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转】朝鲜战争朝鲜人民军各个师简介

整理时间:2013-08-23 22:4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9-02 09:36

» 朝鲜战争朝鲜人民军各个师简介
    开战前的10个师和105坦克旅
    原帖地址不知道是哪里 天涯 西陆 铁血 都有。。。
    http://lishi.xilu.com/20130225/news_912_328514.html
    
    第一师:一九四八年二月八日,朝鲜人民军宣布成立,人民集团军轻步兵第一师改称人民军第一师,编成内至少有第一、第二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自行火炮营和一个机枪营。由于当时南强(7个师)北弱(4个师),朝鲜人民军采取防守态势,第一师负责掩护平壤方向,驻扎在沙里院、南川店、海州和平壤等城市。
    
     从一九四九年开始,陆续有大批参加过中国解放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的两国朝鲜裔老兵回国,进入人民军。据称第一师的军官多数来自苏联红军,而三个步兵团(第二十、二十二、二十四团)中则有一个团完全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为苏式,配有122毫米加农炮十二门,76毫米炮二十四门,苏-76自行火炮十二门,45毫米反坦克炮十二门,14。5毫米反坦克炮三十六门。此外,下属各团和各营还装备了120和85毫米迫击炮,以及76毫米炮作为编制火炮。
    
      一九五0年六月,师长由崔光少将担任。同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一师用配属的第二0三坦克团开路,进攻开城东边24公里的高浪浦,在当天晚上击退守军韩国第一师第十三团,占领抱州。但一直未能突破韩国第一师在汶山的防线,只是其他方面友军的进展才使敌军主动撤退。
    
      此后作为人民军资格最老的师,第一师的表现也并不突出,曾在龙仁遭到韩军第十七团的伏击,受到一定损失,七月七日和第十二师一起攻占忠州。据称这次战斗歼敌甚众,师长崔光因此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七月,第一师在第一0九坦克团支援下沿公路进攻咸昌,与韩军第六师(5700人)和美军第二十五师第三十五团(团长亨利。拉斐尔上校)形成拉锯战,被迟滞达11天之久。最高司令部任命因未完成初期进军计划而被免职的原第二军团军团长、抗联老战士金光侠少将为新的一师师长。
    
      此时联军也将韩军第一师(7600人)增援到咸昌,但由于联军的侧翼已被突破,金光侠得以指挥一师逼退韩军,于八月一日占领咸昌,八月三日进抵洛东江北岸。
    
      在九月攻势中,一师奉命和十三师一起进攻大浦洞,突破了美骑一师的防线,并切断了第八骑兵团的退路,但后来被骑一师主力解围。九月十日,一师一个团从八公山(海拔1192米)上向下直接冲击大邱。但是,第一波新兵、第二波老兵的波浪式突击没有炮火支援,陷入了韩一师的火力网中,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被迫撤退。十六日,该师再次进攻,结果正好与仁川登陆后奉命反攻的美骑一师撞个正着,陷入胶着状态。
    
      仁川登陆后,该师有约五千人成功撤回到北朝鲜,在江界地区重新补充满员,隶属于人民军第三军团。
    
    第二师:一九四八年二月八日,人民军第二师组建,辖三个步兵团(第四、六、十七团)和炮兵团。姜健任人民军总参谋长,师长由来自苏联红军的李青松少将接任,参谋长许波上校,军官多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师奉命进攻江原道省会春川,由于地形险峻,遭到韩国第六师(师长金钟五上校)重创,据称损失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师长李青松负伤,由抗日联军老战士崔贤少将接任师长。
    
      换帅之后的第二师沿中央公路南下,面对韩一军(军长金弘壹少将,下辖首都师、一师、二师),七日攻占忠清北道的忠州市,八日,在忠清北道西北部镇川县的战斗中,因歼灭韩军首都师一个营,师长崔贤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七月十三日,该师在经过苦战后,占领忠清北道省会清州市,这是第二师攻占的第二个省会城市,也是人民军解放的第三个省会城市,但仍然未能赶上原计划配合第三、第四师围歼大田美军的战斗。总的来说,第二师虽然“攻城略地”,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歼敌不多,损失不少,并无值得称道的战绩。
    
      在九月攻势中,二师奉命在昌宁进攻洛东江防线,最初击破了美二十四师的防线,但到九月九日丧失进攻能力,转为防御态势。仁川登陆后,该师退过洛东江,丢弃了包括19门火炮、18门反坦克炮和15门迫击炮在内的部分重装备。
    
    崔贤晋升第二军团中将军团长,师长由李哲用少将担任。该师在第三次战役中,突破美军第二师在原州的环形防御阵地,迫使敌军撤退。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在第二军团编成内深入敌后行动,学会了设伏、突袭和在无道路的山地长途跋涉。
    
      1951年9月4日,美韩军进攻第二军团防守的1211、1052高地,战至11月初,仍未攻下,只得撤退。防守主阵地的第二师以遭美军空袭牺牲的原总参谋长姜健中将命名,荣获“近卫姜健第二步兵师”称号,该师同时有十五名官兵获得“共和国英雄”称号。1211高地在朝鲜与上甘岭在中国的意义相同。
    
    第三师:一九四八年二月八日,人民军第三师成立,辖三个步兵团(第七、八、九团)和炮兵团,仍驻扎元山,装备苏式武器,师长为抗日联军老战士李永镐少将,参谋长为八路军老战士张平山上校,军官多来自苏联红军。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三师配属第一0九坦克团,先是重创驻守三八线的韩国第七师(师长刘载兴准将)第一团,然后从抱川道进攻第九团,突入纵深十余公里。二十六日晨,击溃韩国第二师(师长李亨根准将)五团两个营(由二营营长车甲俊少校指挥)反攻,占领议政府(汉城以北约二十公里),切断了正向人民军第四师进攻的韩国第七师的后路,迫其丢弃重装备从山路撤退到仓洞。二十七日,突破仓洞防线,九团一部和2辆坦克混编的侦察队率先突入汉城东北角,虽然被韩军击退,但惊慌失措的韩国人提前炸掉了汉江大桥,断了自己前线部队的后路;二十八日凌晨,利用黑暗和大雨突破弥里阿岭防线(弥阿里是环抱京元公路的山岭,汉城市区的最后屏障),击溃韩七师,迅速占领汉城,因功被授予“汉城第三师”荣誉称号。在整个战役中,全师仅伤亡约四百人。
    
      六月三十日,该师在汉城东南侧渡过汉江,并击退韩军反扑,但此后则没有主动扩张战果,致使在汉城西南侧渡江的第四师孤立作战,遭到敌军重创。七月十日至十二日,在全义-乌致院的战斗中通过当地的游击队和师建制内的游击侦察队,查明美军的阵地,进行标定之后,实施了步、坦、炮、工等各兵种协调一致的进攻,迅速打垮了有一个坦克连和一个野炮连支援的美军第二十一团(团长史蒂芬斯上校),打死该团第三营营长卡尔。赞森中校。
    
      七月十六日,第三师从大坪里南下,利用美军十九团防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缺陷,从正面进攻牵制美军主力,用小部队渗透到美军两翼进行双重包围,很快就打垮了有三个炮兵营的强大火力支援、在美国独立战中中授予“奇卡冒加之岩”荣誉称号的十九团,打伤团长盖伊·梅尔上校,打死第一营营长温斯特德中校。
    
      十九日至二十日,第三师和包抄到忠清南道省会大田市后面的第四师一起,打垮了美军第二十四师残部(主要是三十四团和师直属部队)约四千人,俘虏师长迪安少将、三十四团第三营营长兰特隆少校,因此被授予“近卫”称号。接下来,第三师又利用迂回后路的战术,迫使美军新锐第一骑兵师(师长霍巴特·盖伊少将)放弃了忠清北道的永同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第三师因此又获得了“永同师”的荣誉称号,该师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个获得两个解放城市荣誉称号的师。李永镐晋升为中将,后为海军司令,第三师后由抗日联军老战士吴振宇继任师长。
    
      在八月攻势中,三师奉命从倭洞强渡洛东江进攻大邱,结果遭到美军骑一师重创,于八月九日被迫停止进攻。
    
      九月攻势中,三师再次从倭洞进攻大邱,包围了美军骑兵第七团第二营,但最终该营成功突围。
    
      仁川登陆后,该师有约三千人撤回北朝鲜,在江界地区补充满员,此后直到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都属于人民军第三军团,在春川东北地域作战,获得了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第四师:一九四九年底或一九五0年初,第四师成立,辖三个步兵团(第五、十六、十八团)和炮兵团,装备苏式武器。师长为八路军老战士李权武少将,军事副师长为抗日联军老战士吴白龙,文化副师长为朝鲜工人领袖、祖国光复会领导人之一的朴金喆(在军队体制上,朝鲜人民军实行的是一长制,各级编有政治副长。朝鲜人民军为政治副职取了一个颇有朝鲜特色的名称—文化副长),参谋长为抗日联军老战士许凤学。军官多来自苏联红军,十八团则完全由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的朝鲜裔官兵组成。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四师配属第一0七坦克团,从东豆川道进攻韩国第七师第三团,作为先锋的第十六团(团长崔仁德上校,抗日联军老战士)在坦克支援下击破第三团,占领东豆川(距汉城约三十公里的铁道重镇),突入纵深八公里。二十六日,遭到一团(团长咸俊镐上校)反攻,第四师因麻痹大意遭到沉重打击,幸亏友军第三师占领议政府才得以稳住阵脚。与第三师会合后经过激战于二十八日并肩攻入汉城,因此被授予“汉城第四师”荣誉称号。
    
      第四师第五团在随后进攻汉江以南的工业郊区城镇永登浦时,由于缺乏运送坦克的渡河工具,一直未能突破韩军(军官学校校长金弘壹少将指挥的第五、第七和首都师各一部)江防,直到七月四日修复铁路大桥后,用坦克开路吓跑了韩军。随后,第四师以14辆坦克为先导,击溃了韩国第二师(师长林善河上校)的抵抗,占领水原,二师五团因全军覆没被取消了建制。
    
    第二天,高歌猛进的第四师在水原以南的竹美岭遭到美军营级战斗队——史密斯特遣队的阻击,这是朝鲜人民军第一次和美军交手。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第四师很快击溃了美军,并继续猛追,在美军抵抗十分微弱的情况下轻取乌山、平泽、安城。但在战斗中,四师暴露出完全没有步坦协同,缺乏侦察和歼敌意识等重大缺陷。
    
      七月八日,依靠坦克和兵力优势,第四师在天安之战中打垮了美军第二十四师三十四团第三营,团长罗伯特。马丁上校阵亡,该营损失百分之七十。十四日,由于美军三十四团(代理团长瓦德林顿中校)的士气低落,第四师轻易地突破锦江防线,打垮了第六十三野炮营,打死代理营长威廉·德莱斯拉少校。
    
      在接下来的大田之战中,进至论山县的第四师于十八日开始向大田南方迂回挺进,隐蔽地进行了两天两夜的急行军。十八团在二十日黎明隐蔽地潜入大田南部和东南部敌后,切断了大田—锦山和大田—大邱之间的公路,配合在大坪里渡过锦江的第三师完全包围了大田美军,将后者完全打垮。
    
      因为战功显赫,第四师(8月19日)和十八团(7月28日)都被最高人民会议授予“近卫”称号,师长李权武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后晋升为人民军第一军团中将军团长。关于十八团的团长则出现了争议。按照该团第一营参谋长全宗焕所说,团长为李勋上校;而根据回到中国的该团战士声称,团长为张教德上校,并称其被提升为少将师长,但尚未赴任就牺牲在平泽。如果这两段叙述都属实的话,李勋和张教德可能为同一人,一人数名在朝鲜革命者中相当常见。第四师后由第十二师参谋长池炳学继任师长。
    
      大田之战后,第四师奉命由全罗南、北道,经居昌、晋州地区向联军的左侧后机动,进攻马山、釜山等韩国南部港口,结果被联军飞机发现,在晋州遭到美军二十四师残部的阻击,不过也正好掩护了承担同一任务的友军第六师秘密潜行。
    
      在对洛东江防线发动的八月攻势中,该师奉命从“洛东江突出部”(即灵山地区,这里是洛东江向西折流处)进攻美军二十四师,由于缺乏补给和美军强大火力杀伤,四师损失惨重,特别是八月十五日美军得到第一海军陆战旅增援后,该师不得不撤退。仁川登陆后,该师有两个营撤到北朝鲜,在宁远以北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撤退后编入南浦地区的朝鲜人民军第四军团。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驻防朝鲜西海岸的铁山地区,主要任务是防止敌军部队在这一区域进行登陆或空降。
    
      第五师:一九四九年八月,人民军第5师成立,由原解放军第164师改编,辖三个步兵团(第十、十一、十二团)和炮兵团,师长金昌德少将。返回朝鲜后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按照苏联红军的教范,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再训练。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五师和第七六六游击团沿东海岸突袭韩国第八师(师长李成佳上校)。第五师配属摩托化步兵第十二团,沿海岸线南下进攻第十团,游击团则在三陟、玉溪、临院津港、江陵附近用渔船和货船实施登陆,进攻第二十一团。由于东线山高林密,金昌德少将担心遭到伏击,花了很多时间侦察,加上美海空军的打击破坏道路,致使进展缓慢,其对面韩军有生力量并未受到太大打击。占领江陵后遭遇美海军舰炮阻击,损失重大。
    
      在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九日的盈德拉锯战中,五师遭到美海空军支援下的韩三师(师长金锡源少将)顽强抵抗,损失惨重,盈德多次易手。接着,在十二师的增援下,占领了浦项,韩3师只得从海上逃走。第十团被授予“近卫”称号。
    
      九月攻势中,五师奉命与十二师一部进攻延日机场,一直到仁川登陆后,该师一直保持着对韩三师的压制状态,十二团还在九月十六日包围了在浦项登陆的韩军一个营,迫使敌人从海上逃走。
    
    仁川登陆后,五师由第二军团指挥在敌后游击。9月下旬美国仁川登陆后败退,剩下3000余人编入朝鲜人民军第四军团。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驻防朝鲜西海岸的铁山地区,主要任务是防止敌军部队在这一区域进行登陆或空降。
    
      第六师:一九四九年七月末,解放军第166师改编为人民军第六师,辖三个步兵团(第十三、十四、十五团)和炮兵团,师长方虎山少将,参谋长洪林。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六师以第十三团、十五团进攻开城,基本全歼韩国第一师(师长白善烨上校)十二团,占领开城;以第十四团与三八线警备第三旅进攻瓮津半岛,击退韩国第十七团(团长白仁烨上校),占领了半岛。
    
      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第六师迂回渡过汉江,击破韩军十八团的抵抗,占领江华岛、金浦、金浦机场。后配属第一0五坦克师第八十三机械化团,沿着西海岸经忠清南道西部南下,陆续占领全罗道西部主要港口木浦、全罗南道省会光州、重镇顺川、港口丽水后,迂回南海岸进军庆尚南道河东、晋州地区,被美伪军称为“幽灵师”,被最高人民会议授予“近卫”称号,师长方虎山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但第六师因为缺乏粮食而放弃直取釜山而分兵占领西部各城镇的策略遭到了后世研究者的批评,认为这是放弃了唯一一个可能解放全朝鲜的机会。不过考虑到六师行军路线都是人烟稀少之地,农田里的稻子又要到十月份才成熟,寻找粮食也许是不得已之举。
    
      七月二十七日,六师在庆尚南道河东县伏击并彻底打垮了美军第二十九团第三营,打伤营长莫特中校,打死韩国前总参谋长蔡秉德少将,这也是朝鲜战争中韩国军队阵亡的最高级军官。这次战斗以“河东的陷阱”闻名,被誉为朝鲜战争中最成功的伏击战之一。
    
      三十一日,六师击退美军十九团第二营,攻占晋州,迫使原本要“誓死固守”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中将不得不下令韩军和美军全部向洛东江一线收缩。
    
      八月七日,沃克中将命令马山的美二十五师向晋州实施反击。目的是确保釜山左侧的安全,同时吸引大邱方面的人民军,缓解大邱的压力,这次攻势以师长基恩少将的名字命名。在粉碎美军“基恩”作战中,第六师以少胜多,创造了人民军战史上的奇迹。八月十二日,损失惨重的二十五师被迫撤退,既未能击破正面的六师,也没能吸引大邱方面的人民军部队。
    
      在九月攻势中,六师于八月三十一日夜进攻马山正面,在美二十五师二十四团防线上扯开了宽5公里深4公里的口子,并占领了要地战斗山(海拔655米),但因为炮火不足以及美军的炮火压制无法采取进一步行动。
    
      美军仁川登陆后,方虎山率部北撤,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方虎山想方设法迟滞敌军行动,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当志愿军的侦察队找到他时,他身边有5700多人,虽然重装备都破坏或者掩埋了,却带回了所有的轻机枪。同时,方虎山回到后方也没忘记给联军的后方捣点乱,还留下了两支连级游击队。
    
      第六师随后到慈江道整编,以该师为基础组编成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方虎山因其突出表现而被任命为第五军团军团长,第六师师长由洪林少将担任。在第三、四、五次战役以及一九五一年的夏季防御战中,第六师均有上佳表现。
    
      第七师:一九五0年五月初,解放军一三九、一四0、一四一、一五六师中的一万二千名朝鲜官兵,在全宇的指挥下到达元山,改编为第七师,辖三个步兵团(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团)和炮兵团,师长全宇少将。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七师配属独立坦克团(第应该是208坦克团),进攻洪川的韩国第六师第八团,是开战当天推进距离最远的人民军师。后奉命回师增援被韩六师阻击于春川的第二师,并在此后的战斗中遭到韩六师利用地形节节抵抗,直到七月三日才占领朝鲜中部最大的要冲原州,未能如期完成推进计划,因此受到惩罚,被最高司令部改称第十二师。
    
      七月三日,新的第七师在肃川成立,系由担任黄海道海岸防御任务的警备第七旅(四千人)扩编而成,该旅在一九四九年就用苏式武器换下了原先陈旧的日式武器。,辖三个步兵团(第五十一、五十三、五十四团)和炮兵团,兵力九千人,师长朴性锡少将。
    
      在九月攻势中,七师奉命在马山进攻洛东江防线,与美二十四师三十五团激战,但始终未能突破。由于补给不足最终撤退,损失很大,美军称仅遗弃的尸体就有约两千具。
    
      仁川登陆后,朴性锡少将阵亡,有两个步兵团和炮兵团成功撤到北朝鲜的宁远以北地区。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属于第七军团,驻防朝鲜东海岸,在下溪、义翁地区地区应对敌军的海上登陆和空降,同时担任三镇和咸兴地区的防务。
    
    
    第十师:一九五0年三月,由于准备发动统一国家的战争,朝鲜人民军将三个民主青年同盟(相当于共青团)训练所改编为第十、十三、十五三个师,同时用一九五一年的苏联贷款为这些师购买了苏式装备,并在五月底到货。不过这三个师由于满员率低、训练不充分而只能作为预备队使用。第十师在肃宁创建,辖三个步兵团(二十五、二十七、二十九团)和炮兵团,师长李芳南少将,二十五团团长为抗日联军老战士金铁万上校。
    
      在八月攻势中,第十师奉命从倭洞强渡洛东江进攻大邱,但在有空军支援的美军骑一师面前,先后于八月十一日和十四日两次被挫败,损失惨重。
    
      该师在“九月攻势”中表现拙劣,李芳南少将只知执行上级下达的保证409阵地的指示,对面前玄风一线的敌军薄弱防线视若不见,致使人民军丧失了最后一次取胜的机会。美国陆军战史是这样评论李方南的:“无能的师长,似乎占领了409高地就很满足了。”也许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也许是官僚体制造成的。人民军几乎是全盘接收了苏军的军事体系,对于其等级森严、指挥死板等缺陷也是一并继承,越是新成立的师,在指挥上的僵化就越严重。
    
      十二月二十二日,该师在志愿军发动的第三次战役中,作为人民军渗透部队的先锋,成功突破韩三师在昭阳江的防线,进入敌后,与游击队会合,多次袭击敌方补给线,造成了韩国第三军和美国第十军右翼的补给中断,迫使联军不得不用唯一的预备队也是最精锐的部队:陆战第一师来反击第十师。该师一直在韩国南部坚持到第四次战役的三月中旬,才奉命突破韩国第三师和第九师的防线,回到北朝鲜。
    
      四月以后,该师属于第四军团,驻防朝鲜西海岸的铁山地区,主要任务是防止敌军部队在这一区域进行登陆或空降。据信该师在一九五二年之前改编为摩托化步兵师。
    
    第十三师:一九五0年六月在新义州成立,辖三个步兵团(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三团)和炮兵团,兵力九千人,师长是抗日联军老战士崔勇进(一说金泰根)少将。
    
      七月初,该师开始向汉城前进,第一次投入战斗则是在十二日,与友军第一师、十五师一起进攻由韩国第六师防守的小白山脉闻庆山口。
    
      在九月攻势中,由于该师十九团作战主任金成俊少校投敌并透露了作战计划,再加上该师战术单调,虽然一度包围美骑八团,但在进攻大邱以北大浦洞的战斗中仍遭到美骑一师重创,炮兵团长郑凤旭中校投敌,崔勇进被免职,由朝鲜义勇军老战士李益星少将接任。
    
      但该师在换帅之后战斗意志薄弱的特征丝毫没有变化,在仁川登陆后的大溃败中,该师基本上全军覆没,包括参谋长李学九大校、十九团团长杨柏洪中校、团长穆柴文上校在内的高级军官大批投降,就高级军官投敌的数量来说,堪称人民军中的“降之师”。
    
    十月,该师在朝鲜江界地区重新组建,兵力一万人,隶属人民军第三军团。因缺乏战斗力,撤往中国辽南磐石地区进行整训后编入第七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回国,二月二十日到达元山地区驻防。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在第二军团编成内深入敌后行动,学会了设伏、突袭和在无道路的山地长途跋涉。
    
      第十五师:一九五0年三月在会宁成立,辖三个步兵团(第四十五、四十八、五十团)和炮兵团,师长是抗日联军老战士朴成哲少将。七月四日,该师奉命投入韩国中央公路,从原州西进进攻骊州。十二日,与友军第一师、十三师一起进攻由韩国第六师防守的小白山脉闻庆山口,
    
      在“九月攻势”中,该师奉命进攻永川,但守军韩八师相当顽强,虽然在第十五师的猛攻下曾两度丢失永川,但通过反复的反冲击将十五师击退,朴成哲少将因此被免职,由第二军团炮兵副司令赵洪烈少将接任,并在九月五日突破韩八师防线,迫使大邱正面的美骑一师也随之后撤,第八集团军司令部也因此从大邱撤离。
    
      攻占永川后,十五师以主力进攻庆州;结果永川被韩七师五团乘虚占领,不得不回头再夺永川,结果被沃克中将直接指挥的韩军第十一团、第五团以及第八师围攻,被迫撤退。
    
      仁川登陆后,该师有约三千人撤回北朝鲜,并在江界地区增补为一万人,此后直到一九五一年四月,该师都隶属于人民军第三军团,在春川东北地域作战,获得了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一九五二年九月,韩国“燃枫部队”的一支行动队潜入朝鲜新昌地区活动,发现了干芝里的朝鲜最高司令部,立即召唤美机轰炸,并渗透到干芝里,企图袭击司令部。当时担任司令部警戒任务的十五师团长李乙雪率部将这支行动队大部消灭。同时,为了彻底消灭“燃枫部队”,李乙雪指挥了对其的围剿作战,在同年10月将“燃枫部队”主力包围在安岳邑,基本将其歼灭,只有少数人撤往白翎岛。
    
      第一0五师:驻在平壤寺洞的苏军坦克师于一九四七年五月帮助朝鲜建立了第五坦克团(坦克教导团)并加以训练。一九四八年初,苏军坦克师主力撤走,留下朝鲜裔的彼得中校为首的三百名苏军和一百五十辆坦克继续训练。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初,当朝鲜人民军能够单独运用坦克,彼得坦克团撤回本国时,向朝方移交了六十辆坦克、三十辆76。2自行火炮、六十辆摩托车、四十辆卡车。
    
      第五坦克团在抗日联军老战士柳京洙的指挥下,继续进行训练,于一九四九年五月,升格为第一0五机械化旅(6000人),辖第一、第二坦克团(每个团10辆坦克,满编应为33辆)和第二六摩托机械化步兵团,以及CY-76自行火炮营(12门火炮,满编应为16辆)、摩托车营、反坦克歼击炮兵营、炮兵营和若干勤务分队。同时,在平壤成立了军团属坦克团(33辆坦克)。
    
      因装甲器材不足,应朝鲜政府的请求,苏联于一九四九年六月同意提供T-34坦克87辆、CY-76自行火炮102辆、BA-64装甲车57辆、M-72三轮摩托车122辆。至一九五0年四月,第一五机械化旅在接到了大批坦克后,改为坦克旅,下属第一0七、一0九、二0三坦克团。
    
      朝鲜战争爆发后,该旅的三个坦克团被分别配属给三个步兵师,T-34坦克依仗无法被韩国炮火击穿的装甲,为迅速攻克汉城立下汗马功劳,第一五坦克旅因此升格为师,并授予“汉城第一0五坦克师”荣誉称号。此后在乌山、锦江、大田等多次战斗中,该师的坦克在各步兵师的进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突击力量作用,师长柳京洙因此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该师被授予“近卫”称号。
    
      对于该师指挥机构的作用,有可能是将机构分散到各团中进行指挥,如文化副师长安东洙就是随一七坦克团配合第四师作战,在乌山与美军史密斯支队战斗中阵亡的。
    
      朝鲜人民军在使用坦克的方式上非常笨拙,很少有真正的步坦协同作战,特别是在坦克突击前不用炮火对敌军阵地进行压制,以至于在面对美军的火力优势时,坦克常常没能发挥作用就被击毁。
    
      仁川登陆后,该师奉命调往汉城参加保卫战,在这一带的激战中损失惨重(联军共击毁人民军坦克约60辆)。随后撤往中朝边境的江界地区,隶属于人民军第一军团。在志愿军进行第一次战役时,由于和人民军还没有统一的协调,发生了多次误击事件。11月4日,志愿军第三十九军正在博川东南围攻美军第二十四师时,奉命向顺川挺进的第一0五坦克师就误击三十九军,使被围之敌逃脱。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属于第四军团,这时已改编为摩托化步兵师,驻防朝鲜西海岸的铁山地区,主要任务是防止敌军部队在这一区域进行登陆或空降。
    


网友评论2013-09-02 09:38


    战争爆发后组建的部队
    
     第八师:一九五0年七月,人民军第八师成立,辖三个步兵团(第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团)和炮兵团,苏式装备。师长是吴白龙少将。
    
      仁川登陆后,该师基本上全军覆没,于十月在江界地区重新组建,编制一万人,师长金奉文少将,隶属于人民军第三军团。从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开始,该师隶属人民军第一军团,参加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战役。
    
      在第四次战役中,该师负责防御水原北部的寿利山、文亨里、梨浦里一线,从2月3日将联军迟滞到8日才撤往汉江以北。其中第八十二团在寿利山保卫战中表现突出,该团营长裴允星和连党委员长(指导员)申千均被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在开城、汶山地区负责防守右翼。在拉锯战中表现出训练有素、高度的纪律性和高昂的士气,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一九五一年七月设立开城中立区为谈判场地后,该师与志愿军第一三九师一起承担中立区的外围警卫工作。
    
      第九师:一九五0年七月,由原本防守三八线西部的三八线警备第三旅扩编而成,辖三个步兵团(第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团)和炮兵团,兵力9350人,苏式装备。师长是原朝鲜义勇军副司令朴孝三少将。
    
      该师在参加“九月攻势”时,加强了一个76毫米炮兵营、一个高炮营、第十六坦克旅的两个营和第四师的一个炮兵营。奉命从灵山进攻洛东江防线。
    
      其八十七团原先是承担仁川防御的,后来被投入到洛东江战线,但是当达到金泉时,美军在仁川登陆了,八十七团被令回防汉城的门户永登浦。八十七团在永登浦的抵抗相当顽强,对美国陆战一团造成了较大损失。
    
      该师在第三次战役中,参加了击退美军第二师、占领原州的战斗,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属于第四军团,驻防朝鲜西海岸的铁山地区,主要任务是防止敌军部队在这一区域进行登陆或空降。
    
      第十二师(原第七师):该师在更名后,师长为崔春国少将。在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一日的安东之战中,遭到韩一军(首都师、八师)顽强抵抗,损失很大,师长崔春国少将也中炮阵亡。直到沃克中将下令全线撤往洛东江防线后,十二师才占领了被韩军主动放弃的安东,并被授予“安东师”荣誉称号,由朝鲜义勇军老战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六师师长崔仁少将接任师长,参谋长由抗日联军老战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五师参谋长池炳学担任。随后奉命进攻东海岸的重镇浦项。
    
      在八月四日至二十五日的“八月攻势”中,十二师成功将韩三师包围在浦项,但因无法封锁海面,只能看着敌人用军舰撤走。不过由于遭到重创的第七六六游击团并入十二师,使其实力得到一定加强。
    
      在九月二日发起的“九月攻势”中,该师表现突出,接连击溃韩国首都师和第五师,在联军的洛东江防线上撕开了一个12公里的缺口。
    
      仁川登陆后,该师有约二千人撤回北朝鲜,在江界地区重新补充满员,师长为抗联老战士崔忠国少将,隶属于人民军第三军团。
    
      一九五一年一月,该师作为人民军第二军团的一部,参加了横城反击战。四月以后,该师编入第五军团,在同美军和韩军作战中获得了丰富的敌后作战经验,掌握了山地战的方法。五月二日,该师被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第十七师:一九五0年七月,朝鲜人民军开始组建两个新的坦克旅:第十六旅和第十七旅,但仅分别装备T-34型坦克43辆、40辆,只相当于战前一个坦克团的规模。其中前者被派到洛东江前线参加“九月攻势”,并在仁川登陆后的大溃退中将所有坦克消耗殆尽;后者先是在“九月攻势”中配合第八、十五师,突破韩国第六、八师的防线,占领永川。该旅在汉城保卫战和平壤保卫战中表现顽强,撤出平壤后,于十月末,该旅在清川江一线顽强抵抗,一度迟滞联军前进。后撤往中朝边境的江界地区,编入人民军第一军团。至迟于第四次战役之前,该旅扩编为第十七坦克师,后改编为第十七摩托化步兵师,参加了志愿军发动的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战役。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驻防镇南浦、恩安地区,主要应对敌军的海上登陆和空降。当时残留在朝鲜西海岸的部分韩军散兵游勇,在金宗璧上尉组织下建立了“燃枫部队”,以海岸制高点九月山为根据地,袭扰村落、杀害干部、攻击人民军地方部队、进行破坏和搜集情报活动,危害很大。第十七师奉命进剿九月山,迫使“燃枫部队”主力渡海撤往白翎岛,只留下约200人的“毛驴10”部队与人民军进行山地游击战。
    
    第十七师派遣侦察兵伪装成“反共难民”混进“毛驴10”部队摸清了情况,然后派遣大批轻步兵登山搜剿,将敌人基本消灭,只有17人被韩军快艇接走。
    
      第十八师:该师在一九五0年九月新编完毕,辖十七、二十二、七十团。当九月十五日联军在仁川登陆时,本来驻守在仁川、汉城地区的该师正在南进,得知敌军登陆后奉命返回仁川,但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天安,后尾尚在汉城,所以不能以集中起来的兵力进行作战。于是,师长不得不命令驻在汉城的第二十二团在第一五坦克师的四十二机械化团掩护下,于十五日夜进至富平市附近进行反登陆冲击,掩护师主力的集中,但该团先遣队第二营,于十六日晨和十七日晨在富平市西侧遭到伏击,接着团主力又在该市周围被打垮。师长手边只有从天安附近返回来的不足1个团,而且该团是新编成的,未经训练。因此,师长命令在水原附近集结的第七十团主力增援素砂正面,在十八至二十日间利用素砂至永登浦间的丘陵地带进行防御。
    
      为阻滞敌军攻势,师长各以1个营分别对汉城至仁川公路正面和118高地正面断然进行了夜袭。然而,由于指挥不当、缺乏训练和情报不充分等原因,在汉城至仁川公路正面上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在118高地正面却能够利用美军的错误,将其进攻延长了1天。在第九师八十七团来援后,十八师残部和该团坚守永登浦,给敌人很大打击。然而,在被美军从阵地中央渗透进去切断退路后,防线在一天内就崩溃了,只得从永登浦撤往汉城。二十四日夜,由于已经无法守住汉城,该师残部约五千人奉命撤往议政府。
    
      十月,该师撤到中国珲春地区的宽甸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六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回国,二月二十日到达沙里院地区驻防。四月以后,该师驻防镇南浦、恩安地区,主要应对敌军的海上登陆和空降。
    
      第十九师:一九五0年九月,因前方兵力不足,人民军最高统帅部将八月才成立的各新编独立旅升格为十九、二十七、四十三师,这些师不但由新兵组成,而且严重不满员,武器装备也不足,很多部队只有教练用的枪械。十月十五日,该师在沙里院保卫战中负责防守南川店,抵抗美军骑兵第一师(师长盖伊少将)和韩国第一师,抵抗顽强,文化副师长帕克。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苏籍朝鲜裔)阵亡。
    
      十月,该师撤到中国珲春地区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六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回国,二月二十日到达沙里院地区驻防。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属于人民军第一军团,在开城、汶山地区负责防守右翼。在拉锯战中表现出训练有素、高度的纪律性和高昂的士气,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第二十七师:一九五0年八月至九月成立,辖三个步兵团(第一七二、一七三、一七四团)。十月九日至十三日,在金川抵御越过三八线北上的美军骑兵第一师。十月十七日,该师在沙里院保卫战时遭到英军二十七旅包抄后路,约1700人投降,残部后撤到平壤,参加了平壤保卫战,在市区用巷战顽强抵抗到二十日才北撤。因人民军缺乏各级军官,该师本来奉命在一九五一年二月四日前解散,但由于战事需要,仍在第二军团编成内深入敌后行动,学会了设伏、突袭和在无道路的山地长途跋涉。
    
      第三十一师:该师成立时间应为一九五0年九月。在仁川登陆后,奉命往汉城集中准备参加保卫战。但由于仁川、汉城很快失守,该师只有三十一团于10月2日至3日在议政府以南对美军第七陆战团进行了顽强抵抗,掩护主力撤往三八线以北。该师在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发起的第三次战役中,参加了对原州美军第二师的进攻,成功占领原州。因人民军缺乏各级军官,二月四日,该师奉命解散,人员编入第二军团其他师。
    
      第三十二师:该师成立时间应为一九五0年九月至十月,师长为抗联老战士金大洪少将。一九五0年十月十八日,该师在平壤保卫战中顽强抵抗韩国第一师和美军骑兵第一师。十月末,该师在清川江一线顽强抵抗,一度迟滞联军前进。第一次战役时,负责在正面战场阻击美军二十四师进攻,以确保志愿军对敌后进行迂回包围。战役结束后撤往中国和龙地区进行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七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回国,二月二十日到达元山地区驻防。
    
      四月以后,该师编入第五军团,在同美军和韩军作战中获得了丰富的敌后作战经验,掌握了山地战的方法。
    
    第三十六师:仁川登陆后,意识到必须从南朝鲜撤退的朝鲜最高司令部决定从南朝鲜撤出征召的十余万预备兵役人员,在北朝鲜组建十五个师,第一批六个师在九月底组建,并在十月用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起来。
    
      十月,该师撤到中国珲春地区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六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回国,二月二十日到达沙里院地区驻防。四月以后,该师驻防镇南浦、恩安地区,主要应对敌军的海上登陆和空降。
    
      第三十七师:该师应该建立于一九五0年九月到十月,辖三个步兵团(第七十、七十一、七十六团)。该师撤退到中国辽南磐石地区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七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回国,二月二十日到达元山地区驻防。四月以后,该师驻防朝鲜东海岸,在下溪、义翁地区地区应对敌军的海上登陆和空降,同时担任三镇和咸兴地区的防务。
    
      第三十八师:该师于一九五0年十月成立,可能在一九五一年四月后属于第七军团,负责朝鲜东海岸的抗登陆、抗空袭防御。该师在朝鲜人民军开展的打敌机运动中成效显著,从一九五一年一至三月,声称共击落敌机121架,占同期人民军陆军击落敌机总数的百分之三十。
    
      第四十一师:该师成立于一九五0年九月之前,编制一万人。十月底,美军第十军在元山登陆后,该师作为新建的人民军第四军团(除第四十一师外,这个军团还有海军第一旅六千人,第七十一独立团三千人和一个坦克团,都是新建部队,所以新建的四十一师也成了主力)的主力,在丰山地区建立防线,一直坚持到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来援。该师据信在一九五一年四月之前解散。
    
      第四十二师:十月,该师撤退到中国延吉地区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八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回国,三月三日到达咸兴地区驻防。该师据信在一九五一年四月之前解散。
    
      第四十三师:该师成立时间应为一九五0年十月之前,师长为抗日联军老战士吴振宇。十月十七日,该师主力在沙里院保卫战的载宁一战中被美军二十四师十九团击溃,残部逃到沙里院后,又被已经占领此地的英军第二十七旅拦截,1982人放下武器投降。一九五一年二月,该师奉命解散,人员并入人民军第五军团的其他师。
    
      第四十五师:该师成立时间应为一九五0年九月至十月,辖三个步兵团(第八十九、九十、九十一团)。十月末,该师在清川江一线顽强抵抗,一度迟滞联军前进,后撤退到中国延吉地区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八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回国,三月三日到达咸兴地区驻防。
    
      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属于人民军第三军团,在春川东北地域作战,获得了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第四十六师:该师成立时间约为一九五0年十月,编制一万人,辖三个步兵团(第一五八、一五九、一六团)。志愿军入朝时,该师属于人民军第一军团,该军团也是当时朝鲜最高统帅部能够控制指挥并投入阻击联军北进的唯一部队。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属于第七军团,驻防朝鲜东海岸,在下溪、义翁地区地区应对敌军的海上登陆和空降,同时担任三镇和咸兴地区的防务。
    
     第四十七师:该师成立时间约为一九五0年十月,编制一万人,辖三个步兵团(第一一三、一二三、一二四团),师长白洛七少将。从成立时到一九五一年四月以后,该师都一直属于人民军第一军团,并参加了第三、四、五次战役,从一个新建师成长为人民军的骨干部队。在拉锯战中,该师位于,开城、汶山地区负责防守右翼。表现出训练有素、高度的纪律性和高昂的士气,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第六十七师:第六十八师:第六十九师:第七十五师:第七十六师:一九五0年十月,撤往中国沟湾地区进行整编。该师据信在一九五一年四月之前解散。十月,该师撤退到中国延吉地区整编,满员和重新装备后编入人民军第八军团,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回国,三月三日到达咸兴地区驻防。该师据信在一九五一年四月之前解散。 (这几个师看起来有点酱油)
    


网友评论2013-09-02 09:53


    结合昨天105师的帖子,从描述看北棒的部队貌似比南棒的部队要靠谱一点……
    
网友评论2013-09-02 10:56


    上次看火鸟台的节目说中国的朝鲜族士兵,结果好几个问他们还回去不,各个都说不会,一个国家能把自己人折腾成这样也真够意思,
    
网友评论2013-09-02 12:32


    各师在仁川登陆后的情况
    
    朝鲜战争中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登陆
    
    9月21日洛东江前线美第8集团军在完成了战线正面的全线突破后下达了追击令,
    
    9月23日,人民军最高司令金日成饮泣下令全军向三八线以北总退却,第1军且战且走,逐步撤向锦江以北,建立新的防线;第2军退守小白山,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收拢部队,争取对猖狂北进之敌予以打击。
    
    9月25日,人民军再次调整部署,第1军加速向西北撤退,与汉城地区部队会合,在汉城、忠州、荣州一线建立防线;第2军就地展开防御,坚决阻击南线之敌北进。但是南线联合国军进展很快。
    
    9月26日,南线美第1骑兵师先头部队与登陆部队的美第7师先头部队在乌山会师,彻底封闭了人民军主力后撤的通道。同时人民军完整防线已被联合国军撕裂,各部与联合国军犬牙交错,大多已与人民军最高指挥部失去联系,其中第1军各部已被切断退路,隔绝在三八线以南,第2军各部则在当面之敌紧迫下,无法到达指定地点,更无法形成完整的战线,而且都已遭到惨重的损失:
    
    第1军军部:9月27日退到乌致院地区时发现已被美军1骑兵师第5团切断退路,军长金雄只得下令解散军部,自己仅带着几名贴身警卫和参谋翻越太白山,历经艰险才回到北朝鲜。
    
    第2军军部:在军长金武亭率领下从安东经原州回到金化,基本未遭损失。
    
    第1师:创建于1947年3月,军官多为苏联回国,有一个中国团,其他团里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回国士兵,总兵力1.1万人,师长是从苏联回国的崔光少将。10月初,大体还算完整(5000余人)的第1师撤回到原州、横城地区。
      
    第2师:创建于1947年3月,军官和士兵中很多是从中国回国,总兵力1.1万人,在陕州地区溃败,跟随师长崔贤少将(中国回国)回到三八线以北的还不到200人。
      
    第3师:创建于1948年2月,军官多为苏联回国,总兵力1.1万人,师长李英镝少将(中国回国)。在倭馆地区遭到毁灭性打击,仅余1800人于10月3日撤回到铁原、金化。
    
    第4师:军官多为苏联回国,有一个中国团,总兵力1.1万人,在陕州地区溃败,小股部队就地开展游击战。师长李权武(中国回国)只带着极少数人回到三八线以北。流落敌后的余部于11月初与发动第一次战役的志愿军会师。 
    
    第5师:即原中国第164师,总兵力1.1万人,师长吴白龙少将(苏联回国),在盈德地区附近退入山脉,最后从山间小路辗转回到三八线以北,但部队损失过半。
      
    第6师:即原中国第166师,总兵力1.1万人,师长方虎山少将(中国回国),约有2000多人被隔断在智异山区,后来成为在该地区开展游击战的主力,师主力抛弃重装备全速后撤,最后在咸阳地区遭到美军毁灭性打击,残部于10月4日到达永同。
      
    第7师:创建于1950年4月,军官和士兵中基本是从中国回国,总兵力1.2万人,部分部队流落在智异山、咸阳以北山区,主力在金泉地区遭到覆灭,只有极少数官兵回到三八线以北。活动在智异山、咸阳以北山区的余部约5000人于11月初与发动第一次战役的志愿军会师。
    
    第8师:主力遭到覆灭,只有约1000人撤回到平康。  
    
    第9师和第10师:在金泉和大田地区竭尽全力进行阻击战,以掩护主力后撤,在激烈的阻击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第12师:主力溃散后,师长指挥残部约2000人经原州、春川北上,沿途收容不少其他部队的散兵,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时约为3000人。
      
    第13师:创建于1950年6月,军官和士兵中很多是从中国回国,总兵力0.6万人。在多富洞地区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血战,几乎损失殆尽.
    
    第15师:创建于1950年3月,军官多是从苏联和中国回国,总兵力1.1万人。在长途后撤中逐渐溃散,但师的建制尚存,在春川附近越过三八线后到达江界仅余3000人。
      
    第105装甲师:军官和士兵基本都是从苏联回国,装备苏制T—34坦克120辆,总兵力0.6万人。作为人民军中的精锐部队,先是被调到汉城地区担负永登浦、水原地区的防御,但是遭到美第10军的沉重打击,余部北撤途中先在倭馆、金泉、大田地区,后在乌山地区连遭攻击,损失了全部坦克,只有少数士兵回到三八线以北。
    
    至9月底,仁川登陆的美第10军和洛东江一线的第8集团军会合后,联合国军全力向三八线推进,9月29日已全线逼近三八线。此时,人民军在三八线北地区只有少量刚刚组建的新部队和一些警备部队,战斗力都很弱,已根本无力阻止联合国军的北进,朝鲜战局来了个彻底的大逆转。
    
    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很快先头部队又进抵鸭绿江畔
    


网友评论2013-09-02 12:36


    一九五年七月
    
    
    成立时间一直都是这样的
    
    是不是那个什么0的字体出问题了
    


网友评论2013-09-02 12:42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月亮河 (2013-09-02 12:36)
    
    复制过来就这样 我在改。。。
    
网友评论2013-09-02 12:57


    一度怀疑是不是廖长官忘记换账号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