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稍微想一想,如果有人说:“我制造了一台全能的机械,但是是完全不适合人类使用的”,这个又和《皇帝的新衣》有什么区别?事实上,一切的机械都有意无意地符合着“人体工程学”。
所以毫无疑问,所有机械的诞生也都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的愿望,是为了还原人类自身的欲望!作为一切制造业源头的“科学”,毫无疑问也是如此。科学也一定是人类自身欲望的产物!
所以一切存在的正确与否,其实也就是“欲望正确与否”这个问题。
一切的故事还是要回到500多年前,甚至更早时间的欧洲大陆。
今天世界这一切源头都要回到那个玫瑰色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
(刺客信条2)
(达芬奇的恶魔)
由博尔吉亚家族长达三十年战乱所激发的“文艺复兴”其实也是一种“觉醒”和“启蒙”。“由人性之外的东西来主宰人性”毕竟只能是一个笑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是自己与社会、世界共同塑造的结果。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文艺复兴时代所有的思想,大概可以用易中天先生的这句话:把神人化,把人神化。(值得一提的使,这句话原本是易先生用来描述西周的。)
原本高居神坛上的变得不能么高不可攀,不再不可描述,他们的美也变得更加近似于人本身。而原本只能俯首在地的人的行为,也可以崇高得几乎可以接近天空。世界、宇宙的奥秘不再是不可触碰的神的领域,试验和求证变成人人追求的真理的方法。神的奥秘变成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猜谜游戏。探索外在宇宙和人类内在自身的奥秘,变成了被世人接受和尊敬的行为。而运用几何数学法则成为西方艺术的不二法门,0.618和1.618相隔千余年终于重新成为人们信奉的至高之美。
“觉醒”和“启蒙”之初的人们,就好象刚刚开始和人类自己谈了一场恋爱。刚开始,一切都是那么美,总是那么美。而那时候开始带来的探索精神也必然的带来了之后的航海时代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
但是很快,追求自由的精神就碰上了现实的墙壁。现实当然不是《鲁宾逊漂流记》里面那样只要勇敢就能创造奇迹,现实是白人对南北美洲和亚洲土著无情的驱赶与屠杀。
(鲁宾逊漂流记)
(与狼共舞)
现实当然不是如同《白雪公主》那样的终成眷属,现实是如同雨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那样或许只有死后才能真正得到祝福。
(悲惨世界)
现实当然不是真的和《神曲》里面那样天堂和地狱有如此清晰的界限,《羊脂球》、《茶花女》、《雾都孤儿》、《道林格雷》、《安娜卡列宁娜》这样黑白混杂、无法超脱的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
(道林格雷)
(安娜卡列宁娜)
当然,即便看起来再怎么美,别忘了,“没有王权可以永恒”!堂堂太阳王的孙子就被送上了断头台。只有coldplay至今还在为他缅怀。(好吧,似乎女神Taylor Swift等等也加入了缅怀的行列……)
(Viva la Vida,VIVA for R&R,VIVA for CP,没有之一!)
(绝代艳后,登斯滕这样丰满型的女人才像女王嘛!)
就连变革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一句“革命总是冲动和盲目的”也道破了天机。就连被视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杰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其实质也不过只是被利用的手段而已,热月革命、雅各宾党,一切都在为新的专制服务。《双城记》的表述依旧显得过于浪漫,看看所谓革命党的墓碑吧:“过往的人啊!不要为我的死悲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关于人本身的话题,这里倒不如引用一段大卫休谟的话:
“Heaven and hell suppose two distinct species of men,the good and bad. “But the greatest part of mankind float betwixt vice and virtue.”
“天堂及地狱的存在假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种,好与坏,善与恶。“但是人类最伟大的一部分浮动在自身创造的邪恶与善良之中。”
(DMC5预告片,)
(尼伯龙根指环)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活着《忏悔录》中的那个厚颜无耻的“骚公羊”。(啊,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世界上流行“兔女郎”和“喵女郎”这些名称,其实也完全不是空想的结果,它们本身也都是现实主义的产物——现实世界中,猫和兔这两种动物对某些双修活动是欲望极强,而活动中又极度夸张。所以,说白了“喵”或“兔”,其实也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罢了,粗鲁而原始。)
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对或错,除了我们自己。
而当时代进入19世界,伟大的19世纪,华丽的维多利亚时代,新的变革风潮也势不可挡的降临了。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机械代替了所有的探索途径。甚至机械所产生的独特美感也从方方面面冲击着以往所有艺术的美学形式。伴随着科技进步,人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而为这剧变拉开帷幕的就是达尔文。
是的,就连人身上最后的那一块遮羞布也被无情的扯去了。人,本身也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没有丝毫特殊和传奇的地方。人绝不是所谓的“天选者”,绝不是天生就处在自然界、生物界的顶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人类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机缘巧合,而从长远看来,人必然也只是进化的一环,早晚也都是要继续发展,或者是被超越的。相比起来,庄子的一句“道在屎溺”道要早的多得多。所以,尊严、信仰、道德和法则,一切一切都是现实中试验、实践和探索的经验而已,毫无神圣可言。所谓的“上天定律”也不过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般的自欺欺人。人类复杂的情感和行为细分下去,其实也不过是简简单单的激素、蛋白质和神经脉冲作用而已。一切的高尚,在这一刻终于跌入了无比低贱的世俗深谷。
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人站出来说出了那句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却碍于情面不敢说出来的话:“上帝死了”。
(CV Lords of Shadow 2)
上面图片里这句话我更喜欢译成:“与兽相争,入兽之列”。如果“相由心生”,而心境又何而来呢?心不是上帝用粘土烧制的,晶莹剔透的宝石、玻璃!所谓的心、意志、意识不过是物质世界堆砌和环境的熏陶罢了!
其实“上帝”也许并不曾存在,,人心中或多或少的都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不过“上帝死了”并不是指物质世界的“上帝”,而是人心中的那个,由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敬畏和膜拜所塑造出来的,每个人用来克制和抑制自己欲望、行为的,至高无上、侵犯的对象!但是,即便是这样虚拟的偶像,也已经死了!
是的,没错!到了二十世纪,伟大的二十世纪,人们终于不再需要按照任何“高于人上的”意志来生活和存在了,人内心的方向终于不再需要受制于任何的教条和禁锢了,人终于可以真正按照“个人自己的意愿生活了!”
但是弗洛伊德,却说出了另一个事实
(Stop stop stop MV)
好了,在这里可以说出“Whoever fights monsters should see to it that in the process he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 ”后面的那句话了:“And when you look into an abyss, the abyss also looks into you.”(没必要说我用电视剧来说明哲学问题,即便是天马行空、光怪陆离、怪力乱神的内容,其实也是严格按照现实事件为蓝本的。)
(美国恐怖故事2)
历史走到这里,似乎发生了一个有趣的转折。崇拜偶像的兴趣突然开始逆向爆发!曾经被否定的东西似乎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如果说这是一个循环和轮回,那也应该是参透我们人自身更深层次内涵的回归!