更不会向加拿大乞取可行性研究经费,更不会有党代会人代会和半个世纪的讨论。这些都是科技低落的后果,虽不单是我国,但今准备施工了,领头的“专家” 应负刑事之责。
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实际造价之高,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且不论摊派到发电的静态经济成本按1986年物价300亿元是否属实,并缩短工期为15年,投资逐年平均分配,到完工时实际投入为666.45亿元(见《简释》文)。但是审核的报告竟按开工时的成本计算,若也按15年工期,则仅159.54亿元。这样,缩小了造价成为1/4,即隐瞒了实价的3/4。这样,经济可行性自然就成立了。这一错误,凡建设领导都该懂得而负责。
所以长江三峡高坝不仅因其破坏航运和农业环境而不可修建,而且其本身价值也不成立。三峡电站20年内只有工费支出,没有电费收入,国家财力不堪负担。理应从速修江西湖南山区所有大中型电站,以供应东南各省电能燃眉之需。
作为共和国的一个公民,由国家培养成的,从事了60年水利工作者,眼看着国家和以百万头颅换来的坚强党组织误入陷阱,自觉有责任忠告,也应依宪法“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凡对技术复杂的问题例应公开讨论,岂可即下结论,申称“一定要上”,犯有欺国之罪,向监察部举报外,也对总书记等对我两次警告未予批答,深为诧异。未知曾否考虑按宪法“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这一条,发交有关机关处理。当年黄河三门峡修筑前争辩,只我一人反对修筑。现在虽有许多人反对修建长江三峡霸,但又只我一人从根本上彻底反对,申称是对国家经济不利。可能诸公相信群众多数,我个人仍希望公开争辩。
未见批答,工程已准备进行,难望轮台有悔诏,只得将此案披露中外,或可免这一灾难于万一。
顺祝 进步健康
附文
黄万里 1993年6月14日 清华大学九公寓35号
戴晴附记:
三封信如石沉大海,1994年1月25日,黄万里以举报人的身份致信“中纪委、监察部合署举报中心”, “举报国务院在长江三峡高坝修建问题上,置本检举人劝阻说理于不顾,违背宪法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的规定。虽此坝业经人大通过由国务院定期动工修建,但国务院不能卸却核定该坝修建可行性成立的责任。请监察部举报中心查明处理。”
仍旧置之不理。
2000年4月,黄河问题越来越突出,他又把自己治理黄河和长江的意见,寄给国务院的总理和副总理。依旧没有理他。这年他已年届89岁,且处于癌症晚期。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07
几十亿花了十年弄得玩意?10年就要败了??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2
转载一下AC某层回复:
我就知道这文章要被转来AC,果然还是科普一下。不好意思,去年在下就在三峡电厂运行部工作,此文纯属杜撰+故意引战。
1、我可以负责任的表示,机组运行情况良好,没有老化迹象,出现非计划停运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大型水电站的设备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电站,出现各种设备小缺陷是必然的情况,在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努力工作下很快都能得到解决。仅仅因为几次非计划停机就判断机组老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因此来污蔑那些为祖国电力事业在现场努力工作的人,我觉得这是媒体人的耻辱。
2、作为专业人员我表示三峡电厂运行人员的待遇远远低于正常电网,甚至配不上他们工作的努力程度。不明真相的群众如果这篇文章触到了你的G点,请去了解点真相再来发言。对于此文来源媒体,不排除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可能。为了点击率编造些莫须有的新闻以及推论是要负责任的。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2
Reply Post by 哆利的拥抱 (2013-09-06 12:30):
宜昌人路过。电厂的福利不要太好。电厂的白富美不要太多。
水区的主流论调不是电网富到流油,电厂苦B穷么。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3
“作为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水电站,早期三峡电站的设备大都从外国进口,甚至用量最大的硅钢早期也主要从韩国、日本等国进口,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国产化。”上述电站人士指出,与火电站不同,水电站机组规模大,需要的零部件多,一台水电机组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的火电厂,因此对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等要求更高。
运转10年后,设备折旧和损耗加大后,零部件的问题暴露得更频繁,有些还是新问题。“从几次‘非停’情况来看,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先期投产发电的机组,转子接地故障、漏水、调速器等设备故障问题。”上述电站人士指出,这些问题大部分由设备老化引起,还有部分是维护人员对部分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带来的损耗等导致。
===================
发电机组的维护问题怎么扯到坝本身去了
转子接地故障、漏水、调速器等设备故障
这个基本谈不上什么故障 非计划停机消缺 维护 在输电发电设备上不少见
怎么沾着三峡就变成天大的事情了
Reply to Reply Post by nufeng97 (2013-09-06 13:07)
比如这层就的反应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6
到底是盘子大了,去年参与的一个电站,到现在一共投产三台机,从五月份到现在平均一台机跳两次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7
我同学的父亲就参加过三峡的建造,有次老爷子喝多了跟我说,就他们那个玩意儿,实际造价还不到5亿美元。也就是说,剩下200多亿跑哪去了呢?可以自行发挥想象。
其实我也不知道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8
Reply Post by 湘靈雪 (2013-09-06 13:04):
在三峡实习的时候住过葛洲坝宾馆,宜昌是个好地方。。宜居。
你一定不是夏天去的……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9
Reply Post by 鹰击千里 (2013-09-06 13:13):
“作为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水电站,早期三峡电站的设备大都从外国进口,甚至用量最大的硅钢早期也主要从韩国、日本等国进口,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国产化。”.......
我也觉得这几个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转子接地,调速器,波纹管漏水,都是很正常的
网友评论 2013-09-06 13:19
葛洲坝人路过,所有二线公司和水厂电厂福利不能比!西坝(电厂所在地)有钱人多啊!两个水电站确实给宜昌带来很多,葛洲坝前几年也封闭了,哎!去紫阳绕一大圈!
下一页(2)
LOL 罗辑思维 全国人大代表 真三搞笑视频 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