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福岛核污水2014年抵美国海域

整理时间:2013-08-24 06:02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9-02 08:12

» 福岛核污水2014年抵美国海域
    福岛核污水2014年抵美国海域 http://3g.163.com/touch/article.html?from=index&docid=97MC8ORL000125LI 手机上网,贴地址好麻烦
    2013-09-01 11:08 来源:新华网 跟贴(39条)
    
    
    福岛第一核电站(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资料图片)
    
    活跃洋流稀释作用降低污染水平
    
    题: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海洋羽流将在2014年抵达美国水域(记者杰里米·徐)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来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一股带有放射性的太平洋羽流很可能会从2014年开始抵达美国沿海水域。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漫长旅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太平洋洋流是如何绕全球流动的。
    
    海洋模拟表明,2011年福岛核事故排放出的带有放射性铯-137的羽流可能会从2014年年初开始流入美国沿海水域,在2016年达到最大值。所幸日本东部沿海的两股洋流(黑潮和黑潮续流)会将这种放射性物质稀释,所以其浓度在福岛事故发生4个月后就已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标准。不过,如果核事故发生在日本的另一侧,情况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西班牙跨学科物理和复杂系统研究所的海洋学家文森特·罗西说:“如果受污染的水排放到另一种海洋环境中,也就是洋流不那么活跃和汹涌的环境中,那么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更严重。”
    
    福岛核电站排放出来的放射性水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抵达太平洋彼岸。相比之下,2011年的灾难发生数天后,福岛的大气辐射就开始抵达美国西海岸。
    
    这股放射性羽流有3个来源:从大气中落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从核电站直接排出的受污染的水,还有因从受污染土壤中滤出放射性物质而受污染的水。
    
    由于福岛核电站排放出的铯-137进入了日本比较汹涌的东部洋流,所以这些放射性物质在离开日本沿海时,已经稀释到了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水平。罗西及其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前同事们模拟了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扩散的情况。相关论文发表在《深海研究第一辑》的10月号上。
    
    这个小组集中预测了放射性物质在抵达距离美国海岸线大约180英里的大陆架水域之前的扩散路径。2014-2020年,俄勒冈州北部的美国和加拿大沿海水域可能会出现每立方米10-30贝克勒尔的铯-137。相比之下,2016-2025年抵达加利福尼亚州沿海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仅为每立方米10-20贝克勒尔。
    
    福岛核电站排放出来的相当一部分放射性羽流不会在短期内抵达美国沿海水域。相反,大部分铯-137将留在北太平洋涡流区,在2011年的事故发生后的10年里不断稀释。
    
    不过,这股羽流最终将以一种浓度更低的状态离开北太平洋涡流区。在最早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当中,有大约25%将在事故发生后的20至30年间进入印度洋和南太平洋。
    
网友评论2013-09-02 08:25


    真正的坑爹
    
网友评论2013-09-02 08:26


    还好稀释了,不然美国爸爸要鬼一下了
    
网友评论2013-09-02 08:28


    我就看到印度洋
    阿三也要来一发福岛水么?
    
网友评论2013-09-02 08:28


    Reply Post by 珐姆·凡·凡 (2013-09-02 08:26):
    还好稀释了,不然美国爸爸要鬼一下了
    问题是文中写了日本那里有两大洋流,而美国那里没那么活跃,会富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